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线性探针技术在海南省结核病诊断及耐药性检测中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采用结核菌涂片、罗氏培养法、比例法药敏及线性探针技术对海南省疑似结核病患者痰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及耐药突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线性探针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58.7%)明显高于结核菌涂片(40.2%)和罗氏培养(53.8%),线性探针法与两种传统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比例法药敏为金标准,线性探针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异烟肼和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特异性为89.27%、94.95%和91.45%,敏感性为94.38%、75.00%和75.68%,阴性预测值为94.62%、80.34%和5.60%,阳性预测值为85.71%、93.32%和84.85%,符合率为90.05%、85.34%和85.34%,线性探针技术与比例法药敏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具有较好一致性,检测异烟肼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种方法之间一致性一般,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种方法之间一致性一般;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类型主要是 rpoB H531L,占57.14%,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类型主要是katG S315T1,占91.89%,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类型主要为rpoB S531L+KatG S315T1,占56.06%。结论 线性探针技术可快速准确地从海南省疑似肺结核临床标本鉴定出结核分枝杆菌及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并可直接快速检测临床标本耐药性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福州市结核菌的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分析突变位点和突变频率,为本地区耐多药结核病诊疗提供更多的数据。方法利用GenoType~?MTBDRplus技术对福州市近年分离的352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分析其rpoB、katG和inhA基因的突变特征。结果福州市352株结核菌株,总耐药率13.92%(49/352),ropB耐药基因突变率7.67%(27/352),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率13.92%(49/352),耐多药结核菌(MDR-TB)发生率7.67%(27/352)。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突变以S531L位点突变最常见,占55.56%(15/27)。异烟肼耐药katG基因突变占75.51%(37/49),inhA突变占24.49%(12/49)。katG突变以S315T1最常见,占59.18%(29/49);inhA基因突变以inhA C15T最常见,占22.45%(11/49)。MDR-TB以rpoB S531L-katG S315T1突变类型最常见,占40.74%(11/27)。结论福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和MDR-TB耐药率总体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耐利福平、耐异烟肼菌株和MDR-TB的基因突变存在主流突变类型,分别为rpoB S531L、katG S315T1和inhA C15T、rpoB S531L-katG S315T1,对今后福州市耐多药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兆云  蒋静  王家路  杨立 《新疆医学》2012,42(11):55-59
目的:应用DNA芯片杂交技术快速检测临床分离株中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RifampicinRFP)和异烟肼(isoniazide INH)的3个耐药相关基因rpoB、katG、inhA基因,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4月门诊或住院患者的体液标本经培养、分离和鉴定得到的34株结核分枝杆菌样本进行耐药相关基因检测,并将结果与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4株样本中,利福平rpoB基因有7株突变,总突变率为20.6%,其中6株为531(C-T)位点突变,1株526(C-T)位点突变。与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为88.2%。异烟肼基因突变有10株,总突变率为29.4%,其中7株为KatG 315(G-C)位点突变,1株为katG 315(G-A)位点突变,2株为inhA-15(C-T)位点突变。与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为85.3%。利福平的7株耐药株中,基因芯片检测5株为突变型,突变率为71.4%.,在利福平的27株敏感株中,基因芯片检测2株为突变型,突变率为7.4%。在异烟肼的9株耐药株中,基因芯片检测7株为突变型,突变率为77.8%,在异烟肼的25株敏感株中,基因芯片检测3株为突变型,突变率为12%。耐药基因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利福平71.4%和92.6%,异烟肼77.8%和88%。结论: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快速准确,可以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46-149
目的 了解台州地区临床流行的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的表型,为临床有效地治疗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8 月至2020 年11 月送检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的482 株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采用DNA 微阵列芯片法对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katG及inhA 基因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 482 例结核分枝杆菌中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出rpoB 野生型367 例,突变型115 例,其中突变型以rpoB531(C→T)突变为主,检出55 例;检出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 和inhA 基因型均为野生型的372 例,突变型110 例,katG 基因突变型中katG315(G→C)突变和katG315(G→A)突变分别是91 例和12 例,inhA 基因突变型只有inhA-15(C→T)突变16 例。