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丽军 《广西医学》2014,(4):465-467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妇科手术后发生下肢DVT的83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行妇科手术但未发生下肢DVT的83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年龄、职业性质、体重、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月经时期、恶性肿瘤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VT发病与年龄、体重、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手术方式、职业性质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职业性质是影响DVT发病的独立因素(P〈0.05),其中前两者为危险因素,职业性质为体力劳动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有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妇科恶性肿瘤为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危险因素;体力劳动是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9):833-83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于黄冈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术患者230例,按照术后下肢是否出现DVT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分析腹腔镜手术后出现下肢DV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3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下肢DVT者10例,未出现下肢DVT者220例,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4.35%(10/2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手术时间≥120 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0 h、术中体位为头高脚低位,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0.5 mg·L-1是腹腔镜术后患者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后下肢DVT具有一定的发病率,DVT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DVT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腹腔镜手术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妇科手术的3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下肢DVT组(35例)和对照组(337例)。记录影响妇科手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2.098)、术前合并症(OR=2.617)、恶性肿瘤(OR=2.450)、气腹压15mmHg(OR=2.347)、D二聚体≧0.5mg/L(OR=2.776)、手术时间≧1h(OR=2.672)、术后卧床时间5d(OR=1.988)是妇科手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妇科手术后下肢DVT形成与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恶性肿瘤、术中气腹压、血浆D二聚体、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性手术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2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00例。两组均为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统计两组术后0.5小时的股静脉流速以及凝血功能指标,包括PT、D—D和APTT,以及术后3个月DVT发生率。结果对照组PT,APTT和股静脉流速均显著大于观察组,D—D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小于观察组(t=9.172,P〈0.01;t=4.972,P〈0.01;t=8.173,P〈0.01;t=8.591,P〈0.01;X^2=4.137,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手术患者,应该严格筛选病例,并在围手术期间采取相应的预防DVT的措施,术后严密监测。可采用凝血功能指标和B超联合监测,从而提高评估DVT风险的可靠性,减少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Meta分析探讨体位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腔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原则,电子检索国内中文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4项临床对照研究,包括36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其中体位干预组181例,常规对照组181例。文献汇总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对照组患者,体位干预组患者术后腹腔引流总量明显减少(SMD=-82.04,95%CI=-119.39~-44.69,P〈0.001),术后置管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依次为:SMD=-0.52,95%CI=-0.78~-0.27,P〈0.00l:SMD=-0.45,95%CI=-0.74~-0.17,P=0.002)。结论:体位干预能够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腔引流情况,同时更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侯保萍 《中原医刊》2009,(16):29-30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妇科良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5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68%,其中附件手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并发症率分男0为0.33%和1.67%,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LAVH)的并发症率为3.20%。与附件手术比较,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率明显升高(P〈0.01),肌瘤剔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显著升高(P〈0.05),LAVH的并发症发生率亦高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手术的难度有关。提高手术技术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32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妇科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手术时间>3h、术中出血量>800ml、术后出血、既往腹部手术史、白蛋白<30g、术后镇痛、胃肠功能紊乱史的妇科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肠梗阻的几率较高,分别占56.25%、75.00%、68.75%、65.63%、75.00%、68.75%、78.13%、71.87%;对妇科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影响因素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术中出血量>800ml、术后输血、既往腹腔手术史、白蛋白<30g是妇科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妇科手术后并发肠梗阻与术中出血量过多、术后出血、既往腹腔手术史及白蛋白<30g等密切相关,术前了解既往手术史,减少术中出血量,能够降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妇产中心2017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妇科盆腔手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样选取同时期收治的95例妇科盆腔手术术后不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情况。结果:年龄>60岁、恶性肿瘤、合并高血压、手术时长>3 h、开腹手术、术后使用止血药物与妇科盆腔手术术后发生DVT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恶性肿瘤、术后使用止血药物是影响妇科盆腔手术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恶性肿瘤、合并高血压、手术时长>3 h、开腹手术、术后使用止血药物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更容易发生DVT,其中,恶性肿瘤、术后使用止血药物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并做好预防措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慎用止血药物等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发生颈肩痛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以降低腹腔镜手术颈肩痛的发生率和减轻颈肩痛的程度。方法回顾分析传统方法行腹腔镜手术发生颈肩痛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资料,并将该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合理调节气腹压力、改良手术体位、术中吸氧、术后半卧位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颈肩痛发生情况、颈肩痛程度。结果两组术后颈肩痛发生率比较,P〈0.01;VAS评分,两组比较,P〈0.01。结论合理调节气腹压力、手术体位、术中吸氧、术后采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延长吸氧时间等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减轻腹腔镜手术颈肩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继续出血的因素,从而不断规范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脑出血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前瞻性开放性队列研究,使用的数据常规收集368例我院患者,关于术后继续出血与发病的不同时间(分3个时间段:〈6,6~24,〉24h)的研究,以及对每个时间段的继续出血的发病率和手术前后发生躁动易出现继续出血等影响因素讨论。结果①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继续出血的发生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脑出血术后继续出血与收缩压增高有关P〈0.01,与舒张压增高无明显关系P〉0.05。③手术后躁动是立体定向术后继续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P〈0.01。④首次血肿清除量≥75%是引起患者术后继续出血,病情加重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术后继续出血与收缩压增高、手术后躁动、首次血肿清除量≥75%有关。  相似文献   

