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非冠心病患者61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151例(冠心病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分组依据,并分析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与Gensini评分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但是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需要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若青  杨春燕  李洁冰  胡静  张莉 《河北医药》2009,31(13):1556-1558
目的分析餐后血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8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后者又分为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同时测定患者空腹及餐后4h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I)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空腹血清TC浓度显著增高(P〈0.05),冠心病组餐后4h血清TG、LDL-C浓度显著升高(P〈0.05),HDL-C浓度显著降低(P〈0.05)。餐后4h血清中TC、TG、LDL-C含量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增加,HDL-C、ApoAI含量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减少,TC、TG、L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H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78、0.061、0.025和-0.145,P〈0.05)。结论餐后血脂代谢紊乱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有内在的联系,对于预测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其进展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易晓君  周崇伦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394-3395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将326例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根据狭窄血管支数分成单支、两支和三支组和对照组,术前检测血清FIB和血脂。比较FIB浓度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组间有无差异,FIB浓度与血脂进行相关分析并与冠脉病变血管支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各组与对照组FIB浓度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FIB与HDL-C、ApoAI、TG、LDL-C、TC和ApoB明显相关(P〈0.05);偏相关分析发现FIB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明显相关(P〈0.01)。结论:FIB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胆红素、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1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冠状动脉主要血管或分支狭窄≥50%的患者165例作为观察组,狭窄〈50%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亚组(分别为47、41、77例)。比较各组胆红素、血脂等生化指标差异及Gensini评分。结果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及多支病变亚组TG高于单支病变亚组及对照组,单支及多支病变亚组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双支病变亚组低于单支病变亚组,多支病变亚组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亚组,单支及多支病变亚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多支病变亚组低于双支病变亚组,双支及多支病变亚组血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亚组和对照组,多支病变亚组低于双支病变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双支及多支病变亚组Gensini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积分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与胆红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161~-0.400,P〈0.01~0.05)。结论胆红素水平生理范围内增高是延缓老年高血压病发展为冠心病的保护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早期干预胆红素水平有可能延缓老年高血压的发展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梅建华  阮振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770-177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不同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心病健康体检者26例为对照组。设正常冠状动脉(0支病变)26例,1支病变39例,2支病变30例,3支病变21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hs-CRP浓度。结果:AMI组高于UA组、SA组及对照组(均P〈0.01);UA组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支病变组高于2支病变组(P〈0.05)及1支病变组和0支病变组(均P〈0.01);2支病变组高于0支病变组(P〈0.05),与1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支病变组高于0支病变组(P〈0.05)。结论:hs-CRP水平在冠心病患者急性炎症反应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动脉粥样硬化范围有关。CRP既是冠心病病变的致病因子,也是冠心病病变的预测因子,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也可作为治疗的一个新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60例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研究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8月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61岁以上患者60例为老年组,60岁以下患者60例为中青年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部位比较P〉0.05;病变血管支数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老年性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弥漫钙化病变明显高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重于中青年男性患者,说明老年冠心患者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尿酸(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26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患者入院后均行血清Hcy、UA检测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动脉硬化症、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血清Hcy及血UA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cy及血UA水平较正常组及粥样硬化组显著增高(P〈0.05)。冠心病组内多支病变组血清Hcy及UA水平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清Hcy及血UA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低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检测经选择性冠脉造影确诊的45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空腹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冠脉正常者(P〈0.01)。且冠心病发病年龄越低,胆红素水平也愈低(P〈0.05)。但冠脉病变支数似与胆红素水平无关(P〉0.05)。结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原因之一,对指导冠心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年男性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证实的32例冠脉粥样硬化者(冠脉狭窄〈50%)、86例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50%),并选30例冠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进行血清脂联素的测定,同时检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水平(FINS)、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等相关指标,计算HOMA-IR指数。结果冠心病组及冠脉粥样硬化组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尸〈0.01),冠心病组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冠心病组中急性冠脉综合征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1)。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支病变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单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P〈0.05),而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291、-0.221,P〈0.05),与HORA-IR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476,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RA-IR指数是影响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最重要因素(r^2=-0.46,P〈0.01)。结论脂联素参与中年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降低,且其浓度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韩伟  蔡丽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055-105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292例,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组)141例和冠心病非糖尿病组(对照组)151例,对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血管狭窄的程度较重(狭窄程度I〉75%的比例为78.01%比52.32%(P〈0.05),3支血管均发生病变的比例显著增高(59.57%比36.42%,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广泛且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健康生活方式对男性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共计170例。根据患者有无不健康生活方式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98例,有不健康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吸烟、熬夜、运动少。B组患者72例,经调查患者无不健康生活方式。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依从性良好。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和9个月随访最小管腔直径(MLD),支架植入部位参考血管直径(RD)、再狭窄率(DS);统计分析患者靶病变血运重建率(TLR)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检测患者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术后9个月随访两组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1.3±1.0)mm VS (2.4±0.4)mm]和再狭窄率[(56±33)%VS(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9个月TLR为15.4%, TVR为14.6%;B组随访9个月TLR为6.2%, TVR为3.8%。两组在TLR和T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5.26±1.06) VS (4.36±1.14) mmol/L;(2.87±0.84)VS(2.46±0.65) mmol/L;(2.66±1.30)VS(1.96±1.1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健康生活方式增加男性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率。  相似文献   

12.
