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针刺累积效应是指多次针刺干预后出现的效应累加现象,并在疗程结束后一段时间内机体的各个层面上维持较高水平的效应延续[1]。针刺累积效应可能具有同药物效应相似的时效规律,即在针刺疗效的半衰期内再次介入,可诱发机体将针刺效应逐步蓄积,以巩固并实现效用的累加,为提高和延长针刺疗效提供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2]。然而,目前针刺镇痛的研究多以即刻效应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针刺的累积效应以即刻效应和后效应为基础,呈现出时间相关性。疼痛性疾病已被临床研究证实为针刺的主要适应症之一,笔者主要以神经生理机制、神经化学机制、分子机制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别研究脊髓至大脑皮层各个水平的神经传导通路,挖掘其中的生物学变化,包括神经递质、炎性物质、阿片肽前体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总结针刺镇痛累积效应的中枢机制,旨在阐述该类研究现状,为临床评价累积效应提供方向指导,以期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有氧运动和针刺穴位对中老年大鼠体重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运动训练与针刺穴位对中老年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影响的变化规律。选用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运动训练组、针刺穴位组和运动训练针刺穴位结合组。实验过程中记录摄食量、水量,测体重,并观察大便、睡眠等状态。结果表明:运动针刺结合组大鼠有比较显著地减体重的效果,且体重与摄食量呈高度的负相关r=- 0 .70 0 ;针刺组大鼠有一定的减体重的趋势,但效果不如运动针刺结合组佳,且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相关性不显著;运动组的大鼠的体重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而体重与大鼠的摄食量呈负相关r =- 0 .86 7,本研究为科学的减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阐述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和穴位特性对针刺补泻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结合针刺补泻的研究进展,分别以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结果以补泻手法为切入点发现,补法可促进机体亢进,泻法则可抑制机体亢进,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之间可形成明确的正相关性;机体状态对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机体状态处于低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亢奋,而机体处于状态亢奋时,无论补泻均可使机体状态低下,补泻效应的产生在一定情况下依赖于机体状态的自我调衡;穴位特性对靶器官补泻效应的影响,体现于穴位自身的生理特性决定了穴位对靶器官的效应方向,同时穴位对靶器官的特定调控作用是其效应表达的重要基础之一。结论针刺补泻效应与补泻手法、机体状态及穴位特性三方面皆有关系,针灸时需把握患者机体状态,辨明病证虚实,熟悉腧穴特性,施以正确的补泻手法,才能将补泻效应发挥更佳。  相似文献   

5.
针刺不同穴位对雌性恒河猴月经周期E2,T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选用恒河猴9只,随机分组,采用针刺方法,观察不同穴位针刺对雌性恒河猴生殖内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耳穴、体穴及耳穴加体穴对雌性恒河猴月经周期前给二醇(E2)、睾酮(T)分泌均具有一定抑制性效应,其中对E2上升速度的影响以体穴组最明显,对E2峰值增值变化的影响,以体穴加耳穴组最明显,对T的影响则以体穴加耳穴组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用PHA皮试反应方法对比观察了内关穴针刺和穴位注射对实验动物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内关穴和穴位注射丹参液及生理盐水,有显著提高细胞免疫的作用,穴位注射蒸馏水其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探讨在相同的针刺刺激条件情况下,针刺效应与机体状态的关系.通过匀速持续静脉给予2种不同剂量的盐酸山莨菪碱,制作2种胃电异常背景,观察比较针刺足三里对2种程度不同的异常胃电状态的调节.结果:在2种胃电异常背景下,对足三里穴位施以同样的针刺刺激,针刺的效应有所不同.说明针刺效应与机体异常状态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穴位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对小鼠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穴位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的抗缺氧损伤作用,为针刺效应物质的探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大鼠肾俞、百会穴针刺后不同时间段断脑提取脑组织液,行小鼠腹腔注射,广口瓶密闭缺氧,记录小鼠缺氧存活时间。结果: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小鼠标准缺氧存活时间没有影响(P>0.05);大鼠正常脑组织提取液使小鼠标准缺氧存活时间缩短(P<0.05);穴位针刺预处理后不同时间段脑组织提取液均可使小鼠标准缺氧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且呈现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穴位针刺预处理后0.5小时脑组织提取液效果最好,使小鼠标准缺氧存活时间延长至(49.2961±4.9740)分钟(是空白组的2.3倍)。结论:穴位针刺预处理脑组织提取液可提高机体的缺氧耐受能力,具有抗缺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刺反应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针刺反应可在穴位局部及全身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其中被证实有关键响应介质的参与,使在穴区的神经细胞、肥大细胞以及相关化学物质形成良性循环的小网络,其中一些介质激活全身性的神经-免疫-内分泌大网络循环,若阻断关键响应介质可明显减低局部小网络的反应程度以及相应的针刺效应。因此,关键响应介质是维持针刺反应网络中各单元相互联系的枢纽,是针刺反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支撑着反应网络内部的脆弱联系,但从反应到效应的具体路径和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组织的针具主体微量元素的相关元素含量的变化。方法:将15只兔分为A、B实验组,C、D对照组进行针刺实验,5小时后对60个(每点15个)样本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与不锈钢针灸针主体相关联的铬、镍、铁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针刺组与电针组)的铬、镍、铁元素含量均大幅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穴位组织具有增加相关针具主体微量元素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主动脉粥样硬化兔自由基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家兔用免疫损伤加高胆固醇喂食造成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针刺内关等腧穴并观察其血中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变化。疗程效应表明,针刺内关等穴可显著提高血中SOD、GSH-px活性,并使主动脉病变减轻;针刺前后SOD、GSH-px的即刻变化,同样显示其活性迅速提高。