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417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章,摘录其中方剂共417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417首方剂中,共使用208种药物4524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0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当归、川芎、地龙、鸡血藤、丹参、红花、赤芍、牛膝、桃仁、桂枝、生地、葛根、白芍、水蛭。按照中药学功效分类统计,活血化瘀药居于首位,其次是补气药、补阴药和补血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补阳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补血为最基本的方法 ,同时配合熄风通络、祛风除湿、温肾助阳等多种治法和药物,标本兼治,方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3年来通过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治疗该病的中药处方共366首,将各方剂中单味药品名称输入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分类统计,以探索用药规律。结果:366首中药处方,共使用中药169种,总计4290频次。活血化瘀药、补益药、祛风湿药、平肝息风药在所有药物中使用频次位居前列。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以气血阴阳俱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以补益正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合祛风、化痰、通络药物,做到标本兼治,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102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章,摘录其中方剂共102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102首方剂中,共使用138味药物1141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40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当归、川芎、红花、地龙、桃仁、牛膝和桂枝。按照中药学分类统计,活血药居于首位,其次是补血药,第三是补气药,息风止痉药、解表药、祛风湿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治法为活血祛瘀,益气补虚,同时结合患者情况和病机特点,配合应用其它多种治法和药物,能收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rve 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病发症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感觉障碍、运动功能减退,甚至肌肉萎缩等。目前现代医学尚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多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如运用神经营养药物、补充肌醇及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治疗,疗效欠佳。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病因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而中医辩证治疗中,益气活血法又为众多医家的青睐,现将近几年益气活血法在治疗DPN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359-1363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5)",分析"疾病-证候-治法-中药"之间的关系,探讨丁学屏教授诊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证经验及用药规律,总结丁学屏教授学术经验。方法:通过临床医案采集,结合软件的分析系统,采用频次统计法,统计得出医案症状、证候、治法出现频次,使用中药性味归经频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高级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得出处方中药物组合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本研究对3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内风入络证进行分析,出现频次较多的虫类药物有全蝎,僵蚕,蝉蜕;药物组合有"桑叶、桑白皮""全蝎、僵蚕""黄连、桑叶、桑白皮""生地黄、僵蚕、全蝎"等。结论: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内风入络"为根本,治拟"熄风通络",善用虫类药物,取虫蚁速飞走诸灵,搜风通络。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121-112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用药规律,以期更好地服务临床。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CBM)中,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主关键词,"中医治疗""中药治疗"为副关键词,检索2006年1月—2016年5月的相关文献,共搜索相关文献640篇,经过筛选,共获得符合条件的文献53篇,将53篇文献中涉及的单味中药依次输入Excel2003中,运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法等数据挖掘技术对用药规律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结果:53篇文献中共涉及59首中药复方,共涉及单味中药138味,用药频次达722次,其中用药频次超过25次的分别为黄芪、当归、川芎、桂枝、鸡血藤、红花。中药用药类别最多的分别是补虚药,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和祛风湿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以及益气养阴是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配伍药类。结论: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以及益气养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挖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期刊数据库收录的2018年—2022年文献为资料来源,收集其中所涉及的相关方剂,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将方剂中涉及到的药物逐条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管理系统”,对药物的频率、药性、药味进行统计分析,运用该平台软件的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挖掘相关用药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151首,共涉及到184味中药,其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按照使用频次排序,由多到少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类、解表类等;所涉及的高频中药(频次>40次)共计12味。其中黄芪占首位,其次是当归、鸡血藤、桂枝、川芎、甘草、地龙、牛膝、红花、赤芍、甘草、生地等。进一步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出高频药物关联规则8条,并将高频药物聚为3类。结论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注重补虚泻实,标本兼治,多以补气、健脾益肾为主,兼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DP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2组均采取严格控制血糖并保持血糖稳定等基础治疗措施。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和阿米替林片,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加中药外洗、针刺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2组疗程均为12周。记录治疗前后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7.67%,对照组80.9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及神经功能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及神经功能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上述神经的MNCV和SNCV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能改善DPN患者神经症状、体征,改善神经的MNCV和SNCV,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DP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 ,发病率高 ,起病隐匿 ,病变受累范围广 ,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DPN4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 DPN患者 96例 ,均经肌电图检查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延迟 ,并有肢体麻木、刺痛、灼痛、拘挛、蚁行感、踏雪感、发凉 ,腱反射减弱等临床表现 ,排除其它疾病所致者 ,随机分为 2组。其中治疗组 48例 ,男 2 1例 ,女 2 7例 ;年龄 38~ 6 5岁 ,平均年龄 5 5 .75± 6 .2 4岁 ;糖尿病病程 6~ 2 0 a;并发 DPN病程 8个月~ 11a。… 相似文献
11.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复杂,与血糖控制不良密切相关。预防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残程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治疗当以辨证论治(气虚血瘀、阴虚血瘀、阳虚寒凝、痰瘀阻络、肝肾亏虚)和针灸治疗为主,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人在京进修期间有幸侍诊于吕仁和老师,获益非浅,本文仅就吕老师诊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部分经验整理如下。 明确本病的中医病名为消渴病痹痿病;基本病 相似文献
13.
ZHANG Guo-min 《西部中医药》2012,25(8)
目的:观察消渴清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消渴清颗粒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消渴清颗粒1袋/次(6 g),3次/d;对照组用甲钴胺胶囊0.5 mg/次,3次/d,2组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神经传导速度(NCV)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3.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P<0.01).结论:消渴清颗粒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观察养血散寒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血不足、寒湿痹阻型)临床疗效。 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降糖治疗。治疗组给予养血散寒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两组均进行中医症状计分,测神经传导速度。试验共计12周。试验结束后进行两组症状计分、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比较。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41%,对照组有效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在组内、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养血散寒颗粒治疗气血不足、寒湿痹阻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尤其对疼痛、乏力症状改善明显。临床综合疗效优于甲钴胺片治疗。两组对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消渴清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消渴清颗粒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消渴清颗粒1袋/次(6 g),3次/d;对照组用甲钴胺胶囊0.5 mg/次,3次/d,2组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神经传导速度(NCV)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3.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P〈0.01)。结论:消渴清颗粒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出现在糖尿病虚、损阶段,病程日久,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病变病位在络.其病机关键是气血两虚、瘀血阻络,与肝、脾、肾脏有密切的关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大法.针灸治疗该病临床效果显著,取穴以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肺俞、脾俞、胰俞、肾俞为主,随症加减穴位.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6,(2):108-111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统计相关数据,获得相对可靠的临床疗效证据。结果:2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显示,补阳还五汤(包括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DPN的疗效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95,95%CI=(4.76,7.45),Z=15.59,P0.000 01];单纯补阳还五汤治疗DPN的疗效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7.00,95%CI=(5.15,9.52),Z=12.40,P0.000 01]。结论:补阳还五汤或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DPN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但由于原始研究质量较低,结果可能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