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塞络通(SLT)是由人参、银杏叶、西红花组方,主治血管性痴呆的现代复方中药。为探讨SLT 药效物质基础,并为给药方案提供依据,该文对治疗剂量SLT 给与大鼠后,银杏内酯成分的血药浓度、药代特征、以及脑分布进行了研究。方法:实验建立了同时检测生物样品中4 种银杏内酯的高灵敏度LCMS/MS 分析方法,经过对线性、专属性、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的考察,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符合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结果:灌胃SLT 60 mg?kg-1 后,4 种目标成分均在大鼠血浆中检出,各成分曲线下面积(AUC0~t)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白果内酯(BB)、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和银杏内酯(GC)。银杏内酯的血浆消除半衰期(t1/2)较短,在1.61~2.82 h 之间,其中BB 半衰期最短。所有银杏内酯成分均能够快速进入在脑组织,GA 和BB 仍是脑组织中的主要成分。各银杏内酯在0.25、2、7 h 的脑组织浓度均较同时间点血浆中药物成分低得多,且各成分在脑组织中浓度随时间下降较快。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内酯能够快速吸收进入体循环并进入脑组织,GA、BB 和GB 是其中主要的体内成分,它们能够共同作用于外周和脑组织,通过各自的药理活性机制达到塞络通对缺血性痴呆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银杏酮酯软胶囊中的萜类内酯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50×4.6mm,5μm);流动相: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柱温为25℃;ELSD检测参数:漂移管温度:115℃;载气:N2;流速:3.5 L/min。结果分别以白果内酯峰面积对数(lgA1)、银杏内酯A峰面积的对数(lgA2)、银杏内酯B面积的对数(lgA3)和银杏内酯C面积对数(lgA4)与进样量m(μg)对数(lgm)作一次线性回归,得线性方程分别为:lgA1=1.004 4lgm+5.241 2(r=0.999 9)、lgA2=0.985 1lgm+5.306 3(r=0.999 8)、lgA3=0.996 8lgm+4.874 1(r=0.999 9)、lgA4=1.0154gm+5.042(r=0.999 6),表明白果内酯在3.246μg~21.64μg范围内、银杏内酯A在2.864μg~17.184μg范围内、银杏内酯B在2.163μg~14.42μg范围内、银杏内酯C在1.311 0μg~8.740 0μg范围内进样量的对数与峰面积的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法较国家标准中采用的示差检测器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选择性强等特点,可以用作银杏酮酯软胶囊中的萜类内酯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俞建东  陈芝  唐超园  祝丽欣  郭莹  胡恩莹  熊阳 《中草药》2017,48(14):2850-2856
目的建立整合动力学对银杏酮酯(GBE)缓释微丸多成分(包括黄酮类和内酯类)体内吸收动力学与体外释药动力学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更准确地评价体内外相关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技术测定GBE缓释微丸中主要成分(槲皮素,异鼠李素,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B、C)的体外释放率,采用各成分质量浓度加和法计算整合药物浓度,并绘制整合药物释放曲线。收集大鼠口服GBE缓释微丸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测定各类成分血药浓度,利用各成分曲线下面积百分率作为自定义权重系数(Wj),计算体内整合血药浓度。采用Wagner-Nelson法计算各成分体内整合吸收率与体外对应的整合释放率进行线性拟合,评价体内外相关性。结果各成分体内外释放良好,采用自定义Wj得各组分的Wj分别为槲皮素0.248 1、异鼠李素0.009 2、白果内酯0.228 2、银杏内酯A 0.296 4、银杏内脂B 0.132 4、银杏内酯C 0.090 3,体内整合吸收动力学与体外整合释药动力学相关性良好(Y=0.930 8 X+12.84,r=0.962 9)。结论中药药效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采用多成分整合动力学可以兼顾各个组分,并有利于进行体内吸收动力学与体外释药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自微乳化给药系统(GBE50-SMEDDS)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方法以杏灵颗粒剂为对照,桑色素为内标,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为对照品,计算总黄酮醇苷含量,进行大鼠灌胃给药体内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和药物动力学参数显示,GBE50-SMEDDS的Cmax比参比对照颗粒剂提高了0.3 mg/L,Tmax提前了2.7 h,消除速率减小,消除半衰期延长了7.4 h,分布速率增大,分布半衰期提前了2.2 h,AUC(0-∞)提高了13.8 mg·h·L-1,AUC(0-∞)是参比对照颗粒剂的152.47%,提高了52.47%.结论GBE50-SMEDDS新制剂比现有市场剂型杏灵颗粒剂生物利用度高,为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HPLC-ELSD测定银杏酮酯滴丸中萜类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钦  马凤仙  程铁峰 《中成药》2007,29(6):836-839
