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化学计量学结合信息熵赋权优选半夏白术天麻汤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男  孙蓉  崔焕月  黄欣  李晓宇  王亮  时海燕 《中草药》2020,51(4):995-1002
目的建立化学计量学与信息熵赋权相结合的提取工艺优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半夏白术天麻汤水提工艺优化,以充分保证经典名方的有效性和质量一致性。方法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模型药物,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对共有峰峰面积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以PCA总因子得分、指纹图谱相似度及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优化水提工艺参数。结果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匹配26个共有峰,并确定其中7个化合物。根据综合评分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加水量,煎煮2次,每次1 h。3批验证综合评分均值为0.418 0,RSD为3.32%。结论优选后的工艺提取率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半夏白术天麻汤经典名方制剂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正交试验结合指纹图谱和信息熵综合评价,优选复方白芷止痛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选择绿原酸、阿魏酸、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提取率,浸膏得率结合指纹图谱相似度作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实现对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以正交试验结合指纹图谱和信息熵综合评价优选提取工艺,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中药复方提取工艺优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不同提取条件下中药苦参的HPLC指纹图谱,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优选出苦参中苦参总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选用L16(44)正交实验表,以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为考察因素,比较乙醇超声法、乙醇回流法两种提取方法提取苦参总生物碱效果的差异,对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进行PCA,以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elch Ultimate XB-NH2(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5∶7.5∶7.5),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0nm,进样量10μL。在指纹图谱研究中,计算所有样本的综合得分指标得出最优提取工艺为使用10倍85%乙醇超声提取4次,60min/次。结论:正交实验优选的苦参总碱提取方法切实稳定可行,适合苦参中苦参总碱提取,为苦参质量评价与苦参总碱最佳提取方法筛选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4.
指纹图谱技术在茵陈提取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梅  胡坪  刘清飞  罗国安 《中成药》2007,29(6):785-787
目的:研究茵陈蒿汤中茵陈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建立了茵陈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每个因素9个水平进行提取工艺试验,并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对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进行分析;最后以指纹图谱相似度与茵陈的提取效率为评价指标确定了茵陈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25倍量11.14的乙醇,每次提取90min,提取3次。结论:指纹图谱技术对茵陈提取工艺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实现运脾化痰通窍方提取工艺优选,并建立组方指纹图谱。方法 应用总量统计矩法,对提取液指纹图谱进行宏观表征和相似度分析,以黄芩苷、汉黄芩苷、迷迭香酸、甘草苷、甘草酸、出膏率为关键质量属性,以提取时间、加水倍量、提取次数为关键工艺参数,采用AHP-独立性权重法进行综合评分,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 建立总量统计矩相似度评价方法,不同提取方法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相似度均值为0.8807,工艺评价模型函数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0001、R2=0.9904,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优选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全方饮片加10倍量水,提取1.5 h,提取2次。结论 优化的工艺稳定可靠,建立了符合该方提取液指纹图谱特点的总量统计矩分析方法,为该方后续工艺研究全过程质量控制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优化中药提取工艺新方法。方法:以电化学指纹图谱的特征参数诱导时间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中药方剂的提取工艺。结果: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药材量的60%乙醇,提取时间3h,提取3次,中药处方提取物活性成分最高,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用于优化中药提取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复方虎杖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以虎杖苷含量和水浸出物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除杂率和虎杖苷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醇浓度和清膏相对密度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复方虎杖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依次加12,10,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0.5 h;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3(70℃)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0%,静置24 h。结论优化所得提取纯化工艺可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并达到了较好的去杂效果,为确定虎杖苷的提取纯化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丹参的提取工艺,提出一种联合指纹图谱技术与正交试验筛选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中药提取工艺技术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对丹参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采用HPLC方法,建立了整个正交试验过程中渗漉液的指纹图谱。结果渗漉液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峰面积和结合渗漉正交试验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乙醇用量为12倍,浸泡时间36h,渗漉速度5ml/min。结论该方法能直观的反映提取工艺参数波动导致的丹参渗漉液整体质量的变化情况,筛选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评价指标对芍药甘草汤提取工艺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指标成分(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铵)含有量综合评分、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之和、提取指纹图谱共有峰主成分所得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药材粒度、提取次数、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优化提取工艺。结果不同评价指标对提取工艺优化的影响较大,其中将提取指纹图谱共有峰主成分所得综合评分与指标成分含有量综合评分或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之和结合时,优化效果更理想。结论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可用于优化芍药甘草汤提取工艺,不仅更客观全面,还能兼顾大多数成分种类与含有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痹痛消膏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虎杖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工艺中虎杖苷含量,对痹痛消膏的提取工艺进行探讨.结果:提取次数、醇浓度、提取时间为显著性影响因素.最优工艺为:虎杖、三七、天南星、川乌、续断、辣椒,用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质量密度1.20(50℃),虎杖苷提取率可达90%以上.