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3TP)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梅毒的价值。方法对60份确认为梅毒的患者血清与60份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阴性者血清标本分别采用3TP法与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 ELISA法检测梅毒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0%(57/60)、93.3%(56/60)、93.4%(57/61)。诊断符合率为9 4.2%(1 1 3/1 20)。3TP法检测梅毒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 00%(6 0/6 0)、9 5.0%(5 7/6 0)、9 5.2%(60/63)。诊断符合率97.5%(117/120)。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梅毒血清标本稀释至3TP法能检出的最低稀释浓度后再加倍稀释,ELISA法仍有47份(78.3%)S/CO值在阳性范围内。结论 3TP法与ELISA法检测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均能用于诊断梅毒血清学筛查,但是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低浓度时诊断敏感性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梅毒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210例被确诊为梅毒患者进行血清梅毒抗体检测分析,并与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的210例作对照,比较2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被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8.10%;对照组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进行梅毒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00%;两组相比梅毒筛查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的一种简便、特异性高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于影 《中国医药指南》2023,(18):114-116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高危人群梅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我中心对高危人群中的200人进行梅毒筛查,均行ELISA法筛查,分析ELISA在高危人群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在200人高危人群中,经ELISA法检出梅毒8例,占4.00%。结论 ELISA法在高危人群梅毒筛查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因此ELISA在梅毒筛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梅毒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上梅毒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IgG、IgM都有很好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梅毒螺旋体(TP)感染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150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进行诊断,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梅毒螺旋体感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检测结果,并对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快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确认试验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阳性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先用ELISA法对7112例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试验(TPPA)和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试验。结果:ELISA法检出110例阳性,TPPA法确认107例阳性,假阳性率为2.72%(3/110);WB法确认106例阳性,假阳性率为3.64%(4/110);WB法与TPPA法检出假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P〉0.05)。结论:为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对ELISA法筛查的阳性标本,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用TPPA法进行确认试验,对有疑问的结果用WB法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7.
陈宏  任涛  杨巍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580-581
HIV抗体检测可用于血液筛检、人群监测和辅助疾病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检测试验(RT)、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CLIA)是筛检HIV抗体的主要检测方法[1],其中前两者在实际工作应用最为广泛。ELISA法因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的优点,在HIV抗体筛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T法因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条件限制和现场筛检HIV抗体工作之中,了解自愿咨询检测者和特殊人群甚或普通人群HIV抗体是否呈现阳性[2-5],以进一步通过确认实验判定机体是否感染HIV,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ELISA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抗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行Western blot检测的必要性.方法 对我院检验科抗TP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酶标板有显色的S/CO<1的ELISA阴性样本和S/CO≥1的ELISA阳性样本以TPPA复检结果,对ELISA和TP...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药实践》2017,(11):845-847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5 m L,离心取血清,分别采用ELISA与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记录两种检测方式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准确率、特异性以及灵敏度。结果:ELISA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00%,与TRUST检查的83.75%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查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96.25%和93.75%,TRUST检查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82.50%和83.75%,两种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LISA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梅毒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用于检测献血者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献血者中5 000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分别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和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法进行初筛,初筛后对阳性和剩余样本采取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复检。观察初筛及复检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初筛结果显示RPR法检出率为0.72%,TRUST法检出率为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ELISA法检出率为0.82%,与RPR,TRUST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ELISA法阳性检出率为93.02%,明显优于RPR和TRUST法的79.07%和81.04%;TP-ELISA法假阴性率明显低于RPR和TRUS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相对于RPR和TRUST检出率更高,经复检假阴性率更低,因此更适合用于献血者的梅毒感染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TPP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诊断梅毒感染的区别,探讨TPP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梅毒诊断中的优势。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到我中心性病门诊就诊的病患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研究对象,实验组采取TPPA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而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在实验组的130例研究对象中,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方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6.92%(35/130);在对照组的130例研究对象中,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0.00%(26/130)。如果将酶联免疫吸附法作为诊断的金标准,TPPA测定结果的敏感度为93.65%,测定的特异性为97.68%。结论在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检测方面,TPPA检测法的特异性比酶联免疫吸附法好,但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敏感性较TPPA检测法高。在临床中应将酶联免疫吸附法作为梅毒的筛选试验,对于筛选阳性的样本,应用TPPA方法去确诊,只要将两种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避免漏检和误诊,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ECL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结果 .方法 12000份血液样本,均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HIV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上机初筛结果 、阳性确诊例数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12000份样本,经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相似文献   

13.
