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体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在人或其他动物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病,该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是当前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1].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多有误诊现象发生.我院近2年收治不典型肝吸虫病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肝吸虫病是肝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1]。由于肝吸虫病在本地区少见,临床医生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方法、诊断与  相似文献   

3.
胆道探查发现肝吸虫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胆道探查术中发现2条肝吸虫活成虫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吸虫病所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报告肝吸虫病所致皮肤瘙痒症1例,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患者以面颈部皮疹伴瘙痒为主要表现,大便常规未见异常,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偏高,给予抗过敏止痒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患者有进食鱼生史,复查大便常规提示肝吸虫卵阳性,给予中药驱虫方及吡喹酮口服治疗后,皮损治愈,复查大便常规肝吸虫卵阴性.结论 肝吸虫病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肝吸虫病所致皮肤瘙痒少见,对疑似感染患者应该增加粪检的次数并行相关检查,吡喹酮驱虫治疗可缓解肝吸虫病所致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吸虫病外科并发症运用手术 术后吡喹酮综合治疗的手术指征、术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从2004年6月~2006年2月间共收治的肝吸虫病合并胆石症、梗阻性黄疸等外科并发症23例的综合治疗回顾。结果:肝吸虫病合并外科并发症,运用外科手术治疗 术后口服吡喹酮药物综合治疗,经近期随访,疗效满意。结论:肝吸虫病具外科并发症,如胆石症、胆管出口狭窄、梗阻性黄疸或病史有过黄疸者,应确定梗阻的原因,不能盲目驱虫,外科手术 术后吡喹酮驱虫是正确的治疗方案。对严重肝吸虫感染病例,可能需二次驱虫。  相似文献   

6.
农杭霖  苏达京 《右江医学》2006,34(6):697-698
病例介绍患者陆某,女性,80岁。因突然跌倒致全身多处疼痛,呕吐,不能进食4天于2006年6月6日入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入院时查体:BP128/80 mmHg,神志清醒,瞳孔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双前臂见大片状淤血斑。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Babinski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钾1.5 mmol/L,钠102mmol/L,氯56 mmol/L,肝肾功能、血清淀粉酶、血氨正常。EB病毒抗体阴性。肝胆脾B超提示肝光点增粗声像,双肾、肾上腺区B超未见异常。胸X线数字摄影提示右胸腔少量积液,头颅CT未发现异常征象。6月9日患者出现发热、…  相似文献   

7.
曾红 《中外医疗》2011,30(4):179-179
目的对海洛因依赖者行彩超检查,通过对其肝脏彩超结果阳性改变的分析,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的肝脏损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来我院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179例行肝脏彩超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脏彩超检查结果阳性率达47.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肝脏损害情况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8.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10月在我院行肝胆超声检查中发现肝吸虫病患者176例,男147例,女29例,年龄21—72岁。1次粪虫卵阳性者99例,2~3次粪虫卵阳性51例,4~5次粪虫卵阳性26例。本组均有生食鱼虾史和(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江水史,大部分为渔民或沿江而居的农民。  相似文献   

9.
10.
肝脏梗死非常罕见,同时合并脾脏梗死更为少见,我院于2007年2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病案号:331767.双侧季肋部持续性胀痛2月于2007年2月初来我院就诊,经腹部彩色B超、CT和肝动脉等检查后未能明确诊断,病人双侧季肋部持续性胀痛明显加重,并出现腹胀、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  相似文献   

11.
佛山市肝吸虫病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清佛山市人群肝吸虫感染情况及感染途径。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抽中的村民进行粪便检查肝吸虫卵和面对面问卷调查肝吸虫病感染情况以及认知和行为,采用χ2检验、t检验、F检验方法比较不同人群肝吸虫感染率和认知、行为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肝吸虫病相关影响因素;同时调查肝吸虫病的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结果全市五区抽取10个自然村居民6535人,肝吸虫卵感染为36.54%,标化感染率为33.89%;感染度(EPG)介于24~72000之间,感染人群以轻度感染为主;人群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除"0~岁"年龄组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外,其他年龄组的男性感染率均高于女性;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及鱼苗均未查获尾蚴、囊蚴,保虫宿主猫、鼠、狗均未查获成虫或镜检到虫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职业、肝吸虫病知晓率低、吃生鱼等因素可能是居民肝吸虫感染的危险因素,生熟厨具分开可能是居民肝吸虫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佛山市是肝吸虫病感染高发地区。  相似文献   

