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心内膜电极,目前最常使用的是经头静脉切开插入法和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法。国内多数学者鉴于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法所用的导入器(包括穿刺针、指引钢丝、扩张管和外套管),费用较贵,外套只能用一次,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如气胸、血肿、血胸、气拴、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
<正> 我院1988年10月~1990年11月采用自制外套管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导引电极技术,安装了13例永久起搏器。现将操作体会作一简介。13例中,男12例,女1例,年龄32~81(平均58.4±13.7)岁,有症状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例。起搏器皆为单电极VVI型。采用壁较簿而相对较硬、内径能通过电极导管头部及相应大小扩张管的国产塑料管,制作外套管代替撕剥式电极导线导引器,其长度以能使扩张管头部外露2~3cm为宜,并用锐利刀片纵行剖开。选锁骨中内1/3交界下方约2cm处为穿刺点,针尖向上、向内、指向胸骨上窝和甲状软骨之间。局麻后先用尖刀切开皮肤约1cm,以小血管钳分离切口深部皮下组织和肌肉。穿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6 2岁。因发作性头晕、乏力半年 ,加重 1周于 1998年 4月 5日急诊入院。查体 :血压 12 0 / 75 mm Hg(1mm Hg=0 .133k Pa) ;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率 48次 /分 ,无杂音 ;肝脾不大。心电图示 度 型房室传导阻滞 ,化验检查血、尿、便常规 ,肝、肾功能 ,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入院诊断为 度 型房室传导阻滞。经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 ,送入电极 ,安装永久性起搏器 (VVI) ,7天拆线 ,出院 2天后 ,患者右肩部至整个右上肢肿胀、疼痛。到当地医院行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示 :右腋静脉血栓形成。再次入我院。化验检查 :白细胞 6 .0…  相似文献   

4.
<正> 1986年以来我院抢救危重患者共施行右室心内膜临时起搏18例次,其中13例次为经锁骨上途径锁骨下静脉插入导管,其余经股静脉。永久起搏10例,经头静脉和颈外静脉埋置导管分别为2例,经锁骨上和锁骨下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分别为4例及2例。经锁骨上途径置管方法:采用头低足高位或平卧位肩胛间垫一小枕(7~8cm厚),以使锁骨部突出、锁骨下静脉充盈。穿刺点选在右侧胸锁乳突肌锁骨端与锁骨交角处的陷窝内。局麻后用尖刀刺透皮肤及  相似文献   

5.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近年有长足发展,但是临时人工心脏起搏仍不尽人意。本院以经锁骨上穿刺锁骨下静脉方法床旁紧急人工心脏起搏10例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急诊入院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6~76  相似文献   

6.
报告12例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安置永久起搏导管病人静脉造影的结果,75%(9/12)的病人发生了锁骨下静脉血栓,6例患者系部分阻塞,3例为完全阻塞。作者认为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在于更换起搏导管时避免插入困难和血栓脱落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性、80岁。因病窦综合征于1998年3月2日接受永久性起搏器治疗。局麻下做好右胸囊袋后,于切口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导引钢丝至上腔静脉入口处时只向头侧弯曲。将钢丝头端弯成弧形,多次调整角度,钢丝呈锐角进入上腔静脉。沿钢丝送入扩张管及鞘管,至钢丝折...  相似文献   

9.
10.
在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或心脏骤停时,为赢得时间,我们采用无X线透视,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双电极带有气囊的漂浮起搏导管,行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术救治患者11例,疗效满意。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男8例,女3例。年龄24岁~73岁。基础心脏病:病...  相似文献   

11.
黄显华  李金源 《心脏杂志》2011,23(6):824-824
我院于2005年开始比较用不同方法穿刺腋静脉安置永久起搏电极19例。1对象和方法缓慢心律失常患者19(男12,女7)例,年龄38~81岁。均符合永久起搏器植入的Ⅰ类或Ⅱa类适应证。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扩张型心肌病;所发生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例,最慢心  相似文献   