2020 年利福平基因耐药率增加到38.46%,异烟肼基因耐药率在6 年间没有明显增长。结论 台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型以野生型为主,但利福平基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PCR及芯片杂交技术平台,建立临床样品中结核分枝杆菌及耐药基因突变的快速诊断新方法.方法 根据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7Rv序列,我们设计了覆盖rpoB基因81个碱基高变区的5个正常探针和6个可以探测特定突变类型的突变探针,制作膜芯片,并检测临床样品中结核杆菌的基突变情况,以此来判断耐药结果.结果 18个利福平培养耐药中的15个样品都在rpoB基因上检出有突变,利福平耐药突变检出率为83.0%(18/15);25个利福平敏感样品rpoB基因上都未检出突变.20个异烟肼培养耐药的样品中有16个在katG或inhA基因上检出有突变,异烟肼耐药突变检出率为80.0%(16/20);25个异烟肼敏感样品katG或inhA基因上都未检出突变.结论 用膜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结核杆菌耐药性检测.并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 6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通过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系统(BACTEC-MGIT960)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在这60株菌株中,针对包括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在内的rpoB基因和异烟肼耐药相关位点katG315、inhA-15、kasA269、kasA312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T-A克隆后进行测序。结果在6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检出利福平耐药株45株,敏感株15株;异烟肼耐药株41株,敏感株19株;利福平和异烟肼同时耐药的有14株。在45株利福平耐药株中,rpoB基因RRDR突变发生率为91.1%(41/45),共检测到12种突变形式,主要突变位点在531、526、516、533,以Ser531Leu突变最常见,占rpoB发生基因突变株的51.2%(21/45)。在41株异烟肼耐药株中,katG315位点有29株发生突变,包括28株katG315(AGC-ACC)和1株katG315(AGC-AAC)突变,突变发生率为70.7%(29/41);inhA-15位点有9株发生突变,均为(C-T)突变,突变发生率为21.95%(9/41)。kasA基因未发现常见突变形式。结论深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与国内外研究基本一致,但各位点频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耐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rpoB、embB基因突变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浙江省耐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结核分枝杆菌katG、rpoB、embB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PCR-DS)技术检测100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katG、rpoB、embB基因.结果 经PCR-DS检测katG基因突变率达54.8%,以Ser315Thr突变最常见(40.3%);在耐利福平菌株中,rpoB基因突变率达88.9%,以526、531位氨基酸改变最常见,总突变率达77.8%(63/81);在耐乙胺丁醇菌株中,embB基因突变率达60%,以Met306VaI改变最常见(28.9%).结论 PCR-SSCP技术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可作为临床耐药检测的辅助手段;浙江省结核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同国内研究基本一致,各位点突变形式所占比例有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的分子机制,探索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株与katG基因、rpoB基因突变。结果:46例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均未发现katG基因序列的缺失,17株检测到katG基因突变,耐药株中katG基因的突变率为57%;87株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耐药临床分离株的PCR-SSCP结果显示,所有39株利福平敏感菌无突变检出,48株利福平耐药菌中,36株高度利福平耐药菌和7株低度利福平耐药菌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另5株低度利福平耐药菌未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利福平耐药株中rpoB基因的突变检出率为89.6%。结论:证实katG和rpoB基因突变分别是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使应用传统耐药测定方法需时1-2个月缩短到2天内即可完成,使非生长依赖性分子生物学手段应用于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百色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的突变特征。方法收集128例结核病患者痰液标本,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绝对浓度法检测利福平耐药性,PCR技术检测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序列并测序分析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的突变特征。结果分离培养获得98例MTB,98例MTB出现36株利福平耐药,耐药率为36.73%,36株耐利福平菌株中有27株rpoB基因发生突变,基因突变率为75.00%,其中516位点突变率为3.70%(1/27),531位点突变率为59.26%(16/27),526位点突变率为29.63%(8/27),533位点突变率为7.41%(2/27)。突变热点依次为rpoB531、rpoB526和rpoB533。结论百色地区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分子机制是因为rpoB的基因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5-8+封三
