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6年,Morgan首先报道一种由PHA激活的单核细胞产生的T细胞生长因子,其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培养上清液中具有维持正常T细胞体外长期生长的作用,1979年命名为IL-2人IL-2是含有133个氨基酸分子的糖蛋白,其基因定位于4q26-28,不同来源的IL-2糖基不同,重组的IL-2(rIL-2)缺乏糖基,但与天然IL-2功能无差异。IL-2对机体免疫系统有多种调节功能:(1)促进辅助T细胞(TH)、抑制T细胞(TS)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增殖;(2)增强NK细胞和细胞介导的细胞毒T细胞(CTL)的溶细胞活性;(3)诱导产生IFN-α,β,γ等细胞因子;(4)产生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从而可溶解抗NK细胞的新鲜肿瘤细胞;(5)活化B淋巴细胞受IL-2作用,发生一定程度的增殖反应,促进B细胞成为抗体分泌细胞。IL-2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LR4配体脂多糖(LPS)对B细胞功能影响及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脾脏CD19+B细胞,体外用LPS刺激后,CBA(cytometric bead array)法检测B细胞分泌的Ig(immunoglobulin)亚型;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细胞表型;CB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6、IL-10、IL-12p70、TNF浓度。利用ERK、JNK、p38MAPK和NF-κB信号转导抑制剂检测B细胞内细胞因子分泌的信号转导通路。结果 LPS可以诱导B细胞产生IgG1-κ和IgM-κ抗体,上调B细胞表面CD40、CD80、CD86和MHCⅡ类分子的表达,促进IL-6、IL-10和TNF的高分泌。JNK、p38MAPK和NF-κB信号转导通路调控B细胞IL-6、IL-10和TNF的分泌。结论 LPS可以通过诱导抗体产生、上调共刺激分子表达和促进细胞因子分泌等多方面调节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28和白细胞介素-29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细胞介素-28(IL-28A、IL-28B)和白细胞介素-29(IL-29)是一组由病毒或双链RNA诱导的多种细胞产生的新型白细胞介素,它们能结合一种由IL-10RB和IL-28Rα组成的异二聚体型Ⅱ类细胞因子受体,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而发挥其抗病毒或其他防御功能。作者就IL-28与IL-29的分子结构、编码蛋白、受体与生物学活性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右江医学》2017,(5):603-606
<正>IL-23是一种可以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属于IL-12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其生物学活性与IL-12相似,又不同于IL-12,主要是由活化的CD4+T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1]。IL-23能促进T细胞增殖及分化,诱导T细胞产生IFN-γ,诱导TH17分泌IL-17相关的IL-17A和IL-17F、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16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军  莫武宁 《医学综述》2007,13(3):182-184
白细胞介素-16(IL-16)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如:将CD4+细胞募集炎症部位、促使Ca2+向细胞内转移、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复制以及诱导前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等。近年,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6.
B细胞除了能通过产生抗体,提呈抗原来发挥免疫作用外,还有免疫抑制功能。机体内存在少量的调节性B细胞(Breg),能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10、肿瘤坏死因子等)或直接的细胞接触诱导免疫耐受、抑制过度炎症反应等,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抗感染免疫、移植耐受的维持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Breg细胞的功能相关分子、作用机制以及与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p)体外诱导A549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以及核因子-κB(NF-κB)阻断剂二硫氨基甲酸吡啶(PDTC)对IL-8产生水平的影响。方法:将A549细胞与不同感染复数和不同刺激时间的Mp共同孵育,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的含量;用不同浓度的NF-κB抑制剂PDTC预处理A549细胞,然后再以Mp诱导,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的含量。结果:A549细胞经Mp刺激后,IL-8的产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对照组(P<0.05),且IL-8的产生水平与Mp的感染复数和感染时间具有依赖性。NF-κB抑制剂PDTC一定程度上可抑制Mp诱导的A549细胞IL-8的产生(P<0.05)。结论:Mp可诱导A549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IL-8,NF-κB阻断剂可有效降低Mp诱导的IL-8的产生,抑制NF-κB活化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唐任光 《右江医学》2007,35(2):199-201
白细胞介素-6(IL-6)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曾经被命名为β2-干扰素(IFN-β2)[1]、杂交瘤/浆细胞瘤生长因子(HPGF)、B细胞分化因子(BCDF)、B细胞刺激因子-2(BSF-2)、溶细胞性T细胞分化因子(TCDF)、26 KDa诱导蛋白和肝细胞刺激因子(HSF)等[2]。从发现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其结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做了大量研究,进一步对这些物质的纯化鉴定和基因结构分析,已证实为同一种蛋白体,现统称为IL-6[3]。