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为医院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60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男性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女性;中药注射剂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以损害皮肤系统最常见。结论临床药师要加强中药注射剂监控及指导,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药制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范围涉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以及其他许多方面。其中中药注射剂由于疗效好、应用方便,临床无论中、西医大夫都用。但随之而来的是不良反应(ADR)的报告也急剧增多,其中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已占全部中药不良反应的70%以上。近年来,对中药注射剂ADR的症状表现、性别、年龄特点以及用药特点及药品种类的分析等屡见报道。通过探究引起中药注射剂ADR的多种原因和各种因素,针对中药注射剂ADR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干预防范措施的效果和一些用药建议以及一些政策的建议,从而更好地、更有效地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使其在临床中更为广泛应用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临床使用历史和广泛的民间基础,医生和患者越来越多的求助于安全,作用缓和,具有适应多样性疾病的中药,为中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近年来中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逐年增多,且成为当前国际范围内日益关注的问题。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对策等方面阐述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以便合理使用中药,尽量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0年~2012年收集的7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所涉中药注射剂品种及分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不良反应病例数最多,占26.39%;72例不良反应病例中有70例采用静脉给药;72例不良反应是由6类17个品种所致,累及人体6大系统。结论 医院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尽量避免或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95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探讨95例中药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5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临床表现、相关的药品及剂型、发生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诱发不良反应的中药品种较多,主要为注射剂;年龄分布以老年人居多。结论: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发生规律,为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提供帮助.方法 对29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主要与药物剂型、静脉给药途径等因素有关.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及呼吸系统损害为主,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后果严重,应引起重视.结论 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刺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学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循环系统反应等几个方面,对近几年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探析预防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措施;提醒医护人员加强阿奇霉素临床用药的观察与监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丽萍 《中外医疗》2014,(27):69-70
目的分析总结中药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并制定中药合理用药的相应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采用中药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18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进行总结。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中药和西药不合理联用的69例,中药不按规定炮制的有49例,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错误的有32例,没有对症用药的有26例,其他原因引起的有13例。结论合理用药是临床应用的重要方面,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对其配伍,煎煮,炮制和辩证等加强管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药品不良反应136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临床用药品种的日益增多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几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ADR监测,对提高药品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就引起ADR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涉及药物种类等方面对本院所收集的136例ADR报告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在医疗机构的贯彻实施,用药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近年来中药提取加工制成的注射剂大量应用于临床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笔者对我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收集的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初步分析,为以后临床上发生同类不良反应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状及临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状及制定预防对策,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数据进行分析,查阅有关文献,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严重,在医疗机构中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流程,加强用药监护,能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并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流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上报的4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者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占31.2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45.83%);涉及12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结论临床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监测,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近几年来我院2 180例次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病例,通过查阅临床上ADR报告,寻找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 2 18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者共有39例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问题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仍有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生产管理和临床监测,坚持合理用药,是用药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11-114
目的 分析辽宁某医院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旨在帮助医务人员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保证患者临床用药更合理、更安全、更有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2019 年辽宁某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54 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发生年度、患者年龄、性别、药品剂型、给药途径、涉及系统及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结果 中药不良反应在60 岁及以上患者中多发,主要以中药注射剂为主(77.95%),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中前5 位均为为中药注射剂,排名第一的药品是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结论 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骨伤患者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总结,以使中药注射剂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安全,既促进疾病康复又可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方法 对我院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出现的如:过敏反应、毒性反应、配伍、用药剂量及方法等方面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在我院常用20余种中药注射剂中,有9种3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均经及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教育,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查清配伍和用药说明,控制滴速,严密观察,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做好观察、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最大可能减少或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公众的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38例中药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与其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具有多发性和普遍性,往往不可预测。结论:正确认识、看待中药不良反应,探寻其发生的原因,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重视合理用药,预防和减少ADR,为临床的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针对性药学服务措施。方法将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面监测其不良反应现象,探讨针对性药学服务措施。结果造成中药的不良反应原因包括多方面,主要有用量不当、品种混用、用药方法以及患者体质等方面。结论采用中药不良反应原因繁多,加大用药知识宣传,提高药品质量,加强药品合理配伍,全面监控,能够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分析,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4例中药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用药时间、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的关系,并分析不良反应累及的主要系统和器官及其主要临床表现.结果 中药不良反应患者男女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中药不良反应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73.4%的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1 h内,发生不良反应由中药注射制剂引起的占56.5%,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结论 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制剂的监测,重视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上报的107例ADR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7例不良反应中,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ADR最为多见,占47.66%,其次为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83例,占77.57%。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20.
禹俊梅 《中外医疗》2010,29(31):137-139
中药不良反应日益增多,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提出了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以便提高对中草药可能的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的认识,提高中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加强用药监护,保障用药安全,尽量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防治中药中毒,更好的为人类的保健事业作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