目的 对浙东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耐药性及分子机制进行研究,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浙江东部9 家结核病定点医院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采用比例法检测异烟肼(INH)、利福平(RIF)、氧氟沙星(OFL)、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阿米卡星(AK)、对氨基水杨酸(PAS)、卷曲霉素(CM)和丙硫异烟胺(TH)对MDR-TB 的耐药性。通过基因芯片方法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katG、inhA 突变位点,PCR 扩增OFL 耐药的MDR-TB 的gyr 耐药基因并测序。结果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OFL、SM、EMB、AK、PSA、CM、TH、INH 和RIF 耐药率分别为38.1%、54.8%、28.6%、11.9%、8.3%、9.5%、13.1%、100.0%和100.0%。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突变位点为rpoB 511(9 例)、rpoB 513(3 例)、rpoB 516(3 例)、rpoB 526(25 例)、rpoB 531(38 例)、rpoB 533(2 例),KatG 315(71 例),inhA-15(4 例),KatG 315 与inhA-15 同时突变(9 例)。检测到26 株gyrA 基因和2 株gyrB 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类型为Thr478Asn、Asn477Thr、Ala90Val、Ser91Pro、Asp94Ala、Asp94His、Asp94Asn 和Asp94Gly。结论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以rpoB 基因531位点突变为主;异烟肼耐药以KatG 基因315 位点突变为主;MDR-TB 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以gyrA 基因Ala90Val、Ser91Pro、Asp94Gly 突变类型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在体外培养的环境下,结核分枝杆菌13种σ因子在临床分离的敏感菌株、单耐异烟肼(INH)、单耐利福平(RFP))、耐多药(同时耐INH和RFP)菌株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门诊部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对其痰标本快培阳性的实验菌株进行比例法药敏实验,随机分别选择10株全敏菌株、单耐异烟肼、单耐利福平、同时耐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菌株进行Hain实验,随机分别选择10株katG 突变的单耐异烟肼菌株、rpoB 突变的单耐利福平菌株、katG 和rpoB 同时突变的耐多药临床分离株。以传统的Trizol方法提取全菌RNA,设计σ因子的特异性引物,以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σ因子在转录水平上RNA的表达情况。以核糖体16s为参照基因,利用2-ΔCt分析σ因子的转录倍数。将稳定表达的sigA作为统计分析的底物,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其余σ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 σ因子在四种临床分离株中的表达情况与H37Rv相比,虽然所有的σ因子转录水平都提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种耐药表型菌株和敏感菌相比,σ因子表达量也都上调,在单耐异烟肼的菌株中,sigC、sigG、sigI、sigJ、sigK表达倍数最高,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单耐利福平表型中,只有sigC、sigG表达倍数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耐多药菌株中,sigC表达倍数最高,表达倍数>10(P <0.05)。结论 耐药基因的突变能够上调σ 因子的转录水平,σ 因子中sigB、sigC、sigG、sigI、sigJ、sigK可能会成为研究耐药新药方面的新的靶标。  相似文献   

12.
王晓英  罗明  张汇征  王静 《中国热带医学》2019,19(12):1141-1144
目的 了解重庆市结核病患者利福平(rifampicin, RFP)耐药与耐多药的相关程度,为重庆市RFP耐药及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7—2019年收治的培养阳性且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菌株,进行以下十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RFP、异烟肼(isoniazid, INH)、链霉素、乙胺丁醇、氧氟沙星、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和丙硫异烟胺。共收集菌株937例,分析其RFP和INH耐药情况。结果 937例菌株中,RFP耐药菌株288例,RFP耐药INH敏感菌株比例为20.14%(58/288);RFP敏感菌株为649例,其中INH耐药菌株占比7.09%(46/649)。重庆市耐多药患者比例为24.55%,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占比2.99%。无论RFP耐药还是RFP敏感菌株中,INH耐药或敏感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治疗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庆市RFP耐药结核病患者中有较高比例为异烟肼敏感患者,RFP耐药不适合作为重庆地区耐多药患者确诊的指标,应采取有效手段同时检测RFP和INH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医生为结核病患者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推动重庆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法和改良罗氏培养及比例法药敏试验在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200株MTB临床分离株RFP耐药基因rpoB的6个位点、13种突变型,INH耐药基因katG的1个位点、2个突变型和INH inhA基因启动子-15位、1个C→T突变型。同时对MTB菌株进行罗氏培养及比例法药敏试验,并比较测定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结果  基因芯片法检测敏感株152株、耐药株48株,罗氏比例法检测敏感株161株、耐药株39株。若以罗氏比例法测定结果为判断标准,基因芯片法检测RFP耐药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85.0%、98.8%和97.5%;检测INH耐药性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82.8%、92.4%和91.0%。结论  基因芯片法对结核菌耐药菌株可做出初筛,与结核菌药敏试验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耐药性的效果.方法:用ropB、katG、inhA、rpsL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与结核分枝杆菌PCR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并将结果与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NH、RFP和SM的耐药基因检测灵敏度分...