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的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性回顾545例(59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摘出术后迟发性葡萄膜反应27眼;糖尿病性的白内障92例(92眼),术后迟发性葡萄膜反应15眼;青少年儿童白内障73例(73眼),术后迟发性葡萄膜反应11眼。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青少年儿童白内障依次分作A组、B组和C组,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情况差异。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迟发性葡萄膜反应发生率为4.53%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发生率(16.3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青少年儿童白内障术后发生率(15.07%)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少年儿童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率均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者为高,须早期注意并及时治疗以期恢复较好视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26例(239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1例(11眼)发生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生率为4.60%,多数发生于术后2~3周。应用散瞳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等进行治疗,3~10d前房炎症完全控制,视力恢复良好,1例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结论迟发性葡萄膜炎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出现较晚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良好的视力又造成严重损害,及早诊断和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 对 17例 ( 17眼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进行观察 ,均在术后 2周左右发生急性炎症反应 ,采用散瞳及地塞米松、庆大霉素联合 5 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进行治疗。结果 除 1例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 ,视力较差外 ,其它病例均于 5~ 10天内炎症消退 ,视力恢复。结论 迟发性葡萄膜炎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出现较晚的术后并发症 ,及早治疗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病人的发病时间、诱因、前 房渗出和皮质残留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2)发病时间一般在术后15~25天;(3)糖 尿病患者的发生率较高;(4)劳累和术后早期过度用眼是其诱因;(5)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敏感.结论本病可能是由免疫复合 物介导的变态反应.术后常规用药,避免劳累和早期过度用眼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刘敏  董保芳  彭林 《眼科新进展》2008,28(9):718-719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较为有效的方法。迟发性葡萄膜炎作为一种术后严重并发症已日渐受到重视。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对我院16例(16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  相似文献   

6.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迟发性葡萄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所发生的迟发性葡萄膜炎11例(11眼)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发病原因、发病时间、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结果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发生率为1.65%;自身免疫反应和术后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用量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本病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敏感,只要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结论本病是由自身免疫变态反应引起的葡萄膜炎,术中尽量清理残余皮质,术后抗生素、皮质类固醇不可过早停药是降低本病的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和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 对17例(17眼)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进行观察,均在术后2周左右发生急性炎症反应,采用散瞳及地塞米松、庆大霉素联合5-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进行治疗。结果 除1例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视力较差外,其它病例均于5~10天内炎症消退,视力恢复。结论 迟发性葡萄膜炎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出现较晚的术后并发症,及早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治疗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43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原因,进行了散瞳、结膜下及球周注射地塞米松、妥布霉素、玻璃酸酶等综合治疗。结果自身免疫反应和术后擅自停药、劳累为发病主要原因。本组患者经3~7 d治疗,视力恢复良好。结论本病可能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急性葡萄膜炎症,及时正确处理可获得较好的视力。早期避免局部停药、劳累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是目前白内障复明唯一有效方法。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作为一种严重术后并发症,对患眼术后视力恢复构成严重威胁,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指导临床防治,本文对我院9例(13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28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周后发生葡萄膜炎及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进行散瞳,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和尿激酶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3~7天治疗,效果良好,视力由治疗前0.1~0.5,恢复至0.2~1.2.仅有2眼因虹膜后粘连及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视力恢复不理想(0.2).结论迟发性葡萄膜炎是人工晶状体术后出现较晚的眼内免疫性反应,如能早期治疗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3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总结分析1027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38例(38眼)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生率为3.70%,其发病因素与术后过早停药、糖尿病、眼部术前并发症等有关,本病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敏感,及时治疗,预后良好。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急性葡萄膜炎,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尽量清除干净晶体皮质,术后不过早停药,并注意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应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白内障35例(36眼)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32例(33眼)经1~4周的治疗好转,2例(2眼)经治疗60d好转,1例(1眼)放弃治疗。治疗后均无复发。结论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生与糖尿病、高血压、外伤、手术操作、晶状体材料等有关。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一旦延误治疗对视力影响很大,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状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诱因及防治。方法:对14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的发病时间、诱因、眼部表现及治疗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炎的发病率为3.1%。发病时间最早在术后第二周,最迟在术后1年。糖尿病及风湿病患者的发病率较高。术后用药不规则及局部过早停药、早期过度用眼、过度疲劳可诱发本病。全部病体经局部及全身应用激素治疗后,炎症在一周内完全消退,视力恢复。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葡萄膜炎症反应,正确治疗,预后良好。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其发病率会逐渐降低。术后定期复查及规则用药,炎症消退后局部常规用药1个月,避免早期过度用眼及过度疲劳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张皇  艾明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305-2307
目的:观察和分析YAG激光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渗出膜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对62例62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迟发性前葡萄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人工晶状体前渗出膜达3级或3级以上,治疗组行YAG激光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2~3mo。结果:两组病例经治疗后晶状体前膜均吸收,炎症均消退,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两组间的术前、术后视力和眼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愈时间(14.6±2.3d)较对照组(20.4±3.4d)明显缩短(P<0.01);两组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YAG激光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人工晶状体术后迟发性渗出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