目的:测定银杏酮酯滴丸(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中萜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银杏酮酯滴丸中萜类内酯的含量。色谱条件为:Angilent HypersilODS(5μm,4mm×250mm)柱;四氢呋喃-甲醇-水(10:20:70)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参数:漂移管温度103℃;载气(N2)流速2.51L/min。结果:该方法简便易行,银杏酮酯滴丸中基质对萜类内酯的测定无干扰,线形关系良好;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重现性试验RSD分别为1.33,1.79,1.92,1.5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0,96.5,96.3,97.6。结论:本方法可作为银杏酮酯滴丸中萜类内酯成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银杏酮酯自微乳化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自微乳化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方法对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进行薄层鉴别研究;采用HPLC方法测定方中槲皮素、山奈素与异鼠李素的含量,计算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结果:银杏内酯A与银杏内酯B薄层鉴别具有较好的专属性;槲皮素回归方程为A=110973C-160122,r=0.9995,线性范围为0.163~1.141 μg,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0.44%;山奈素回归方程为A=97764C-182398,r=0.9995,线性范围为0.2196~1.5372 μg,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为0.43%;异鼠李素回归方程为A=92938C-36124,r=0.9998,线性范围为0.0552~0.3864 μg,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0.25%.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祝丽欣  陈芝  郭莹  黄绳武  石森林  刘会  熊阳 《中草药》2015,46(23):3482-3488
目的引入f_2相似因子法对银杏酮酯(GBE)缓释微丸的大类成分总黄酮和各类成分(包括黄酮类和萜内酯类)的释放曲线进行分析,以能较全面地评价其体外释放。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测定GBE缓释微丸中大类成分(总黄酮)和各类成分(槲皮苷、异鼠李素、芦丁、槲皮素、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的体外释放率,并进行f_2相似因子计算;采用扫描电镜法观察微丸释药前后的微观结构,结合方程拟合分别对微丸中总黄酮和各类成分的释药机制解析,以验证f_2相似因子法的可靠性。结果优化工艺的GBE微丸黄酮类和内酯类的各成分与大类成分总黄酮的f_2均大于50,说明大类成分总黄酮与各类成分体外释放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释药机制解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果的可靠性。结论 f_2相似因子法可运用于多组分中药缓释制剂大类成分和各类成分的体外释放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控制银杏叶提取物原料质量并建立乌参醒脑滴丸中萜类内酯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银杏叶萜类内酯提取优化,HPLC-ELSD法检测4种萜类内酯白果内酯及银杏内酯仁、A、B的含量,优选提取部位入药。优化色谱条件,采用Diamonsil-C_(18)(250 mm×4.6 mm,5.0μm)色谱柱,柱温34℃;以甲醇-0.2%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7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载气压力为30 psi,漂移管温度为80℃,同时测定乌参醒脑滴丸中白果内酯、银杏内酯仁、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的含量。结果乌参醒脑滴丸优选60%乙醇提取部位干浸膏进行成药制剂,滴丸制剂中4种成分(白果内酯及银杏内酯C、A、B)分别在4.77~47.70mg·mL~(-1),2.31-23.10mg·mL~(-1),4.79~47.94mg·mL~(-1),2.32~23.25mg·mL~(-1)浓度的常用对数(X)与峰面积的常用对数(Y)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4种萜类内酯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1%,91.5%,93.7%,93.7%;RSD分别为2.31%,2.77%,2.12%,1.36%。结论 HPLC-ELSD法测定乌参醒脑滴丸4种萜类内酯分离度好,专属性强。该研究可保证乌参醒脑滴丸萜类内酯成分原料可控,成分可控。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7,(2)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Ginkgo biloba extract)缓释微丸和速释微丸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所致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释药速度对药效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分为速释微丸组、缓释微丸组、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其他组大鼠采用插线法制备MCAO。灌胃7 d后,采用5分行为指标评分,记录脑质量,采用TTC染色测定脑梗死范围。取脑组织测定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乳酸(LD)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含有量及活性。结果速释微丸组大鼠的行为指标评分、脑指数、NO含有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LD含有量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而缓释微丸组与模型组相比,其NO含有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LDH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行为指标评分、脑指数和LD含有量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缓释微丸组和速释微丸比较,脑梗死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缓释微丸相比速释微丸组效果更好。结论对于脑缺血再灌注的防治,银杏酮酯可能制备成缓释制剂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0.
