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白介素-18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8(IL-18)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98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3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33例)和临床蛋白尿组(CP组,31例),并设正常对照组(NC组)25例,同时检测各组血清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和血脂、血压等指标,并记录糖尿病病程和计算BMI。结果(1)DM组血清IL-18中位数水平较NC组显著增高(P〈0.01);DM组血清IL-18水平与糖尿病病程、HbA1C、hs-CRP、UAER呈正相关(均P〈0.01),而NC组血清IL-18水平与HbA1C、hs-CRP、UAER无相关(均P〉0.05);hs-CRP、糖尿病病程、HbA1C、收缩压、IL-18与UAER呈正相关(均P〈0.01)。(2)MA和CP组的血清IL-18水平均较NA组显著升高(均P〈0.01),而CP组水平则较MA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清IL-18水平在2型DM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HhA1C水平相关;同时血清IL-18水平的变化可能与2型DN早期阶段的病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中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3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40例和大量自蛋白尿组(CP组)35例,同时随机分为糖耐量受损(IGT)组40例和正常对照(NC)组30例,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GF、TGF-β1、MMP-2、MMP-9、TIMP-1和Ⅳ型胶原(IVC)含量。结果IGT组和NA组HGF含量显著高于NC组(P〈0.01),而MA组与CP组含量显著低于NC组(P〈0.01),以CP组含量最低;NA、MA和CP组TGF—β1含量显著高于NC组与IGT组(均P〈0.01),以CP组含量最高;2型糖尿病3组间HGF和TGF-9、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P组和MA组MMP-2、MMP-9含量显著低于NC、IGT及NA组(P〈0.01),而TIMP-1与IVC含量显著高于NC、IGT和NA组(均P〈0.01)。结论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存在HGF与TGF—β1、及MMP/TIMP系统的失衡,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许水良 《四川医学》2013,(9):1471-1474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水平对Ⅰ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根据24h尿的尿白排泄率(UAER),将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TIDM)分为尿蛋白正常组(NA)91例,微量蛋白尿组(MA)8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CP)77例.另外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血清Hcy和UA水平以及二者与糖尿病肾病间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肾病各组的血清Hcy和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P组和MA组的血清Hcy和UA水平明显高于NA组(P〈0.05).血清Hcy和UA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SCR和BUN.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MA组和CP组中血清Hcy和UA水平与UAER呈高度正相关(P〈0.01);Logistic风险回归显示:血清Hcy和UA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Hcy与高UA血症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联合监测二者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脂及凝血功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正常对照组(NC组,n=18例)和2型糖尿病组60例进入本研究,根据24h微量白蛋白定量(24hMAU)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组,n=20例)、微量自蛋白尿组(MA组,n=22例)和临床蛋白尿组(CP组,n=18例)。比较各组血甘油三酯(Tl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征哪、纤维蛋白原(Fg)的水平。结果①CP和MA组TG均较NA组、NC组明显增高(P〈0.05);CP组TC较其他三组明显增高(P〈0.05),MA组TC较NC组明显增高(P〈0.05);CP组LDL-C较其他三组明显增高、MA组较NC组明显增高。②CP组赡较其他三组明显增高(P〈0.05),MA组Fg较NA、NC组明显增高(P〈0.05);CP组APTT、PT较其他三组均明显降低(1P〈0.05)。3.24hMAU与TG、TC、LDL—C、Fg、病程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血脂水平的异常及凝血功能的紊乱,血脂异常与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胱抑素C(CysC)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将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尿白蛋白〈30mg/24h),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尿白蛋白30~300mg/24h),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尿白蛋白〉300mg/24h);另选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组)。检测各组血清CysC、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尿素(BUN)、肌酐(SCr),并且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血Cys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较微量白蛋白尿组Cysc也明显升高(P〈0.05);三组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尿蛋白的增多而升高;CysC与CCR呈负相关(r=-0.417,P〈0.05),与BUN,Cr、CRP呈正相关(r=0.318,0.393,0.40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水平可以敏感地反应糖尿病肾脏损害的发生,联合检测CRP与Cysc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清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权晓娟  王妮  姜素珍  张水利  张莹 《医学争鸣》2007,28(24):2267-2268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方法:测定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in];4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期(20μg/min〈UAER〈200μg/min);3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大量白蛋白尿期(UAER〉200μg/min)的血清CRP含量,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也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均为P〈0.05).2型糖尿病肾病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也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均为P〈0.05).结论:血清CRP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中有不同程度升高,且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RP水平随尿白蛋白增加而升高.血清CRP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色素上皮源因子(PED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健康对照,126例T2DM患者,依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高低将患者分为尿白蛋白排泄正常组(NA)45例,微量白蛋白增高,尿蛋白定性阴性组(MA)50例,临床蛋白尿(尿蛋白定性阳性,PR)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6、PEDF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T2DM患者血清PEDF、CRP、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O.05);MA组患者血清PEDF、CRP、IIL-6水平显著高于NA组(P〈0.05);PR组患者血清PEDF、CRP、IL-6水平显著高于MA组(P〈0.05).T2DM患者血清PEDF、CRP、IL-6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成正相关.