12.
人体肝吸虫病的地域分布特点和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目前肝吸虫病的地域分布特点和规律入手,对比了全国各地人体肝吸虫病现状调查,对人体肝吸虫病生活史及其发展趋势在地域分布特点和规律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人体肝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8例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肝脏硬度检测、肝脏组织纤维化定性分析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结果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增加,K值降低,R15值增加,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ICG R15值、ICG K值与肝脏硬化程度间有显著的相关性,ICG R15值与肝脏硬化程度间呈显著正相关(r=0.792,P〈0.01);ICG K值与肝硬化程度间呈显著负相关(r=-0.724,P〈0.01)。随着肝功能分级越严重,MELD评分越高,肝功能损害越严重。MELD评分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r=0.842,P〈0.01)。结论慢性肝病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随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对肝纤维化程度的检测有助于衡量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贮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居民肝吸虫感染状况,分析患者肝吸虫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当地连续居住半年以上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片法进行肝吸虫虫卵检测,并对检测阳性者进行肝吸虫病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结果 共计检测4 238人,肝吸虫感染率为22.30%。肝吸虫病知晓率为71.96%,知晓肝吸虫病感染途径、对人体危害、防感染措施者分别占64.55%、36.08%、49.10%;生熟砧板(菜板)未分开、平时有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者分别占60.42%、67.30%;愿意尝试吃生鱼片、得了肝吸虫病愿意花钱去买驱虫药吃、肝吸虫病治好后还会继续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者分别占63.07%、76.93%、59.26%。本次检测前了解自身肝吸虫感染状况者占7.94%,男(6.34%)女(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7,P=0.031)。曾接受过肝吸虫病驱虫治疗者占6.56%,男(5.07%)女(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6,P=0.029)。表示曾获得过肝吸虫疾病知识宣传资料者占26.03%。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组间在防治知识、防治行为、防治态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市番禺区为肝吸虫病高度流行区,肝吸虫病患者肝吸虫病相关知识较高,行为与态度的正确率较低。在开展肝吸虫病相关知识宣教的同时,应重点引导患者的行为与态度的正确转变,以减少肝吸虫病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AL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AST、ALT、谷氨酰转肽酶(GGT)、TBIL及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Ⅳ-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GGT、TBIL、HA、LN、PⅢP、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能够显著改善ALD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对肝病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肝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分别对 15 5例肝病患者及 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前白蛋白 (PAB)及血清白蛋白 (AIb) ,并动态观察其变化。 结果 PAB在各型肝病中均有明显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入院 2周后仅有急性肝炎组随着病情好转PAB恢复正常水平。且急性肝炎组PAB降低率明显高于AIb ,分别为 62 5 0 %及 2 7 0 8%。 结论 PAB较AIb能更特异和更灵敏地早期反映肝脏储备功能 ,更有助于判断肝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慢性肝脏疾病的患者为慢性肝病组,同期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比较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对照组中,随年龄增长,其肝纤维化指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女性组,男性组TT3、TT4、FT3、FT4水平均明显低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组中,随病情加重,其肝纤维化指标均出现明显升高,其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加重,TSH呈现逐渐升高趋势,重度组患者的TSH、TT3、TT4、FT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指标能够有效反映肝纤维化的情况,其升高与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高低对慢性肝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有直接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美他多辛胶囊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0.4 g,3次/d;研究组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0.4 g,3次/d,美他多辛胶囊0.5 g,2次/d,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显效率(71.7%)和总有效率(93.5%)均显著提高(P<0.05),无效率(6.5%)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32.17±5.13)U/L]、谷草转氨酶[(38.21±7.22)U/L]、谷酰转肽酶[(42.55±7.31)U/L]、胆红素[(21.15±2.13) μmol/L]均显著降低(P<0.01),同时肝硬度值(12.1±6.2)亦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血脂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4.08±0.42)mmol/L]、血清三酰甘油[(1.62±0.3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7±0.51) mmol/L]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美他多辛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调节血脂代谢,疗效优于还原型谷胱甘肽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长爪沙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中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48只雄性长爪沙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24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在实验第4 周、第8 周和第16 周末每组分别处理8只沙鼠,化学法动态检测肝组织匀浆MDA含量以及SOD、GSH-PX和T-AOC活力,液相悬浮芯片技术动态检测血清TNF-α、INF-γ、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随NAFLD疾病的进展,沙鼠肝组织MDA含量逐渐增加,且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T-AOC水平先略升高后降低,4 周、16 周时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SOD水平先显著增高后明显降低,4 周时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8 周、16 周时明显降低(P<0.05、P<0.01);GSH-PX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8 周、16 周时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细胞因子TNF-α、IFN-γ随NAFLD进展逐渐增加,IL-10水平则逐渐降低,在8 周、16 周时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高脂诱导的长爪沙鼠NAFLD模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炎症细胞因子随着单纯脂肪肝向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发展而出现显著变化,参与NAFL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生化和肝纤维化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对符合B超诊断的28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TG、TC、HDL-c、ALT、AST、LDL-c、ALT、AST、GGT、ALP)和肝纤维化指标(PCⅢ、 HA、CⅣ、LN)检测,并以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 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TG和T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DL-c和LDL-c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呈下降和升高的趋势;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LT、AST和GGT明显升高(P〈0.01), ALP升高不显著(P〉0.05),PCⅢ、HA、CⅣ、LN均高于健康组(P〈0.05),重度组与轻、中度组之间PCⅢ、HA,,CⅣ和L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中度脂肪肝与轻度脂肪肝之间PCⅢ、HA、CⅣ和LN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非酒性脂肪肝患者多项血液生化指标异常,重度非酒性脂肪肝患者尚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多项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筛查的重要依据,而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可进一步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