研究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和白果内酯(BB)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该实验建立了检测大鼠血浆中GA,GB,BB的LC-MS/MS分析方法,考察大鼠经口服(ig)和静脉注射(iv)给药后血浆中3种银杏内酯类化合物的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药动学处理软件,计算GA,GB,BB的药动学参数及其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显示,GA,GB,BB经大鼠注射给药后的Cmax分别为(513.9±116.9),(701.3±76.0),(5 255.6±476.8) μg·L-1,AUC0-t分别为 (960.9±268.5),(779.5±140.6),(7 409.3±1 181.1) μg·h·L-1;灌胃给药后的Cmax分别为(522.9±39.9),(146.8±31.6), (2 711 .9±588.9) μg·L-1,AUC0-t分别为(1 760.4±300.7),(636.6±180.3),(16 651.4±1 306.5) μg·h·L-1。GA,GB,BB在大鼠体内的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61.1±10.4)%,(27.2±7.7)%,(56.2±4.4)%。该实验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GA,GB,BB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银杏叶提取物中提取分离得到6种黄酮醇苷单体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标化,在4种分析条件下,用标定后的单体化合物,对2批银杏叶对照提取物中该6个化合物及芦丁进行标定。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山柰酚-3-O-鼠李糖-2-葡萄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2-O-(6-O-对羟基反式桂皮酰)-葡萄糖苷、山柰酚-3-O-鼠李糖-2-O-(6-O-对羟基反式桂皮酰)-葡萄糖苷含量测定结果的RSD为1.1%~4.6%,槲皮素-3-O-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的测定结果RSD大于5%。结果表明,用银杏叶对照提取物替代相应的对照品,可用于同时测定银杏叶制品中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山柰酚-3-O-鼠李糖-2-葡萄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2-O-(6-O-对羟基反式桂皮酰)-葡萄糖苷、山柰酚-3-O-鼠李糖-2-O-(6-O-对羟基反式桂皮酰)-葡萄糖苷5个黄酮醇苷成分的含量。因此使用对照提取物代替单体对照品测定银杏叶制品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银杏萜内酯提取与纯化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金玉  颜迎春  常贺英  王华  于良涛 《中草药》2002,33(11):附2-附5
银杏萜内酯的独特药理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提取纯化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银杏萜内酯的提取与纯化技术包括溶剂萃取法、柱提取法、溶剂萃取-柱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及色谱或柱层析纯化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王楠  郭凯  程心旻  刘伟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9):3889-3893
意大利INDENA SPA公司是一家专营植物提取物制造与销售的跨国公司,该公司在银杏叶制剂领域依据自身研发优势,并通过在竞争对手专利网的外围构建自身的专利网,有效地保护了产品的市场。该文通过对INDENA公司银杏叶制剂专利网的申请时机、法律状态、技术发展路线、专利网布局等多角度的分析,为我国企业的银杏叶制剂开发提供了参考,建议我国申请人在研究中充分吸收借鉴他人的专利技术和布局经验,提高科研及专利保护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银杏提取物抗大鼠阿霉素性心衰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对大鼠阿霉素性心衰的保护作用及ghrelin多肽机制的研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心衰模型组和银杏组.模型组和银杏组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DR)复制心衰模型,银杏组给予银杏提取物水溶液灌胃(100 mg·kg~(-1)·d~(-1)),3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心功能;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及心肌组织中的ghrelin水平,高压液相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三磷酸腺苷(ATP)与磷酸肌酸(CrP)含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的ghrelin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功能明显降低,银杏组心功能指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模型组血浆中的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但心肌组织中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心肌组织中的ATP含量及ghrelin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与正常组和模型组比较,银杏组血浆中的ghrelin水平显著增高;心肌组织中的ATP含量及ghrelin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接近正常组.结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是阿霉素性心衰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EGB干预治疗可改善阿霉素性心衰大鼠的心功能及心肌能量代谢,这可能与EGB增强了促能量代谢正平衡的ghrelin多肽的表达与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测多评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7种黄酮类成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7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验证方法在银杏叶提取物中应用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以槲皮素为内参物,建立槲皮素与其他6种成分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他6种成分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采用外标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7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Pearson相关系数法比较计算值和测定值的差异。结果: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和外标法测定值间无显著差异,实验所得的校正因子可信。结论:在对照品缺乏的情况下,以外标法测定槲皮素,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对其他6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董理想  倪君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8):3497-3503
