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脏移植术中的保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原位肝脏移植术蝇,针对各种使体温异常降低的因素,采取维持手术间恒温、四肢棉套包裹患者肢体保暖、使用电热毯、输入加温后的液体及血制品等保温措施,知长达15h的手术时间内体温能始终维持在35.8℃以上,避免了体温过低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是现阶段肝脏移植术中行之有效的保温方法。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手术技巧的提高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肝移植手术的复杂性、心脏死亡供体的特性以及受体术前疾病等不确定因素,在肝脏移植围术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并发症,因此需要合理的、精细的、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以及医护沟通协同,以改善患者围术期的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提高专科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成功率已随手术技术进步、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器官保存液的改进而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术后并发症仍是影响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尽早发现并发症,及时给予医疗护理上的正确处理,是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提高移植肝存活的重要保障,细致的护理工作对发现  相似文献   

4.
黄俊卿  李漫天 《现代护理》2005,11(15):1221-1222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中采用成分输血并进行妥善护理的重要性。找出输血过程的最佳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18例肝移植患者术中应用成分输血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成分输血应用于肝移植手术中效果良好。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成分输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对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中采用成分输血并进行妥善护理的重要性.找出输血过程的最佳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18例肝移植患者术中应用成分输血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成分输血应用于肝移植手术中效果良好.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成分输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对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重症肝病患者施行肝移植手术的预后及其凝血指标变化特征。方法 30例并发DIC的重症肝病患者,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采取静脉血(抗凝),测定其凝血及纤溶功能。结果术前DIC已基本控制的29例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基本接近正常或在正常范围内)在术后第3天所有指标开始逐渐恢复,无1例死亡(出院前各项指标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而术前DIC未被纠正的9例患者术后因子VⅢ活性(FVⅢ:C)、纤维蛋白原(Fg)仍明显降低,D-二聚体(D-dimer)仍明显增高,其中8例死亡。结论 DIC是重症肝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是导致肝移植术后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建议在DIC未得到纠正的情况下施行肝移植手术。肝移植手术可引起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异常变化,并且术前DIC控制与否与术中、术后的变化明显相关。FVⅢ:C明显降低以及D-dimer升高患者的肝移植手术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再次剖腹探查的原因,探讨术后的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5例成人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早期需再手术病例的原因和监测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75例患者住院期间再次手术21例,再手术率为12.0%(21/175).再手术原因包括,腹腔内出血14例(66.7%)、胆道并发症4例(19.0%)、伤口愈合不良3例(14.3%).术后死亡8例,再手术病死率为38.1%.结论 腹腔内出血是导致肝移植术后早期再次剖腹探查的最主要原因.了解再手术的原因,加强术后患者的监测与护理,对提高肝移植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4例肝移植患者的资料分析,发现除1例因肿瘤复发死亡外,其余3例均因肺部感染等原因死亡,认为对肝移植手术患者严密的消毒隔离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的每一个环节,尤其要注意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1999年后行肝移植的患者实施严格的呼吸道感染预防性护理,主要有注重围手术期环节管理,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感染措施,严格做好保护性隔离工作.医疗方面注意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术前半小时静脉推注.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无1例发生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的原因与预防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移植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的原因及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3月65例肝移植手术患者(历史对照组)压疮的发生情况和原因。针对原因对2003年4月-2004年6月57例肝移植患者(预防护理组)在双侧膝关节处垫一小软枕,在小腿腓肠肌处以软枕垫高10cmm左右,使双足跟完全悬空。分析行预防措施后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历史对照组中,发生水疱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水疱的患者。局部受压是压疮发生最主要的原因,解除受压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术中发生压疮是较难避免的,但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将压疮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患者因手术时间较长,全身麻醉方式,手术室环境的温度,湿度,患者本身生理病理状态,输血输液较多等,对体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温的升高降低可出现很多负面影响,严重的低体温可以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很多,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对肝移植患者术后28d死亡率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64例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接受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入院时和肝移植术后1~7d(POD1-7)的生化检查结果、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28d(POD28)死亡率等,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OC曲线分析提示,POD1-7的SOFA评分预测患者POD28死亡率的临界值是5.5分,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8%;POD1-7的SOFA评分5分的患者POD28死亡率为33.3%(6/18);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肌酐及B型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等生化指标在SOFA评分5分患者(n=18)与SOFA≤5分患者(n=46)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FA评分结合血小板、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NT-proBNP及肌酐等指标能早期有效预测肝移植患者术后28d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彭文 《现代护理》2008,14(3):325-326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感染是移植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好发于肺部。