14.
类风湿因子(RF)检测方法很多,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胶乳凝集法分别检测41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50名正常人血清中的RF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41例RA患者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修订的RA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与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在检测不同时期的梅毒的准确率,阐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检测梅毒及不同时期与类型梅毒中的优势。方法通过对100例梅毒疑似及后续的确诊病例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梅毒TRFIA、TPPA、TP-ELISA三种不同方法的检测分析比对,评价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与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RFIA、TPPA、TP-ELISA三种方法检测各周期梅毒患者的阳性百分率明显升高;但与TRFIA相比:TPPA、TP-ELISA法对一、二、三周期梅毒的阳性检出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隐性梅毒的阳性检出率显著下降,经χ~2分析,TRFIA与TP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RFIA与TPELIS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与TRFIA法相比,TPPA、TP-ELISA法灵敏度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与TRFIA法相比,TPPA法的阳性预测值有所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阴性预测值却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TRFIA法相比,TP-ELISA法的阳性预测值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其阴性预测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TRFIA法相比,TP-ELISA的阳性似然比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PPA、TP-ELISA法的阴性似然比显著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与TRFIA检测法相比,TPPA法和TP-ELISA法的复检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TRFIA、TPPA、TP-ELISA三种方法均能较好的识别梅毒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但TRFI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好,其阳性检出率高且假阳性的干扰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胃部疾病患血清中的幽门螺旋菌(HP)抗体滴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P抗体与HP培养,尿素酶试验和涂片革兰氏染色作镜下形态检查相比较,并同时与变形杆菌蛋白包被测定法作比较。结果 显示该法具有敏感特异性强的特点。结论 该法无需常规内镜检查,活检查HP而单纯用血清学检查,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人群普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丙型肝炎检测的患者26456例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对抗HCV抗体进行检测,判定阳性情况。结果化学发光法检测抗HCV抗体阳性345例,阴性26111例,检出率为1.30%;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阳性350例,阴性26106例,检出率为1.32%,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方法共同检出阳性样本344例,ELISA法检测阳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阴性为1例,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而ELISA法检测阴性的有6例。结论相对于ELISA法,化学发光法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具有更好的敏感性,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定量与半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麻疹病毒Ig G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大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送检的麻疹病毒IgG抗体检测血清120份,均采用定量与半定量ELISA检测,比较2种检测结果差异。结果半定量ELISA检测120份血清中阳性101份,阴性19份,定量ELISA检测120份血清中阳性104份,可疑2份,阴性14份,2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5,P=0.254);半定量ELISA检测麻疹病毒Ig G抗体灵敏度为95.19%,特异性为100.00%,阳性符合率为94.17%。麻疹病毒Ig G抗体定量结果符合偏态,经正态性检验得出P<0.05。随着半定量ELISA检测麻疹病毒Ig G抗体滴度增加,定量ELISA检测麻疹病毒Ig G抗体值随之升高,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两者相关系数r=0.45,P<0.05;将1∶800和1∶3200两个滴度和对应Mann-Whiteny检验,得出Z=1.221,P>0.05,表明滴度和定量值基本相同。结论定量和半定量ELISA在麻疹病毒IgG抗体中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均对麻疹监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关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果比较。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50例,对于所有患者在早晨空腹状况下进行静脉血的采集,为患者进行血清分离后选择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两种方法进行检验,对于所有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150例患者通过对两种不同方法的应用可以得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抗表面抗体、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检验的阳性率明显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应用在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验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且这种检验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特异性,准确度相对较高,检验迅速,能够针对低值血清极少见模式表现出较好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检测四项传染性指标中的应用。方法 164例进行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且已被确诊的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与实验组(82例)进行二次检测,对照组给予胶体金法检测,实验组则给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比较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胶体金法检测抗-HIV1/2、抗-TP、抗-HCV以及HBs Ag的阳性例数分别为2例、20例、14例、18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则为1例、29例、21例、24例,两组四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5.9%、91.5%,两组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简便且灵敏性高,尤其是在特殊治疗前的检测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