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1年1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00例,其中接受TURP的有320例,接受PKRP的有48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质量及尿潴留病史、膀胱结石、高血压史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R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TURP组(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IPSS、QOL、Qmax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TURP组的电切综合征(TURS)、暂时性尿失禁及尿道狭窄的发生率高于PKRP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均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手段,但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电切综合征发生率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2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6例使用前列腺电切术(TURP),观察组130例使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置入导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主观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个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率为10.00%,相比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率的37.50%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与前列腺电切术均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两者临床作用效果相同,但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中综合征发生率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少,适合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接收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量、尿管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预后的最大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显著性高于对照组(84.4%)(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停留时间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前列腺切除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9%,显著性低于对照组(26.7%)(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较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的改善(均P0.05),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都能起到良好的远期治疗效果,但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等离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性功能影响性,以期选择最佳方法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50例,予专用剥离器等离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治疗后在性功能和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IPSS、QOL、Qmax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间IPSS、QOL、Qmax,性功能指标相互满意度、勃起功能、性欲、总体满意度、性高潮满意度、IIEF-5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以上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等离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性功能有所改善,总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使用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四川中医药专科学校附属绵阳富临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0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剜除术组和电切术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实施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织切除量、术后血红蛋白含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和最大尿流率(quantity of maximum flowrate,Qmax)。结果剜除术组患者手术时间、组织切除量、术后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电切术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剜除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电切术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剜除术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电切术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IPSS及QOL量表评分、Qmax相当,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PH使用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效果相当,其中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术中组织切除量较多,且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56)和对照组(n=56)。给予对照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治疗。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均显著较短(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PSS、PVR、QO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MFR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3/56)显著低于对照组17.9%(10/56)(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在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和电切术对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性功能和尿道功能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切除组织重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勃起功能、性交满意度、性高潮、性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性交满意度、性高潮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两组勃起功能、性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Qmax、MUCP、IPSS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尿失禁、膀胱痉挛、尿道口狭窄、尿外渗等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可明显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性功能,且患者尿路功能也有明显改善,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无并发症增加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与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和术后性功能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比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对性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56例分成两组,各78例,分别给与不同手术方式。记录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表(IIEF-5)的评分,同时观察术后患者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精液量减少及逆行射精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9个月两组患者IPSS评分较术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IPS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9个月,PKRP组IIEF-5评分均高于TURP组(P0.05),PKRP组患者的ED发生率(7.69%)显著低于TURP组(24.36%)(P0.05%)。结论: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比,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较经尿道电切术能够降低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性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姜海  温儒民 《中国性科学》2012,(11):8-10,32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近期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将90例确诊为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KRP组45例和TURP组45例,两组病例术前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前术后临床的各项指标及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PKRP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URP组,PKRP组术后3h血红蛋白明显高于TURP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6个月随访,两组IPSS、QOL、RUV、Qmax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与TURP比较,治疗BPH近期疗效相似,但PKRP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合丝裂霉素C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尿道狭窄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应用TURP结合丝裂霉素C治疗,对照组则行传统开放性手术,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关注前后的三项指标的变化,即生活质量评估(QOL)、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 max),同时对患者在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和逆行射精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IPSS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在治疗3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最大尿流量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最大尿流量都有所提高,其中研究组的患者提升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9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1.4%(17/41),显著低于对照组68.2%(28/41)(P0.05);研究组治疗后9个月逆行射精发生率为24.3%(10/41),明显低于对照组43.9%(18/41)(P0.05);研究组治疗后出现1例尿道狭窄,无肺部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1%,对照组治疗后出现6例尿道狭窄,并发症总发生率达36.5%,比较两组尿道狭窄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P术联合丝裂霉素C灌注治疗BPH对患者的性功能的影响不大,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以及尿道狭窄发生率低等优势,手术后出现逆行射精情况,表示TURP对术后射精功能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结石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TURP)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泌尿外科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行TURP治疗的35例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及同期行TURP治疗的40例单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单纯性前列腺患者与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并对膀胱结石形态、大小、数量对TURP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单纯BPH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IPSS评分显著低于BPH合并膀胱结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BPH组IPSS改善率为62.50%,BPH合并膀胱结石组IPSS改善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 合并结石组残余尿量及前膀胱出口梗阻(BOO)无统计学差异,但多发结石组残余尿量及BOO高于单发结石组,大结石组残余尿量及BOO高于小结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结石是影响TURP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前积极治疗膀胱结石对改善BPH合并膀胱结石TURP术后症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后尿白细胞阳性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诊治并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PR)的63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术后尿白细胞阳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前导尿、前列腺重量与手术时间之比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尿白细胞阳性无关。术前尿路感染(P=0.026)、术后尿管留置时间(P=0.025)、膀胱冲洗时间(P=0.008)与术后尿白细胞阳性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尿路感染、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是术后尿白细胞阳性的相关因素。结论术前尿路感染、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为术后尿白细胞阳性的危险因素,膀胱冲洗时间为术后尿白细胞阳性的保护因素。术前积极控制感染、术后持续膀胱冲洗及早期拔除导尿管能降低术后尿白细胞阳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400例临床资料,均通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尿路感染进行分组,尿路感染组50例和非尿路感染组350例。结果:感染组年龄>65岁、术者经验初学、糖尿病、术前尿潴留行导尿术、术前抗生素未应用、术后留置尿管时间>6d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组、术者经验、糖尿病、术前尿潴留行导尿术、术前抗生素未应用、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是尿路感染发生的相关性因素(P<0.05)。结论:掌握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可以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汽化剜除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vaporization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TPV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TPVEP组与TURP组,术前1d及出院时检查患者生活质量指数QOL、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量Qmax及残余尿量RUV,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调查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与逆行射精(RE)的发生率。结果:(1)两组的手术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TPVEP组切除腺体的重量大于TURP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要明显低于TURP组(P0.01),且其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TURP组(P0.05);(2)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的QOL、IPSS、RUV均显著下降,Qmax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IPSS评分TPVEP组显著低于TURP组外,其余指标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6个月,TPVEP组的ED发生率及R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TURP组(P0.05)。术后9个月,两组的发生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TPVEP组仍旧显著低于TURP组(P0.05)。结论:TPVEP术综合了剜除术与等离子汽化系统的优点,具有切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促进前列腺功能与性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狭窄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7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性手术,其中20例行SPP术及18例行Madigan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平均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IPSS、QOL、Qmax的变化,及两组患者术后9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逆行射精发生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复查,观察组患者的IPSS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观察组患者的QOL评分、Qmax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9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4.7%(17/38),对照组SPP术术后9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5.0%(9/20),对照组Madigan术术后9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3.3%(6/18),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为55.3%(21/38),对照组SPP术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为45%(9/20),对照组Madigan术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为11.1%(2/1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Madigan术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和对照组SPP术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达1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道狭窄发生率2.6%,明显低于对照组(13.2%)(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尿道狭窄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其与开发性手术对性功能的影响差异不大,且开放性手术中Madigan术式较TURP更具优势,其逆行射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URP,说明TURP对术后射精功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