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虎杖苷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为本制剂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均匀设计并结合定量指纹图技术优化丹黄凝胶醇提工艺参数。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按U8(82×42)均匀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以大黄酚和小檗碱含量、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总面积之和以及干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建立效应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图和等高线图,确定醇提工艺参数的优化范围及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较好的描述效应指标与因素之间的关系,优化的最佳醇提工艺条件为7倍量65%乙醇,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运用定量指纹图技术并结合均匀设计和效应面分析优选的醇提工艺合理可行,为丹黄凝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回心草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乙醇体积分数(A)、乙醇用量(B)、提取时间(C)作为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以熊果酸转移率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B,A影响最大,C最小。结论:最佳提取条件是A1B3C2,即60%乙醇16倍量提取2次,每次2 h。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索量化的菊花评价指标,对菊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选择乙醇浓度、乙醇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采用L9(34)安排试验,以菊花指纹图谱中8个主要共有峰的峰面积和浸出物含量作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优选出菊花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加入30倍80%乙醇溶液,提取40 min,共2次.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结果可靠,评价指标可控,对于规范菊花的提取工艺和菊花饮片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动态优化法优选天麻提取工艺的可行性。方法:以天麻素、巴利森苷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次数及时间对天麻提取工艺的影响;在正交试验基础上,采用动态优化法优选天麻提取工艺,比较2种优选工艺提取液中天麻素和巴利森苷含量、浸膏得率、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差异。结果:正交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天麻素、巴利森苷提取量分别为0.50,1.44 mg·g-1。动态优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80,40,20 min;天麻素、巴利森苷提取量分别为0.43,1.37 mg·g-1。提取物中指标成分含量和浸膏得率的相对偏差均<2%;指纹图谱相似度100%;但与正交设计工艺相比,动态优化工艺时间节约67%,耗电量下降62%。结论:动态优化工艺在保证天麻提取物与正交设计结果一致的基础上,大幅度减少提取时间,降低耗能,节约生产成本,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展筋乳剂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优选展筋乳剂提取工艺。方法 :考察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 ;采用正交试验 ,以浸膏得率和三七总皂苷含量考察醇提工艺条件。结果 :当归、乳香、没药 3味药物水提 3h可使挥发油馏出 95 % ;三七、伸筋草、秦艽 3味药物用乙醇提取 ,乙醇浓度 (A)、提取次数 (B)、提取时间 (C)、乙醇用量 (D) 4因素中 ,A,B对浸膏得率有显著性影响 ,对提取液中三七总皂苷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药材用 5倍量 6 0 %乙醇提取 3次 ,每次 1h。 3批验证结果浸膏得率 2 6 .5 % ,三七总皂苷含量 17.2 8mg·g-1。结论 :上述实验结果可为展筋乳剂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法优选加味四君子汤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选加味四君子汤的提取工艺。 方法: 以人参皂苷总提取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及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醇提工艺的影响;以总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水提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含量,流动相乙腈-水(13:87),检测波长203 nm;利用UV测定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489 nm。 结果: 最佳醇提工艺为加6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人参皂苷提取量达7.69 mg·g-1。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 h;总多糖得率达2.18%。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充分提取加味四君子汤中醇溶性和水溶性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优选麻黄-桂枝药对的水提工艺。方法 建立麻黄-桂枝药对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指纹图谱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结合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正交水提工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优选麻黄-桂枝药对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30 min。结论 优选的麻黄-桂枝药对水提工艺科学合理、稳定可行,可为麻黄-桂枝药对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临床经验方稳心汤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稳心汤进行提取工艺优化,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优提取工艺。对姜黄、肉桂、莪术、细辛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对党参、川芎、全蝎进行乙醇正交试验设计,以党参炔苷和干膏率进行综合评分;对赤芍、大黄、山楂、麦冬、甘草,以及经乙醇提取党参、川芎、全蝎残留的药渣进行水提醇沉工艺正交试验优化,以芍药苷和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结果:确定了稳心汤的提取工艺,其中姜黄、肉桂、莪术、细辛提取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浸泡6 h,蒸馏5 h,挥发油的得率较高;对党参、川芎、全蝎加入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加入10倍70%乙醇,提取1.5 h,提取2次;对乙醇提取药材残渣及赤芍、大黄、山楂、麦冬、甘草等进行水提醇沉,水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水,提取1.0 h,提取2次,醇沉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1.12 g·mL~(-1),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止醇沉36 h。结论: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的稳心汤提取工艺稳定可靠,适合工业化生产,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优选银桑降糖颗粒中桑叶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方法: 以芦丁提取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及用量、提取时间对桑叶醇提取工艺的影响;以1-脱氧野尻霉素(DNJ)相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L9(33)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及煎煮时间对桑叶水煎煮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芦丁含量,检测波长358 nm,流动相甲醇(A)-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30%A;5~10 min,30%~35% A;10~15 min,35%~40%A;15~18 min,40%~50%A);利用芴甲氧羰酰氯柱前衍生HPLC-UV测定DNJ含量. 结果: 最佳醇提工艺为加20倍量60%乙醇提取1次,提取时间1.5 h;芦丁提取量1.22 mg·g-1.最佳水煎煮工艺为分别加30,25倍量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依次为1.0,0.5 h;DNJ相对提取率88.06%.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兼顾桑叶中黄酮类、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