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后的微生物监控情况。方法系统回顾本院新生儿科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前后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及合格率资料。结果新生儿层流病房使用前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监测的合格率为93.99%,使用后为97.74%,使用前后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及合格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层流病房能起到清除细菌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还应加强消毒灭菌及护理管理。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但是血液透析又是治疗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手段,随着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人群也日益增多,透析人群从二十几岁到八十几岁不等。血液透析室感染并发症也是我们很棘手的问题,因透析患者需反复输血,在体外循环操作中接触和污染的机会较多,再加上免疫功能低下等容易引起感染,血液透析感染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第二位,死亡率达12%~38%[1]。我们认为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重在预防,只要提高认识,护理措施得当,血液透析中心发生院内感染率是可以降低的。现从以下方面探讨血液透析中心院内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正>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使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但血液透析患者是血液感染的高危易感人群[1],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事件,如何防止透析室的医院感染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卫生部2010年相继出台《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专项检查,本人参加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相关应用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所有在本院接受相关病症感染诊断治疗100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其中有50例患者(观察组)通过对相应的培养分离出相关菌株进行相应的微生物检验;另外50例患者(对照组)不经过微生物检验。根据记录资料分析相关的微生物的合理应用方法以及相关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中发生感染者10例,对照组中发生感染者30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相关感染病症培养分离出的菌株进行相应的微生物检验,对于预防感染以及治疗相关病症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相关感染的发生,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相关病症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方法:选择40例某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患者,患者行血液透析总次数5500次,分析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隐患并实施相应防护措施。结果:经分析血液透析护理安全隐患并实施相应防护措施,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安全事故。结论:分析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隐患并实施相应防护措施不但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而且有效减少了医患纠纷,在提高患者血液透析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层流综合ICU微生物监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层流综合ICU限定时间段内空气培养及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含菌量,寻找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ICU感染率。方法2006年5月20日对层流综合ICU进行连续13h空气培养及4h物体表面细菌培养的微生物监测。结果医护人员上下班、查房时间是空气及物体表面含菌量最多阶段。结论层流综合ICU内医院感染涉及多方面因素,应充分重视各类危险因素,改进存在问题,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血液透析室医院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达到预防医院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染现象的目的。方法针对目前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完善医院感染方面的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加强对相关操作流程的监督和规范。提高血液透析室医护工作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结果通过对目前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现,以及完善督导与质量监控考核机制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医院感染监测后的各项指标的合格率与实施措施前相比明显提高。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应用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可以较好的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可以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与治疗质量,对提高医院的工作质量,保障血液相关治疗的安全等方面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邢春英 《中国医药指南》2013,(29):298-298,F0003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找出主要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消毒剂、噪声、感染性因素、紫外线、心理因素等,制定有效地对策。结果血液透析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危害性降低。结论充分了解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并针对性采取相对应的防护措施,对保护护士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90-691
血液透析室是感染高风险区域之一。血液透析室护士因其工作的特殊性,直接接触患者污染物品机会较多,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也较大[1]。对高危科室护士职业危害进行分析、明确影响血液透析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危害因素,加强防护才能使危害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来观察医院内的空气及各种物体表面等的细菌菌落数、种类及其动态变化,以便及时掌握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效果及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方法每季度对环境进行微生物抽样监测及分析。结果物体表面、空气监测、医师及其他人员手合格率偏低。结论加强检查、督导、监测,及时反馈,更好地指导临床,不断提高医院消毒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俞亚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3021-3022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士不再是单纯的打针、发药,而是要担当护理者、教育者、指导者,因此,精神压力较大。血液透析室护士在工作中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的心理状态,包括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因子等,而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为此,对血液透析室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疏解措施。  相似文献   

13.
曹慧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60-2561
随着各种新发感染性疾病的涌现及新型抗生物制剂的临床试验,临床微生物室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日益突出。微生物室提供的数据对这些疾病和新生药物的诊疗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加强住院患者的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现状、分析发展趋势,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观察ICU从一般病区搬至层流病区前后病原菌构成的变化,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开展多重耐药菌前瞻性病例调查,同时开展重症监护病区的目标性监测,根据卫生部ICU目标性监测要求对于每例研究期间人住ICU>48h及出ICU<48h患者进行监测,计算导管使用率及各类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病率。结果 2010年4~9月ICU共收住患者76人次,发生院内感染22人42人次,感染历次率为55.26%,感染率为28.96%,患者日感染率59.57‰;ICU总住院天数为705d,呼吸机的平均使用率为51.4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为49.59‰;中心静脉导管的平均使用率为51.2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病率为8.31‰;导尿管的平均使用率为98.01%、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病率为8.68‰。病原菌检出观察设ICU.老病区为对照组,ICU新病区为干预组。阴性杆菌占的比例对照组是74.42%,干预组为67.5%,搬后第二季度为47.62%;阳性球菌对照组占16.28%,干预组15.0%,第二季度28.57%;真菌对照组占23.26%,干预组17.5%,搬后第二季度22.22%。结论 ICU易发生以下呼吸道为主的条件致病菌感染,搬进层流病区后阴性杆菌检出比例减少,3个季度降低近27个点;ICU的院内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搬迁后由78.95%,降到64.29%,搬后第二季度降至48.57%,三个季度比例降了30个点,说明干预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微生物检验及对细菌培养,常规药敏试验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以期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检验科检验标本的耐药菌株检出情况,并分析各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本组共580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30株(56.90%),革兰阴性杆菌250株(43.10%)。常见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6株(13.1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88株(15.17%),大肠埃希菌68株(11.72%),铜绿假单胞菌78株(13.45%),克雷伯菌属50株(8.62%),不动杆菌属54株(9.31%),肠杆菌属28株(4.83%),枸椽酸菌属48株(8.28%),肠球菌48株(8.28%),变形杆菌属42株(7.24%)。耐药性分析:变形杆菌属对头孢他定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肠杆菌属对氨苄西林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氧氟沙星、头孢他定等抗生素均产生明显的耐药性,结果提示环丙沙星注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作用良好,敏感性最高。结论开展细菌耐药性及临床微生物检验监测,了解各类细菌的耐药情况,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患者308例,按盲目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154例与对照组154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物检验控制患者感染。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感染率与感染病情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感染病情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微生物检验应用于临床控制感染中,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监测与管理层流手术室以提高空气质量的方法。方法 2011年收入我院的2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在1间千级层流手术室进行手术。结果两组静态菌落数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30min动态菌落数和90min动态菌落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员流动时影响层流手术室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人员进出,保障层流手术室的空气洁净度。  相似文献   

19.
20.
张军荣 《贵州医药》2005,29(12):1147-1147
医院在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中,环境的消毒,使用物品灭菌效果,直接影响医院感染及交叉感染发生率的高低。近3年来,我院加强管理,制定了各项消毒隔离制度。现就按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8月环境微生物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