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隐静脉曲张传统手术与激光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比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和激光治疗的疗效。研究组32例采用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主干及小腿曲张血管;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亦明显轻于对照组。提示大隐静脉曲张血管腔内激光治疗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无疤,无痛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月,对891例(957条)下肢大隐静脉曲张行改良微创剥脱联合电凝术:保留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再联合电凝法处理曲张的浅静脉。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和每年来院复查,应用彩超检查是否有深静脉血栓或再发新的曲张静脉,随访症状改善情况,是否有神经损伤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单侧肢体手术时间25-40min,平均32min。住院时间3-5d,平均4.3d。下肢溃疡69例术后溃疡愈合时间平均6.1周(2-11周)。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无皮肤灼伤发生,内踝处伤口周围皮肤麻木52例,术后自行恢复。796例随访1-5年,随访率89.3%(796/891),复发24例,复发率3.0%(24/796),再次手术或电凝闭锁。对复发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33.4、曲张静脉直径〉8.7mm是静脉曲张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改良微创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利用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剥脱联合属支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方法:将8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剥脱+属支点式剥脱术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改用属支泡沫硬化剂治疗,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0.3±13.4)min、(25.8±8.4)mL、(2.3±0.5)分、(1.3±0.5)d、(2.5±0.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4±20.3)min、(82.1±14.9)mL、(5.1±0.87)min、(2.5±0.8)d、(6.5±1.5)d(P<0.05);治疗组术后发生血栓性静脉炎4例,淋巴肿胀1例,对照组发生血栓性静脉炎1例,皮下血肿3例,切口感染1例,淋巴肿胀2例;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1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2,P=0.531)。 结论:利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剥脱联合属支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恢复时间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5月32例大隐静脉曲张并发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资料。发病2周内行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局部红肿疼痛于3天内消退,切口全部甲级愈合,住院时间10~16d,平均12.6d。全部患者随访5~32个月,平均13.6月,其中11例〉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是安全的,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正>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中的常见疾病、多发病,我国患病率为10%[1]。手术以往多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目前临床在静脉曲张剥脱术的基础上加行微创术[2]。1999年6月—2010年1月我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加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565例683条肢体,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65例共683条肢体,其中男344例,女221例;年龄27~78岁,平均53.3岁;病史1.0~32.0年,平均16.3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微创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70例,随机选取148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微创剥脱为主进行治疗;另122例行传统的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等。结果两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两组在复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平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理想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将116例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实施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对照组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传统阶段性抽剥术。观察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色素沉着、皮炎和溃疡的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2例(3.45%),对照组复发11例(1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4—2019-04间在扶沟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3例。剥脱术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硬化剂组采用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剥脱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硬化剂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首次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硬化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波静脉腔内凝固联合小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1月,我院应用多功能微波手术器(工作频率2450MHz、功率0~100W),兼带有激光导向系统的静脉闭合专用微波治疗探头,对50例(71条患肢)曲张的大隐静脉施行小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对大隐静脉主干及曲张的分支行微波静脉腔内凝固。结果单侧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2min。住院4~9d,平均7.4d。术后2例出现大隐静脉走行局部皮肤Ⅰ度烧灼伤,1例出现浅Ⅱ度灼伤,12例出现踝部轻度肿胀,5条肢体出现麻木感,经治疗后均痊愈。48例(68条患肢)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2月,无下肢疼痛,下肢迂曲、曲张静脉消失,溃疡愈合,色素沉着减轻。结论微波静脉腔内凝固联合小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脉剥脱导管手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静脉剥脱导管组(n=40,应用静脉剥脱导管进行手术)和传统手术组(n=40,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皮肤感染、皮肤麻木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剥脱导管组患者皮下瘀血的发生率为10%(4/40),低于传统手术组患者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术后,静脉剥脱导管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5%(1/40),低于传统手术组患者的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静脉剥脱导管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联合静脉旋切术治疗严重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共49例严重下肢静脉曲张(C4~C6级)患者,分为联合组(33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均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组采用泡沫硬化剂联合静脉旋切术,对照组则采用静脉旋切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开始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水肿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6、3.465、2.554,P=0.003、0.001、0.011),在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水肿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1,χ2=3.614、1.467,P=0.406、0.057、0.226)。 结论泡沫硬化剂联合静脉旋切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个体化用于严重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刨吸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46例70条腿大隐静脉曲张,其中25例38条腿行大隐静脉抽剥术(对照组),21例32条腿行微创静脉曲张刨吸术(微创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数、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及切口数明显减少、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愈率为71.9%,微创刨吸术治愈率为93.1%,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刨吸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治愈率高,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联合点式与传统剥脱术应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北京市通州区西集卫生院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传统剥脱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  相似文献   

14.
