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构建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UL12基因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32a-UL12,比较重组表达质粒pET32a-UL12在E.coli BL21和E.coli Rosetta表达产量与生物学活性。方法使用PCR的方法扩增出HSV-1的UL12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32a(+),构建出重组质粒pET32a-UL12,分别转化E.coli BL21和E.coli Rosetta菌。经SDS-PAGE鉴定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差异,并比较在两种菌中目的蛋白的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ET32a-UL12在E.coli BL21和E.coliRosetta的包涵体中均表达出了碱性核酸酶融合蛋白,E.coli Rosetta中表达的碱性核酸酶融合蛋白表达量较大,而E.coliBL21中表达的碱性核酸酶活性更高。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出了具有较高活性的HSV-1碱性核酸酶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抗HSV-1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Tipα)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优化诱导实验条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 提取幽门螺杆菌(H pylori) 26695菌株总DNA,用PCR方法扩增位于H.pylori 0596的Tipα基因编码序列.将Tipα基因与pET29a载体同时经BamH Ⅰ和XhoⅠ双酶切、纯化及连接后,构建pET29a-Tipα原核表达质粒,转化至宿主菌Top10F'中.优化实验条件使pET29a-Tipα原核质粒表达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pET29a-Tipα原核表达质粒经双酶切证实插入片段分子量为519 bp DNA条带,测序结果与H.pylori 0596的Tipα基因编码序列相一致.当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浓度为1.0 mmol/L,30℃诱导培养4h时,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Western blot结果证实,表达的重组蛋白可与Tipα抗体产生分子量约为21.8 KD的特异性条带.结论 成功构建了pET29a-Tipα原核表达质粒,并优化实验条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Tipα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 -1)的UL12基因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32a - ULI2,比较重组表达质粒pET32a -UL12在E.coli BL21和E.coli Rosetta表达产量与生物学活性.方法 使用PCR的方法扩增出HSV -1的UL12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32a(+),构建出重组质粒pET32a - UL12,分别转化E.coli BL21和E coli Rosetta菌.经SDS - PAGE鉴定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差异,并比较在两种菌中目的蛋白的活性.结果 重组质粒pET32a - UL12在E.coli BL21和E.coli Rosetta的包涵体中均表达出了碱性核酸酶融合蛋白,E.coli Rosetta中表达的碱性核酸酶融合蛋白表达量较大,而E.coliBL21中表达的碱性核酸酶活性更高.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出了具有较高活性的HSV -1碱性核酸酶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抗HSV -1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pET32a(+)HPV18E6原核表达质粒并优化其表达条件,探讨喉癌组织中HPV18E6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32a(+)与HPV18E6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采用PCR方法扩增HPV18E6基因,经BamHⅠ和Hind Ⅲ双酶切后插入相同酶切pET32a(+)载体,转化JM109感受态细胞并进行阳性克隆筛选,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核酸序列检测方法鉴定重组质粒DNA,将其转入宿主菌E.coli BL21(DE3),用IPTG对重组质粒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及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2/HPV18E6,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核酸序列检测证实重组质粒中插入的是目的基因,其DNA大小、方向、插入位点和阅读框架均正确;HPV18E6蛋白得到高效原核表达,表达HPV18E6的工程菌BL21(DE3)的最佳诱导温度是37 ℃,诱导剂IPTG的浓度为1 mmol/L. 结论:HPV18E6融合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深入研究HPV18E6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细胞转化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汉坦病毒S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昭  陈锦英  李力  杨东靖 《天津医药》2006,34(7):436-438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克隆和表达汉坦病毒SEO型及HTN型S基因。方法:PCR扩增汉坦病毒SEO型L99株及HTN型Z10株S基因读码区,前者经EcoRI及XhoI双酶切,后者经SacI及XhoI双酶切,将两者定向克隆入pET32a(+),转入感受态E.coli Top10。获取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及序列分析鉴定后,转入E.coli BL21感受态。经IFTG诱导表达,其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SEO型L99株及HTN型Z10株S基因正确克隆于pET32a(+),目的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67.1ku,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0%以上,Western-blot有特异性条带。结论:SEO型及HTN型汉坦病毒S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表达,为其后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肠杆菌caiA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E.coli MC4100菌株的染色体DNA中利用鸟枪法克隆含编码豆甜菜碱还原酶和L-肉碱脱水酶的caiAB基因片段,并经序列分析验证。由重组质粒pZJD-1480亚克隆得到pT7-A以及pT7-B重组表达质粒,后者转入E.coli BL21(DE3)菌株中,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上分子质量为40ku附近可见明显的表达蛋白带。  相似文献   

7.
