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VAD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采用配对研究方法观察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一组采用沙利度胺+VAD,使用剂量:沙利度胺25mg/d口服d1~21+VAD方案(长春新碱0.5mg/d,静滴共4d,阿霉素10mg/d,静滴共4d,地塞米松20mg/d,口服共4d,共4周)。另一组对照组只采用VAD方案,方案同上。结果沙利度胺+VAD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沙利度胺+VAD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及干扰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琳  谢瑜  杨坚  曾云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2):229-23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及干扰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8例MM患者,随机分为VAD方案对照组:长春新碱加吡哺阿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组:VAD方案加沙利度胺及干扰素,沙利度胺起始剂量200mg/d,每2周增加50~200mg/d,至患者不能耐受或最高剂量不超过每日800mg,α-2b干扰素300万U肌注,3次/周,维持该剂量半年。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12例(42.86%),进步11例(39.29%),无效5例(17.85%),总有效率82.14%(23/2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57.14%)(P〈0.05);能有效降低M蛋白,使骨髓瘤细胞下降,提升血红蛋向;治疗后MM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副反应程度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及干扰素治疗MM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疗效明显的优点,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例(MM)患者用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VAD方案:长春新碱0.4 mg/d静滴,第1~4天;阿霉素10 mg/d静滴,第1~4天;地塞米松40 mg/d静滴,第1~4天、第9~12天和第17~21天。28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100 mg/d,每周增加50 mg/d,最大剂量为200 mg/d,持续12周以上。结果 20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3例(65%),进步5例(25.2%),无效2例(10.1%),有效率90.2%。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和嗜睡头昏等。结论 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M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疗效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MP及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TD组13例,沙利度胺100-200mg/d,地塞米松20-40mg/d(d1-4,d9-12,d17-20),间歇14-21天。MPT组11例,沙利度胺剂量用法相同,马法兰6mg/d,第1~7天,泼尼松60mg/d,第1~7天,间歇7-14天。VADT组7例,长春新碱0.4mg/d(d1-4),阿霉素20mg/d(d1-4),地塞米松40mg/d(d1-4,d9-12,d17-20),间歇21天。结果:TD组13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4例,进步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4.6%。MPT组11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4例,进步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1.9%。TVAD组7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进步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5.7%。三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有轻微的双下肢水肿、口干、便秘,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MP方案及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明显,尤其TD方案具有副作用小、耐受性好、花费低等优点,对年龄大、体质差、经济条件差的初治患者选用TD方案,而年龄相对较轻、体质较好、瘤细胞负荷较高或复发难治者选用VADT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50mg,每周递增50mg,最大剂量为200mg,持续12周以上;VAD方案:长春新碱1日0.4m削,第1-4天;多柔比星9mg/(m^2·d),第1-4天;地塞米松20mg/(m^2·d)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28d为1个疗程。结果2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68%(17/25),3年生存率80%(20/25),3年无事件生存率60%(15/25)。毒副反应主要有嗜睡、便秘、皮疹等。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疗效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AD+M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方法 27例多发性骨髓瘤分成两组,治疗组14例,给予长春新碱1.4mg/(m2.d),阿霉素40mg/(m2.d),地塞米松40mg d1-4;马法兰0.1 mg/kg、d1-7;均为28天1疗程;对照组13例,给予经典VAD方案。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沙利度胺(200mg/d)治疗。结果治疗组3例达CR,7例达PR,总有效率71.43%;对照组4例达CR,5例达PR,总有效率69.23%。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糖尿病、肺部真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等严重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AD+M治疗方案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5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VAD方案):长春新碱加阿霉素加地塞米松;实验组:沙利度胺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起始剂量100mg/d,每周增加100mg,最大剂量400mg/d;地塞米松40mg,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口服,30d后重复,至少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88.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均可以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较好,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9例初治M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VAD方案对照组:长春新碱加阿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组:沙利度胺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100~200 mg/d,以后每周加量50~100 mg/d,最大剂量400 mg/d,并加用地塞米松20 mg/(m2. d),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30天后重复上述方案,至少治疗3个月.结果 治疗组部分缓解9例(45.0%),进步6例(30.0%),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15/2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2.6%)(P<0.05);能有效降低M蛋白,使骨髓瘤细胞下降,提高血红蛋白和改善生活自理状况(P<0.05).副反应程度均可耐受.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费用低、疗效明显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孔凡良  蒋英俊  缪华纬  王凤云 《安徽医学》2012,33(11):1457-1460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9例患者难治性或复发性MM患者随机分为沙利度胺联合VAD组(n=25)和VAD组(n=24)。A组:25例患者接受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VAD:(长春新碱0.4 mg/d静脉注射,第1~4 d;多柔比星10 mg/d静脉注射,第1~4 d;地塞米松40 mg/d口服,第1~4d,9-12 d和第17~20 d);沙利度胺200 mg/d口服)。B组:24例患者接受VAD方案(同上)。每治疗周期为28 d,持续4个周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A组和B组最终病例数分别为25例和23例(B组1例男性患者死亡)。