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全麻组41例和复合组42例,全麻组患者采用静脉全麻,复合组患者采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收缩压(SBP)的变化,以及术前、术后24 h、术后72 h的免疫功能指标Ig G、Ig A、Ig M、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中性粒细胞黏附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杀菌率变化情况。结果全麻组患者在围术期的MAP、HR、SBP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复合组。术后24 h,两组患者Ig G、Ig A、Ig M、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中性粒细胞黏附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杀菌率均较术前降低(P0.05),复合组患者术后24 h上述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全麻组患者(P0.05);术后72 h两组患者上述免疫功能指标均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时间较短,术后72 h患者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临床及手术医生应重点关注患者病情,选择对患者生理指标影响较小的麻醉方案,确保患者的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2.
中国为原发性肝癌高发地区,大部分肝癌患者首诊时已为晚期,具有治疗效果欠佳、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等特点。肝癌发病机制复杂,针对肝癌防治的新靶点亟待探索。中性粒细胞在机体固有免疫中发挥防御作用,而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在肝癌肿瘤微环境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参与了肝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等多个环节。本研究对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肝癌肿瘤微环境中相关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探索肝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并为肝癌的防治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和细胞内杀菌功能。方法 :采用普通酵母菌对 44例肝硬化患者及 3 8例正常人进行中性粒细胞吞噬和细胞内杀菌功能试验。结果 :3 8例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杀伤率均值分别为 (2 3± 7) %和 (3 9± 3 ) % ,44例肝硬化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杀伤率分别为 (15± 5 ) %和 (3 0± 7) %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2 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与 12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及 8例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与 3 6例肝硬化非合并肝癌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及杀伤功能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肝硬化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伤功能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4.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安光法检测了7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活动期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化学发光明显升高,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患者体内的白细胞被高度的预激活,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或氧化代谢活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诱导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分化法、外周血分离纯化法、诱导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法3种获得中性粒细胞的方法。方法 用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用红细胞裂解法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外周血干细胞,然后用GM-CSF和G-CSF诱导粒细胞的产生。3种方法获得的细胞通过MGG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及中性粒细胞纯度,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18蛋白的表达及胞内分布特点。结果 诱导NB4细胞分化可获得约40%的中性粒细胞,从外周血分离纯化的中性粒细胞纯度约为90%,通过诱导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可获得70%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3种方法获得的中性粒细胞,CD18蛋白的表达强度无明显不同,也都呈现点状分布。结论 红细胞裂解法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纯度高、活性好,有利于快速检测新鲜血液样本中的中性粒细胞;诱导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获得的中性粒细胞,活性高,可在体外维持长达几天之久,可应用于中性粒细胞长时间的体外试验。  相似文献   

6.
缺铁对人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缺铁及铁剂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的活性氧变化,用电子自旋共振法直接检测了缺铁患者(有或无贫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时产生的活性氧。结果显示:缺铁患者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时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且随体内缺铁程度的加重而降低;补铁4周后明显恢复,但未能达到正常。中性粒细胞产生的(O-2·)和·OH与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铁蛋白均呈正相关。结果表明,补铁后铁剂可改善中性粒细胞功能,有助于抵御感染  相似文献   

7.
光动力作用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免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光动力作用对人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酵母菌粘附试验 ,观察光动力作用对正常人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功能的影响 ,以及在光动力作用下 ,正常人红细胞对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促进作用。实验将正常人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离后 ,短时间暴露于小剂量的血卟啉衍生物及红光下 ,通过光镜观察活化的中性粒细胞与致敏酵母多糖的免疫粘附。结果 小剂量光动力作用可以显著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 ,其C3b受体花环率为 (2 2 .5 2±5 .79) % ,明显大于对照组 (14.33± 4.5 6 ) % (P <0 .0 1) ,同时可增强红细胞促进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吞噬功能。结论 小剂量光动力作用可以促进人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表面C3b受体活性 ,增强其免疫粘附功能。  相似文献   

8.
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对鉴别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有明显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在细菌感染时,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升高,而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降低。本文选择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病例20例,测定其NAP积分,发现患者NA...  相似文献   

