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方法对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药物性胃肠道反应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性胃肠道反应患者共60例,随机分2组,各30例。埋线组将羊肠线置于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穴,15天1次;西药组予以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两月为一个疗程。对比2组在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HAQ及DAS28评分,并分析疗效差异性。结果埋线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HAQ及DAS28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均优于西药组,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西药组。结论穴位埋线法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性胃肠道反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脐针治疗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脐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均为隔日治疗1次,1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胃肠激素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动素(MTL)、饥饿素(Ghrelin)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食少纳呆及总积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食后胃脘不适、嗳气反酸、烧心、大便稀溏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愈显率为64.44%(29/45),对照组为17.78%(8/45),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CGRP、MTL、Ghrelin含量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CGRP、MTL、Ghrelin含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评价: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治疗后基本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结论】脐针疗法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调节胃肠激素血清CGRP、MTL、Ghrelin含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长针透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透刺组和直刺组,每组各48例。2组患儿均给予高压氧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透刺组给予穴位透刺治疗,直刺组给予穴位直刺治疗,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评分、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分和改良Ashworth评分法(M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透刺组的提高作用明显优于直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透刺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直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透刺组的提高作用明显优于直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改良长针透刺治疗小儿脑瘫具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粗大运动功能和痉挛程度,其疗效优于直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穴位埋线耳穴帖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堪宝 《中原医刊》2003,30(15):4-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及穴位帖压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0例,足三里、中脘、太冲穴埋线治疗,结合耳穴帖压法,治疗4周。对照组30例口服西沙必利治疗4周。以上腹胀、嗳气、恶心、早饱、厌食、上腹痛6项主症为观察指标,记录症状积分、积分差值等,治疗结束后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减少差值,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加耳穴贴压法具有调节胃肠的运动功能,比西沙必利能更好地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穴位埋线、电针+埋线3种不同针灸方案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腹型肥胖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埋线组和联合组,每组各100例,分别给予电针、穴位埋线、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疗程均为12周,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1)3组均能有效减少腹型肥胖患者的体质量、腰围、臀围,改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P0.05或P0.01),且联合组改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腰臀比的作用优于单纯电针组或埋线组(P0.05或P0.01)。(2)联合组的整体疗效和愈显率均优于电针组和埋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3组患者SF-36量表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联合组改善PF、GH、VT、RE、SF、MH的作用优于电针组和埋线组(P0.05或P0.01)。【结论】3种疗法均能有效治疗腹型肥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联合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或穴位埋线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集9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转归率;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胃动力、症状积分;副作用。结果中西医组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转归率比对照组高,P0.05;中西医组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干预前胃动力、症状积分相似,P0.05。干预后中西医组胃动力、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高,可快速改善症状和胃动力,无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1-4
目的 探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联合穴位按摩对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试验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试验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联合穴位按摩。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5 d采用《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胃肠道症状积分。结果 试验1组患者治疗后的胃肠道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试验1组(P0.05)。试验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试验1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3%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67%(P0.05)。结论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补中益气汤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老年患者42例,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埋线疗法治疗小儿全身性发作型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31例给予穴位埋线加西药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单纯西药丙戊酸钠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改善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72.4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加西药治疗小儿全身性发作型癫痫的疗效较单用西药治疗为优,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王峰川 《当代医学》2008,(1):170-171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75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穴位埋线取穴为: 中腕、天枢、肝俞、足三里,脾俞透胃俞,同时服用中成药归脾丸.对照组服用西沙比利.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45%,对照组为2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能明显改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牛桦  李涛  何晓华  胡雨华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1):1178-118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方法将90例CAG患者疗法分为埋线组、针刺组和药物组各30例,治疗后对3组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穴位埋线组治疗CAG总有效率为93.33%,针刺组80.0%,药物组76.67%。