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仰卧位内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仰卧位内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23~61岁,平均43.5岁.骨折类型:单纯内侧劈裂骨折7例,同时合并外侧平台骨折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2 d,平均7.6 d.结果 1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4个月(12~20个月)随访,4例失访.17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4.2周(11~16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4周(13~20周).术后12个月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为87.6分(70~95分).无内固定失败患者.结论仰卧位内后侧入路可直接复位和固定内后侧骨块、减少软组织损伤、避免膝内侧皮肤坏死、可在同一体位下处理外侧平台及允许早期活动膝关节,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的良好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仰卧位内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仰卧位内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23~61岁,平均43.5岁.骨折类型:单纯内侧劈裂骨折7例,同时合并外侧平台骨折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2 d,平均7.6 d.结果 1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4个月(12~20个月)随访,4例失访.17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4.2周(11~16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4周(13~20周).术后12个月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为87.6分(70~95分).无内固定失败患者.结论仰卧位内后侧入路可直接复位和固定内后侧骨块、减少软组织损伤、避免膝内侧皮肤坏死、可在同一体位下处理外侧平台及允许早期活动膝关节,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的良好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3.
前外侧加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外侧加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68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42例,女26例;年龄22~64岁,平均42.3岁;左侧24例,右侧4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5 d,平均7.4d.所有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均采用前外侧加后内侧入路,外侧采用T型或L型钢板、后内侧采用重建钢板或桡骨远端T型钢板固定治疗.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疗效.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3.13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26.7 mL,住院时间平均为20.4d.68例患者术后获12 ~ 38个月(平均18.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6.7个月.68例患者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股胫角平均分别为87.3°±1.5°、12.0°±2.5°、170.0°±2.5°,术后1年平均分别为86.8°±1.2°、13.0°±1.8°、171.0°±1.7°,以上项目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疗效:优36例,良24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为88.2%.本组患者无神经及血管损伤、深部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或裂断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采用前外侧加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目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路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评价双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5月-2004年11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1~65岁,平均40.6岁。左侧11肢,右侧14肢,1例为双侧,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0例,交通伤12例,其他2例。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Ⅴ型14肢,Ⅵ型11肢。受伤至手术时间6~15d,平均10.4d,均采用双切口入路,双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3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4个月。其中2肢因关节面粉碎严重未达到解剖复位;1肢因干骺端粉碎严重未恢复下肢正常力线,出现膝内翻;3肢出现伤口表皮坏死,无骨外露,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10肢,良8肢,可3肢,差4肢。结论 双切口入路降低了软组织的并发症,有利于关节面复位;双钢板固定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前、后侧联合入路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经膝关节前、后侧联合入路暴露骨折后直视下复位并植骨,前、后侧支持钢板固定。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程度和手术效果满意度定期随访。结果 25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1年时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3例,良8例,中4例。手术效果满意度评分:非常满意9例,满意13例,一般3例。结论前、后侧联合入路能够充分暴露胫骨平台的各骨折块,骨折容易达到解剖复位,支持钢板固定稳定可靠,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显露胫骨后外髁,对骨折进行支撑钢板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采用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13~19个月。1例膝关节伸直轻度受限(-5.0°),其余患者无膝关节伸直障碍。膝关节总伸屈度95.0°~135.0°(122.6°±12.8°)。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6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术后即刻13~18(16.2±2.7)分,末次随访时11~18(15.5±3.2)分。后倾角:术后即刻6.0°~9.0°(7.8°±1.5°),末次随访5.5°~10.0°(7.6°±1.8°)。HSS膝关节评分65~98(83.9±8.2)分。结论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尽管暴露范围较局限,但可直视下进行复位固定位置,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7.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平台劈裂C型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平台劈裂C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7例患者术前均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均采用后路和前外侧联合入路后侧和前外侧支撑钢板固定.采用DeCoster评定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和采用HSS法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术后X线片检查示达到解剖复位5例,复位良好1例,差1例.1例发生膝内翻.7例均获随访,时间6~18(1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16(15±1)周.胫骨平台内翻角术后1年和术后初次摄片无变化;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78~90(80±4)分.