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各类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获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并用WHONET5.3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a间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330株,其中MRSA 228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四环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大于50%,对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不同的药物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可作为MRSA重症感染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MRSA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ICU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期间痰液培养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菌株38例进行耐药性分析统计。结果我院ICU3年共发生MRSA38例,均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对呋喃妥因敏感率71.05%。结论ICU中MRSA的感染率较高,加强MRSA感染的控制应积极进行病原学监测、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依据药敏试验可选择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02-2008年分离的274株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检出率为48.4%和65.9%,且其检出率逐年升高。MRS的耐药率远比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医院应加强对MRS的检测,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  相似文献   

4.
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 lococcus aureus,MRSA)是对一线抗菌药物普遍耐药的一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可以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菌血症和心内膜炎等疾病[1]。国内近年来报道的MRSA分离率在33%~80.4%。临床分离率逐年上升,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金银花、黄连、黄芩等10种常见中草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作用.方法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MRSA,采用水提法制备抗菌中草药无菌药液,通过打孔法测定中草药提取液对MRSA的抑菌圈大小,通过两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提取液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10种常见中草药对耐MRS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黄连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依次为金银花、大黄、黄芩、马齿苋、紫草、苦参、射干、黄柏、艾叶.结论 抗菌中草药对MRSA临床株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有望成为抗MRSA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王鑫  刘奇 《中草药》2016,47(20):3742-3748
以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天然药物为对象,检索了近年来对其天然药物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的能有效抗MRSA的化合物,包括植物中的黄酮类、萜类、蒽醌类等,动物中的抗菌肽及毒素,以及部分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部分化合物可作为未来抗MRSA的候选药物。目前抗MRSA的天然药物研究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多数研究仅停留在对活性药物的筛选上,缺少对候选药物的毒理、药理等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临床常见的耐药致病菌,由于其具有多药耐药(MDR)特征,发病率高,感染死亡率极高,MRSA于1961年在英国由Jevons首次发现[1],80年代后期已成为全球院内感染的首要病原菌[2-3].2009年报道的全世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大约有60%-70%对甲氧西林耐药[4];从ICU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中约80%都对甲氧西林耐药[5].  相似文献   

8.
原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4,(13):171-171
报告2013年10月术后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人的护理,在护理方面我们着重加强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心理护理定时换药等措施,病人伤口愈合,未发生合病症,无院内感染,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9例痰细菌培养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给予国产去甲万古霉素(万讯)每次0.8g静脉滴注,每12h1次。分别对其临床疗效、细菌学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6%,细菌清除率93%;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主要见于原有肾脏疾病和高龄者。结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效果良好,其耐受性良好。原有肾脏疾病和高龄者需慎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近10年内国内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慢性溃疡相关研究现状,就中药单药、中药复方及联合抗生素抗MRSA作用概述,综述目前中医药干预MRSA的研究概况,以期为临床制订有效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梁小雪  高鸣乡  邱敏  孙丰慧  代敏  任科 《中草药》2020,51(23):5998-6005
