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曲普瑞林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4例ICPP女童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儿给予曲普瑞林治疗,对照组患儿不予特殊治疗,两组患儿均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儿随访过程中进行的体质量指数(BMI)、骨龄与生活年龄比值(BA/CA)、预测成年身高(PAH)、身高年龄对骨龄的追赶(Ht SDSBA)以及治疗前后和随访前后的子宫和卵巢的大小变化情况、GnRH激发试验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使用曲普瑞林后的BMI指数、BA/CA、Ht SDSBA、PAH、子宫、卵巢体积、P-LH和P-FSH分别与使用前相比改变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65,10.219,2.975,11.651,3.965,4.270,14.529,27.561,P0.05);而未经特殊治疗的对照组ICPP患儿在随访过程中BA/CA升高及Ht SDSBA减小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97,1.981,P均0.05),BMI指数和PAH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2,0.137,P均0.05),子宫、卵巢容积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GnRH激发试验峰值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4,1.810,1.665,4.001,P均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且治疗过程中出现月经初潮的女童症状均消失,而对照组患儿出现月经初潮的女童的数量有所波动,但波动幅度不明显,且症状未见好转。结论:曲普瑞林治疗ICPP能有效地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性征发育,延缓BA成熟的临床疗效,改善成年终身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性早熟女童患儿84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给予西医药物常规处理,研究组给予GnRHa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24个月时血清雌二醇(E_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水平、第二性征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个月时两组ICPP患儿的血清E_2、LH和FSH分泌水平的基值与峰值均分别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4个月时研究组的E_2、LH和FSH分泌水平的基值与峰值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时,参照组与研究组患儿的第二性征均被明显抑制,研究组患儿的月经撤退、乳房变小以及乳房TannerⅠ期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8.10%,显著大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明显小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a可通过抑制HPG轴而降低性激素(E_2、LH、FSH)的分泌水平,能够有效调节生长发育,抑制第二性征,对ICPP女童患儿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内分泌代谢、骨代谢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ICPP女童50例设为研究组,给予GnRHa治疗;将同期入院健康女童50例设为对照组。记录治疗前后两组女童预测成年身高(PAH)、体质指数(BMI)、骨龄(BA)、骨龄身高标准差分值(Ht SDBA),测定其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氮端中分子片段(N-MID)、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女童PAH(151. 25±16. 41) cm、BMI(17. 65±1. 78) kg/m~2、BA(10. 67±1. 12)岁比治疗前升高(P 0. 05),Ht SDBA(1. 90±0. 21) cm比治疗前降低,且与对照组女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女童FSH(2. 02±0. 26) IU/L、LH(2. 84±0. 38) IU/L、E2(10. 77±1. 17)ng/L均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研究组女童PⅠNP、N-MID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两组女童β-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女童PⅠNP(743. 10±75. 99) ng/ml、N-MID(14. 55±1. 81) ng/ml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 0. 05)。治疗前后,两组女童HDL-C、HDL-C、LDL-C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50例女童服药后出现头痛1例、皮肤瘙痒2例,均在停药后缓解,可以耐受。结论:GnRHa可以有效调节ICPP女童内分泌代谢、骨代谢,对脂代谢无明显影响,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对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的治疗效果及对体重指数(BMI)和身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CPP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的41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联合使用GnRHa和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的31例患儿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指标[身高、骨龄(BA)、BMI、预测成年身高(PAH)、年生长速度、按骨龄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BA)]、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身高、PAH、年生长速度、HtSDS-BA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BA、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LH峰值、FSH峰值、E_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红斑、炎症、轻度过敏、局部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用GnRHa治疗CPP,与rhGH联用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身高增长,对性激素也有一定影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特发性性早熟患儿疗效及对促生长素轴与生长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6月于无锡市儿童医院治疗的108例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GnRHa(醋酸曲普瑞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滴剂。比较两组生长发育、性激素、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骨龄(BA)、遗传靶身高(THt)、骨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_(BA))、体重指数(BMI)、成年身高(PAH)、促黄体生成素(LH)峰值、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峰值、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及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身高、HtSDS_(BA)及PA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H峰值、E_2、FSH峰值、β-CTX、PINP及N-MI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GnRHa治疗特发性性早熟患儿,可以改善患儿的身高,延缓患儿的骨龄发育,促进患儿的激素水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中国性科学》2015,(10):14-16
