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母亲说,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个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人。沉默寡言也许是,但老实巴交我却不太想像得出来——他似乎一直是很威严的。在我10岁以前的记忆中,母亲的急脾气使她成了严母;而父亲,一向表现得很温和,教育方法永远是循循善诱。然而当我长成一个少女的时候,父亲似乎变了,从一个温厚长者一变而成为家庭暴君。  相似文献   

2.
顾芯 《家庭护士》2007,(12):82-85
听母亲说,父亲年轻的时候,是个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人。沉默寡言也许是,但老实巴交我却不太想像得出来——他似乎一直是很威严的。在我10岁以前的记忆中,母亲的急脾气使她成了严母;而父亲,一向表现得很温和,教育方法永远是循循善诱。然而当我长成一个少女的时候,父亲似乎变了,从一个温厚长者一变而成为家庭暴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爱的人是谁?”毫无疑问,我的答案永远都是我的父亲。因为是父亲给了我生命,给了我生存的勇气。  相似文献   

4.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三年了。但父亲那特有的咳嗽声始终缭绕在我的耳际。无论何时只要听到一声酷似父亲的咳嗽,就好像父亲还活着,瞬间的喜悦虽然短暂,但却能让我沉入对爸爸又一次深深的回忆。 在我记事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严厉、善良、慈爱的人。他中等偏瘦,  相似文献   

5.
说句心里话     
杨玲云 《当代护士》2001,(21):51-51
说句心里话,我不是一个好女儿。父亲患病那年,科里确实很忙,三个人轮流上特护,以致父亲手术那天我也没请假,只能换个夜班守在他身旁。望着病重的父亲,我心里很内疚。自己是护士,却不能护理自己的父亲,因为我的病人离不开我呀。  相似文献   

6.
冰川 《当代护士》2006,(10):42-43
父亲一大早就来敲我的门,看我惺忪的模样,并没有进来,只递给我一个塑料袋说:“刚买的新鲜猪肝.一定要吃呵!”父亲转身蹒跚着下楼了关上门的那一刻,有风吹起了父亲的白发.我心里猛地痛了一下:父亲真的老了啊!认识父亲的人都会对我说,你有一个慈祥的好父亲。听了后,便会有暖暖的温情在我心里流淌。  相似文献   

7.
想穿羊披     
第一次认识羊披是28年前。当时我6岁,随父亲到一山区水库工地玩,看到山民们无论男女老幼皆穿一身羊披褂,身后还拖个小尾巴,十分有趣,就问父亲,他们是羊还是人?父亲非常严肃地说,他们是人,而且是最真实的人!从此,那羊披那人物便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 第二次见到羊披是五年前,我  相似文献   

8.
阳惠 《当代护士》2007,(9):61-61
也许,我这一辈子最让我感动和牵挂的人应该是父亲。 也许,我这一辈子最让我自豪的是我用我的爱护理和挽救了无数患儿。读书时代,每天吃着父亲做的早餐,放学后感受他温暖的关怀,生病时得到他的悉心呵护,还记得那个寒风凛凛的冬天,他背着我,打着赤脚趟过乡村小河,为了保护我他全身都湿了,父亲冻得直打哆嗦,那是数九的寒冬啊!所以父亲对我朴实、  相似文献   

9.
娟儿 《当代护士》2007,(7):48-48
总是认为父亲不疼我,从没有像两个弟弟那样在父亲身上打滚撒娇过。和父亲产生隔阂,除父亲很少逗我玩一下(其实父亲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也很少逗弟弟们),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父亲要去外婆家。我和大弟都吵着要去,可父亲谁也不带。于是父亲骑车在前面走,我和大弟倔犟地跟在后面,最后惹得父亲火冒三丈,跳下车来就追着我们打,我和大弟一看情况不妙,撒腿就跑,  相似文献   

10.
桑米 《当代护士》2005,(9):56-57
对于死亡,我有很深切的体验:我一岁多一点点,我的父亲自己结束了才36岁的生命,父亲的命运是反右时代的一个悲惨的例证:那年,我母亲28岁,我姐姐5岁,我哥哥3岁,我弟弟以6个月的胎龄,睡在我母亲的肚子里。可惜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扔下这么多的责任、义务与亲情而撒手人寰,但长大后听母亲说,如果父亲不自己死,也会受折磨而死。  相似文献   

11.
说句心里话     
说句心里话,我不是一个好女儿。父亲患病那年,科里确实很忙,三个人轮流上特护,以致父亲手术那天我也没请假,只能换个夜班守在他身旁。望着病重的父亲,我心里很内疚。自己是护士,却不能护理自己的父亲,因为我的病人离不开我呀。 说句心里话,我不是一个好媳妇。公婆远道而来,我不能抽出时间陪他们逛逛街景,做上几道拿手的饭菜孝敬老人。他们要走,我也没能去送一送,总觉得有些遗憾。  相似文献   