埋线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明显(P<0.05),SF-36评分增高明显(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对CAG患者的症状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基于呼吸补泻的穴位埋线法与电针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2组取穴相同,为中脘、水分、气海、关元、天枢、梁门、大横、腹结、曲池、血海、阴陵泉、丰隆、阿是穴,穴位埋线组给予基于呼吸补泻的穴位埋线法治疗(即采用常规穴位埋线治疗,进针时应用呼吸补泻法),电针组给予电针疗法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2个疗程后,2组体质量和B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0.0%,电针组为8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呼吸补泻的穴位埋线法与电针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均有明显效果且疗效相当,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减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真武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PNS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西药组给予标准化激素疗法和一般常规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取穴:中脘、关元、水道)和真武汤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经1个疗程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西药组为70.00%;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TC、LDL-C、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Al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联合组在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TC、LDL-C、中医证候积分和提高Alb水平方面均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真武汤加减治疗PNS,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脂TC、LDL水平,提高患者血清Alb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材质微创埋线法治疗颈椎病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92例颈椎病患者均取颈椎两侧夹脊穴(C3/C5/C7),左右共6穴.规定左侧3穴为PDS线组,接受PDS*Ⅱ(普迪思)线穴位埋植,右侧3穴为羊肠线组,接受羊肠线进行穴位埋植.比较治疗后、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患者双侧埋线穴位部位压痛、红肿、硬结3种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2种材质穴位埋线治疗后即刻出现压痛、硬结、红肿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材质穴位埋线治疗1周后,羊肠线组出现压痛、硬结、红肿等不良反应明显多于PDS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材质穴位埋线治疗2周后,羊肠线组出现压痛、硬结红肿明显多于PDS线组(P<0.05,P<0.01).结论 PDS线作为穴位埋线的埋植材料,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羊肠线,是一种优良的埋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雷飞  倪菁  白丹  袁致海  田磊 《西部医学》2020,32(2):229-233
【摘要】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8年3月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单纯进行口服西药治疗者30例设为对照 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的患者30例设为穴位埋线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 (VAS)、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β内啡肽叩β-EP)、血管活性肠肽(VIP)、 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穴位埋线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明 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埋线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TNF-a、VI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 对照组,血清β-EP、5-H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其临床总体疗效及镇痛效果均优于口服西药治 疗,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相关炎性因子及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颗粒藤麻调脂饮合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药线组、中药组、埋线组、西药组(氟伐他汀胶囊)各35例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1)经3个月治疗后,中药加埋线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3种治疗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4组患者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值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结合埋线对TC值的改善作用优于其他3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间的TG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4种方法对降低TG值的疗效相当。(3)治疗后除西药组4例出现肝功能异常外,其他各组均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者。【结论】中药颗粒藤麻调脂饮结合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味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D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中药免煎颗粒真武汤加味治疗。应用生活质量一般性评价量表(SF-36)和明尼苏达心衰量表(MLHF)作为生活质量评价标准进行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1)治疗后,2组除躯体疼痛(BP)无显著性改善(P0.05)外,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其平均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MLHF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真武汤加味可提高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法,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采用简单数字的随机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细胞因子子(Hs-CRP、IL-8、TNF-α)水平、症候积分(咳嗽、咯痰、胸膈满闷)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能够有效地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中药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及腹针联合中药组(联合组),每组各31例。西药组给予杜密克常规剂量口服治疗,中药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联合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联合腹针治疗,3组疗程均为3个月,根据症状积分及胃肠动力学检查结果分析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1)症状疗效方面:联合组总有效率为100.00%,中药组为90.32%,西药组为38.71℅。3组比较,联合组在改善功能性便秘症状方面的疗效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2)胃肠动力学方面:联合组在改善肛门括约肌动力障碍、直肠敏感性、结肠运输动力改变等方面均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对比单纯中药治疗和杜密克治疗,腹针联合中药治疗气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穴位埋线对实验性癫痫大鼠脑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法对实验性癫痫大鼠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埋线组、西药组(剂量为15 mg/kg丙戊酸钠)、针刺组,分组进行预处理后,以腹腔注射青霉素钠(570万U/kg)复制大鼠癫痫模型,观察各组造模后70~85 min内脑中线Fz区与Pz区脑电图电压、频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Fz区与Pz区的电压高于空白组(P<0.01),而埋线组、西药组、针刺组的电压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模型组造模后脑电频率A变慢,而埋线组、西药组、针刺组的频率A均比模型组增快,其中埋线组最快,对频率A的影响以Pz区明显(P<0.05或P<0.01);模型组造模后Fz区与Pz区脑电频率B也变慢,埋线组和针刺组频率B均增快(P<0.05或P<0.01),西药组频率B增快不明显(P>0.05)。【结论】穴位埋线、针刺和西药丙戊酸钠均可降低癫痫大鼠痫性放电电压、增快脑电频率,具有抗痫作用。但与单纯针刺相比,穴位埋线可延长穴位刺激效应时间,减少治疗频率,而与西药治疗相比则可避免西药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