从人胎盘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可溶性TRAIL(凋亡素配体2)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与国外发表的可溶性TRAIL基因片段的序列完全相同。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到含T7启动子的质粒pET-28c( )上,构建表达质粒pET-28c( )TRAIL,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筛选获得表达菌株BL-pET-28c( )TRAIL。表达菌经1mmol/L的IPTG诱导表达4h后,产生大量的重组人TRAIL蛋白,SDS-PAGE扫描计算机灰度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占菌株可溶性蛋白的40% 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PML-RAR o[融合基因相关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可溶性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PML-RAR α全长质粒为模板分别扩增出长度均为1 200 bp的PML和RAR o[序列,并将它们分别插入PET32a(+)质粒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化学法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进行克隆,菌落PCR筛选阳性转化子,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的正确性.正确重组的表达质粒分别命名为PML-Flag-PET32a(+)和Flag-RARα-PET32a(+).将正确重组的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利用表达蛋白的组氨酸“标签”(His-tag)进行Ni2+-树脂柱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纯化蛋白质.结果 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重组表达质粒经EcoRI/HindⅢ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转化感受态BL21(DE3)并经诱导后得到高效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纯化蛋白为目的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经诱导表达后可纯化出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的抗体制备等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Balb/C小鼠金属硫蛋白—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Balb/C小鼠金属硫蛋白-1基因克隆于质粒表达载体pET-21a上,克隆采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1与EcoR1酶切pET21a及金属硫蛋白-1基因PCR产物,连接成pET21a-MT重组质粒,并将其转化进入大肠杆菌表达受体菌BL21(DE3)中,经异丙基-β-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证实产生高效表达金属硫蛋白-1基因的金属硫蛋白融合蛋白。表达蛋白在胞内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存在。  相似文献   

10.
谢清 《现代临床医学》2010,36(5):330-331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ET32a-sFlt-1,并将其导入婴儿双歧杆菌,为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sFlt-1基因转运系统在体内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将编码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sFlt-1 胞外区1-3 loop 316个氨基酸残基的cDNA插入到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sFlt-1,转化婴儿双歧杆菌,阳性克隆菌经质粒提取、酶切鉴定,得到两条大小分别与基因sFlt-1及pET32a质粒片段大小相符的电泳条带,RT-PCR检测到外源性sFlt-1基因已成功导入婴儿双歧杆菌.结果:经酶切鉴定质粒pET32a-sFlt-1构建成功,转化入婴儿双歧杆菌,并证实其在mRNA水平可表达.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2a-sFlt-1成功导入婴儿双歧杆菌, 并证实其在mRNA水平可表达.  相似文献   

11.
sCR1在原核中表达、纯化、复性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E.coli BL21(DE3)中获得高表达、高活性的重组人sCR1融合蛋白。方法从人外周血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获得人sCR1全长cDNA,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含人sCR1的重组质粒(pET28a-sCR1),经测序鉴定正确,转化入E.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通过Ni2+-NTA 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复性及生物学活性鉴定。结果获得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CR1,经PCR鉴定及测序鉴定,得到重组E.coli BL21(DE3)克隆菌株,经IPTG诱导含有pET28a-sCR1的E.coli BL21(DE3)克隆菌,表达出重组人sCR1融合蛋白。此蛋白在SDS-PAGE上表现为Mr大于29000的蛋白区带,在Western blot分析中可被sCR1的CD35单克隆单抗体(mAb)识别。经Ni2+-NTA 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复性后得到高纯度的sCR1融合蛋白表达及较高的生物学活性。结论人sCR1融合蛋白在E.coli BL21(DE3)表达系统中的高水平表达,并且有与人体天然蛋白相同的抗原性及其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体外基因合成西比罗霉素(sibiromycin)生物合成途径中推测但未验证功能的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编码基因sibC(GenBank:FJ768674.1:1380-2810),研究该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SibC的体外生化功能,为解析放线菌素D中相关结构单元的生物合成途径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体外全合成基因sibC的序列并克隆至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pET28a-sibC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利用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SibC,以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1)为底物进行SibC的体外酶活性测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酶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结果PCR验证证明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pET28a/sibC构建成功,SibC蛋白在E.coli BL21(DE3)中获得可溶性表达,经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SibC蛋白,纯化的SibC能够催化犬尿氨酸生成3-羟基犬尿氨酸(3-hydroxykynurenine,3-HK,2)。