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脑间纵裂血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脑间纵裂血肿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特殊的硬膜下血肿 ,桥静脉破裂出血是其主要原因 ,早期症状体征不重或者有中间清醒期 ,大脑镰综合征是其特征性表现 ,CT可确诊。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对其做一概括性描述。  相似文献   

2.
额叶脑挫裂伤合并大脑纵裂血肿临床不多见,国内外报道不多[1-3]。大脑纵裂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e-matomas,ISH)病变发展相对较慢,表现为对侧下肢单瘫或偏瘫,下肢重于上肢,称之为大脑镰综合征,但合并有额叶脑挫裂伤后临床表现不典型,因而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本文总结了自1994年以来收治的26例外伤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ISH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强对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的认识。方法 对3例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8岁、70岁、74岁;1例为自发性,2例为外伤性;发病后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行走不稳、大脑镰综合征(对侧单瘫或以下肢为重的偏瘫)、或短暂意识障碍等,并有延迟出现的特点;2例经复查头部CT确诊,1例经复查头部CT及MRI确诊,均经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 本病头部CT、MRI具有特征性表现,且头部MRI更具敏感性,结合大脑镰综合征可以确诊,治疗及预后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外伤性大脑纵裂血肿的认识,探讨大脑纵裂血肿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1例外伤性大脑纵裂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41例患者中,直接手术13例,15例行颅内压监护,其中5例因颅内压进行性增高行开颅手术,余13例先行保守治疗,其中3例因意识下降及出现较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行开颅手术。结果出院时根据GOS评分进行疗效评定,恢复良好30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对外伤性大脑纵裂血肿的患者,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颅内压变化、神经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等是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高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认识。方法:分析18例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外伤性脑梗死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常继发于严重的颅脑外伤,CT表现为基底节区或/和脑叶梗死,常伴脑水肿和颅内血肿等颅脑损伤征象,结论:CT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尾状核头部出血的CT与临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14例经CT证实的尾六核头部出血,其中单纯尾状核头部出血1例,向内破入脑室10例,向外侵及内囊1例,向内外扩展者2例,阐述了此4型的临床特点,提出本病应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性脑室内血,丘脑出血鉴别。  相似文献   

7.
胼胝体出血的临床和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脑室出血是高血压患者脑壳核的出血经脑尾状核与内囊的薄弱三角处破入脑室系统,大量的脑室出血并铸形破坏极大,原因是出血堵塞了脑脊液循环通道,造成脑内压急剧升高,短时间内可形成恶性颅高压导致脑疝、脑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同时血肿及血肿崩解产生的有毒物质对周围重要脑组织损伤也极大[1]。本文经纵裂入路治疗9例脑室出血铸形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常因劳累、精神紧张等因素诱发。多发于老年或中年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 ,近年脑血管淀汾样变致脑出血受到重视 ,已成为老年人原发性、非外伤性和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 ,淀粉样血管变性常引起多灶性出血。现将我们遇到的 1例老年人双侧脑出血报道如下。1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 ,6 8岁 ,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 2小时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 :血压 19.3/9.3kPa,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 ;专科检查 :嗜睡状态 ,言语欠流利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 3mm ,对光反射灵敏 ,双眼底视…  相似文献   