12.
水水 《家庭护士》2006,(11S):8-9
我们那个村子里只有几十户人家,我父亲在乡里中学教书,妈妈一个人种着山坡上的几块梯田,我有一个哥哥,他跟着父亲在乡中学读书,从我们那个村子到乡政府所在的那个小镇要翻过两座大山,走几十里山路,早上太阳没出来上路,到晚上太阳下山才能赶到小镇上。所以我父亲和哥哥一个月最多回家一趟,住一夜。又匆匆离开家。家里只有妈妈、奶奶和我,三个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相似文献   

13.
我们那个村子里只有几十户人家,我父亲在乡里中学教书,妈妈一个人种着山坡上的几块梯田。我有一个哥哥,他跟着父亲在乡中学读书。从我们那个村子到乡政府所在的那个小镇要翻过两座大山,走几十里山路,早上太阳没出来上路,到晚上太阳下山才能赶到小镇上。所以我父亲和哥哥一个月最多回家一趟,住一夜,又匆匆离开家。家里只有妈妈、奶奶和我,三个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有一天黄昏,放学后,我又一个人在河滩上低头寻找那些在我看来漂亮的小石头。等我回家时候,有一条小黑狗跟着我,一直跟到我家门口。第二天早上,我开门后发现小黑狗还没…  相似文献   

14.
父爱润无声     
又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我出门上班去,因感觉不早了,便急匆匆地赶路。忽然听到有人叫我,抬头一看是一个熟悉的面孔,哦,竟然是父亲!我很是意外,父亲不是在胶州的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父亲依然是从前的父亲,只是头上多了几缕白发,散布在凌乱的发间,额头的皱纹里写满了疲惫,让人好生心疼。可以想象这个年纪的父亲,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的劳累。  相似文献   

15.
不融的雪     
我是个爱雪的人.却又惧怕有雪的季节.漫天的白雪总是勾起我对远方父亲的思念。每当看到父亲牵着孩子的小手在雪中奔跑时.鼻子总是酸酸的。  相似文献   

16.
邓逢喜 《当代护士》2006,(10):43-43
小时候很怕父亲,印象中他总是不苟言笑,一脸严肃,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好好学习。第一次感受父亲严肃面具下的温柔,是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的一天深夜,我突然觉得浑身发冷、发抖,之后便全身发烫,头痛欲裂。那时外面正下着大雨,父亲把我裹在他厚厚的大衣里面,背着我去医院。趴在父亲的背上,感觉父亲的背好苋阔,好温暖,像大山一样强壮而有力。打完针回来的路上,我在父亲背上睡着了,到家的日寸候在迷迷糊糊之中听见母亲说:怎么全身都湿透了,不是穿着雨衣吗?之后我便很盼望自己再次生病,这样又可以享受趴在父亲背上的幸福时光了!  相似文献   

17.
怀念父亲     
洪彦 《当代护士》2006,(8):44-44,49
父亲去世近三年了,我仍然会时时想起他,每当怀念父亲的时候,我就会感到无比的愧疚和自责,心也会针刺般隐隐作痛——。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秉承着农民特有的憨厚朴实和勤劳,父亲不善言,每天只知道起早贪黑地在田间劳作,经常错过了吃牛饭和晚饭的时间,让饥肠辘辘的我们等到父亲一回家就狼吞虎咽地把桌上早已准备的饭菜一扫而光,父亲只是怜爱地看着我和姐妹们却并不责备,自己则和着残羹剩饭将就一餐。而我还在心底埋怨父亲经常让我饿肚子。  相似文献   

18.
孙青 《康复》2021,(10)
案例故事三 父亲投资被骗后,终日呆坐在椅子上…… 讲述人娜娜(31岁) 如果我能早些发现父亲的异样,多给他一些关心和陪伴,他现在的状态或许会好很多. 这事发现在父亲退休后的第三年.当初,我特地回国庆祝父亲光荣退休.他工作了大半辈子也该好好地享受生活了.但一切似乎并没有那么理想,母亲在视频对话里总说父亲情绪低落,不适应退下来的日子.现在的平淡与以往的呼风唤雨相比,差别太大.我无法在父亲身边照料陪伴,只能嘱托母亲多开导开导父亲,让他想开一点,好好过日子.  相似文献   

19.
王夕芳 《当代护士》2007,(11):50-51
在我的心底,一直生长着一个誓言,我要用我的笔写写我的父亲母亲。但我从没有能够好好记述下什么。我不敢直面我的父亲母亲,我不敢往深处去解析痛楚的伤口,在我心里,我一直没有把他们跟“老”联系在一起只觉得,我是孩子,他们就是大人。而父亲母亲突然之间真的老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们已白发苍苍,满脸皱纹,腰背佝偻……  相似文献   

20.
父爱如山     
父亲是典型的关中汉子,平凡而沉默,如家乡那没有花草点缀的黄土山。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方圆几里有名的庄稼能手,而且拉得一手好二胡,但很少言语,我们姊妹从小到大记忆犹新的好像只有那几声吓斥,从未听到过他给我们讲什么道理,有过什么爱抚的举动。在我的眼里父亲高大、神圣、不可亲近。但每次我们拿回“三好学生”奖状时,微笑会偷偷在他的嘴角露一下,每次我都用心捕捉这一瞬间,因为,这是童年时代父亲留给我最温馨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