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内科常见急重症,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AMI37例,由于加强了临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永峰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79-180
我国1999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近年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病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其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30%-50%。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心理变化复杂,思想负担重,可直接影响治疗和康复,所以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家庭状况,评价其心理状态,根据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与心态表现,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作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这样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除l例死亡外,其余病情均好转出院。结论:通过对1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护理措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急症 ,其早期死亡率最高 ,在急性期除要掌握疾病的特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强化基础护理外 ,心理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疾病的转归有重要的意义。1 心理护理基本方法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这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前提。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由于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谢绝亲友探视 ,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准确掌握患者这一心理特点 ,在与患者沟通时 ,态度要诚恳 ,语言要温和。护患关系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础上。1.2 收集资料、查找病因进行针对性护理 :通…  相似文献   

6.
回顾我院临床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资料,分析给予及时抢救及精心护理临床疗效,提示严密监护、吸氧、卧床休息等一般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及疼痛、溶栓护理,并康复期护理、出院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以及护理要点,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01月-2013年08月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及时治疗及精心护理,3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8.
我科于 1995年 3月~ 1999年 9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72例 ,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2例中 ,男 4 6例 ,女 2 6例 ;年龄34~ 76岁 ,平均 55岁。均经临床和心电图或心肌酶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 ,其中下壁 2 8例 ,前间壁 19例 ,广泛前壁 14例 ,高侧壁 11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高危年龄段在 50~ 69岁 ,见表 1。1.2 发病时间 :见表 2。本组 72例中 ,在夜间发病的有55例 ,占 76.3%。1.3 诱因 :见表 3。发病前有明显诱发因素的 61例 ,占84 .7%。1.4 前驱症状 :见表 4。本组患者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前驱…  相似文献   

9.
王凤芝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177-178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病人中,病情得到明显缓解45例,占90.0%死亡5例,占10.0%。结论: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治疗与有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多变、易变的特点,由于病后部分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病情多变,易出现并发症,给治疗、护理带来一定困难。2006年2月-2007年2月我院通过对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整体化、系统化及个性化护理,在确保患者安全、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疗效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对护理专业的挑战与要求也日趋显著。老年人是健康人中最脆弱的群体,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因其年龄大、病程长、病情危重及合并其他疾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一般AMI患者高,因此,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老年SMI患者护理的开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 (AMI)危及生命的三大症状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由于老年人具有生理和病理特点 ,故一般病情危重 ,全身衰竭。做好对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对挽救老年人性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1 三大主症的临床特点1.1 心律失常 :多发生在发病的 1~ 2周内 ,2 4小时内最多见 ,室性心律失常为最多 ,表现为偶发或频发的室性早搏 (可呈二联律、三联律 )、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也可同时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异常。听诊心律不整齐 ,有脉搏短绌。患者感胸闷、气憋、焦虑、烦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院前抢救、急诊抢救护理后,患者病情稳定,有62例转入内科继续治疗,39例转入CCU治疗,12例转入ICU治疗,3例因病情较重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7.4%。本组患者无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参与抢救,提供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红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2):245-245
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较高,如对其采取严密的监护和有效的抢救各种并发症,可使病死率下降。现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本文从4个方面阐述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1)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护理;(2)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护理;(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护理;(4)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临床积极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5至2014年3月救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观察组29例入院前接受急诊护理,患者发病后由家属行简单院前急诊护理同时由120送急诊科救治;对照组25例入院前患者发病后家属送急诊科救治。结果观察组29例患者经过院前急诊护理、急诊抢救后21例转入内科普通病房进行治疗,占72.41%,5例行急诊PCI手术治疗,占17.24%,3例转入ICU进行治疗,占10.34%,无死亡,抢救成功率高达100%;对照组25例患者经急诊抢救后,11例转入内科普通病房,占44%、PCI手术9例,占36%,3例进入ICU治疗,占12%,死亡2例,占8%。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诊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接受入院治疗的临床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则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和心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使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尽快恢复,减少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体会,包括溶栓前后护理及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认为优质护理的实施对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和医疗安全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不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的护理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该院接收诊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该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62%,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2.98%,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护理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加快患者病症康复进程,同时有助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减少,治疗过程中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