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四氯化碳(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肝硬化大耳白兔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的胆囊结石情况,探讨慢性肝损伤家兔胆囊结石形成的机制,从而论证采用慢性肝损伤家兔建立胆石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50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高胆同醇膳食组、慢性肝损伤组、肝硬化组、肝损伤后胆同醇组。观察家兔的胆石形成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抽取胆汁细菌培养,酶比色法检测胆囊胆汁中胆汁酸、胆固醇的含量。结果:正常组无一例成石,高胆同醇膳食组8/8成石,慢性肝损伤组518成石,肝硬化组617成石,肝损伤胆固醇组6/8成石。慢性肝损伤组、肝硬化组、高胆同醇膳食组、肝损伤胆同醇组4组巾肝脏超微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异常改变,以肝细胞水肿变性、核膜呈锯齿状、粗面内质网增多、线粒体肿胀为多见,肝硬化家兔组可见肝细胞凋亡坏死,高胆固醇膳食组可见胞质中大量脂滴。各组细菌培养均未发现细菌生长。慢性肝损伤组、肝硬化组胆囊胆汁中胆汁酸、胆同醇的含量均较正常组降低。结论:皮下注射CCl4致家兔肝损伤,进而诱导胆囊结石的造模方法可靠。形成的结石为混合性结石。慢性肝病所致肝细胞超傲结构异常引起胆汁成分的改变,是肝病患者易发生胆石症的主要原因。慢性肝损伤、肝硬化与胆石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随着肝脏病变的加重,成石率升高。细菌感染可能不是慢性肝损伤胆囊结石的独立致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四氯化碳(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肝硬化大耳白兔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的胆囊结石情况,探讨慢性肝损伤家兔胆囊结石形成的机制,从而论证采用慢性肝损伤家兔建立胆石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50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高胆固醇膳食组、慢性肝损伤组、肝硬化组、肝损伤后胆固醇组。观察家兔的胆石形成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抽取胆汁细菌培养,酶比色法检测胆囊胆汁中胆汁酸、胆固醇的含量。结果:正常组无一例成石,高胆固醇膳食组8/8成石,慢性肝损伤组5/8成石,肝硬化组6/7成石,肝损伤胆固醇组6/8成石。慢性肝损伤组、肝硬化组、高胆固醇膳食组、肝损伤胆固醇组4组中肝脏超微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异常改变,以肝细胞水肿变性、核膜呈锯齿状、粗面内质网增多、线粒体肿胀为多见,肝硬化家兔组可见肝细胞凋亡坏死,高胆固醇膳食组可见胞质中大量脂滴。各组细菌培养均未发现细菌生长。慢性肝损伤组、肝硬化组胆囊胆汁中胆汁酸、胆固醇的含量均较正常组降低。结论:皮下注射CCl4致家兔肝损伤,进而诱导胆囊结石的造模方法可靠。形成的结石为混合性结石。慢性肝病所致肝细胞超微结构异常引起胆汁成分的改变,是肝病患者易发生胆石症的主要原因。慢性肝损伤、肝硬化与胆石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随着肝脏病变的加重,成石率升高。细菌感染可能不是慢性肝损伤胆囊结石的独立致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利胆丸是否能防治胆结石。方法:随机抽取行T管引流的患者30例,在其肝肠循环恢复后,口服利胆丸,4粒/次,Tid,连服5d。于服药前后取T管胆汁和静脉血进行检查。结果:服药后无不良反应。服药前后胆汁色泽变化不明显,胆汁细菌培养无显著性差异。服药后胆汁pH值、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显著升高(P<0.01,P<0.05);胆汁中钙离子、胆固醇、糖蛋白的浓度,胆固醇类结石致石指数和人体胆汁成石趋势综合值均显著降低(P<0.01)。血白细胞则偏高降至正常,肝功能恢复正常(P<0.01)。结论:服药后多种胆汁成分的变化不利于胆色素类结石和胆固醇结石的生成,利胆丸具有防治胆结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胆道手术患者的胆汁成分与胆石形成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胆道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胆汁成分与其他生化检测数据。结果:1胆结石患病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2年龄分布以40~60岁组最多;3病种以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居首;4结石性质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胆固醇为主的混合结石;5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及腹壁脂肪厚度显著高于胆色素结石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胆色素结石主要为胆道细菌感染后形成。结论:胆结石患者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等特征;胆固醇高易发胆固醇石,不易发生色素石,可能与胆固醇有易溶解胆色素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 )基因敲除对小鼠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 7 只OPN 基因敲除小鼠和7 只C57BL/6J 普通小鼠致石饮食喂养8 周,分别作为敲除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 小鼠胆结石形成率,检测胆汁胆固醇含量、ATP 结合盒转运子G 亚家族成员5(ABCG5)、ABCG8 mRNA 和蛋白在胆囊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敲除组小鼠结石形成率(14.29%)低于对照组(85.71%)(P <0.05)。