10.
经纵裂入路相关的大脑静脉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大脑上静脉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及体表定位,研究经纵裂入路获得理想手术视野而不损伤桥静脉的方法.方法 借助手术显微镜对2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的大脑上静脉进行了显微解剖和测量.结果 (1)在上矢状窦额后区和枕后区都有一段没有静脉汇入的"安全区",分别称为"第一安全区"和"第二安全区";"第一安全区"位于冠状缝前32.6 mm和冠状缝后7.5 mm之间;"第二安全区"位于人字缝下5.5mm和枕外隆凸之间.(2)充分游离纵裂附近的桥静脉,可以增加纵裂牵开宽度:在额极区可以增加2~3 mm;在"第一安全区"可以增加4~11mm;在"第二安全区"可以增加10~17 mm.结论 (1)经胼胝体前入路的内侧开颅点应设在冠状缝前32.6 mm的前方和冠状缝后7.5 mm的后方,Poppen入路的内侧开颅点为人字缝下5.5 mm的上方和枕外隆凸.(2)充分游离纵裂桥静脉的贴段和蛛网膜下腔段可以增加纵裂的牵开宽度而不增加桥静脉的紧张程度,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桥静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伤性纵裂间硬膜下向肿的临床诊断、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的11例外伤性纵裂间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外伤性纵裂间硬膜下血肿因临床少见,且表现不典型,其中5例早期有漏诊或误诊;1例行开颅手术清除颅内血肿,余均行中西医结合治疗,11例均痊愈。结论外伤性纵裂间硬膜下血肿临床少见,且血肿量常不大,易被漏诊或误诊,但影像学特点较有特异性,只要充分认识,易于确诊。早期确诊,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脑梗塞以往认为是脑外伤后少见并发症。随着CT、MRI普及应用,该病检出率有增多趋势。现总结我院1986年以来由CT检出18例并住院的病例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外伤性纵裂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外伤性纵裂区血肿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和手术疗效.结果 按GOS治疗结果评定,术后随访1-9年,恢复良好16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21例均有明确出血来源,大脑前动脉远段分支破裂出血和纵裂区静脉破裂出血者以全纵裂血肿多见且手术效果较好,纵裂区脑组织挫伤出血者以局部纵裂血肿和挫伤水肿为主,部分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正确掌握外伤性纵裂区血肿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技巧,及时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外伤性纵裂血肿患者的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eatment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traumatic 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ematoma ( TISH ). Method The clinical datum, surgical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of 21 patients with TISH treated with mircrosurger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ccording to Glasgow coma scale(GCS) ,good recovery was found in 16 cases, moderate disability in 2, severe disability in 1, vegetative survival in 1, and death in 1 during postoperative follow - up period (1-9 years ). There were confirmed sources of hemorrhage in all 21 cases. The whole cerebral longitudinal fissure hematoma was more frequently seen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e from rupture of the distal part of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nd veins in the cerebral longitudinal fissure, the prognosis was usually good. Local hematoma, laceration and edema in the cerebral longitudinal fissure were more frequently seen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e from brain tissue laceration of the longitudinal fissure, the prognosis was usually poor. Conclusions Good understanding of surgical indications, commanding of surgical skills and timely surgical intervention are helpful in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TISH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前纵裂大脑镰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压迫视神经并累及视神经管的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1年5月经前纵裂大脑镰入路锁孔手术治疗的9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9例肿瘤压迫视神经并累及视神经管。结果 9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术前15侧(83.33%)眼睛存在视力受损,术后均改善。术后出现假性脑膜膨出1例,无尿崩症。结论 对于压迫视神经并累及视神经管的鞍结节脑膜瘤,经前纵裂大脑镰入路锁孔手术提供了一种经颅入路替代方法,可以很好地暴露血管和视神经管,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处理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外科策略。方法在10具(20侧)尸头上检查大脑前动脉远段区域的显微解剖,并模拟外科入路至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回顾性分析5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纵裂入路手术夹闭。结果胼周-胼缘动脉结合部位于A3段的胼上段和胼下段分别为11侧和9侧。胼缘动脉起始处近端胼周动脉长轴与额底长轴间平均夹角是19.5°,从鼻根部到胼缘动脉起始处近端胼周动脉长轴的延长线与额部交点(PC点)平均距离是31.52 mm。本组5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病人,按GOS评定治疗结果:术后良好4例,死亡1例。随访3例,时间1~5年,无复发、出血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当采用PC点上方入路时,夹闭动脉瘤前,需切开胼胝体前端,建立有效的近端控制。PC点是制定胼下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外科策略的重要外科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26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自制透明内镜导管,制备人工脑脊液,内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清除脑室出血,对其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术后第一天头颅CT检查平均血肿清除率92.7%。术后第一周原发性脑室出血中GCS评分13.6分,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性脑室出血中GCS评分12.8分,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26例中1例死亡,2例出现再出血,1例发生颅内感染。术后3个月随访,GOS分级:Ⅴ级14例、Ⅳ级4例、Ⅲ级4例、Ⅱ级3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明显改善病人预后,并发症低,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较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外伤致大脑间纵裂血肿临床特点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脑间纵裂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ematoma,ISH)的临床特征、发生机理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以来收治的大脑问纵裂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情况。结果本组治愈29例,死亡2例.分别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和脑疝,治疗后复查有6例出现纵裂硬膜下积液。结论在大脑纵裂间积血达20mL以上,或出血厚度超过1cm,有明显的占位效应的,可以作为大脑间纵裂血肿诊断的一个参考标准。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多以功能障碍或病情稳定与否来考虑选择手术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268例脑室出血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患者临床症侯、治疗方法、预后与CT表现的关系。方法:对268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室出血根据CT表现分为三型,Ⅰ型病人保守治疗即可,预后良好。Ⅱ型、Ⅲ型病人病情危重,保守治疗疗效差,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疗效显著;手术愈早愈好,常常配合腰穿脑脊液置换疗法。结论:脑室出血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
大脑淀粉样血管病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脑淀粉样血管病 (Cerebralamy loidangiopathy ,CAA)是一种颅内微血管病变 ,以淀粉样物在软脑膜和皮层的中小动脉中膜和外膜内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 ,一般不伴有全身系统性淀粉样物质沉积。CAA作为老年人非外伤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个重要病因一直引起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CAA好发于老年人 (家族性CAA除外 ) ,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轻度CAA常存在于正常的老年人脑中而不表现出任何症状 ,重度CAA可表现为反复和 /或多发的脑叶出血、快速进展性痴呆和发作性短暂神经功能障碍 (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