目的 探究丁香挥发油的耐药性和丁香挥发油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活性,为后续丁香挥发油联合抗生素治疗MRSA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丁香挥发油、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棋盘稀释法测定丁香挥发油与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生长曲线法分析丁香挥发油联合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对MRSA的抑制作用;通过耐药性诱导实验,分析丁香挥发油对MRSA标准株ATCC33591耐药诱导30代后的MIC变化,分析丁香挥发油的耐药性。结果 耐药性分析发现,MRSA临床分离株对莫西沙星的耐药率(88.57%)最高,其次为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77.14%),耐药率相对最低的为诺氟沙星(74.29%)。FIC指数分析显示,丁香挥发油分别与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联用呈现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其中协同作用分别为42.86%、37.15%、34.28%、34.28%,相加作用分别为28.57%、25.71%、22.86%、42.86%,无关作用分别为28.57%、20.00%、42.86%、22.86%,与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时17.14%实验菌株呈拮抗作用。生长曲线结果显示,丁香挥发油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对MRSA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诱导耐药实验结果显示,亚抑菌浓度的丁香挥发油连续诱导MRSA菌株30代后,MIC无变化;而相同条件下环丙沙星的MIC升高至原来的16倍,说明丁香挥发油不易产生耐药。结论 丁香挥发油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时呈现不同的作用,多数MRSA菌株呈协同和相加作用,可降低临床喹诺酮类抗生素抗MRSA感染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广西地桃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内抗菌作用。方法:108只KM小鼠随机分成9组,正常组,模型组,地桃花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g·kg-1),头孢唑林组(0.5 g·kg-1),地桃花+头孢唑林组(地桃花水提物20 g·kg-1,头孢唑林钠0.5 g·kg-1),左氧氟沙星组(0.09 g·kg-1),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地桃花水提物20 g·kg-1,左氧氟沙星0.09 g·kg-1),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滴鼻法建立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模型,小鼠在接种菌液24 h后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给药4 d,头孢唑林针剂im给药,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片剂ig给药,每日1次;地桃花水提物ig给药,每日2次;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肺组织菌落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免疫球蛋白Ig G,Ig M的含量,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细菌性肺炎模型小鼠的抗菌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桃花水提物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肺组织菌落数分别为(7.212±0.578),(6.210±0.570)×108CFU·g-1,头孢唑林组、地桃花+头孢唑林组小鼠肺组织菌落数分别为(3.928±0.165),(2.042±0.076)×108CFU·g-1,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且地桃花+头孢唑林组肺组织菌落数显著低于头孢唑林组(P0.01);左氧氟沙星组、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肺组织菌落数分别为(5.375±0.837),(4.880±0.233)×108CFU·g-1,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且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菌落数显著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1)。地桃花水提物中、高剂量组,以及地桃花+头孢唑林组、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均可减少支气管炎性渗出物和肺泡炎性细胞浸润,促进肺泡结构恢复正常。地桃花水提物高剂量组,以及地桃花+头孢唑林组、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均可减少小鼠血液WBC,NEU%,NEU和血清Ig G,Ig M水平(P0.05,P0.01)。结论:地桃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体内抗菌作用。地桃花分别与头孢唑林钠、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不同程度的联合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芳  黄卫锋  段强军  吴大强  程惠娟 《中草药》2014,45(24):3585-3589
目的 探索鱼腥草素钠(SH)联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对生物被膜菌的影响,寻找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方法 通过微量稀释法以及棋盘法,测定SH和EDTA-Na2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膜清除浓度(MBEC)以及两药协同点;通过平板稀释涂布法测定3种菌在协同点的生存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观察PA、SA和CA生物被膜的形态.结果 SH对PA、SA和CA的MIC分别为2.048、0.064、0.064 mg/mL,MBEC分别为2.048、0.256、0.512 mg/mL;EDTA-Na2对PA、SA和CA的MIC分别为3.75、0.938、0.117 mg/mL,MBEC分别为15、3.75、30 mg/mL;SH联合EDTA-Na2(SH/EDTA-Na2)对PA、SA和CA的MIC(mg/mL)分别为0.256/0.938、0.008/0.233、0.008/0.029,MBEC(mg/mL)分别为0.512/3.722、0.032/0.469、0.064/0.938;SEM观察到两药联合对细菌的生长抑制和生物被膜的清除有明显作用,载体上的细菌显著减少,未见或仅有少量的生物被膜结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SH与EDTA-Na2具有协同作用,二者联合能够显著增强SH对PA、SA和CA的生长抑制和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痰热清干预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所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依前期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选取痰热清为研究药物,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SwissADME数据库及文献检索筛选获取痰热清各味中药的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过OMIM数据库挖掘PA相关呼吸系统疾病靶点,参考用药指南选取PA临床用药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药物-疾病共有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Metascape平台分析共有靶点涉及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痰热清干预耐药PA感染的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及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主要作用靶点和活性成分,采用分子对接初步验证结合作用。