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并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是治疗累及后外侧孤立劈裂C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 年5 月至2011 年2 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采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8 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 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34 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2 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8 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 个月.术后1、3、6、12 个月的膝关节总伸屈度数分别为80°~120°(平均105.0°)、95°~135°(平均120.3°)、90°~135°(平均119.1°)、110°~135°(平均127.3°).术后12 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86~97 分,平均92.1 分.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 评分标准:优19 例、良7 例、可2 例,优良率93%.未见关节面塌陷、膝关节内外翻及不稳定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膝关节后外侧入路能够充分暴露胫骨后关节间隙及胫骨平台后外侧髁,为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直视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提供良好的操作空间,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后内侧、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25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8例;年龄22~76岁,平均46.4岁.骨折按AO/OTA分型:41-B1型4例,41-B2型6例,41-B3型15例;按Luo等提出的三柱分型均为后柱骨折.10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15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后方骨折使用支撑钢板固定.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2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3.2个月(10 ~ 24个月)随访.术后即刻骨折复位质量Rasmussen评分为13~18分,平均16.5分;其中优20例,良4例,可l例,优良率为96.0%.25例患者完全负重下无疼痛感,X线片示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3.9周(12~18周).末见血管、神经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评分平均为91分(74~97分),其中优17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膝关节活动度为0~ 125°.结论 对于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改良后内侧、后外侧入路能较好地暴露骨折部位,且允许直视下复位骨折和采用后方支撑钢板固定骨折,对周围软组织损伤较小,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双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9~67岁,平均41.6岁。左侧10肢,右侧13肢,1例为双侧,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例,交通伤11例,其他2例。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Ⅴ型13肢,Ⅵ型10肢。受伤至手术时间5-14d,平均9.4d,均采用双切口入路,双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2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4个月。其中1肢因关节面粉碎严重未达到解剖复位;1肢因干骺端粉碎严重未恢复下肢正常力线,出现膝内翻;2肢出现伤口表皮坏死,无骨外露,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10肢,良8肢,可2肢,差3肢。结论:双切口入路降低了软组织的并发症,有利于关节面复位:双钢板固定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3~60岁,平均40.4岁.闭合性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2例.合并前十字韧带止点撕脱骨折2例、后十字韧带止点撕脱骨折3例.后外侧柱伴内侧柱骨折6例,采用后外侧+前内侧入路;后内侧柱伴内侧柱、外侧柱骨折7例,采用后内侧+前外侧入路(其中2例辅以前内侧小切口);后内侧柱伴外侧柱骨折11例,采有后内侧+前外侧入路;后内侧柱伴后外侧柱骨折3例,采用后内侧+后外侧入路2例、单纯后内侧入路1例;后内侧柱、后外侧柱伴外侧柱骨折5例,采用后内侧+前外侧入路3例及后内侧、后外侧+前外侧入路2例.行骨折复位钢板固定.结果 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0.7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5.9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8.1周.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13.3°;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优22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28/32).结论 对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经膝关节后内侧、后外侧入路可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钢板固定可有效重建胫骨平台后柱的稳定性,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获得随访的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8~68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8例.按Khan骨折分型:后内侧骨折7例,后外侧骨折8例,同时累及后内及后外侧骨折6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采用胫骨平台后内侧入路7例,胫骨平台后外侧入路8例,后内外联合人路6例.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个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折均愈合,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术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为13~30分,平均24.2分,其中优1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0~18分,平均15.6分,其中优1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术后1例膝关节伸屈活动明显受限,经二期关节镜下松解并行功能锻炼后改善;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经向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后疼痛缓解.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有利于平台后侧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安放方便、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运用合适的内固定和恰当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operative procedures and clinical result of posteromedial and posterolateral approaches in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6 to June 2008, 21 patients of posterior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posteromedial and posterolateral knee approaches. There were 12 males and 9 females. The age ranged from 28 to 68 years, with a mean of 39.5 years. Of the patients, 13 had resulted from a traffic accident and 8 had caused by a fall. As for the state of posterior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7 patients had a medial condylar.fracture, 8 patients had a lateral condylar fracture and 6 patients had a bilateral condylar fracture. Results A follow-up lasted 12-24 months (mean 16.2 months ) in 21 patients. There was no infection, no varus or valgus of the knee, no nerve injuries and loosening or breakage of the screw. All cases had attained bone union. According to the Rasmussen functional scoring, the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12, good in 7 and fair in 2.