提示针刺内关等穴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与其增强氧自由基系统的酶类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测乳腺增生大鼠及针刺治疗后乳腺组织中P16、P53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针刺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与作用机理,为临床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预防乳腺癌发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健康雌性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甲乙两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贾氏造模方法建立乳腺增生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的大鼠于第31天开始每日抓拿一次,不作任何治疗;针刺治疗的两组大鼠在第31天开始行穴位针刺治疗。治疗30天后处死大鼠,观测乳房形态大小,采集乳腺组织标本分别固定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乳腺组织的P16、P53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造模成功,细胞结构中P16、P53表达明显;而针刺治疗组乳腺组织中P16、P53明显轻于模型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P16、P53表达有干预作用,说明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有治疗作用,对乳腺癌发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家兔胃运动及N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霍耳效应原理慢性记录胃运动的变化,同时测定胃窦部组织中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电针家兔"足三里"穴能明显抑制胃运动,同时体内NO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抑制胃运动,NO可能参与电针对胃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探讨针刺治病机理,研究了针刺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及其血清游离电解质浓度的影响。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it)造成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电针大鼠拟“内关”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电针明显抑制了因注射Pit引起的大鼠心电图S-T段和T波的改变,大鼠心肌缺血时血清钾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1),血清游离钙离子浓度也有升高的趋势,而其他电解质浓度无明显改变。电针明显抑制了因注射Pit引起的血钾和血钙浓度变化,结论:针刺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肝益气降压方配伍针刺太冲、太溪、足三里对高血压大鼠血清ACE、血浆AngⅡ含量的影响,探讨针药配伍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安排实验,将造模成功大鼠分别给予清肝益气降压方和针刺,连续治疗2周后,测定大鼠血压、血清ACE、血浆AngⅡ含量。结果:清肝益气降压方和针刺治疗方法均能降低血压,最佳治疗方案为方+太溪+太冲。结论:针刺和方药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不一,可能这种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的作用方式,是针药产生协同作用的基本原因。针刺和药物可以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从运动锻炼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休闲运动的身心效应,论述休闲运动对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积极作用,阐述休闲运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 ,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基础理论为临床针刺治疗脑缺血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三血管阻断法 ,以家兔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实验性脑缺血模型 ,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施以治疗 ,定性观测了大脑皮质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改变 ,定量观测了毛细血管的基膜厚度。此外还测量了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针刺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家兔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胶质细胞肿胀减轻 ,毛细血管基膜连续 ,内皮细胞吞饮小泡减少。定量分析显示针刺组毛细血管基膜厚度比模型组有所增加 (P <0 .0 5 ) ,而且针刺能使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得到改善。结论 :针刺在一家程度上能减轻脑缺血所致的血脑屏障的损害 ,同时能有效抑制高粘血症这一高危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主客原络配穴”法治疗慢性疼痛15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客原络配穴”法治疗慢性疼痛150例效果观察右江民族医学院中医学教研室郑建宇(百色533000)摘要应用“主客原络配穴”法治疗由多种疾病引起的慢性疼痛症150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对照组50例比较,发现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  相似文献   

19.
针刺风府,哑门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针刺风府、哑门穴为主与针刺常规治疗穴对照,治疗中风偏瘫(脑血栓)53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检测治疗前后红细胞SOD、血浆MDA的含量。结果表明:针刺风府,哑门穴为主的治疗组(T组)基本痊愈率为48.26%,且能显著提高红细胞SOD活力,降低血浆MDA含量,其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说明T组抗氧自由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针刺"蝶腭穴"结合常规针灸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临床表现及血清P物质(SP)的影响,探讨针灸对变应性疾病的神经免疫作用机制. 方法 40例AR患者并随机分为常规针灸组和针刺蝶腭穴组(常规针灸加针刺蝶腭穴),每次治疗30 min,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 d,共2个疗程. 结果 1疗程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蝶腭穴组较常规针灸组明显降低.2个疗程后,症状体征积分同1疗程后相比,针刺蝶腭穴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常规针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个月后2组积分较2个疗程后都有一定反弹,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无显著性意义,但针刺蝶腭穴组的显效率高于单纯常规针灸组.治疗前2组血清S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5).2个疗程后,2组血清SP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针刺蝶腭穴组较常规针灸组降低更显著(P<0.05). 结论 ①组均能有效地缓解AR的临床表现,但针刺蝶腭穴组能有效地缩短疗程,短期内控制病情发展.②AR可能与SP的过度释放有关,2组能降低SP释放,把SP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而缓解AR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