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0).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GOS评分和血肿量、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GO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6、IL-8和TNF-α表达水平下降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肿量,改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痉挛一直被认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严重的并发症,鉴于钙离子超载在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中的重要地位,许多学者致力于钙离子阻滞剂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研究。其中,尼莫地平的疗效确切,被作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推荐药物。现就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引起脑血管痉挛的重要因素是钙离子超载,通过抑制钙离子超载可有效改善血管痉挛症状。尼莫地平属于钙离子抑制剂,能有效预防及抑制血管痉挛发生。目前大量临床试验证实钙离子抑制剂对血管性痉挛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该文将通过查阅文献对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同类疾病用药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可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可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7.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CVS患者87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而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导致的CVS,治疗组总有效率80.95%,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VS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8.
《河南医学研究》2018,(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舞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V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尼莫地平微量泵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VS)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14 d,两组MCA、ACA、PC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CVS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CVS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池内尼莫地平微量泵灌注能够有效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VS),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在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方法:将1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绝对卧床休息,6-氨基己酸防止再出血,脱水降颅压及支持对症治疗,尼莫地平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持续微泵静脉注射7~14d后改口服,根据血压调整剂量.观察2周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周内尼莫地平组临床缓解率高、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地平在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安全有效,应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疗效。方法 :尼莫地平组 39例 ,对照组 2 1例。尼莫地平组静脉用尼莫地平 4~ 10 mg/ d,2~ 3周后口服尼莫地平2 0~ 4 0 mg3;1d共 4周。对照组用一般的常规治疗法治疗 4周。结果 :尼莫地平组病死率为 7.7% ,症状性 CVS发生率为 0 % ,分别低于对照组 2 8.6 %和 6 1.9% (P<0 .0 5与 P<0 .0 0 1)。结论 :小剂量尼莫地平防治 SAH的 CVS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孪(CVS)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脱水止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患者加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脑血管痉孪的发生率、病死率以及再出血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尼莫地平在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出现痉挛方面具有可观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常规结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连续2周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80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尼莫地平组各40例。均进行常规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等治疗,尼莫地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1 mg/h微量泵入,2周后改为尼莫地平片剂30 mg,每天3次持续使用12~24周。并于治疗后24 h和72 h、7 d和14 d应用经颅多普勒观察伤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3个月后哥拉斯哥昏迷预后评分。结果:尼莫地平组脑血管痉挛程度及预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t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明显,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吉林医学》2015,(16)
目的:探讨雌激素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SAH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外给予尼莫通治疗,观察组另每日给予2 mg雌激素肌肉注射。结果: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4.2±1.5)VS(13.0±1.2)];脑脊液、血液中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0.1±5.5)VS(52.4±6.3),(33.1±5.8)VS(47.2±6.3)];脑脊液、血液中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8.7±5.5)VS(39.3±5.4),(27.5±3.4)VS(19.8±3.0)];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00%VS 76.00%)。结论:雌激素联合尼莫地平有助于降低内皮素表达水平,改善临床症状,著降低SAH后CV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尼莫地平对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但对尼莫地平的剂量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将我科近2年收治的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用小剂量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22~81岁,平均62岁.发病24小时内入院者17例,24~48小时内入院者1例.本文18例均有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其中17例经头颅CT证实,1例经腰穿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1994~2007年国内发表的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SAH后CVS临床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利用M eta分析方法,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对符合标准的16项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同质性检验表明各试验具有同质性(P>0.05)。Meta分析结果表明尼莫地平注射液能够减少住院期间SAH后CVS的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001);不会引起再出血发生率的增加(P=0.17)。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显示尼莫地平能够有效防治SAH后CVS,降低病死率且未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用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以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非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对照组。随机取样。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0.4岁。对照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48.2岁。病程与治疗组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有 4 0 %~ 80 %的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 (CVS)轻者导致脑供血不足 ,严重者会发生脑梗死甚至死亡等并发症 ,是SAH患者的主要死亡和致残原因。目前 ,对其治疗的方法很多。我们复习有关文献 ,就近年来有关CVS处理方法综述如下。1 脑脊液 (CSF)引流和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t PA)注入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就有学者对SAH患者进行CSF持续引流防治CVS。引流目的是 :①清除蛛网膜下腔的血性CSF以及其他有害物质 ;②降低颅内压 (ICP) ,以减少因ICP增高而引起加剧的脑循环不足 ;③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泵注尼莫地平用于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综合疗法加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常规综合疗法加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CVS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泵注尼莫地平用于防治SAH后CVS取得积极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方法 以尼莫地平为对照,探讨法舒地尔的疗效.选取20~50岁初次动脉瘤破裂,术前Hunt&Hess Ⅰ~Ⅳ级,动脉瘤破裂7天内手术者,每组18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用药前、用药后第14天、3个月以及行CT观察用药前、用药后1个月头部有无新的脑梗死病灶;用药前、用药后14天行脑血管造影(DSA);用药后14天、3个月行Glasgow预后评分(GOS),用药14天后检查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情况. 结果 法舒地尔和尼莫地平在症状性脑血管痉挛、近期的Glasgow预后评分、CT、DSA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法舒地尔在预防脑血管痉挛方面可能比尼莫地平好,远期随访预后较尼莫地平好(P<0.05). 结论 法舒地尔用于预防和改善脑血管痉挛方面与尼莫地平疗效相当,但副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