结果 筛选得到痰热清中所含5味中药潜在活性成分共107个,预测作用靶点共746个,PA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及临床用药靶点共959个,韦恩图分析获取成分和疾病共有靶点213个;最终预测核心靶点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原癌基因酪氨酸受体激酶(SRC)、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亚基(PIK3CA)、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MAPK、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表明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论 痰热清组方配伍合理,具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主要通过抑制PI3K-Akt和EGFR-MAPK信号通路,抑制耐药PA在呼吸道过度黏附、产生黏液并分泌炎性因子和内毒素,从而缓解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碱粉雾剂,肺部给药后考察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药效作用。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喷雾干燥条件,制备盐酸小檗碱粉雾剂;对其肺部沉积、流动性、外观形态进行研究;并评价该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大鼠的药效作用。结果最终确定在130℃的进口温度、610L/h的气体体积流量下,以3m L/min的进料体积流量,通过喷雾干燥制备盐酸小檗碱粉雾剂。盐酸小檗碱粉雾剂肺部沉积率(FPF)76.4%,空气动力学直径为4.61μm。稳定指数(SI)≈1,充气能比(AR)=1.761,充气能量(AE10)=2.1 mJ10 mJ。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效学评价,表面盐酸小檗碱粉雾剂可以有效改善肺炎大鼠的病理状态,显著降低肺炎大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量(P0.05),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IL-6)的水平。结论盐酸小檗碱粉雾剂通过肺部给药可以直达病变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郑琪    蒋超  袁媛  曹亮    金艳 《中国药学杂志》2015,50(1):23-28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荧光染料检测快速鉴别西红花真伪品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叶绿体基因片段测序和比对分析,找出西红花与其常见掺伪品序列差异,针对差异碱基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并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反应体系,使用荧光染料法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实现西红花的快速鉴别。结果 建立了基于psbA-trnH序列的西红花鉴别体系,优化后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应条件为90 ℃预变性1 min,90 ℃变性5 s,58 ℃延伸5 s,26个循环。在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应产物中加入染料SYBR Green I,西红花正品出现强烈绿色荧光,而伪品无荧光。结论 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可以简单快速鉴别西红花及其掺伪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穿心莲内酯过饱和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工艺,以提高穿心莲内酯的溶解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及伪三元相图的工艺初步筛选后,采用单纯形网格法,以粒径、多分散指数和乳化时间为指标,确定穿心莲内酯自微乳的处方;以析晶情况、粒径、多分散指数、乳化时间以及穿心莲内酯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促过饱和抑制剂。结果:穿心莲内酯过饱和自微乳处方为油酸乙酯-(聚山梨酯-80)-聚乙二醇40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20∶35∶45∶1)。穿心莲过饱和自微乳乳化后的平均粒径(29.26±0.56)nm,多分散指数0.19±0.02,Zeta电位(-10.23±2.34)mV,乳化时间(62.39±2.03)s,1 h累积溶出度高达91%。结论: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后可明显抑制穿心莲内酯自微乳液的析晶时间,增加自微乳的稳定性;相较于普通自微乳可明显提高穿心莲内酯的体外溶出度,进而提高该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宁陕县猪苓栽培过程中影响猪苓产量的一种鞘翅目有害昆虫进行分子鉴定和形态学鉴定,确定害虫的种类。方法 对宁陕县减产猪苓栽培地块昆虫进行采集,使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幼虫和成虫进行DNA提取、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序列扩增、测序及BLAST分析,同时使用形态学鉴定方法观察成虫头部下颚、下唇、复眼、触角和结节数量,比对鉴定其种属。结果 成虫和幼虫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在进化关系上该虫与鞘翅目中华大扁锹Serrognathus platymelus Saunders的COⅠ序列进化关系最为接近;成虫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虫的雄性头部、胸部、腹部及外生殖器的特征与鞘翅目中华大扁锹吻合;综合判定,该虫为鞘翅目中华大扁锹。结论 鞘翅目中华大扁锹虫害发生可能是导致猪苓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成虫将卵产在朽木内,孵化的幼虫以朽木为食,导致猪苓共生蜜环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同时幼虫以幼嫩的白苓为食,导致猪苓减产。因此,在猪苓的栽培中应注意该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地区10种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一灵  李琼琼  房蕊  杨美成 《中草药》2015,46(13):1908-1913
目的考察上海地区生产的10种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3公示稿微生物相关检查方法,对94份样品进行微生物计数、耐热菌计数和7种致病菌的检查,初步了解各类中药饮片的生物负载水平。结果样品需氧菌总数计数结果介于10~108 CFU/g,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结果介于10~107 CFU/g,耐胆盐革兰阴性菌(MPN法)和耐热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2.3%(21/94)和76.6%(72/94),有1批样品检出大肠埃希菌(100N103 MPN/g)。样品中均未检出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志贺氏菌(GB 4789.5)和溶血性链球菌(GB 4789.11)。按《欧洲药典》8.0版、《日本药典》16版和《美国药典》37版相关限度标准判断,本实验考察的中药饮片样品中微生物项目不合格率分别为5.3%、18.1%和23.4%。结论中药饮片极易受到多种微生物的污染,需要开展更深入的风险评估工作,完善中药饮片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降低患者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