术后患者由于留置气管插管、胃管、早期不能进食等多种因素,很容易引起口腔感染,研究证实口腔感染容易造成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有学者指出肝移植术后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比例较高。因此通过对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口腔护理,加强患者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手术复杂、时间长、创伤大等特点,患者术后恢复面临感染、腹腔出血、排斥反应等诸多挑战,直接影响康复质量。加速术后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作为一种新型围术期管理策略,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外科各领域,但目前我国肝移植领域尚缺乏全面、科学的ERAS共识方案。2022年12月,国际肝移植学会发布了首个《肝移植手术加速康复共识建议》,对接受死亡后器官捐献和活体器官捐献的肝移植受者、活体肝移植供者ERAS策略提出建议。本文对该共识要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我国肝移植患者围术期ERAS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活体肝移植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肝移植科择期行活体肝移植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只接受护士提供活体肝移植的常规术中护理配合,干预组则运用预见性护理进行术中护理配合.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供体肝脏的冷缺血时间、术中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费用以及手术配合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手术时间、供体肝脏的冷缺血时间、手术费用、术中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降低,手术配合满意度评分则明显增高.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优化护理配合质量,提高手术及护理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导致肝癌行肝移植患者术后出现早期腹胀的原因并据此为患者临床护理的实施提供依据,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肝癌行肝移植术后早期出现腹胀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研究,针对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药物、腹腔积液与粘连情况以及术后疼痛所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资料展开分析,并据此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肝癌患者行肝移植术后,腹胀发生的平均时间为(3.7±1.1)d,镇痛泵平均使用时间为(2.5±0.4)d,排气所用平均为(6.7±2.0)d,平均住院时间为(10.8±3.6)d.并且手术出现腹腔积液与粘连、麻醉药物用量高以及手术时间越长等都会增加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结论 针对腹腔积液与粘连、麻醉药物的使用以及手术时间等影响因素,可在术后通过应用抗生素、腹部热敷与按摩、温水足浴、营养支持以及尽早下床活动等对策来促进患者的肠胃蠕动,缓解腹内高压状态,进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进度.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手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保证肝移植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安全与成功,针对各种导致术中体温异常降低的不良因素,采取动态监测体温变化规律、维持手术问恒温、给患者肢体保暖、使用电热毯、输入加温后的液体及血制品等临床有效恰当的保温措施,对于提高肝移植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遗传学的深入研究、肝移植技术的日趋成熟、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与临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进行了肝移植。由于肝移植手术复杂、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因而对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要求都很高。术后护理在肝移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术后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恢复与预后,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本文对肝移植的术后护理进展(包括病情监测、管道护理、输液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行综述,为相关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和科研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处理经验。方法:对3例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病人全部存活,术后并发急性排斥反应1例,肺部感染3例,胆道感染2例。结论:完善的手术技术,正确的术后处理是提高肝移植围手术期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前及术后心电图改变,从而探讨肝移植对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2010年住院行肝移植术的患者37例,对其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另设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结果肝移植患者术前组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组与术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组与术后≤6个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与术后>6个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A级、B级、C级术后组QTc间期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升高,主要表现为QTc间期延长,且随肝损害严重程度加重而延长;肝移植术后,心电图异常率下降,QTc间期较术前缩短,心电生理得到改善;围手术期心电图异常率增高,临床医师应密切注意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心电图的变化,及时治疗心脏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围术期肾脏功能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肝硬化患者的病理生理和肝移植手术的特点在围手术期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方法:观察98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术前积极改善肝肾功能:术中调整血容量和凝血功能,维持血压和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肾脏的有效灌注;术后避免肾毒性药物.根据情况使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白蛋白、呋塞米、乌司他丁等药物,以有效保护肾功能.结果:98例患者中40例术后血肌酐值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其余患者肾功能异常指标多能随着肝功能的好转而恢复正常.血肌酐持续升高的2例患者接受了血液净化治疗.98例患者中除2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外,其余96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围术期有效的肾功能保护是保证肝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