结论血清PEDF、CRP、IL-6水平在T2DM患者中显著增高,并随尿白蛋白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血清PEDF、CRP、IL-6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抵抗素((resistin))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0例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30例大量白蛋白尿组(CP组),30例健康对照者(NC组)的空腹血清ghrelin、resistin水平。结果:NA组血清ghrelin较对照组比较下降(P<0.05),2型糖尿病各组ghrelin水平随病情进展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P<0.05))。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抵抗素较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与BMI、C-P、CRP负相关;与TC、BUN正相关,血清resistin水平与HbA1C、TG、LDLc、VLDLc、BUN、UAER呈正相关,与FINS、HDL、CRP负相关, Ghrelin与抵抗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回归分析显示BMI是ghrelin的最重要变量,BUN、UAER是resistin的最重要变量。结论:ghrelin、抵抗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尿白蛋白排泄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组59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将糖尿病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2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19例与临床蛋白尿组(PR组)20例。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朵: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与TC、LDL、FBG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升高,并且随尿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铁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1型糖尿病(DM)早期肾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型DM患者54例,依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所选患者分为2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2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25例,选择门诊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MMP-9及MMP-2水平。结果:MA组血清MMP-9水平[(379.00±170.15)ng/mL]明显高于NA组[(228.41±147.21)ng/mL]和NC组[(112.80±78.85)ng/mL](均P〈0.01);MA组血清MMP-2水平[(297.84±78.50)ng/mL]明显高于NA组[(215.52±40.69)ng/mL]和NC组[(154.80±31.31)ng/mL](均P〈0.01)。结论:在1型DM早期肾病患者中MMP-9及MMP-2水平明显升高,提示MMP-9及MMP-2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1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测定160例T2DM患者(12DM组)及10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CRP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并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将T2DM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84例)及微量白蛋白尿组(76例),分析比较各组间CRP水平。结果T2DM组CRP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结论CRP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光抑素CYS-C(cystatin C)、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27例、微量蛋白尿组(MA)31例和大量蛋白尿组(P)16例,对74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CYS-C、Fg、CRP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Cys-C在糖尿病组均有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CYS-C、Fg、CRP水平逐渐升高,对照组的CYS-C、Fg、CRP与NA、MA、P中的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尿组血CYS-C、Fg、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CYS-C、Fg、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蛋白尿组,且以大量蛋白尿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血CYS-C、Fg、CRP水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和比较胱抑素-C(Cys C)、肌酐(Cr)、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UAlb)等指标,测定在糖尿病不同肾功能损害期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设正常对照组40例;收集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58例;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70例;2型糖尿病临床蛋白尿组即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47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Cys C、血尿素(BUN)、Cr、MUAlb,根据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慢性肾功能损害由NA组到MA组血清Cys C水平、MUAlb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MA组及CDN组均较对照组及N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UN、Cr升高及Ccr降低仅在CDN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 C水平是反映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慢性肾功能损害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不同时期的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hsCRP与T2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DN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微量白蛋白尿组(MA)及临床白蛋白尿组(CP),另选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NC);分别测定其血清hsCRP、三酰甘油(TG)、肌酐(Cr)含量。结果:T2DN各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hsCRP水平NA、MA、CP逐渐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DN患者中,hsCRP与TG及Cr呈正相关。结论:hsCRP是一种炎性反应因子,参与T2DN的发生发展,其水平随病程进展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探讨血清nesfatin-1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将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组,38例)、微量清蛋白尿组(MA组,39例)及临床清蛋白尿组(CP组,3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NC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nesfatin-1水平,同时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NC组比较,3组糖尿病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与NA组、MA组比较,CP组的nesfatin-1最低(P <0.05),而NA组和M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esfatin-1与收缩压、HOMA-IR、Scr、ACR、CRP呈负相关(r =-0.243、-0.486、-0.374、-0.228和-0.219,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 IR、Scr、ACR与血清nesfatin-1独立相关r =0.352、0.264和0.225);控制HOMA-IR影响,偏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血清nesfatin-1与其他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 T2DM患者nesfatin-1水平降低,而且DN患者CP组nesfatin-1水平最低。