2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和47.8%,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A组较B组更容易产生便秘、嗜睡(P<0.05),2组患者的副反应程度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较单纯VAD方案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MM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能够很好的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进行治疗。VAD方案:长春新碱0.4mg/d,静脉滴注,第1~4d;阿霉素10mg/d,静脉滴注,第1~4d;地塞米松40mg/d,静脉滴注,第1~4d;第9~12d;第17~21d;28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100mg/d,每周增加50mg/d,最大剂量200mg/d,持续12周以上。结果 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9.5%),部分缓解12例(57.2%),进步5例(23.8%),无效2例(9.5%),有效率90.5%。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嗜睡、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结论 VAD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明显、使用安全、价格低廉,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小剂量反应停(50~200mg/日)联合化疗,对照组常规化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nCR2例,PR10例,ORR60%:对照组nCR1例,PR8例,ORR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反应停增加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陈世明  汪玉芳 《西部医学》2011,23(11):2132-2133,213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VAD组(23例):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组(24例):沙利度胺+VAD方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9%,P〈0.05);两组治疗后M蛋白、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上升(P〈0.05),联合治疗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副反应程度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疗效明显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雪华  唐正贤 《海南医学》2009,20(10):24-26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Thalidomide)加联合化疗(VAD方案和MP方案)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200 mg/d,每周递增100 mg,至患者不能耐受或最高剂量不超过400 mg/d。每间隔四周化疗一次,联合VAD方案(T-VAD组)或联合MP方案(T-MP组)。结果沙利度胺加联合化疗总有效率为75%,T-VAD组有效率83.3%,T-MP组有效率6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生存时间52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嗜睡、水肿、指端麻木等。结论沙利度胺加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TD方案与VAD+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68例初治MM患者根据方案不同分为TD组(32例)和VAD+沙利度胺组(36例),两种方案分别化疗4个疗程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副作用及生存时间。结果68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的患者在TD组为2、3、17、7、3例,VAD组为2、4、19、6、5例。其中有效患者(ORR=CR+VGPR+PR)在两组中比例分别为68.75%和6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嗜睡、粒细胞减少、继发感染、周围神经病变等化疗相关副作用,经药物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均可好转,TD组粒细胞减少、继发感染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VAD+沙利度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OS及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方案总体疗效与VAD+沙利度胺方案相当,可作为初治MM的有效治疗方案,但相较VAD+沙利度胺方案毒副作用更轻,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足叶乙苷化疗(CE)并序贯口服沙利度胺(Thal)治疗老年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毒副作用。方法给予13例老年难治复发性MM患者cE方案化疗:环磷酰胺(CTX)300mg/m^2,dl-3;足叶乙苷(VP-16)75mg/m^2,dl-3。每四周重复,化疗间歇期序贯口服沙利度胺50-75mg,2次/d。4-6疗程后根据患者M蛋白、骨髓浆细胞数、血常规、免疫球蛋白、生化等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CR1例(7.69%),PR7例(53.85%),SD3例(23.08%),PD2例(15.38%),总缓解率61.54%,且毒副作用较轻。结论CE方案化疗序贯口服沙利度胺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是治疗难治复发性MM的较为合适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沙利度胺联合MP及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MP及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对应用沙利度胺联合MP及VAD方案治疗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治病例32例给予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总有效率为81.2%;复发病例10例给予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总有效率为80.0%。结论:沙利度胺联合MP及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缓解率优于以往的常规(MP或VAD方案)治疗,且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取VAD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硼替佐米(商品名Velcade)联合地塞米松(Velcade-Dexamethasone, VD)与改良VAD(Vinorebine+Pirarubicin+ Dexamethasone)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6例患者为VD方案治疗组,20例患者为改良VAD方案治疗组。采用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工作组(European Group for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EBMT)标准判定疗效,按照NCICTCAE(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标准判断不良反应。结果:VD方案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为50%,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为25%,轻微缓解(minimal response, MR)为18.8%,无变化(no change, NC)为6.2%,疾病进展(progress disease, PD)为0%,总有效率为93.8%。改良VAD方案组CR为5%,PR为25%,MR为15%,NC为35%,PD为20%,总有效率为45%。χ2检验显示,两组方案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案比较显示:VD方案副作用较轻,未见明显血液学及心脏毒性,对肾功能受损患者安全性好。结论:VD方案是一种新的有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案,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19.
马春蓉  曹红  刘雅倩  姚丽 《西部医学》2008,20(4):749-750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国内商品名:反应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1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沙利度胺治疗起始量为100 mg/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每周增加100 mg/d,直到400 mg/d维持治疗,地塞米松15 mg/d,每月治疗1-4天。结果18例MM部分缓解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嗜睡等副作用,均可耐受,无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明显,副作用小,耐受性好,给药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