敲 除组小鼠胆汁胆固醇含量(5.35±1.08)低于对照组(9.34+0.85)(P <0.05)。敲除组小鼠ABCG5、ABCG8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OPN 基因敲除小鼠胆结石形成率较普通小鼠低,可能 与OPN 敲除后胆囊胆固醇转运蛋白ABCG5、ABCG8 表达受抑制,导致胆囊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结石形成中,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波(MMC)与胆汁中胆汁酸的变化对胆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豚鼠高胆固醇饮食造胆结石模型.按喂养时间不同分对照组和致石Ⅰ、Ⅱ组,小肠各段埋置四对银丝电极.记录各组各肠段消化间期复合肌电(IM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胆汁中胆汁酸成分。组间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结石形成中致石组小肠IMC总周期延长,Ⅲ相时限、振幅缩短;上端起源Ⅲ相数量下降,下传到末端回肠的比率下降.小肠传输时间延长,回肠传播速度降低;胆汁中结合脱氧胆酸(DCA)含量和比例增加。结论:豚鼠高胆固醇饮食过程中,小肠各段消化间期IMC参数在结石成形前即发生变化,传输效能下降并通过胆汁酸成分改变促进胆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7.
升清胶囊下调胆囊结石豚鼠胆囊上皮组织雌、孕激素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及升清胶囊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雌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和升清胶囊组,每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高脂致石饮食法建立胆囊胆固醇结石模型。升清胶囊组和熊去氧胆酸组豚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造模7周后观察各组豚鼠胆囊成石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豚鼠胆囊上皮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升清胶囊可降低造模豚鼠的成石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正常对照组、升清胶囊组、熊去氧胆酸组和模型组的顺序,各组豚鼠胆囊组织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半定量分级逐级升高,升清胶囊组与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利胆方药升清胶囊可下调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降低胆固醇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常见的3种胆结石胆汁中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性对比。方法选择3种类型胆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运用末端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并对其胆汁细菌群落进行基因序列分析探讨。结果(1)细菌16Sr DNA基因片段的阳性检出率为76%,3组之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组细菌16Sr DNA基因片段分析,纯胆固醇组的细菌群落主要以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胆色素结石组主要包括普通变形杆菌#厌氧消化球菌等;混合性结石胆汁组主要为厌氧消化球菌/丙酸杆菌,其中还包括了胆色素结石胆汁组中未检测到的黄微杆菌和希氏短杆菌。结论胆结石患者胆汁标本中细菌检出率较高,但各组细菌群落构成各有不同,且成分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检测OPN及胆固醇在25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结石组)和10例非胆囊结石患者(非结石组)胆囊胆汁中的含量。结果:结石组患者胆汁中OPN含量明显低于非结石组(P〈0.05),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非结石组(P〈0.05)。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的OPN含量与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结论: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OPN的低表达,且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成负相关,提示OPN可能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成石胆汁在胆囊癌致病因素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人的成石胆汁潜在致癌性,阐明胆结石与胆囊癌的内在关系,为胆结石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通过Ames试验及细胞二阶段转化实验,分别检测18例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的肿瘤启动性(即致突性)和促癌性。结果Ames实验结果表明,胆固醇结石患者的胆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可明显增加BALB/c3T3细胞转化灶的形成(P=0.0233)尤其是无症状胆石组也表现明显的促癌活性(P<0.05)。结论成石胆汁本身具有潜在促癌性,这一特性在胆囊癌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胆囊癌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1.