9.
张徐  许文荣 《临床检验杂志》2013,31(12):929-931
摘要: 近年来,中性粒细胞在肿瘤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不同类型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中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与预后不良明显有关。但是对于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证实,中性粒细胞具有促肿瘤生长、转移、血管生成和抑制免疫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肝癌患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化疗治疗的肝癌患者96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细菌学的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观察组)和非感染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41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同时检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WBC)水平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D64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Neu%、CRP、WBC、PCT水平也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以1为CD64指数表达的临界值,分析ROC曲线发现观察组患者CD64的灵敏度大于Neu%、WBC、CRP和PC,特异度也明显高于Neu%、WBC、CRP和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可作为肝癌患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可靠诊断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是由解聚的染色质和颗粒蛋白组成的网状结构。NET的形成过程被称为中性粒细胞炎性凋亡(NETosis),它被认为是从垂死的中性粒细胞中排出以捕获和杀死病原微生物。NET与肝癌、胃癌、肠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在癌症患者和动物模型中都存在NET。NET促进了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以及癌症相关血栓的形成。阻断或破坏NET的形成可抑制肿瘤进展和癌症相关血栓的形成。因此,靶向NET可能是一种新的抗肿瘤治疗方法。该文重点阐述了NET的形成机制及其在肝癌中的作用。深入了解NET在肝癌中的发病机制,为肝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40例病毒性脑膜脑炎脑脊液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脑炎的脑脊液细胞学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40例住院的病毒性脑膜脑炎病人的临床症状、脑脊液细胞学进行分析。标本经自然沉淀法或玻片离心法制片,常规采用迈格姬染色。必要时行CSF细胞学动态观察。结果:脑脊液细胞学分析异常者为98%,主要表现为:①早期:CSF细胞学可见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升高。②急性期;CSF细胞学特征是大量的淋巴细胞伴以少量单核细胞及单核样细胞,可见转化型淋巴细胞、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均为免疫活性细胞。③亚急性期:仍可见多量的小淋巴细胞,转化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激活型单核细胞比例增高,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偶见嗜碱性粒细胞。④恢复期:以圆细胞为主的棍合细胞反应。此期仍可见白细胞吞噬细胞,但中性粒细胞少见。⑤慢性期:激活的单核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及吞噬细胞增多为主,可见少量的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少量的嗜碱性粒细胞。结论:①脑脊液细胞学对病毒性脑膜脑炎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②可以间接反映病人的免疫功能并可以估计预后,临床观察脑脊液中免疫活性细胞出现早,比例高的病人恢复较快、预后较好。③本组2例病毒性脑膜脑炎的脑脊液细胞学中均出现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出现提示可能与病情转入慢性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634-4635
将6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CAFI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用药2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免疫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的改变。两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治疗组患者在近期疗效控制情况、KPS评分、免疫功能以及部分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与对照组比均明显改善(P0.05)。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免疫力,以及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存在于中性成熟粒细胞中,故中性成熟粒细胞染色呈阳性,其他细胞基本呈阴性,不同疾病患者NAP活性程度有明显变化。NAP积分明显增高或明显下降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与感染及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36例使用rhG-CSF治疗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观测用药前后NAP活性的变化,另收集33例没有使用rhG-CSF治疗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使用rhG-CSF治疗后NAP的活性明显增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应用rhG-CSF治疗后可增强外周血中NAP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液单个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活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标法,以健康人作对照,分别测定健康人和肺癌患者静脉血液外周单个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中HDAC的活性。结果:健康人外周血液中单个核细胞中HDAC活性为(484±90AFU/μg),肺癌患者外周血液单个核细胞中HDAC活性为(4922±552AFU/μ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中性粒细胞中HDAC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液的单个核细胞HDAC活性增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DAC活性有可能成为一种肿瘤筛选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全球死亡人数排名前几位的致命癌症部位,主要包括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和结肠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癌症相关性炎症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2014年首次定义了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其结合外周血小板、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综合预后参数,较单一的炎症指标更全面地反映了免疫状态和宿主炎症的平衡等方面,在预测癌症预后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该文就SII在常见的5种实体癌预后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上评估癌症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奕  林晓玲  林杰义  龙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12):1117-1118,1121
幽门螺杆菌(HP)主要毒力因子之一是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NAP)。HP—NAP由napA基因编码,相对分子质量150&#215;10^3,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导致中性粒细胞浸润胃黏膜,并诱导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激活,产生活性氧中间产物(ROI),引起黏膜炎症和组织损伤。HPNAP抗原性强,大多数HP感染患者产生NAP抗体.用HPNAP免疫小鼠能保护机体抵抗HP的感染.保护率80%,表明HPNAP可作为HP多成分疫苗的候选抗原。现就幽门螺杆菌NAP蛋白在致病和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应用~(125)I—UdR释放法检测30例原发性肝癌与3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同时测定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_3含量。结果表明肝癌及肝硬化患者外周血NK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且肝癌亦较肝硬化患者NK活性为低,肝癌及肝硬化患者血清IgG含量均较正常人高,补体C_3含量在肝硬化组减低,肝癌组增加。本文提示肝癌及肝硬化患者均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且两者的免疫功能紊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8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酶联免疫法和普通酶母菌检测法对32例肺癌者进行了血清IL-2、IL-8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水平的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在化疗前,血清IL-2水平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化疗6个月后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IL-2、IL-8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