11.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小雪  徐雁飞  李强 《西部医学》2009,21(8):1325-1327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167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处理结果。结果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o.94%(11/1167)。附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o.28%(2/726),肌瘤剔除术为0.98%(2/205),子宫切除术为2.97%(7/236)。穿刺与气腹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34%(4/1167),术中并发症为0.34%(4/1167),术后并发症为0.26%(3/1167)。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种类手术(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手术的难易程度以及医生操作经验有关,了解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加强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的预警系统。方法:对412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危险因素,建立预警评分系统。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普胸术后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因素为:术前肺功能(P〈0.01)、术前心功能(P〈0.01)、手术类别(P〈0.01)和手术时间(P〈0.01)。根据心律失常发生可能性方程,建立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危险评分系统如下:术前肺功能异常(10分)、术前心功能异常(8分)、肺和食管切除手术(26分)、手术时间≥4h(12分);根据方程预测率来绘制ROC曲线,所对应的预测普胸术后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得分为26分,敏感度为92.4%,特异度为51.4%,26分以下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4.6%(27/185),26分以上的发生率为52.9%(120/2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胸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预擎评分系统简单易行,结果比较可靠,能给术后心律失常的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黄淑梅 《广西医学》2014,(2):272-27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方法。方法160例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住院先后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常规保暖措施,观察组给予动态调节环境温度、使用保温毯、热风机加温、体腔内加温等保暖措施。结果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中及术后体温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后各时点体温下降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7.5%(6/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0%(52/80)(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时采取针对性的保温措施能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在我科因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SF-36量表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收集收治的4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发生褥疮(褥疮组)的临床资料,按照1∶2比例在同期住院未发生褥疮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为对照(对照组),调查褥疮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褥疮组患者中≥8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营养不良、卧床时间>1年、每日协助翻身次数≤6次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7.50%、40.00%、45.00%、57.50%、35.00%,对照组分别为18.75%、13.75%、21.25%、31.25%、13.7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结论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年龄大、合并有糖尿病及营养不良、卧床时间长、每日协助翻身次数少是引发褥疮的危险因素,应从改善营养、增加翻身次数等方面采取相关护理对策以减少褥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科各类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39例DVT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结果盆腔手术是DVT的重要易患因素,病人的年龄、疾病类型、手术方式、创伤大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使用止血药等均对DVT的发生产生影响。结论妇科患者是术后并发DVT的高危人群,应该引起广大妇科医师高度重视,手术后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DVT很重要,但防范DVT形成的措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方法收集1894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相关冈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27例,医院感染率为11.99%。年龄≥60岁、病程≥10年、合并症≥2种、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分级高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更高(P〈0.01),接受各类导管置人操作尤其是2种以上操作、接受有创治疗方式、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责任护士年资较低、使用抗菌药物种类超过2种、抗菌药物应用时间≥15d、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更高(P〈0.01)。其中合并症≥2种、糖尿病、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抗菌药物种类≥3种、卧床时间≥15d是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多种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使用人工呼吸机机械通气、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长时间卧床等与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直接相关。临床护理针对相关因素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有助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詹亚茜 《黑龙江医学》2007,31(11):846-847
目的 观察克罗米酚(clomiphelle citrate,CC)对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方法 具有正常月经的妇女80例,其中对照组40例,CC组40例。观察两组受试者LH+0d子宫内膜厚度及回声类型,及LH+7d内膜厚度。结果 超声检查CC组LH+0d天子宫内膜厚度为8.36mm,〉8.0mm者占35.00%,对照组9.30mm,〉8.0mm者占70.00%,P〈0.01;CC组A型内膜占52.50%,对照组占75.00%。LH+7dCC组子宫内膜厚度为9.23mm,对照组为10.67mm,P〈0.01。结论 CC使子宫内膜厚度及回声类型发生改变,内膜发育延迟,可能损坏了子宫容易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心脏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行心脏手术患儿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132例心脏手术患儿中9例(6.82%)发生术后肺部感染;体外循环转流时间≥100 min、呼吸机支持时间≥24 h、同种输血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P <0.01)。结论体外循环转流时间≥100 min、呼吸机支持时间≥24 h 以及同种输血是小儿心脏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该类患儿应加强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20例,对其中腹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出现DVT的危险因素以及手术方式对患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年龄、BMI、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高血压病患病情况、静脉血栓病史、ASA结果以及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方式、估计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等情况将会影响患者的DVT发生率,无DVT组和DVT组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进一步的分层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中则显示,BMI≥35、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和术后卧床时间是影响患者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因素,同时手术方式会对患者的DVT发生时间、发生率等造成影响。结论 BMI≥35、经腹子宫切除术等是影响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的手术方式也会对患者的DVT发生情况造成影响,临床护理和治疗中应当考虑到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