目的:探讨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用于特发性中枢性早熟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符合诊断标准且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特发性中枢性早熟患儿纳入研究,且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作两组,对照组42例患儿给予醋酸甲地孕酮片,观察组42例患儿同时给予醋酸曲普瑞林,均连续治疗6个月,对其生长指标、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身高、体重、生长速度、预测身高及BA/C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上述各项指标分别为(131.86±8.46)cm、(26.83±3.84)kg、(2.33±0.42)cm/半年、(161.89±2.99)cm和(1.15±0.29),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LH、FSH和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分别为(1.89±0.43)IU/L、(2.34±0.34)IU/L、(11.29±3.02)pg/m L,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用于特发性中枢性早熟疗效确切,能有降低患儿性激素水平,延缓其骨龄成熟,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曲普瑞林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CPP)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选择本医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接诊的ICPP女童患儿48例,对患儿肌肉注射曲普瑞林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统计患儿骨龄(BA)、预测成年身高(PAH)、体质量指数(BMI)、骨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BA)以及生长速率,并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测定患儿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结果:治疗前患儿BA、PAH、BMI和HtSDSBA分别为(10.2±0.2)岁、(154.8±4.2)cm、(16.0±0.6)kg/m2和(2.7±0.7)cm,治疗后分别为(10.6±0.2)岁、(159.1±5.0)cm、(17.6±0.8)kg/m^2和(1.9±0.6)cm,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0~6个月、7~12个月和13~24个月的生长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GnRH激发试验中LH、FSH和E2的水平分别为(22.8±1.8)IU/L、(15.8±4.2)IU/L和(54.3±17.6)ng/L,治疗后为(1.4±0.2)IU/L、(2.7±0.8)IU/L和(11.3±2.9)ng/L,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普瑞林治疗女童ICPP的疗效显著,有助于延缓骨龄成熟,从而达到理想身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对比单纯乳房发育(PT)女童垂体发育及性激素表达临床差异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诊治的乳房增大患儿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性早熟诊疗指南》内诊断标准将其分成ICPP组与PT组,其中ICPP组52例,PT组50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无锡市儿童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女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患儿青春发育情况、血清激素指标水平、MRI检测患儿垂体高度、垂体形态等状况。结果 52例ICPP患儿中乳房发育(均按照Tanner分期标准)B2期6例、B3期34例、B4期8例、B5期4例,阴毛发育PHⅠ期10例、PHⅡ期29例、PHⅢ期9例、PHⅣ期4例,月经来潮13例,患儿子宫卵巢B超显示子宫容积变大37例,卵巢发育34例,患儿骨龄(8.42±1.29)岁;50例PT患儿乳房发育B2期29例、B3期21例,无月经来潮和阴毛萌出者,患儿子宫卵巢B超显示子宫容积增大9例,卵巢发育7例,患儿骨龄(7.29±1.22)岁。三组对象血清E_2水平、LH峰值、LH基础值和LH峰值/FSH峰值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PP组各项指标均高于PT组;LH峰值/FSH峰值高于0.60、LH峰值高于5.10mIU/ml时,诊断ICPP与PT特异度是99.10%,敏感度是98.21%;ICPP组患儿垂体高度和垂体形态Ⅳ至Ⅴ级比PT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CPP患儿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垂体高度和垂体形态高于PT患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GnRH-a)对儿童特发性性早熟(ICPP)各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25例特发性性早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GnRH-a治疗,50~80ug/kg,每周1次,连续治疗1年,对患儿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情况、身高、体重、骨龄等生长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性发育积分变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所有患儿给予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患儿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的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促卵泡激素(FSH)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经过为期1年的治疗,患儿身高、体重显著增长,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骨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预测身高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分别增长至(150.89±2.24)cm、(155.24±1.98)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女童患儿子宫、卵巢、乳房以及阴毛等性发育积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治疗儿童特发性性早熟,能够延缓骨龄发育,改善身高,促进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盆腔超声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中的参数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榆林市第一医院31例ICPP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性发育检查正常女童31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盆腔超声检查,同时研究组接受GnRHa治疗,共治疗3个月,并于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以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_2)、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统计对比两组盆腔超声检查相关参数(子宫长径、子宫体积、卵巢面积、卵巢体积、卵泡最大直径、卵泡数目、子宫内膜厚度)、研究组治疗前后盆腔超声检查相关参数及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E_2、FSH、L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子宫长径、子宫体积、卵巢面积、卵巢体积、卵泡最大直径、卵泡数目、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子宫长径、子宫体积、卵巢面积、卵巢体积、卵泡最大直径、卵泡数目、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E_2、FSH、LH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超声可对ICPP进行无创性、准确诊断,且能动态监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效果,为进一步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