丛蓓  张小冲  李明生  姜涵 《现代医药卫生》2014,(10):1473-1474,1476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2013年临床拟诊为CHD患者120例,按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结果分为阳性组(70例)和阴性组(50例),阳性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5例)和多支病变组(21例)。结果冠状动脉CTA阴性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为(389.4±115.9)pg/mL;冠状动脉CTA阳性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为(881.6±670.6)pg/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P〈0.01)。冠状动脉CTA阳性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各组血浆NT-proBNP水平逐渐增高。冠状动脉CTA阳性组各亚组即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之间、双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组之间、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7.5、8.5,P〈0.05或0.01)。结论 CHD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其血浆NT-proBNP水平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李俊峡  赵玉英  李树仁  张莉  丁超  齐晓勇 《河北医药》2009,31(19):2537-2538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单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54例患者进行IVUS检查,根据IVUS面积狭窄率≥50%分为介入干预组及对照组。观察斑块的性状及IVUS面积狭窄率,并进行随访观察并发症。结果介入干预组32例,对照组22例,介入干预组斑块性状以软斑块及偏心性斑块为主,介入治疗中无明显的并发症,随访1年,介入治疗组再发心绞痛3例,对照组发生心绞痛4例,心梗2例,猝死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对临界病变的狭窄程度及指导介入治疗有一定的价值,对IVUS面积狭窄率≥50%的病变进行介入干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0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稳定性心绞痛31例作为对照组,急性冠脉综合征75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冠脉狭窄评分,测定血PAPP-A和sCD40L的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PP-A和sCD40L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Gensini评分平均为(104.6±39.7)分,与PAPP-A呈正相关(r=0.2719,P<0.05);与sCD40L呈正相关(r=0.7328,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PAPP-A和sCD40L的表达与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樊宗成 《安徽医药》2014,18(3):541-543
目的 研究炎性细胞、尿酸、胆红素含量与冠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冠脉病变患者按照病变程度不同分为A组(单支病变21例)、B组(双支病变18例)、C组(三支及以上病变11例)三组,另选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的13例为D组,通过实验室检查方法和冠脉造影方法统计相关指标并利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与冠脉病变的相关关系.结果 C组患者体内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A、B、D三组(P<0.05),而甘油三酯与尿酸水平明显高于A、B、D三组(P<0.05);C组患者体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明显高于A、B、D三组(P<0.05).结论 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越重(表现为冠脉分支病变数目多),其甘油三酯、尿酸、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越高,而胆红素水平越低,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伴发颈动脉狭窄(CAS)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是否有CAS将7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CAS组(128例)和非CAS组(64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CAS的发生率为16.5%(128/775)。CAS组年龄高于非CAS组[(69±6)岁比(68±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的发生率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x2=11.425,P〈0.01)。左主干病变CAS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x2=7.8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年龄和冠心病多支病变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伴发CAS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高龄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预测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价值。方法对16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颈动脉的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无冠心病组38例)和总冠心病组(单支病变46例,双支病变40例,3支病变36例)。结果对照组及冠心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发生率随之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8.
唐静悦  孟存良 《河北医药》2009,31(13):1551-1553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BIL)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60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采用Gensini法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SS)。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结果CHD组血清TBL明显低于非CHD组[(7.9±2.7)μmol/Lvs(15.5±3.9)μmol/L,P〈0.01],而血浆OX-LDL明显高于非CHD组[(98±38)mmol/Lvs(29±11)μmol/L,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BIL与血浆OX-LDL的变化呈负相关(r=-0.65,P〈0.01)。双变量分析显示TBIL、DBIL、IBIL与CSS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血清胆红素代谢紊乱参与了CHD的发生和发展,其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有关。CHD患者血清TBIL抗LDL氧化能力的减弱可能是导致OX-LDL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