胆石净溶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胆石净(由大黄、陈皮等组成)治疗胆结石的机理。在40只新西兰兔胆囊内植入人胆石,并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A)组、胆石净(B)组、胆宁片(C)和UDCA(D)组,除A组外分别予相庆药物治疗8周,观察各组动物的一般情况、结石重量变化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胆石净对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均有溶解作用;并可增加胆汁中胆汁酸含量,减少胆汁中的胆固醇分泌,使胆汁胆固醇去饱和;降低肝脏、胆汁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力及胆汁中游离胆红素含量。其作用与胆宁片相似。提示胆石净具有和胆宁片相同功效,其优化组方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不同中药对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的生化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清胆胶囊和养肝利胆颗粒对豚鼠胆囊胆色素结石模型的生化学影响。方法:雄性豚鼠皮下注射林可霉素建立胆色素结石模型,并设立空白组、模型组、清胆胶囊干预组和养肝利胆颗粒干预组,观察各组动物的成石率、胆汁中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游离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和钙离子浓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清胆胶囊组和养肝利胆颗粒组成石率均显著降低(P〈0.01),胆汁中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和钙离子浓度也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清胆胶囊和养肝利胆颗粒可通过降低胆汁中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和钙离子含量而逆转成石胆汁,起到预防胆色素结石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胆乐化瘀片防止食饵性胆固醇结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乐化瘀片防止食饵性胆固醇结石机理。方法通过改变饮食成分诱发豚鼠胆结石。各组连续喂养8周后(各给药组拌入规定剂量的药物),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从胆囊中收集胆石,吸取胆囊胆汁,测定胆汁中成分的含量。结果胆乐化瘀片预防组的成石率均显著降低,其高剂量预防组成石率降至0%。模型组动物肝脏发生明显脂肪变性,其发生率为90%;而预防组动物发生率仅为40%(低剂量组)和20%(高剂量组)。结论胆乐化瘀片通过调节胆汁酸的代谢,增加胆汁酸的含量;降低胆汁中游离胆红素的含量;以及利胆等综合作用与防止胆石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兔模型,测定兔在胆红素钙结石成石过程中全套血脂质以及胆汁中胆汁酸(BA)含量。结果发现:各实验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2胆固醇均较对照组降低,除单纯胆道梗阻(BO)1周组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游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3胆固醇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胆汁中总胆汁酸在梗阻感染(BOI)1周组已明显减少并持续存在(P<0.05),6周时仅为对照组的24.19%。BO1周组胆汁中8A已开始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至6周时仅为对照组的30.87%,降低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胆道梗阻感染情况下,主要是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及成熟障碍,使肝细胞摄取并用于BA合成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最终导致胆汁中BA含量下降。并在其他因素参与下共同导致色素性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易患鼠(C57L)和兔患鼠(AKR)肝胆脂质代谢和分泌的特征以及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状况。结果:无论结石餐前后C57L鼠肝内胆汁中脂质分泌率均明显高于AKR鼠,而肝内胆固醇含量却显低于AKR鼠;结石餐干预后C57L鼠肝内胆汁中胆固醇分泌率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AKR鼠,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在C57L鼠,脂肪肝则出现在AKR鼠。结论:胆道胆固醇的高分泌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结石基因决定了C57L鼠肝内胆汁中胆固醇的高分泌和胆囊胆固醇结石的易患性,成石胆汁形成在肝内胆管,先于胆囊结石的形成;肝内胆汁中胆固醇和胆酸的低分泌可能与AKR鼠脂肪肝的发生和胆囊结石的免患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胆囊结石与胆囊组织IL1-SymbolbA@表达及其成熟分泌的相关性。 〖HT5”H〗方法〖HT5”K〗〓收集胆结石胆囊及其胆汁样本21例,其中胆固醇结石4例、色素结石7例、混合结石10例,采用PCR检测细菌感染情况,ELISA检测胆汁中IL1-SymbolbA@, 蛋白印迹杂交方法检测IL1-SymbolbA@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胆囊黏膜IL1-SymbolbA@表达,并分析临床相关性。结果在排除伴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 结石患者胆汁IL1-SymbolbA@含量在1.93~11.80ng/ml,混合结石组胆汁IL1-SymbolbA@(4.753±2.651)显著高于胆固醇结石组(2.640±0.167)和色素结石组(2.762±1.081) (P<0.05);免疫组化、蛋白印迹杂交检测表明胆囊黏膜proIL1-SymbolbA@、IL1-SymbolbA@高表达,推测是胆汁IL1-SymbolbA@重要来源之一、 并示胆结石患者胆囊黏膜有炎症小体激活。