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测定血吸虫匀浆酸提液中的游离核酸成分,结果以每100mg血吸虫湿重计算,测得ATP56.7μg,ADP13.1μg,AMP9.4μg,尿苷8.7μg,次黄嘌呤1.1μg,肌苷4.0μg,腺苷及腺嘌呤3.1~5.5μg。匀浆中的ATP、ADP及AMP极易经酶促反应迅速转变成次黄嘌呤。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日本血吸虫成虫的酚酶是否以同工酶的形式存在,利用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分离日本血吸虫雌、雄虫及雌雄合抱虫的酚酶同工酶。发现有一组酚酶同工酶,对Dopa、邻苯二酚及对甲酚等底物均呈阳性反应,其中以Dopa作废物时所出现的呈色反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染色体的数目为2n=16,n=8。其核型分为三组:第一组,1~2号染色体,1号为大的亚端部着丝点。2号为大的亚中部着丝点,系性染色体,雌性为异配性别(ZW):雄性为同配性别(ZZ)。第二组,3~5号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点。第三组,6~8号染色体,为亚端部和中部着丝点。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核型与曼氏血吸虫核型有明显不同,符合亚洲组裂体吸虫表现。  相似文献   

4.
用BALB/c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条后25~80天的同种小鼠脾细胞进行细胞杂交,获得了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杂交的成功率达到50~100%。童虫或成虫冰冻切片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能用以初筛特异性抗体。从成虫切片发现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反应。  相似文献   

5.
5组家兔共56只,分别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00、200、400、800和1,600条,每组各选2只作为治疗组,另设健康对照。感染后30d起,各组每隔15d解剖2只。结果46只感染兔中36只出现蛋白尿和/或血尿,连同查出血尿和/或蛋白尿阳性后再供治疗的10只,感染后尿阳性率达82.1%(46/56)。肾组织有病理改变者占91.3%(42/46)。用免疫组织定位技术,在所有感染兔肾内发现特异性抗原和非特异性抗体。抗原沉积高峰在感染后45d,以后下降,继而略有回升。抗体在感染后30d即有明显沉积,45d时下降,以后又回升。对照组未发现变化。实验结果提示血吸虫肾病是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並有可能导致继发性基底膜局部自身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鉴别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类型及其水解蛋白活性。方法:收集日本血吸虫成虫肠道排出物,用含精氨酰键的特异性人工合成底物识别排出物中组织蛋白酶的类型及活性。结果:成虫肠道排出物能降解组织蛋白酶B的特异性底物7-氨基-4-甲基香豆素(Z-Arg-Arg-AMC)和组织蛋白酶B及L的共同底物Z-Phe-Arg-AMC。组织蛋白酶L的抑制剂Z-Phe-Phe-CHN2能部分抑制排出物对Z-phe-Arg-AMC的降解作用。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L的最适pH为5.0-5.5。结论:日本血吸虫成虫排出物具有组织蛋白酶B和L样活性。  相似文献   

7.
日木血吸虫匀浆含有ATP、ADP、AMP、尿苷、次黄嘌呤、肌苷、腺苷、腺嘌吟及GTP,并能将ATP迅速转变成次黄嘌呤。血吸虫腺苷磷酸化酶活力为27.3μmole/分/对虫,以台氏液培养24小时后,血吸虫向培养液内排出腺苷磷酸化酶。吡喹酮(8×10~(-4)M)及FormycinA(1.6×10~(-3)M)分别抑制该酶58%及72%。血吸虫雌、雄虫表膜ATP酶活力分别为17.0±2.5与17.3±3.8μ molePi/h/mg膜蛋白。在3mM Mg~(++)存在下,Na~+(100mM)及K~+(20mM)对该酶无激活作用,5×10~(-4)M乌本苷对该酶也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及等电聚焦法对该酶进行分离和提纯,并在提纯前后测定其Km值。  相似文献   

8.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ALB/c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条后25~80天的同种小鼠脾细胞进行细胞杂交,获得了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童虫或成虫冰冻切片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能用作过筛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在成虫切片上,发现3种不同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反应类型。制备了2株单克隆抗体。其中一株对童虫及对成虫的某些体细胞呈现阳性的免疫荧光反应,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分型为IgG_1;另一株对成虫的肠管呈现阳性的免疫荧光反应,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分型为IgG_3。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物体微观的结构在生物学或医学领域里已有多年的历史,早在1957年,即已应用于寄生虫学的研究。60年代以后较多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有??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近年来则较多地应用这两种电镜结合进行,这样观察寄生虫体内外超微结构,理解寄生虫生活在独特的内外环境的生理功能及寄生虫与宿主之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为以后的疫苗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自人工感染家兔的肠系膜下静脉取日本血吸虫成虫 ,用非离子去污剂TritonX 10 0抽提出日本血吸虫成虫表膜蛋白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分离纯化后 ,收集各主要分离蛋白峰 ,以12 5I标记的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 (LDL)作为放射性配体 ,经放射性自显影及放射性受体配体结合分析鉴定能与人血浆12 5I LDL特异结合的蛋白。并以SDS PAGE及等电聚焦电泳确定其纯度、分子量及等电点。 结果 在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虫体表膜均存在可与人血浆12 5I LDL特异性结合的蛋白分子 ,此蛋白是日本血吸虫成虫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在HPLC上保留时间为 10 .5min ,SDS PAGE显示其分子量约 6 0~6 5kDa ,等电点为 6 .7。 结论 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虫体表膜均存在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粪便中日本血吸虫卵孵化率的初步研究结果。10~19、20~29、30~39、40~49、50~69和60岁以上共6个不同年龄组的血吸虫病人虫卵孵化率分别为53.28%、54.94%、51.33%、57.37%、49.48%和48.07%,平均52.70%;人工感染血吸虫病的山羊、猪、黄牛、家兔、家犬和家猫6种动物宿主的虫卵孵化率依次为66.46%、64.82%、59.33%、53.86%、30.59%和19.44%,平均48.64%。从总体上看,病人、病畜粪中虫卵的孵化率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我国长江以南,呈块状分布特点。寄生虫学家曾将分布于我国大陆地区的日本血吸虫称为中国大陆品系,而与台湾省的以及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日本血吸虫相区别。然而分布于我国大陆各地的日本血吸虫是否为同一品系,这一涉及正确  相似文献   