12.
13.
穿刺胸廓外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安置永久起搏器电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穿刺胸廓外锁骨下静脉 (ESV)和腋静脉安置永久起搏器电极的方法。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1月 ,共 44例病人 ,男 2 6例 ,女 18例 ,年龄 37~ 82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33例 ,Ⅱ°~Ⅲ°房室传导阻滞 11例 ,其中双腔起搏器 2 8例。方法 X线下 ,用 18G针 ,于锁骨下第一肋外 2~ 3cm进针 ,与水平面成 45度 ,针头指向肋锁交界处锁骨下第一肋外缘至内缘间 ;若无回血 ,针头逐步向胸骨侧移动 ,范围 2cm ;针头始终触及第一肋是保证穿刺安全和成功的标志。另采用HP 5 5 0 0型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仪 (CDFI)测定 2 5例正常成人ESV和腋静脉内径和解剖位置 ,探查部位在右上胸第一肋和第一肋以下。结果  44例病人共穿刺 47例次均成功 ,其中ESV 46例次和腋静脉 1例次。每例穿刺次数 1~ 5次 ,平均 3次 ;进针深度 2~ 4cm ,平均 2 5cm。经皮穿刺点距锁骨 3~ 4cm ,针头入锁骨下静脉时距锁骨下 0 5~ 1 5cm。一例穿刺入锁骨下动脉 ,无其他并发症。CDFI测定ESV的走行在肋锁交界处第一肋上方 ,位置固定。结论 本方法安全、成功率高 ,避免了锁骨下和头静脉的缺欠和并发症 ,适于安置各种起搏电极。CDFI可指导穿刺ESV。本法远期效果尚待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14.
为14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施行了非漂浮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紧急床边心脏起搏。用边起搏边搏送电极导管、心电监护起搏心电图判断有无起搏及电极导管位置方法。结果:14例起搏操作均成功,推送电极一次成功12例、2次2例,从穿刺开始到右心室起搏时间平均72S,电极导管插入深度平均32cm,持续起搏时间为1~194h,无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5.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床旁临时起搏器快速安置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安全、简便的临时起搏器安置方法。方法选取78例病人,在床旁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将临时起搏电极在观察起搏信号与送入右心室,通过测定阈值及QRS波群的形态确定电极位置。结果78例病人穿刺均获得了成功,所用时间平均13.51±4.69min,留置时间平均为2.23±2.29d,起搏阈值平均为0.73±0.26V。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床旁临时起搏术是一种安全,快捷的临时起搏器安置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穿刺胸廓外锁骨下静脉安置永久起搏器电极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锁骨上途径穿刺锁骨下静脉在临时起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 8例需安装临时起搏器的患者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 ,首选锁骨下途径 ,一次不成功改为锁骨上途径。记录二组中两种穿刺方法的例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老年组 76例中有 2 9例改行锁骨上途径 ,非老年组 3 2例中有 1例改行锁骨上途径 (P<0 .0 5 ) .经锁骨上途径并发症 6例 ,经锁骨下途径并发症 12例 (P>0 .0 5 )。结论 合并肺气肿且需紧急起搏的老年人宜首选经锁骨上途径穿刺锁骨下静脉 ,经锁骨上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是安全、可靠的 ,适用于临时起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腋静脉途径穿刺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比较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常规组)和经腋静脉途径(非常规组)穿刺植入电极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X光曝光时间等。结果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相似(P0.05);非常规组穿刺并发症少于常规组(0.36%vs 1.81%,P0.05),但非常规组X光曝光时间要明显长于常规组[(83.51±29.09)s vs(10.72±30.47)s,P0.05)]。结论经腋静脉途径穿刺植入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有效,安全性好,但其X光曝光时间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 ,76岁 ,因快慢型病窦综合征安置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术中行左侧锁骨下静脉 (SV)穿刺术 ,多次穿刺均仅能见静脉血从穿刺针头滴出 ,负压回抽不畅 ,放置钢丝不能到达腔静脉。改右侧SV穿刺术 ,结果与左侧一样未成功。分别从左、右贵要静脉注射 76 %泛影葡胺 2 0ml行SV造影 ,结果显示左SV近心端明显变细、狭窄 ,远心端明显粗大呈窦状 ;右SV扭曲畸形 ,中段呈螺旋形 (透视下更清晰 ) ,近心端稍变细 ,远心端及腋静脉粗大 (附图 )。经右股静脉入路放置附图 SV造影显像 (患者取平卧位 ) 左图为左SV ,右图为右SV临时起搏…  相似文献   

20.
经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埋置起搏器电极导线10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经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埋置起搏器电极导线的安全性及减少电极导线断裂并发症的作用 ,对 10 3例应用该方法安置起搏器的患者进行了 0 .5~ 6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未发现与电极导线植入有关的并发症 ,包括经锁骨下静脉径路安置时较常见的电极导线断裂等严重并发症 ;说明该法有助于延长电极导线及起搏器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