结论体外验证了sibiromycin中SibC的功能为犬尿氨酸-3-羟化酶,为进一步研究犬尿氨酸途径及放线菌素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因工程法生产L-5-甲基四氢叶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并检测MTHFR的表达情况及L-5-甲基四氢叶酸的增加量。方法采用PCR法获得MTHFR基因(metF)全长DNA,分别在其5'端和3'端加上BamHⅠ和SacⅠ酶切位点。经BamHⅠ和SacⅠ双酶切后,连接到经同样双酶切的表达载体pET-28a(+)中,经限制性酶切、菌落PCR和测序验证正确后,转化至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检测MTHFR表达量,HPLC检测L-5-甲基四氢叶酸量。结果经酶切与测序鉴定证实原核重组载体pET28a-MTHFR构建成功,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3 000,与MTHFR大小相符,工程菌的L-5-甲基四氢叶酸的产量显著增加。结论通过将MTHFR的基因导入L-5-甲基四氢叶酸产生菌能够提高L-5-甲基四氢叶酸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B subunit,CTB)与胰岛素B链(9-23)肽段结构类似多肽(Ins B(9-23))的融合蛋白,使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了CTB与Ins B(9-23)的融合基因CTB-Ins B-X若干,并将融合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菌株经乳糖诱导后,其表达产物经过12%SDS-PAGE分析表明该菌株可以包含体形式表达融合蛋白,并制备得到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的包含体经过变性、复性后,可以在体外自组装成五聚体结构。GM1-ELISA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在体外可以与神经节苷脂GM1(monosialoganglioside)特异性结合,表明该融合蛋白保持了CTB形成五聚体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开辟苯丙酮尿症治疗新途径 ,本实验室构建了插入水稻苯丙氨酸脱氨酶 (PAL) c DNA的重组表达质粒 ,并用它转化大肠杆菌 BL2 1 DE3获得工程菌 BL2 1 DE3p ET2 8C-r PAL -1-c DNA.经异丙基硫代 -β-D-半乳糖苷诱导后 ,通过 SDS- PAGE及微型蛋白双向电泳 ,证明表达的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为 78.6ku,主要存在于破碎菌体的沉积物中 (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 .按 Zucker法测定 PAL酶活性 ,并进行酶动力学实验 .测得表达蛋白的酶比活性为 462 nmol·g-1·min-1,Km,vmax分别为 0 .50 mmol·L-1和3. 0 5nmol · min-1.结果证明所建立BL2 1 DE3p ET2 8C-r PAL -1-c DNA大肠杆菌菌株能高效表达有活性的 PAL .  相似文献   

16.
侯红军  李淑媛  赵民朝 《河北医药》2008,30(9):1279-1281
目的 克隆人热休克蛋白HSC70的N端具有ATPase活性的结构域(简称为A基因)与HPV 16型E7的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获得有生物活性的AE7融合蛋白.方法 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A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9b中,再通过PCR方法扩增HPV 16型E7基因片段,插入A基因的3′端,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9b-AE7,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产物经离子交换层析和金属螯合层析纯化后,在一定的剂量下皮下免疫小鼠,检测对HPV-16的E7基因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结果 重组质粒pET29b-AE7经DNA序列测定确认.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分子量为66kD,大部分为包涵体.纯化后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纯度>90%.纯化产物AE7在一定的剂量下皮下免疫小鼠,对HPV-16的E7基因的感染有预防及治疗作用.结论 AE7融合蛋白的获得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构建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s)PEP-1和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mt的重组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将已构建的表达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mt的基因,克隆入pET15b-pep-1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LysS内,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成功地构建PEP-1-p27mt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在IPTG诱导下获得特异性的表达。PEP-1-p27m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为体内应用细胞周期抑制蛋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穿膜肽的构建、表达及其活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穿膜肽TAT-PTD构效关系的分析和结构改造,构建能有效进入血脑屏障且低毒的新穿膜肽。该研究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出表达型载体pET28a—T1-GFP,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表达融合蛋白His-T1-GFP,经组氨酸亲和层析纯化后,用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来检测His—T1-GFP在活体动物小白鼠体内的跨膜递送作用。经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表达型载体pET28a—T1-GFP,融合蛋白His—T1-GFP在大肠杆菌EcoliB L21(DE3)中表达率为20%。经组氨酸亲和纯化,得到纯度达85%的融合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纯化蛋白为His-T1-GFP,动物实验表明融合蛋白His—T1-GFP能够有效跨过血脑屏障,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和海马回。该研究成功地构建了-种新的穿膜肽-T1,为其携带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到达脑部进行蛋白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