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老年和青壮年患者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 60例下肢或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分成老年组(A组,≥70岁)和青壮年组(Y组,<70岁),每组30例.硬膜外穿刺置管后注入15 ml不同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每组第一位患者左旋布比卡因浓度均定为0.375%,其后各患者所用浓度按序贯法进行选择,浓度变化梯度定为0.025%.以改良Bromage评分法判断运动阻滞程度,计算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C50.结果 A组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运动阻滞的EC50为0.349%(95%可信区间:0.327%~0.373%),显著低于Y组的0.453%(95%可信区间:0.424%~0.484%)(P<0.01).结论 与青壮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运动阻滞的EC50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分娩镇痛时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分娩镇痛时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 30例ASAI级初产妇,在第一产程宫颈开至2~3 cm时,L2,3硬膜外间隙穿刺,注射负荷量左旋布比卡因10ml,第1例产妇的左旋布比卡因浓度为0.5%,应用序贯法确定下一例产妇的药物浓度,相邻浓度比值为0.95.注药后30 min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评价下肢运动阻滞程度.结果 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C50为0.562%,95%可信区间为0.542%~0.584%.结论 分娩镇痛时第一产程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10 ml)运动阻滞的EC50为0.562%,95%可信区间为0.542%~0.584%.  相似文献   

3.
三种不同局麻药腰麻最大运动阻滞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序贯试验评估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鞘内注射后达到Bromage 3级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比较三种局麻药腰麻的运动阻滞效应.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99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分别鞘内注射0.5%等比重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或布比卡因,起始剂量均为7 mg,剂量变化梯度为1mg,鞘内注药后25 min内双下肢改良Bromage达到3级为有效.结果 罗哌卡因组腰麻产生最大运动阻滞的ED50 为9.62 mg,95%可信区间(CI)为9.16~10.09 mg;左旋布比卡因组的ED50为9.55mg,95% CI为9.01~10.11 mg;布比卡因组的ED50为6.08 mg,95% CI为5.39~6.80 mg.罗哌卡因最大运动阻滞相对效价比是布比卡因的0.63倍(95% CI 0.56~O.73).结论 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的运动阻滞效应明显低于布比卡因,而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妇科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的效应.方法 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身高155~170 cm,体重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2组(n=30),布比卡因组(B组):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0.5%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0.5%左旋布比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每组第1例患者局麻药剂量均为5 mg,剂量变化梯度为1 mg.运动阻滞有效定义为蛛网膜下腔注药结束后20 min内双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均达到3分.若上1例有效,则下1例采用低一级剂量;若无效,则下1例采用高一级剂量.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两药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及其95%CI为6.04(5.30~6.93)mg,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及其95%CI为9.55(8.62~10.97)mg,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低于左旋布比卡因(P<0.01);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效价比及其95%CI为0.63(0.52~0.7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时运动阻滞的效应低于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对患者硬膜外注射左旋布比卡因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下肢手术患者45例,年龄30~72岁,体重52~83 ks,ASA Ⅰ或Ⅱ级,按不同年龄分为3组:Ⅰ组(≤45岁)、Ⅱ组(46~64岁)和Ⅲ组(>64岁),每组15例,均采用腰段硬膜外麻醉,左旋布比卡因(7.5 mg/ml)用量1.8 mg/kg(含肾上腺素5 μg/ml).经L1,2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射试验量0.5%左旋布比卡因3 ml,3 min后注射剩余量0.75%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注药后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每组随机选择9例,于注药后即刻、注药后10、20、30、45、60、90、120、180、240、360、480、840、和1 440 min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左旋布比卡因浓度,绘制血浆左旋布比卡因浓度-时间曲线,计算3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Ⅰ组比较,Ⅲ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高,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P<0.05);各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均达100%;各组左旋布比卡因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硬膜外注药后1 440 min时Ⅱ组和Ⅲ组左旋布比卡因血药浓度高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左旋布比卡因消除半衰期明显长于Ⅰ组,Ⅲ组明显长于Ⅱ组(P<0.05).