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为57.1%,总有效率为85.7%。结论:丁香柿蒂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林俊和 《光明中医》2013,28(2):356-357
中风后呃逆继发于中风之后,故其除呃逆的一般特点之外,尚有其特殊之处。目前对中风后呃逆的病机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故笔者结合各医家的论述,将中风后呃逆之病机归纳为以下六方面:①心脑受病,神不导气;②肝克脾土,胃气上逆;③痰浊中阻,胃失和降;④阴虚燥热,胃火上扰;⑤气虚血瘀,胃失和降;⑥脾肾阳虚,胃气上逆。  相似文献   

3.
中药灌肠治疗中风后呃逆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调气降浊汤灌肠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呃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胃复安肌注,治疗组使用自拟调气降浊汤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调气降浊汤保留灌肠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刘武孝  陈霄  付永妮  张敏 《陕西中医》2013,34(4):466-467
目的:观察呃逆方配合西药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呃逆方加穴位注射,对照组30例采用呃逆方加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呃逆方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明显优于呃逆方配合肌肉注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止呃汤联合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方法:以止呃汤结合西药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者中,13例在1天内呃逆消失,16例在2天内呃逆消失,5例在3天内呃逆消失,2例在5天内呃逆消失。结论:止呃汤联合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自拟方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中风后呃逆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以自拟方结合针刺治疗及氯丙嗪注射液治疗;疗程5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方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呃逆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肯定,本文将近几年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作一综述,常见的针刺方法包括穴位注射法、电针法、指压穴位法、耳穴疗法、以及其它如埋针、穴位按摩、走罐等.  相似文献   

8.
刘斌 《山西中医》2014,(9):35-3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46例,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7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36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华蟾素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呃逆俗称打嗝,持续72 h以上,通过药物及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者为顽固性呃逆.中风后呃逆,发病率较高,目前无确切有效的方法.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采用醒脑开窍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合并顽固性呃逆1例,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董某,男,48岁,2012年8月4日入院.  相似文献   

10.
电针鱼腰穴治中风后顽固性呃逆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鱼腰穴为主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使用鱼腰穴及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呃逆的穴位进行电针治疗作为治疗组,另将未加鱼腰穴的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结论:电针鱼腰穴为主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中风呃逆是中风较常见的合并症,一般不能自行缓解,往往揭示患者病情危重,易引起应激性溃疡。笔者应用多种配穴手法,辨证取穴治疗一例病程较长,病势凶险,病机复杂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57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确诊的45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均采用针刺双侧内关、三阴交及中脘穴,配合氯丙嗪注射液25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45例患者痊愈36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顽固性呃逆多发于有器质性疾患的患者,其发病机制目前仍然不十分清楚,且西医治疗手段有限,疗效亦不确切。针灸对于顽固性呃逆有一定疗效,现作综述如下。1中风后呃逆李氏犤1犦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呃逆。主穴取中脘、内关、足三里,肝火犯胃型加膻中、内庭、期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5天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内治愈4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采用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近10年关于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相关文献,观察并总结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穴位配伍方法。结果发现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穴位配伍方法运用了针灸配穴众多方法中的几种,主要是本经配穴、辨证配穴、按部位配穴为主。各种配穴方法的使用在临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而何者更优尚不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呃逆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文章对近3年来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选穴、常见的针刺治疗方法及其疗效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规范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17.
王建春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01-102
目的:探讨现代文献治疗中风后呃逆的针灸治疗处方用穴规律.方法:检索近3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期刊文献,统计分析常用腧穴、归经、部位.结果:检索出治疗中风后呃逆处方57个,涉及穴位47个,其中足三里、内关、中脘、膈俞、太冲为常用腧穴,膀胱经、胃经穴位所占个数及使用频率均高于其他经络,头面部穴位使用频次较多.结论:治疗中风后呃逆常用足三里、内关、中脘、膈俞、太冲等穴,膀胱经、胃经腧穴及头面部腧穴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肌肉注射甲氧氯普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5例给予耳穴埋豆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风后呃逆见效快,总有效率高,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耳穴埋豆法治疗中风后呃逆见效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张鸿 《河北中医》2012,34(7):1041-1042
呃逆俗称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病情轻者可自行消退,严重者持续不断,若持续时间超过48 h称为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2009-01-2011-10,笔者采用针药联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38例,与采用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呃逆在中风疾病中较为常见,且症状顽固,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1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