由于IL-6所具有的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受到广泛关注,现综述IL-6及其受体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检测,探讨其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组对照研究,其中恶性肿瘤患者44例,健康者43例,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CD4 、CD8 等T细胞亚群及NK细胞、B细胞,定量分析CD4 、CD8 分泌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恶性肿瘤患者NK细胞活性和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CD3 、CD4 、CD8 、B细胞和Th2型细胞因子(IL-4)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可能是导致免疫偏移的原因,检测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反映患者的免疫水平,对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白细胞介素(IL)- 4体外诱导人M2型巨噬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其标志分子CD68、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MR)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Transwell非接触式共培养TAM和SW620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AM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IL-12、IL-23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活性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法(EMSA)检测SW620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活性;四氮甲唑蓝法(XTT)和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FACS)双标记法分别检测培养后SW620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IL- 4诱导的人M2型巨噬细胞可表达CD68和MMR,不表达iNOS.SW620与M2型巨噬细胞共培养24、48h后,培养上清液中M2型巨噬细胞分泌的IL-10和TGF-β水平较培养前明显升高(P均<0.01),IL-12和IL-23水平与培养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M2型巨噬细胞共培养24、48h后,SW620的NF-κB DNA结合活性较培养前分别降低了72%和75%(P均<0.01),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下降了48%和59%(P均<0.01);凋亡率分别为6.37%和7.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7%(P均<0.01).结论 TAM可能通过抑制SW620细胞的NF-κB活性,抑制SW620细胞增殖,促进SW62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IL-18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开森 《九江医学》2004,19(4):81-84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DC)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最初发现它可诱导辅助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产生γ-干扰素(INF-γ),故曾被称为IFN-γ诱生因子(IGIF)。近来诸多研究证实,IL-18除能强烈地诱导免疫细胞释放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外,亦具有增加FasL的表达以及增强NK细胞毒性作用等多种生物学效能,在免疫调节、抗感染及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关于IL-18生物学功能方面的一些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CIK细胞和DC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1].CIK细胞在体内归巢于脾脏、淋巴结等,可特异地聚集于肿瘤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分布于除脑和睾丸以外身体各部的任何组织.DC通过受体的方式摄取外来抗原,并能与这些抗原表面的MHCⅠ类和Ⅱ类分子结合,刺激初始型CD8 T细胞和CD4 T细胞活化.DC除了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外,还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B细胞的增殖,活化体液免疫应答[2].因此,将具有高效杀伤活性的CIK细胞和具有强大肿瘤抗原递呈能力的DC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肿瘤,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本文就CIK细胞和D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B细胞具有分泌抗体、抗原提呈、分泌免疫调节因子等作用,在免疫应答中主要产生正向调节作用。近期研究发现,自身免疫病小鼠部分B细胞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细胞因子,发挥负向免疫调节作用。这部分B细胞已被命名为调节性B细胞,  相似文献   

14.
李永旺  张德明  毛宝龄  钱桂生 《重庆医学》2004,33(11):1606-1607,1610
目的观察兔抗人LBP多抗对LPS诱导的肺Ⅱ型细胞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肺Ⅱ型细胞随机被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LPS组、加LPS前30min加抗体组、LPS与抗体同时加入组、加入LPS后30 min加抗体组和加LPS 后1 h加抗体组,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检测肺Ⅱ型细胞NF-κB的活性,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BP抗体早期应用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肺Ⅱ型细胞NF-κB活性,并显著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结论 LBP抗体能抑制LPS诱导的肺Ⅱ型细胞NF-κB的活化和TNF-α和IL-6产生.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2在病毒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怀艳  韦嘉 《医学综述》2014,(11):1940-1942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对机体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作用强大而广泛,不仅在抗肿瘤、抗寄生虫等免疫应答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在抗病毒免疫应答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对IL-12的研究将可能为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颖有效的方法。