13.
日本血吸虫超氧化物歧化酶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重要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由于它能专一地清除超氧阴离子,酶的特性与功能受到了重视。曼氏血吸虫的SOD活力与抗原性已经受到关注[1],而日本血吸虫的SOD是否具有抗原性与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力,国内外文献未...  相似文献   

14.
鉴于乙酰胆硷是日本血吸虫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而在动物体内则主要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因此研究虫体的胆硷酯酶对了解虫的神经肌肉活动特点及抗血吸  相似文献   

15.
将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免疫 BALB/C 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 SP 2/0杂交融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获得一株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 SM21-8。该 SM21-3的免疫球蛋白型为 IgM,其靶抗原为血吸虫卵,能识别分子量20~67kD 多个重复表位的虫卵糖蛋白。用 SM21-3 ELIS A 双抗体法检测 SEA,湖南重疫区粪检阳性的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80.0%(44/55),正常人血清阳性率为5.0%(1/20)。纯化的 SM21-3经荧光素标记后用直接荧光抗体法定位地检出肉芽肿组织中的虫卵抗原。结果表明,用 SM21-3 ELISA 双抗体法可检出部分重感染病人血清中的微量抗原,该抗原也是肝肉芽肿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日本血吸虫卵的平均长径和短径教科书中早有记载[1 ] 。用图像分析仪测其多种数据 ,经查阅中国医学科学院 1981年元月至 1999年 6月的光盘资料 ,未见有关报道。为了设计人门静脉内日本血吸虫卵过泸器孔眼的大小 ,测量 5 15个虫卵的多项数据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 42~ 45天处死 ,取出肝脏 ,用匀浆机捣碎 ,生理盐水冲洗 ,以 15 0目和 2 6 0目的过滤筛滤出虫卵 ,保存于 5 %甲醛生理盐水 2 4h。将含新鲜虫卵的上述溶液滴在载玻片上在光镜下观察 ,随机取若干视野用同济医科大学千屏影像工程公司HP 10 0 0型…  相似文献   

17.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日本血吸虫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2n=16,n=8。核型的组成是:大型染色体4个,中型染色体6个,小型染色体6个,可配成8对。按大小次序排列,第1~5号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6~8号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将日本血吸虫中国人体株的染色体分为三组:即Ⅰ组(第1~2号染色体),Ⅱ组(3~5号染色体),Ⅲ组(第6~8号染色体)。其中第2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用改进的Dowex-1×2短柱层析法分离底物3H-cAMP及产物3H-AMP测定了日本血吸虫匀浆中cAMP磷酸=酯酶的活力,结果表明血吸虫该酶的最适pH在7.5-8.5之间,虫令10天以上的血吸虫酶活力随虫令而上升,41天时酶活力约为104±3×10~3cpm/对/分,雄虫酶活力略高于雌虫。酶活力主要分布于虫体内,体表酶活力很低仅为匀浆中的1/30,在培养中亦不见释出。CTP及GTP对虫该酶有抑制作用。3.3mM敌百虫抑制酶活力65%,呋喃丙胺、硝唑咪及吡喹酮并不明显抑制虫该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曼氏血吸虫具有一种5-羟色胺激活的腺苷酸环化酶(AC)。在尾蚴发育为成虫的过程中,此酶的活性大大增加。AC 系统有3个主要成份:结合激素激活剂(5-羟色胺)的受体;催化由 ATP 合成 cAMP 的催化组分;以及涉及信号从受体传导到催化部位的 GTP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报道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雌性成虫酚酶同功酶的含量进行研究,103例标本的扫描图谱均呈现出5条主要区带,将103例标本各区带扫描的峰面积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计算出酚酶同功酶5条区带含量的 1.平均值:分别用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效法计算。2.正常值范围:分别以a.正态分布法的95%下限。b.百分位法(P_(2.5)计算。3.平均相对百分含量:以算术均数值计算。本研究为今后在同等实验条件下,研究抗血吸虫药物对该酶的影响提供了对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