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些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可被超声心动图所识别,提示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差。切面超声心动图在检出赘生物方面的敏感性较 M 型超声心动图为高.本文作者研究切面超声心动图诊断赘生物的准确性,并试图确定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赘生物和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检查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手段,通过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再进行手术,比较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后手术结果,对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有赘生物存在18例,超声心动图检测有赘生物存在15例,检出率为90%,超声诊断正确率为75%,手术结果在瓣膜损害和赘生物附着部位检测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测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能准确快速地发现赘生物,符合手术检查的结果率较高,效果良好,说明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有较强特异性,可成为主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和超声心动图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但比例有所下降;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增多,血培养的阳性率仅为22.9%。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的检出率为85.2%,有助于早期诊断。赘生物分布位置、回声等具有其超声特点,超声心动图可检出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瓣周脓肿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检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和其并发症,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有2个目的:(1)确定不同观察者判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的不一致性;(2)评定这些赘生物的特征预测栓塞事件的价值。 方法 1989年至1991年间Duke大学医学中心研究50例疑有或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任一项可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1)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组织学证据;(2)持续血培养阳性且排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超声心动图是非侵入性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瓣膜赘生物的首选方法,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比经胸超声心动图精确。在很多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瓣周脓肿比较困难,甚至不可能。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否优越尚不清楚。为了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炎并发瓣周脓肿的诊断价值,作者采用经胸和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前瞻性连续观察118例患者发生心内膜炎的137个自身或人工瓣膜,随后均经尸检或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6.
作者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CSE)检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TE)病人的赘生物,并与手术或尸检结果相对照,以评价(CSE)对赘生物的诊断价值。男42例,女20例,年龄3~81岁(平均43.8)根据临床表现:发热、出汗、心脏杂音、脾肿大、栓塞和血培养阳性等而诊断为AIE。所有病例均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瓣膜赘生物的形态、大小、回声、分布及其瓣膜损害情况及追踪患者在上级医院的诊疗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心动图能直接提供心脏瓣膜赘生物的附着部位及数目、大小、形态、活动情况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赘生物进行定性诊断,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李品君吴杨贾文春史玉琦(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脏科南京210008)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心动描记术赘生物近十年来,由于超声心动图的发展,使感染性心内膜炎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1]。本文总结我院10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危害严重的心脏疾病之一。有时几周,几个月,甚至瓣膜已被破坏尚不能做出诊断,而能否及时确诊和早期合理治疗对预后影响极大。1973年,Dillon 用M—型超声心动图诊断细菌性心内膜炎8例,对其所见进行了描述。当前用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已成为一项特有的诊断方法。用M—型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近二年国内亦有报道,而用实时两维切面扫描(Real-  相似文献   

10.
M型超声心动图和两维超声心动图(2DE)检出赘生物,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然而,约20~30%病人由于肥胖、肺气肿或胸廓畸形,以致经胸壁2DE(TTE)显像不佳,诊断价值降低。Hanrath等倡用经食道2DE(TOE),采用高频探头以提高分瓣率,且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位于近场,故显像优于TTE。本文评析TOE和TTE检出赘生物的准确性。对象为临床拟诊为IE的连续96例住院病人(A组),其中20例进行手术或尸检(B组)。另以连续70例施行主动脉瓣(35例)和二尖瓣(35例)手术组无  相似文献   

11.
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诊断及手术效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之间行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者共119例,术前均进行血培养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急诊手术32例,择期手术82例,所有病人经外科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及周围坏死组织,纠正心内畸形,施行瓣膜置换。结果:术前超声发现赘生物115例(96.6%),瓣膜穿孔20例(16.8%),血培养结果阳性32例(26.9%);术中发现心内赘生物115例,穿孔21例,与术前超声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死亡5例(4.2%),其中急诊术后早期死亡2例(6.25%),择期术后早期死亡3例(3.66%),两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为临床上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依据,对已确诊的患者应努力控制感染并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药瘾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静脉吸毒史3~6年,起病前均无基础心脏病。静脉药瘾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于右心,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赘生物主要在右房室瓣、肺动脉瓣上;肺部急性炎症浸润或多发性肺脓肿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该组血培养阳性者13例。结论 静脉药瘾者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右心感染多见,超声心动图和血培养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IE患者89例,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瓣膜受累情况、赘生物附着部位并测量其大小。结果血培养阳性患者30例(33.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例,革兰阳性球菌21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瓣膜赘生物形成患者85例(95.5%),其中主动脉瓣30例、左房室瓣21例、主动脉瓣和左房室瓣13例、右房室瓣11例、肺动脉瓣10例;赘生物直径10 mm者45例、11~15 mm者33例、16~20 mm者5例、21 mm者2例。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能快速发现并准确定位IE患者心脏瓣膜赘生物,诊断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14.