结论 不同年龄患者硬膜外注射0.75%左旋布比卡因1.8 mg/kg安全有效;随年龄增加,感觉阻滞平面升高、感觉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延长,药物代谢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鞘内注射后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量(ED50)及其运动阻滞的相对效能。方法104例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鞘内注射0.5%(质量/体积)的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起始剂量是4mg,试验递增剂量为1mg.有效的定义是:鞘内注药5分钟内任一下肢出现运动阻滞(改良的Bromage评分和臀部运动功能评分)。结果鞘内注射罗哌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值为5.79mg(95%CI:4.62~6.96);左旋布比卡因的ED50为4.83mg(95%CI:4.35~5.32);布比卡因的ED50为3.44mg(95%CI:2.55~4.34)(P〈0.0007)。运动阻滞效能的相对比例: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为0.59(95%CI:0.42—0.82);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为0.83(95%CI:0.64~1.09);左旋布比卡因/布比卡因为0.71(95%CI:0.51~0.98)。结论3种酰胺类局麻药鞘内注射后运动阻滞效能由低到高分别是: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7.
分娩镇痛时硬膜外罗哌卡因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分娩镇痛时硬膜外罗哌卡因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 30例ASA Ⅰ级初产妇,在第一产程宫颈开至2~3 cm时,L2,3硬膜外间隙穿刺,头端置管3 cm,注射负荷量罗哌卡因10 ml,第1例产妇罗哌卡因浓度为0.5%,应用序贯法确定下一例产妇的药物浓度,相邻浓度比值为1.04.注药后30 min时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价下肢运动阻滞程度.结果 罗哌卡因运动阻滞的EC50为0.674%,95%可信区间为0.651%~0.697%.结论 分娩镇痛时第一产程硬膜外罗哌卡因(10 ml)运动阻滞的EC50为0.674%,95%可信区间为0.651%~0.697%.  相似文献   

8.
患者硬膜外注射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患者硬膜外注射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术、经腹或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2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5~59岁,随机分为0.75%左旋布比卡因组(Ⅰ组)和0.5%左旋布比卡因组(Ⅱ组),每组10例.麻醉方法为腰段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经L1,2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分别经2 min注入0.75%或0.5%左旋布比卡因2 mg/kg.硬膜外注药结束后30 min内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注药后即刻、注药后10、20、30、45、60、90、120、210、300、420、540、660和840 min时取中心静脉血3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左旋布比卡因浓度,绘制血浆左旋布比卡因浓度-时间曲线,计算2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2组血浆左旋布比卡因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2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75%和0.5%左旋布比卡因2mg/kg腰段硬膜外阻滞安全性高,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两者药代动力学特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妇科硬膜外左旋与消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效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膜外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的特点,高浓度局麻药产生较好肌肉松弛,利于手术;较低浓度则镇痛效果良好而无运动阻滞,则利于术后或分娩镇痛等临床需要。本研究拟通过序贯法测定妇科手术中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LBUP)与消旋布比卡因(BUP)运动阻滞最低有效浓度(M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鞘内注射不同局麻药的药效学.方法 择期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69~82岁,体重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3组(n=30):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分别于蛛网膜下腔注射0.5%左旋布比卡因、0.5%罗哌卡因、0.5%布比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初始剂量分别为7、10、6 mg,相邻剂量比均为0.9.阻滞有效,则下一例采用低一级剂量;阻滞无效,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剂量.阻滞有效的标准为:蛛网膜下腔注药后20 min内感觉阻滞平面达T10.计算3种局麻药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鞘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阻滞的ED50及其95%CI分别为6.781(6.561~7.024)mg、9.135(8.670~9.616)mg和5.170(5.012~5.333)mg.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效价比为0.76∶0.57∶1.00.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鞘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阻滞的效价比为0.76∶0.57∶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