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 口止母长屈肌和趾长屈肌肌腱的变异 ,国内报告较少。笔者在制作教学标本时共发现 3例计 5侧(右侧 3例 ,左侧 2例 ) ,2肌肌腱在足底的终止情况与教科书中的记载不同 ,现报告如下。1 解剖所见本组 3例 (5侧 )均系男性 ,例 1、2为双侧变异 ,例 3为单侧变异。例 1:①右侧 :两肌腱在足底交叉处 ,由趾长屈肌肌腱从其深面分出一小部分肌腱 ,该腱向前走行约 15mm后又分为 2细腱 ,内侧者与 口止母 长屈长屈肌肌腱融合 ;外侧者则与口止母 长屈肌肌腱于 2肌腱交叉处从其外侧分出的 1细腱 (约为 口止母 长屈肌肌腱的 1 3粗 )融合 ,再向前行止于… 相似文献
2.
3.
4.
寻常疣及跖疣是临床多见皮肤病,治疗方法甚多,但难以痊愈。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我们用国产聚肌胞注射液局封疣体基底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聚肌胞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多发性跖疣的效果。方法将门诊154例多发性跖疣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注射聚肌胞,并对病变部位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76例,采用液氮冷冻疗法,两组均间隔15d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对痊愈病人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复发率的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7.18%、8.33%、(10.43±2.44)d,对照组分别为71.05%、22.58%、(13.46±3.2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5.325,t=6.398,P<0.05)。结论聚肌胞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创面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有关长屈肌和趾长屈肌肌腱的变异,国内报告较少.笔者在制作教学标本时共发现3例计5侧(右侧3例,左侧2例),2肌肌腱在足底的终止情况与教科书中的记载不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作者共解剖110只手,调查蚓状肌的起止、神经供给,测量起自指深屈肌腱上的长度以及其起端距腕横韧带下缘的距离。结果见蚓状肌的变异甚多,共完全属于教科书型者仅有49只手(44.5%)。蚓状肌起端的变异多于止端。各肌的变异以2蚓为最多(33例,30%),其次为3蚓(25例,22.7%),再次为4蚓(22例,20%),1蚓最为恒定,仅有8例变异(2.7%)。起端变异最多为2蚓的双羽状起端,起自食指及中指的指深屈肌腱(25例,22.7%)。其次为3蚓4蚓的单羽状起端,3蚓者祗起自无名指的指深屈肌腱,4蚓者起自相邻二深腱之一(3蚓5例、4.5%,4蚓12例,10.9%)。再次为1蚓2蚓之另有前臂起端以及2蚓3蚓之另有细腱起自指深屈肌腱等。止端的变异几全为8、4蚓的分叉止端,其肌腹向远侧分劈为二,分别止于相邻二指的指背腱膜(3蚓18例,16.4%,4蚓9例8.2%)。1例为4蚓止端错位,它起自小指的指深屈肌腱,止于无名指的指背腱膜。1、2蚓止端最恒定,无变异。蚓状肌之另有骨性止端借小肌束止于本指第一指节骨底未作为变异计算者,计1蚓6例,2蚓无,3蚓4例,4蚓16例。四个蚓状肌的长度不等,据共起点与腕横靭带下缘的距离推算,最... 相似文献
10.
跖疣易发生于足底或趾间等受压部位,多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感染所致,呈增生性损害。我们用局部注射聚肌胞于疣体基底部治疗跖疣,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 44-year-old man who presented with recent onset hyperkeratosis palmaris et plantaris was found to have a carcinoma of the bronchu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跖肌腱不同部分的力学性能差异,为临床选用跖肌腱作为自体移植材料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方法新鲜意外死亡成人尸体8具共计15侧跖肌腱,分别截成长约6 cm的试件共56例,分为上段、中段、下段3组,对其中50例进行拉伸试验,其余6例在预定应力分别为30、40、50 Mpa的拉伸作用后进行组织学观测.结果 跖肌腱的平均最大载荷、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分别为(83.19±42.52)N, (60.32±21.80)、(714.83±285.44)MPa,其中下段的拉伸强度显著大于上、中段. 结论跖肌腱的生物力学性能适应于自体移植材料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中西医药学伦理思想的路径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简介中西医药学发展历史概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西医药学伦理思想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发展路径及主要内容、特点,深刻分析了中西医药学伦理思想产生、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阐明了中西医药学伦理思想在当代的包容性,并得出了中西医药学伦理思想在当代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必要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