结论胆结石患者在非细菌感染情况下,胆汁IL1-SymbolbA@增加可能与胆囊黏膜细胞炎症小体的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养肝利胆颗粒对胆囊胆固醇结石豚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探讨养肝柔肝法防治胆石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80只豚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养肝利胆组和熊去氧胆酸组。建立豚鼠胆囊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并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各组动物均于第7周末取材,测定胆结石成石率及空腹血糖(FPG)、血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模型组成石率为83.25%,其成石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熊去氧胆酸组和养肝利胆组的FPG及FINS水平相对于模型组均有所降低,ISI明显提高(P〈0.01);养肝利胆组的FPG、FINS均低于熊去氧胆酸组,而ISI高于熊去氧胆酸组(P〈0.05)。熊去氧胆酸组和养肝利胆组的TG、TC、FFA相对于模型组而言均降低,但TG、TC熊去氧胆酸组和模型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养肝利胆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养肝利胆组明显均低于熊去氧胆酸组(P〈0.05);FFA两药物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养肝利胆颗粒能显著降低豚鼠胆固醇结石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G、TC、FFA,改善胆固醇结石豚鼠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多次胆汁培养结果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择期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方法胆总管结石需行ERCP术取石患者22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15例)与对照组(110例)。实验组于术后半小时起使用广谱抗生素,对照组不使用抗生素。分别于ERCP术后半小时、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自鼻胆管内抽取胆汁送细菌培养。结果本研究患者ERCP术后均未发生胆管炎。术后半小时实验组胆汁培养阳性率及菌落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第1天、第2天的胆汁培养阳性率及菌落计数较对照组同时段均明显下降(均P<0.05)。实验组术后第1天胆汁培养阳性率(18.3%)及菌落计数[(4865±124)CFU/ml]较术后半小时胆汁培养阳性率(24.3%)及菌落计数[(5376±212)CFU/ml]均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第2天胆汁培养阳性率为16.5%,胆汁培养菌落计数为[(4795±158)CFU/ml],与术后第1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照组术后半小时、第1天及第2天胆汁培养阳性率、菌落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ERCP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低,但胆汁培养阳性率较高,使用抗生素可降低胆汁培养阳性率,从而有可能降低结石的复发率,但其使用时间以24h为宜,进一步延长用药时间,其抗菌效果增强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7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和C3组,每组90例.所有患者给予EWSL治疗后,A组口服坦索罗辛0.2 mg,B组口服索利那新5 mg,C组口服索利那新5 mg、坦索罗辛0.2 mg,均为每天1次.比较各组结石清除率、排石时间、肾绞痛再发率、石街形成率及服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于6~10 mm的小结石,3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10 mm的大结石,C组的清除率为100.0%,A组90.5%,B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结石排出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1),而C组排石期间的疼痛程度低于B组(P<0.05),3组肾绞痛再发率和石街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术后联合应用坦索罗辛、索利那新安全有效,可缩短排石时间,降低石街形成率,尤其适用于直径>10 mm的大结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药胆宁片对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骨桥蛋白(OPN)酶联免疫吸附(ELISA)快速检测法,分别检测正常人群、胆固醇以及胆色素结石患者血清及胆汁中的OPN浓度。另取60例术后诊断为胆固醇结石患者按随机序贯原则等分为胆宁片治疗组、熊去氧胆酸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胆宁片对患者胆汁OPN浓度的影响。结果  胆固醇结石患者血清及胆汁中OPN浓度低于正常人群以及胆色素结石患者(P <0.05);胆宁片治疗2周后,胆固醇结石患者血清及胆汁中OPN浓度明显升高(P <0.05)。结论  胆宁片能提高血清和胆汁中抑成核因子OPN的浓度,进而降低患者罹患胆固醇结石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