该文就IL-12的结构、受体、生物学活性及其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强效诱导产生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介导T细胞增殖和促进NK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等生物学活性。研究发现IL-18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现就IL-18的来源、生物学活性以及其与OSAHS的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TLA-4Ig)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抗体内注射促进供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诱导受者免疫耐受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对照组(仅输注imDC)、CTLA-4Ig组、ICAM-1单抗组和CTLA-4Ig ICAM-1单抗联合组,每组均以2×106 C57BL/6供者imDC经尾静脉输注受鼠(雄性),自imDC输注之日起连续2周向受鼠腹腔内注射CTLA-4Ig或(和)ICAM-1单抗(0.1 mg/d),DC输注1周后4组均行异位心脏移植,于心脏移植后7 d和21 d,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CTLA-4Ig或联合ICAM-1单抗治疗后均明显抑制同种imDC免疫的移植受体脾脏T细胞对同种抗原刺激的增殖反应,降低淋巴细胞毒活性,明显抑制血清和MLR反应中Th1细胞因子IL-2、IFN-γ的产生,显著提高Th2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明显降低心脏移植受体同种抗体IgG的产生.ICAM-1单抗治疗组的受体T细胞对同种抗原刺激的增殖反应虽有减弱,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对MLR反应上清和血清中IL-2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而对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没有明显的作用.结论:CTLA-4Ig联合ICAM-1单抗治疗可通过诱导受体T细胞对同种抗原特异性的低反应性,抑制淋巴细胞毒活性和B细胞的体液免疫反应,并促进Th2细胞的极化来促进imDC诱导的同种抗原特异性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自分泌细胞因子及其体内外杀瘤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探讨CIK细胞对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正常人的外周肝素抗凝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成CIK细胞;同时建立人胃癌高侵袭转移瘤(OCUM-2MD3)细胞裸鼠腹膜移植模型.检测CIK细胞中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其对OCUM-2MD3细胞株体内外杀瘤时上述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①CIK细胞培养过程中其上清液IL-2、TNF-α、INF-γ、GM-CSF含量随时间增长而升高,至2周左右达最高峰,随后下降;②体外培养CIK细胞以E:T=25:1对OCUM-2MD3肿瘤细胞作用后,IL-2含量减低明显(P<0.05),TNF-α、GM-CSF含量均降低,INF-γ含量升高;③体内抗瘤实验结果表明,CIK治疗组血清中IL-2、TNF-α、IFN-γ、GM-CSF的含量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CIK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2周左右具有最大生物学活性;CIK细胞可能通过其自身分泌IL-2、TNF-α、IFN-γ、GM-CSF等细胞因子参与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RP8/MRP14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表达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Luminex xMAP液相芯片系统检测重组MRP8/MRP 14蛋白诱导腹腔巨噬细胞6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水平变化;MRP14不同结构域融合蛋白刺激细胞,检测TNF-α、IP-10和IL-6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RP8/MRP14刺激细胞p38MAPK、JNK和ERK激酶磷酸化变化;细胞预先用p38MAPKs、JNK、ERK激酶抑制剂、TLR4和RAGE受体拮抗剂预处理,之后给予MRP8/MRP14蛋白刺激,检测TNF-α、IP-10和IL-6表达.结果 MRP8/MRP14能显著诱导TNF-α、IP-10和IL-6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升高约98.2、378.6和6.3倍(P<0.01),MRP8/MRP14不能诱导IL-2、IL-5和IFN-g的表达;MRP14全长及其结构域EFhand-1、EFhand-2及EFhand-1+2融合蛋白能够诱导TNF-α、IP-10和IL-6的表达(P<0.01),CT末端结构域不具有诱导活性;MRP8/MRP 14刺激细胞后1 h p38 MAPK、JNK及ERK激酶发生显著磷酸化变化,持续至2h;与单纯MRP8/MRP 14组相比,p38MAPK抑制剂SB203580显著抑制TNF-α、IP-10和IL-6的表达(P<0.05);JNK抑制剂SP600125显著抑制TNF-α和IP-10的表达(P<0.05),对IL-6的表达无影响;ERK及其上游MEK1/2的抑制剂PD98059和U0126显著抑制IL-6的表达(P<0.05);TLR4抑制剂TAK242抑制了MRP8/MRP14诱导的TNF-α、IP-10和IL-6的表达(P<0.05),而RAGE中和性抗体仅部分抑制MRP8/MRP14诱导的IL-6的表达(P<0.05).结论 MRP8/MRP14能够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IP-10和IL-6的表达;MRP蛋白以包含有钙离子结合基序的结构域具有诱导细胞因子表达的活性;TNF-α和IP-10的表达与TLR4受体及其下游的p38MAPKs、JNK通路有关,IL-6的表达则同时由TLR4和RAGE受体介导,继而激活下游的p38MAPKs和ER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0.
雷秀玲 《医学综述》1998,4(1):23-25
<正>对白细胞介素-6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人们发现激活的T细胞可分泌多种B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故称B细胞刺激因子2(B-cell Stimulat-ing Factor-2,BSF-2)/B用细胞终末分化因子(B-cell Differentiation Factor,BCDF).根据其组织来源和作用特性的多样性,曾给予了不同的名称经分子克隆研究证实它们是同一种蛋白分子,命名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本文对IL-6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生物治疗方面的进展加以综述.1 IL-6抗肿瘤作用及机制IL-6是一个多功能细胞因子,在宿主防御反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