银杏叶片提取物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效果,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黄酮类化合物是银杏叶片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所以研究银杏黄酮的合成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综述首先回顾了植物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总体研究概况,并介绍了目前已经发现的银杏黄酮合成相关基因;其次,介绍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银杏研究中的几个实际应用。另外,作为银杏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该综述讨论了外界条件对银杏细胞、整株及采摘后叶片的黄酮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笔者实验室的最新实验结果。最后,该综述对银杏黄酮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基于UPLC-TQ-MS考察不同树龄银杏叶双黄酮含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同时测定银杏叶中5个双黄酮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 BEH C_(18)色谱柱(2. 1 mm×100 mm,1. 7μm),流动相0. 10%甲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3 min,60%A; 3~4 min,60%~50%A; 4~6 min,50%A; 6~8 min,50%~0A),流速0. 3 m L·min~(-1),柱温35℃,进样量1μL。结果:穗花杉双黄酮、白果黄素、银杏素、异银杏素、金松双黄酮分别在0. 02~13. 20 mg·L~(-1)(r=0. 996 3),0. 05~23. 60 mg·L~(-1)(r=0. 995 5),0. 09~18. 60 mg·L~(-1)(r=0. 992 7),0. 10~21. 00 mg·L~(-1)(r=0. 998 8)和0. 06~16. 00 mg·L~(-1)(r=0. 996 7)线性关系良好。5个双黄酮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 50%,98. 78%,97. 59%,97. 24%,101. 09%,RSD分别为2. 7%,2. 7%,3. 1%,2. 8%,1. 3%。银杏叶中双黄酮含量差异性较大,穗花杉双黄酮、白果黄素、银杏素、异银杏素、金松双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1. 30~434. 74,268. 39~847. 14,251. 80~1 297. 10,195. 87~691. 10,477. 48~3 003. 90μg·g~(-1),总双黄酮质量分数1 474. 45~5 635. 40μg·g~(-1),但显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低树龄银杏叶含总双黄酮较高,随着树龄的增长,总双黄酮含量逐渐降低。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为银杏叶双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HPLC-APCl-MS)法对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内酯进行分析.方法:液相色谱条件Agilent 3000 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30∶70,流速0.8 mL· 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5℃;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解析鉴别了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C,J,其分子离子峰的m/z分别为324.8,407.1,422.9,438.9,422.9.结论:为银杏内酯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质谱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冰  胡高升  胡玲玲  李赫宇  贾景明 《中草药》2014,45(17):2552-2555
目的分离纯化银杏Ginkgo biloba叶中的双黄酮类成分,考察银杏叶变黄前后黄酮类成分质量分数的变化。方法从自然脱落的银杏叶中提取分离双黄酮类成分,对其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位进行了分离,通过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液相方法对目标成分进行制备,采用HPLC法对银杏叶中的双黄酮进行了测定。结果分离的4个化合物分别为去甲银杏双黄酮、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和金松双黄酮。对变黄前后银杏叶中4种双黄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自然黄叶前3周内,银杏叶中双黄酮量逐渐降低,质量分数差别达30%左右。结论 HPLC法可用作银杏叶中双黄酮的测定,方法简便、可靠,能用于银杏叶的质量控制。同时,制备条件可对快速制备双黄酮对照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依利特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水溶液(90∶ 10),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10 nm,柱温35℃,进样量20 μL,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各产地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差异较大,山东郯城总银杏酸含量最高(2.38%),江苏邳州最低(1.28%).结论:不同产地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差异明显,应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