24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249例的诊断、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88年1月~2006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249例,先天性心脏病89例(35.7%),风湿性心脏病134例(53.8%),无基础病变者26例(10.4%),所有病人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病灶,纠治瓣膜病变及心脏畸形,术前进行血培养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外科手术治疗前,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脏及大血管赘生物219例(87.9%),血培养阳性103例(41.4%).手术后死亡9例(3.6%).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和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组 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 ( IE)患者均有海洛因滥用史 ,临床多次血培养 ,最终均查得为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之特点为三尖瓣呈多线条反射 ,瓣叶附着赘生物 6例 ,其中双瓣膜多光点 1例 ,右心房侧显示反流 Vmax390 cm/m。单瓣三尖瓣受累者以右心室功能受损为主 ,伴下腔静脉扩张。作者认为二维超声心动图 ,特别是并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出右心 IE( RIE)赘生物直观 ,准确 ,检出率可达 10 0 % ,但发生肺栓塞率与赘生物大小 ,多少无关。 RIE较右心 IE( LIE)治疗效果好 ,但赘生物不易消除 ,受累瓣膜修复尚有待手术解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15例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特征,对主动脉瓣上赘生物、穿孔或撕裂的形态及活动作了描述,并提出超声心动图对本病有很可靠的诊断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右心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的感染性炎症,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与左侧心脏心内膜炎有所不同。根据静脉内滥用药物或肺动脉插管等病史,结合超声心动图发现瓣膜赘生物及阳性血培养,多能作出准确诊断。早期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和/或外科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抗凝治疗对>1cm 的赘生物可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在IE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IE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IE的心脏基础疾病及临床表现,总结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 IE患儿40例中,先天性心脏病22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4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无基础性心脏病5例。超声心动图检查,伴有赘生物36例,阳性率为90%。患儿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8例,脾肿大12例,镜下血尿10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IE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依据,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心外九病区近10年来(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培养、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手术情况),以改良Duke标准为诊断依据。结果:161例患者中,术前有反复发热病史126例,占78.3%;术前行血培养149例,阳性率20.1%;术前超声发现瓣膜赘生物130例,阳性率80.7%。依照改良Duke标准,术前确诊8例,疑似诊断106例,另有47例患者为手术中证实。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诊断手段,重复多次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阳性率;加强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认识、充分详实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数据将有助于临床诊断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与MRI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3例肥厚型心肌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人均进行心脏超声及心脏MRI扫描。将心脏超声及心脏MRI扫描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心肌肥厚、赘生物的检出情况。结果超声与MRI对于室间隔、心前壁、心后壁的心肌肥厚厚度检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侧壁及后尖部心肌肥厚度检测,MRI检测结果明显高于超声检测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共检测出赘生物31例,检出率为93.94%,MRI共检测出24例赘生物,检出率为72.73%,MRI赘生物检出率明显低于超声检查(P0.05);超声检查赘生物的大小为(6.07±1.17)mm,MRI检查赘生物的大小为(7.31±1.04)mm,超声检查对直径较小赘生物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尤其是直径小于5mm的赘生物,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对于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的赘生物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P0.05);而对于二尖瓣及三尖瓣赘生物的检出率,两种检查方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62.35%,特异度为74.11%,准确性为93.94%;MRI诊断的灵敏度为70.41%,特异度为62.24%,准确性为72.73%;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0.91%,特异度为80.14%,准确性为96.96%。结论 MRI检查可较好显示心肌肥厚程度及病变部位,但对于赘生物的检查不如超声准确,因此,联合心脏超声及MRI检查,对确诊肥厚型心肌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