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水足浴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0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150)与实验组(n=150),对照组手术后按常规护理,协助患者每2~3小时翻身活动1次,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手术后当天晚上开始用40~50°的温水泡脚,并指导病人活动脚趾,适当协助按压足底。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腹部手术后进行温水足浴可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活动对妇科腹部手术后病人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妇科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实验组于术后6h开始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笫2天开始常规方法锻炼.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肛管排气时间和腹胀发生率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病人活动时间对腹胀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实验组干全麻清醒术后2h即开始活动干预,对照组按照术后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程度及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早期活动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腹胀程度及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任忠华 《吉林医学》2013,(31):6625-6626
目的:观察理气通腑汤对促进腹部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方法:对128例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4)与试验组(n=64),对照组手术后按常规护理,协助患者每23小时翻身1次,术后指导早期下床活动。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理气通腑汤,3次/d。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腹痛、腹胀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部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口服理气通腑汤可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足浴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及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0)与对照组(n=60).实验组于手术后6 h开始足浴,每日两次,每次15-20 min,对照组按常规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便秘、粘连性肠梗阻、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妇科腹部手术后实施足浴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促进肛门排气、排便,消除腹胀,减少粘连性肠梗阻和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用于预防妇科手术后腹胀的效果. 方法将68例妇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妇科腹部手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实施妇科腹部手术常规护理外,术后12小时后给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片.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可以有效的预防妇科手术后的腹胀,为病人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8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分别经足三里穴位注射(实验组)和臀大肌肌肉注射(对照组)维生素B1,从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呕吐的发生率两方面来评价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腹胀、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完全恢复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能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妇科腹部手术患者中抽取60例作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法分组,研究组(n=3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照组(n=30)则单纯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是3.33%,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是(22.01±2.44)h;对照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是26.67%,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是(32.09±3.26)h;上述2组指标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有正面影响,可加快其肛门排气,降低其术后腹胀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温水足浴配合耳穴压籽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第1—3d每天行温水足浴2次并耳穴压籽3~4个穴位,每日按压3~5次,每次每穴l~2min。观察两组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腹胀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水足浴配合耳穴压籽可有效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按压内关、足三里穴位对胃镜检查后腹胀的影响。方法将98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胃镜检查后按压内关、足三里穴;对照组给予胃镜检查后常规护理,不进行穴位按压。结果观察组经穴位按压后腹胀程度明显减轻,胃肠功能恢复较快;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腹胀程度较重,胃肠功能恢复较慢。结论按压内关、足三里穴能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望对今后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预防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采取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术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后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术后适应性、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及腹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在术后适应性、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及腹胀发生率的各项目上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吴茱萸热熨法在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研究对象80例,均为妇科腹部术后患者,于本院2015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所收治。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同时应用吴茱萸热熨法进行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结果:经相应干预后患者胃肠功能(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以实验组恢复最佳,组间数据的比较经T检验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调查得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更满意,与对照组满意度的比较经χ2检验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妇科腹部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可实施吴茱萸热熨法,使患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后临床护理对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择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35例,行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患者在腹部手术后腹胀情况、肛门排气状况,并对患者的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等进行记录。结果:经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腹胀持续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都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妇科腹部手术后的腹胀状况,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采用按摩中脘、神阙、足三里穴位的方法治疗小儿腹部手术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部手术后患儿120例,按手术出室先后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按摩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按摩组除常规护理外,手术后当天开始实施穴位按摩(取穴中脘、神阙、足三里),每天2次,每次按摩约3~5min,连续3~5d;对照组只按腹部手术后常规儿科护理。比较两组小儿术后肠鸣音恢复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腹胀情况,应用药物或肛管排气的比率、舒适度情况。结果:按摩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摩组术后腹胀发生率及使用开塞露或肛管排气比率及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按摩中脘、神阙、足三里穴位能促进小儿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有效地防治了小儿术后腹胀的产生,增加舒适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穴位注射加开塞露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加开塞露肛注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腹部术后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术后第一天即采用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加开塞露肛注,对照组(40例)按腹部手术后一般常规处理,观察2组病人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自主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加开塞露能有效防治腹部手术后腹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及穴位按压护理对外科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了腹部手术的152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耳穴埋籽护理组(n=50)、穴位按压护理组(n=51)及常规方法护理组(对照组)(n=51),观察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不规则腹痛消失时间,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从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不规则腹痛消失时间四项指标来看,耳穴埋籽护理组、穴位按压护理组4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穴埋籽与穴位按压护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或增强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60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接受相应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75%,显著优于对照组(8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2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15%,而实验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进行干预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王艳波 《河北医学》2014,(5):849-85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针刺穴位对胃肠功能的促进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手术方式及术前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穴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胃肠功能(肠鸣音、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和腹胀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针刺穴位能够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腹胀的护理情况.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1月妇科收治腹部手术患者82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术后饮食护理,观察组43例进行早期进食和饮食指导.结果 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腹胀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患者腹部手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进食和饮食指导,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腹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将84例腹部手术病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以观察外气对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手术后8小时开始向实验组病人的丹田、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发放外气.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治疗后肠呜音恢复快且持续时间延长,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平均提高了29.4小时,外气对术后肠蠕动的恢复有明显地促进作用,有助于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