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clinical results was 90.5%. Radiologic results were graded with the Rasmussen score to evaluate the reduction of fracture. There were excellent in 13, good in 7 and fair in 1.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clinical results was 95.2%. Conclusion Posteromedial and posterolateral approaches can facilitate th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for posterior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It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good exposure, less invasion and the excellent clin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Schatzker 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2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11例;年龄24~68岁,平均43.6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3例,Ⅱ型8例,Ⅲ型9例,Ⅳ型6例.关节镜辅助下采用撬拨和推顶的方法使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骨缺损处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并采用拉力螺钉或支撑钢板固定.结果 本组2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2.6 min(60~120 min),骨折复位满意率为100%,术后创伤反应轻,无局部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6例患者术后获10~24个月(平均14.6个月)随访.26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16周.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评定疗效:优16例,良9例,中1例,优良率为96.2%.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Schatzker 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复位满意、术后反应轻、骨折愈合良好及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告多轴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初步疗效. 方法 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开放复位、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5例,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4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Ⅳ型6例,Ⅴ型16例,Ⅵ型3例;根据影像学测量结果及HS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得7~15个月(平均10.5个月)随访,骨折4~6个月后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78~96分,平均88.4分.发生皮瓣坏死1例,切口局部感染1例,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或骨折复位丢失现象.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的内翻角和后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胫骨平台多轴锁定钢板操作简便,锁定螺钉置入角度选择性高,内固定稳定性好,避免了原始及继发复位的丢失,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冰  杨超  田竞  周大鹏 《中国骨伤》2015,28(10):955-959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胫骨近端骨折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6~57岁,平均42.2岁。所有患者为单侧闭合骨折,采用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META-NAIL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愈合时间、胫骨力线和膝关节活动范围,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16例患者手术时间65~95 min,平均(75.7±8.3) min.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6±8.1)个月。15例获得Ⅰ期骨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3.6±1.8)个月(3~5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胫骨力线良好,无膝前疼痛。患侧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24.4±18.8)°,健侧(127.5±16.7)°。Lysholm膝关节评分77~92分,平均86.4±12.3.结论: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术中复位及固定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多轴锁定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文  张明贵  赵毅 《中国骨伤》2009,22(3):226-227
锁定钢板治疗关节周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特别是对于骨质疏松患者。但现有的单轴锁定钢板其锁定螺钉的置人方向是严格定向的,稍有偏差就会使锁定失效,并且小能根据骨折情况来调整螺钉的方向。多轴锁定解剖型钢板系统是专门用于治疗关节周围区域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固定系统,它不仅提供一个内支架的稳定系统,还可以根据骨折情况来调整锁定螺钉的方向和位置,是锁定钢板的又一次技术和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17.
骨盆环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选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在骨盆环不稳定骨盆骨折中手术入路与内固定的选择。方法 :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45例骨盆前后环不稳定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固定方法及手术入路治疗,男38例,女7例;年龄21~61岁,平均45岁;病程在2周内。按照Young-Burg分型,其中LC型23例,VS型6例,APC型16例。术前患者髋部疼痛,活动受限,摄片示骨盆环断裂骨折移位。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佳,无相关并发症。45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9~21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患者髋部疼痛缓解,X线片示骨盆复位满意,骨盆环形态恢复良好。Majeed功能评分(93.5±11.6)分;结果优35例,良8例,可2例。结论:伴有骨盆环不稳定的骨盆髋臼骨折,往往并发复合伤,手术原则既要考虑减少手术创伤,又要顾及骨折复位,特别要考虑关节内骨折复位和骨盆环的稳定性,所以往往需要切开手术入路和微创手术相结合,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没有一种理想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分型系统,有待于临床工作者进一步完善。由于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特殊性,目前手术入路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用传统的手术技术和手术入路很难达到满意的复位和固定。经改良的后侧入路手术治疗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在临床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各种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本文拟就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分型、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