腔镜下大隐静脉隔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腔镜下大隐静脉隔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随机将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115例、132条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肢分为A、B两组,A组行腔镜下大隐静脉隔绝术,B组行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平均切口长度A组为(2. 0±0 .6)cm,B组为(8±1 .1)cm,平均切口长度A组明显短于B组(P<0 .05);平均手术时间A组为(35±10)min,B组为(90±17)min,手术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 .05);术后两组症状消失,均未发生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36个月,A组无复发,B组局部复发4例,复发率6. 06%。结论:腔镜下大隐静脉隔绝术高位结扎、电灼大腿段大隐静脉,阻断其小腿段所有属支及交通支,使大隐静脉与体循环隔绝,不需抽剥大隐静脉,患者创伤小,疗效好,复发率低,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消痔灵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70例的疗效。方法:37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条肢体,选择810 nm波长半导体激光器,行血管内激光光凝术;对曲张的属支静脉行消痔灵局部注射。结果:术后当天即自由活动,曲张静脉均于手术后10 d内完全消失;随访2~6年无复发。结论:激光联合消痔灵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作简便、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股浅静脉戴戒术与单纯性浅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03月—2011年1月收治的48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股浅静脉戴戒术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和对照组(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股总静脉血管内径、平均血流速度及Valsalva试验下反流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静脉瓣膜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均明显改善,表现为股总静脉管径缩小、平均血流速度增快、静脉血流反流时间缩短(均P<0.05),但观察组上述3个变量手术前后变化程度(差值)均明显大于照组(均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但戴戒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性浅静脉剥脱术。  相似文献   

17.
钬激光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钬激光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6年12月,对226例(274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分别采用钬激光治疗120例(148条患肢)(钬激光组),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106例(126条患肢)(传统组)。结果与传统组相比,钬激光组手术时间短[(38.0±10.8)minvs(61.5±12.3)min,t=-15.294,P=0.000],术后需止痛剂患者比例少[0%(0/120)vs54.7%(58/106),χ2=88.329,P=0.000],下床活动早[(6.2±0.8)hvs(22.5±1.5)h,t=-105.034,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3.0±0.5)dvs(8.5±2.5)d,t=-23.632,P=0.000],并发症发生率相近[16.9%(25/148)vs18.3%(23/126),χ2=0.087,P=0.768],1年复发率相近[3.8%(3/78)vs3.1%(2/65),χ2=0.000,P=1.000]。结论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切口数量,术后疼痛轻,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CEAP分类记分法 (clinical,etiologic ,anatomic ,andpathophysiologic ,CEAP)评价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PDVI)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将 97例 (97侧肢体 )经顺行性静脉造影证实PDVI的患者分为A组 79侧 ,B组 18侧。A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交通支结扎术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 ,B组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交通支结扎术。以CEAP临床分类与临床记分评价疗效。结果A、B两组术后临床记分均明显下降 (A组由 6 4± 3 7降至 1 7± 1 8,P <0 0 1;B组由 3 8± 3 6降至 1 4± 1 5 ,P <0 0 5 ) ,A组较B组下降程度更大 (P <0 0 1)。结论从CEAP临床记分结果看 ,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手术有助于PDVI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因此术前明确诊断为PDVI的患者 ,应行股浅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下肢浅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与同期开展传统曲张静脉剥脱法的手术疗效。方法40例(46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硬膜外或腰麻下,采用EVLT术;同期选择手术前条件相似的46条肢体,采用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结果EVLT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2~5d,平均3.64d。传统剥脱术后平均8.12d;EVLT术较传统剥脱术的切口数少,创口小。结论EVLT术与传统剥脱术相比,术式简单又减小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下连续环形缝扎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治疗8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为传统组(43例),另43例行经皮下连续环形缝扎术为PCC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近期下肢浅静脉曲张均消失,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数量、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发生疼痛天数、足肿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CCS组43例平均随访34月,曲张静脉复发1例;传统组平均随访38月,无曲张静脉复发。结论〓经皮下连续环形缝扎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且具有微创、外观美容的效果,适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