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鞍区原发性脉络丛乳头状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鞍区原发性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原发于鞍区的脉络丛乳头状瘤的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进行研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磁共振成像显示蝶鞍增大,其内可见团块状肿块,侵及鞍上池;脑室系统无异常。内镜经鼻蝶入路行肿物切除术。镜下观察可见肿瘤组织类似于正常脉络丛,呈乳头状结构,由单层或假复层柱状肿瘤上皮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形成。肿瘤细胞异型性小,细胞核圆或卵圆形,位于上皮基底部。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K-pan、vimtentin、EMA和TTF-1(+),而S-100蛋白、神经胶质酸性蛋白、Syn和嗜铬粒蛋白(-)。结论原发于鞍区的脉络丛乳头状瘤非常罕见,影像学易与垂体腺瘤等相混淆。明确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外科手术完整切除可治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水平。方法:进行18例CT和MRI检查与手术病理-光镜、电镜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对照研究。结果:肿瘤位于脑室系统14例,小脑4例。CT表现为略高密度或混合密度肿瘤伴钙化;MRI T1WI呈低信号或混合信号,T2WI呈高信号。光镜和电镜:显示肿瘤细胞单层或复层排列,有胶原纤维、毛细血管、钙化小体等。免疫组化:vimentin、S-100、cytokeratin、EMA、GFAP均表达阳性。对照组室管膜瘤则cytokeratin和EMA表达阴性。结论:提高CT、MRI对脉络丛乳头状瘤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水平,有益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变异型伴桥本甲状腺炎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 对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变异型伴桥本甲状腺炎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复习该病变的相关文献并讨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组织学形态主要表现为乳头状癌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癌细胞嗜酸性变.免疫组化示肿瘤组织CK19、HBME-1、CK、TG、TTF-1和EMA呈弥漫或大部分(+),calcitonin、p53和Ki-67均(-).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变异型伴桥本甲状腺炎具有比较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很容易误诊为桥本甲状腺炎伴滤泡上皮嗜酸变等形态结构相近的良、恶性病变.形态学上乳头状癌癌细胞特征性核改变及免疫组化CK19和HBME-1(+)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分子量角蛋白和TPO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11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50例、癌旁组织50例和滤泡性腺瘤10例)高分子量角蛋白和TPO表达情况。结果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高分子量角蛋白阳性46例,阴性4例;11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高分子量角蛋白均阴性。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TPO阴性48例,阳性2例;11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TPO均阳性。高分子量角蛋白和TP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评价指标:敏感度分别为92%、96%,特异度分别为100%、100%,准确度分别为97.5%、98%,阳性预测值均为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9%、98.21%。平行试验显示,高分子量角蛋白和TPO联合测定敏感度为99.7%,特异度为100%。结论高分子量角蛋白和TPO蛋白均可作为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甲伴乳头状增生等良性病变的重要参考标志物,联合测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汪庆余  雷瑛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1):13-14,41,113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类.方法 对具乳头状结构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癌2例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临床、病理并结合免疫组化标记进行观察.结果 导管内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乳头结构常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被覆单层异型上皮细胞,缺乏肌上皮细胞层,未见淋巴结转移;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乳头结构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癌细胞呈中空的微乳头状或腺管状排列,癌巢与间质由于周围组织收缩形成明显的空隙,易见淋巴管内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所有病例癌细胞CK8、EMA、Ki-67均阳性,SMA呈阴性.结论 乳腺原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组具乳头状结构的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其病理形态及预后不同,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具有实体结构的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具有实体结构的OPRCC进行临床、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另外选取10例经典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和10例嗜酸细胞瘤作为对照.结果 3例OPRCC均为老年女性,年龄78~79岁.临床上均因体检发现.巨检:瘤组织边界清楚,2例可见包膜,切面灰褐色或棕色.镜检:瘤组织主要呈弥漫实性生长,局部可见管状、裂隙样结构和发育不全的乳头状结构;瘤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强嗜酸性颗粒状,核圆形或不规则,核分裂象罕见或无.2例可见局灶性坏死,1例可见泡沫状巨噬细胞,2例可见砂砾体.免疫组化:瘤细胞均呈vimentin和AMACR弥漫强(+);表达CD10和CK18不同程度(+),CK7、RCC和E-cadherin各有1例(+);所有肿瘤CD117和EMA均(-).结论 具有实体结构的OPRCC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肾细胞癌,形态学上与嗜酸细胞瘤有重叠,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脉络丛头状瘤15例,全部病例均行CT扫描,结果:脉络丛乳头状瘤影像学最大特点是肿瘤多位于扩大的脑室内,边缘凹凸不平。CT平扫肿瘤多为稍高密度影,CT增强扫描可见均匀明显强化。结论:CT检查对术前诊断脉络丛乳头状瘤很有帮助,并可清楚显示肿瘤确切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类。方法对具乳头状结构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癌2例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临床、病理并结合免疫组化标记进行观察。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乳头结构常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被覆单层异型上皮细胞,缺乏肌上皮细胞层,未见淋巴结转移;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乳头结构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癌细胞呈中空的微乳头状或腺管状排列,癌巢与间质由于周围组织收缩形成明显的空隙,易见淋巴管内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所有病例癌细胞CK8、EMA、Ki-67均阳性,SMA呈阴性。结论乳腺原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组具乳头状结构的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其病理形态及预后不同,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OPRCC病人2例(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7岁和53岁,均因体检发现,均行手术治疗。OPRCC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大体观察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无包膜,切面灰褐色。镜下观察:1例病人肾肿瘤完全由发育较好的纤细的乳头状结构组成,乳头被覆单层立方状胞浆丰富的强嗜酸细胞,核圆形、规则,核仁不明显,FUHRMAN核分级Ⅰ级,局部区域瘤组织出血、囊性变。另1例病人瘤组织主要由密集、大小不等的管状结构组成,部分管腔内可见有或无纤维轴心的乳头状突起;管壁及乳头结构表面均衬覆单层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强嗜酸性的瘤细胞,其中散在胞浆透明空泡状的瘤细胞,瘤细胞核圆形、染色质粗、可见核仁及核内包涵体,FU-HRMAN核分级Ⅳ级。免疫组化染色:2例瘤细胞均呈EMA、CK7和CK18弥漫强阳性;vimentin、AMACR和E-cadherin表达不一;CD10、RCC、CD117和CD68均阴性。结论 OPRCC是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罕见组织学亚型,诊断时需与其他具有嗜酸细胞形态的肾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K19、HBME-1、galectin-3和CD1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85例甲状腺病变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其中典型乳头状癌(CPC)32例,滤泡性变型乳头状癌(FVPC)11例,乳头状微癌(PM)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NGWPH)20例和滤泡性腺瘤伴乳头状增生(FAWPH)15例。结果:CK19在CPC、FVPC、PM、NGWPH和FAWPH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9%、100%、100%、30.0%和26.7%,HBME-1为96.9%、90.9%、85.7%、10.0%和13.3%,galectin-3为93.8%、81.8%、85.7%、10.0%和13.3%,CK19、HBME-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D10在良、恶性病变和正常组织中均阴性表达。结论:联合标记CK19、HBME-1和galectin-3抗体对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不具有绝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