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郭明清 《北方药学》2011,8(12):115-115
目的:总结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时的急诊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5例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急诊护理经验。结果:25例患者均缓解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严密进行病情观察、加强氧疗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哮喘重度发作的缓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合并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02例海洛因依赖合并哮喘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观察、安全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总结对海洛因依赖合并躯体疾病患者的护理经验和要点。结果:对海洛因依赖合并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患者哮喘的发作,提高患者脱毒治疗的依从性。结论:对海洛因依赖患者要加强临床护理观察,对有明确躯体合并症患者的护理要注重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谭姣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65-16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强化心理护理组(A组,n=35)和对照组(B组,n=35),两组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A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住院时间,1年内再入院次数等指标。结果:A组与B组比较,哮喘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和1年内再入院率显著降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组患者均好转出院,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中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和P﹤0.01)。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病情复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时的抢救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给予保持呼吸道畅通,迅速吸氧,快速控制癫痫发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加强基础护理,结果:35例中30例患者24h内癫痫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明显减少,3~5d后均无癫痫发作。结论:癫痫持续状态经过积极地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可减少癫痫持续发作时间及次数,减轻脑损害的程度并可防治癫痫复发。  相似文献   

6.
徐玲  李春利 《黑龙江医药》2010,23(3):475-477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加强患儿的自护能力。减少哮喘患儿的急性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本院就诊患儿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在住院就诊期间,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住院就诊期间除常规治疗护理外,制订健康教育计划。随访2年,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及住院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其哮喘发作频率及年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制订全面的健康教育处方。可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哮喘的认知水平,达到减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再住院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2组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依从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哮喘患者的依从性,病情稳定,减少哮喘的发作,对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南药学》2019,(11):1880-1885
危重症患者是癫痫发作的高危人群,多种因素可诱发癫痫发作。如果不及时预防或控制癫痫症状,会加剧危重症患者疾病的进展,对其预后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危重症患者的癫痫发作多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才能控制,同时危重症患者合并使用多种其他种类的药物,抗癫痫药物之间以及与非抗癫痫药物之间均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对常见可能诱发癫痫发作的抗癫痫药物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同时也对抗癫痫药物之间及其与非抗癫痫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汇总,为危重症患者抗癫痫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往对哮喘持续状态的定义是:“哮喘严重持续发作达24小时以上,经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现在认为这样的定义不全面。事实上,许多哮喘患者的病情发展常常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加重,而且所有重症哮喘的患者,在某种因素激发下都有随时发生严重的致命性急性发作的可能,而无特定的时间因素。美国胸科协会将“哮喘持续状态”定义为;哮喘从发作初期即出现严重的气道阻塞或发作后哮喘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0.
唐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291-2292
目的:总结重症哮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0例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60例重症哮喘患者中除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死亡之外,其余8~24d治愈或缓解出院。结论:重症哮喘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合理使用氧疗、药物、呼吸机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9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用药观察及病情观察等多方面护理工作。结果 79例患儿均痊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出现,治愈率100。结论合理治疗的同时加以综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儿痊愈;向患儿家长讲解哮喘的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可以减少小儿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病情控制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确诊为哮喘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住院期间进行哮喘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用药指导,出院后每3个月通过电话随访,追踪记录患儿情况。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指导,出院后未给予指导。比较两组患儿1年内哮喘发作例数、因哮喘发作急诊/住院例数。结果干预组患儿1年内哮喘发作例数、因哮喘发作急诊/住院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对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哮喘患儿哮喘急性发作例数,可提升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出现烦躁不安或被迫坐位,常在夜间发作加重,一般可自行或用平喘药物后缓解,以1~6岁患病较多,大多数在3岁以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呼吸道感染是首次发病和复发的第一原因。小儿哮喘分三型:婴幼儿哮喘,3岁以上儿童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和护理及时得当,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感染,使患儿病情好转,早日康复。现将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谢战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5):119+122-119,122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用药后的护理。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00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用药后的护理方法,该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主要有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与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本院的护理干预后,该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好,其中90例患者气喘、咳嗽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出院,住院时间较短,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加强对哮喘患者用药后的护理对于增强药物的疗效,减少患者住院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93例,对其进行合理的临床护理对策(心理护理、吸氧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结果经过积极的临床护理对策之后,9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缓解,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期,应用合理护理措施来缓解病情,可显著提高疗效,增加了患者满意程度,并且有效地避免了呼吸道感染及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过程,旨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予以250mg氮茶碱,加入30ml10%葡萄糖溶液,0.5—1h后再予以静脉滴注1mg/kg的氮茶碱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用药量控制在1.5g以内。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予以扑米克、舒喘灵等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心理护理、呼吸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饮食和生活护理等措施。结果41例患者经急救及护理后,临床控制32例,约占78.O%,显效7例,约占17.1%,好转2例,约占4.9%,住院时间为(7.2±1.9)d。结论采取积极合理的急救及护理措施,能显著的改善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有效的提高急救率。并加强了患者对个人疾病的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5月~2011年7月,本院共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搜集其临床治疗及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0例患者经过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一般护理等护理方法后,患者病情均得到了明显好转,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d。结论严格的病情观察、积极的临床护理以及有效的临床治疗是患者缓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发作性的喘息、胸闷、气急或咳嗽为主要症状,其发病有很多诱发因素,而且诱因比较常见,患者在生活中常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支气管哮喘的家庭护理指导,进而减少或避免哮喘的发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家庭护理主要是指对患者生活起居、饮食、用药、锻炼和预防、治疗等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和皮肤黏膜的变化,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预测,防止疾病的发作和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哮喘患者日渐增多,哮喘发病越来越年轻化,成为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用简单易行的方法早期判断哮喘发作、及时正确治疗哮喘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方法:对2006年6月一2007年6月门诊和住院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动脉血气和肺功能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危重症哮喘,气道严重阻塞,可使CO2潴留更加明显,PaCO2的逐渐上升可使pH值下降更为明显.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结论:肺通气功能的测定与血液气体分析相结合,能够较全面地评定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发作程度,正确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并且与单一使用血气或肺功能判断哮喘病情发作相比较更准确更及时,为患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有效缓解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3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缓解措施和科学的护理对策,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4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经临床规范治疗和全方位综合护理后,显效者13例(30.23%),好转者28例(65.12%),无效者2例(4.65%),总体有效率为95.3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缓解和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症状,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