DN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的下降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的加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血清胱抑素C(Cys-C)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方法将530例2型糖尿病病人依据ACR进行分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ACR < 30 mg/g)361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30 mg/g≤ACR < 300 mg/g)118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LA组ACR≥300 mg/g)51例。比较各组体质量指数(BMI)、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ys-C、β2-M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并对Cys-C、β2-MG分别与尿ACR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A、MA、LA 3组中,性别、BMI、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MA组高于NA组(P < 0.01);BUN和Scr水平LA组高于NA组和MA组(P < 0.01);Cys-C和β2-MG水平,NA组 < MA组 < LA组(P < 0.05~P < 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Cys-C、β2-MG与均尿ACR呈正相关(r=0.402和r=0.624,P < 0.01)。结论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T2DM病人血清Cys-C、β2-MG水平也随之逐渐上升,且与尿ACR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脂蛋白α(LP-α)、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查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12月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MA)组45例和临床白蛋白尿(CP)组4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NC)组,记录各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ELISA测定各组血清CysC、LP-α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mAlb)水平,分析三者联合诊断CKD的价值。结果 NA、MA及CP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清C肽(C-P)、餐后2 h C肽(2 hC-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ysC、LP-α、mAlb水平均高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A组比较,MA组和CP组BMI、WC、FPG、2 hPG、HbA_(1c)、Fins、C-P、2 hC-P、SCr、BUN、CysC、LP-α、mAlb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组血清SCr、CysC、LP-a及mAlb水平高于MA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ysC与UAER、BUN、SCr呈正相关(r=0.326、0.308、0.312,P=0.000、0.010、0.008),LP-α与UAER、BUN呈正相关(r=0.318,0.330,P=0.010、0.000),mAlb与HbA_(1c)亦呈正相关(r=0.342,P=0.000)。经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CysC、LP-α、mAlb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1.26%和85.63%。结论血清CysC、LP-a、尿mAlb水平与CKD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CKD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肾损伤分子-1(KIM-1)及血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M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MA)组45例和临床白蛋白尿(CP)组44例,另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CON组),记录各组临床资料,测定各组生化指标,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尿液RBP、KIM-1及血CysC水平。结果 NA组、MA组、CP组BMI、腰围(W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抵抗指数(HOMA-IR)、血肌酐(SCr)、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RBP、KIM-1、CysC水平显著高于CON组(F=17.669、15.734、18.639、19.835、17.885、25.693、129.72、444.15、128.20、168.90、75.382、47.856,P均<0.01)。与NA组比,MA组、CP组BMI、WC、FPG、2hPG、HOMA-IR、SCr、UAER、Cys C、BUN、RBP、KIM-1水平较高(P均<0.01),而CP组血清SCr、CysC及尿UAER、BUN、RBP、KIM-1水平高于MA组(P<0.01)。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经ROC分析可知,尿RBP诊断D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2,95%CI(0.612~0.845);尿KIM-1诊断DN的AUC为0.682,95%CI(0.608~0.782);血CysC诊断DN的AUC为0.652,95%CI(0.526~0.712)。结论尿RBP、KIM-1及血CysC水平与早期DN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DN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三项生化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涂良水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29-230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和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三项生化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受检者尿清蛋白水平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正常蛋白组(NA)、微量蛋白尿组(MA)、大量蛋白尿组(LA),再选取3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血清Hs—CRP、Cys—C、尿NAG、尿素氮(BuN)、血肌酐(Cr)5个项目的测定,并作对比分析。结果MA、CDN组血清hs—CRP、Cys—C和尿NAG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s—CRP、Cys—C和尿NA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王薇  刘丽楠  李强  张巾超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7):1425-1426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受检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HGF水平,并分析HGF与HbA1c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空腹血糖、HbA1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尿组尿蛋白水平与其他3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H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GF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及HbA1c呈正相关(P〈0.01)。结论HGF与糖尿痛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血清HGF水平可能有助干旱期诊断和评估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