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o design a rapid test to detect the rifampin (RIF) and isoniazid (INH) resistant mutant based 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 technique that analyzes the katG, rpoB genes.MethodsBiochemical test as well as IS6110 targeting PCR revealed 103 clinical samples were tuberculosis. To determine the susceptibility of isolates to anti TB drugs, the proportional method was used. Mutations presented within the amplified products of the katG, rpoB genes were evaluated by SSCP.ResultsUsing proportional method, 12 (11.6%) and 9 (8.7%) isolates were resistant respectively to INH and RIF and 9 (8.7%) isolates showed resistance to both drug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Three (2.9%)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and two INH resistant isolates were detected by the PCR-SSCP and sequencing.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PCR-SSCP for multi-drug resistant isolates were 33% and 100%, respectively.ConclusionsComplete agreement between SSCP and sequencing can indicate that resistance-associated mutations have occurred in other genes except our considered genes.  相似文献   

16.
曾涛  朱中元  张荣意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655-1657,1661
目的利用LiPA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katG基因,评价LiPA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比例法确定8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其耐药性,用katG基因PCR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然后用LiPA检测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基因的突变,对比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评估LiPA检测技术的准确性。结果在80株结核分枝杆菌中,35株为异烟肼敏感株,45株为异烟肼耐药株。敏感株katG基因扩增阳性率为100%,耐药株为91.1%(41/45)。耐异烟肼茵株katG的缺失率为8.9%。41株扩增阳性耐药株中有26株检测到315位密码子的突变,分别为ACC(60.97%,25/41),ATC(2.44%,1/41),无突变(36.58%,15/41)。LiPA技术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基因测序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结核分枝杆菌katG基因突变的LiPA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药物敏感性试验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突变与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HA)对18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rpoB、katG、inhA、rpsL和embB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并采用L-J比例法检测这些分离株对RFP、INH、SM、EMB的耐药性。结果 182株临床分离株中,总的基因突变率为34.62%(63/182),其中rpoB基因突变率最高,达24.17%(44/182)。多重耐药结核菌(MDR-TB)占17.03%(31/182)。以L-J比例法作为金标准,采用RDBHA技术检测分别与RFP、INH、SM、EMB耐药相关的rpoB、katG/inhA、rpsL、embB基因突变,其灵敏度分别为88.89%、67.50%、81.82%和64.29%,特异度分别为97.08%、94.37%、97.99%和92.86%。结论深圳地区结核分离株ropB基因突变最普遍,S531L位点是其突变率最高的位点。深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4个一线抗痨药物耐药现象均较严重,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HA)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能给临床提供快速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多重耐药及利福平耐药程度强弱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绝对浓度法测定58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特性,对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谱进行分析。同时对含有核心突变区的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DNA测序,分析rpoB基因突变与多重耐药的关系,以及突变位点和突变性质与利福平耐药强弱的相关性。结果58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利福平耐药株36株,敏感株22株。36株耐药株均存在,rpoB基因突变,其中88.9%(32/36)至少对利福平和异烟肼同时耐药。90.O%的利福平高度耐药株(18/20)与rpoB基因531位和526位密码子突变相关。密码子531位和526位各有1株双碱基突变,且均为多重耐药株。结论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所致的利福平耐药株大部分对异烟肼耐药,因此单独检测rpoB基因突变即可初步筛选多重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而rpoB基因的突变位点与利福平耐药程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多耐药特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测定武汉和海口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对5种抗结核药的MIC并分析其耐药特征。方法 BACTEC技术和改良罗氏培养用于MIC的测定。结果 66株结核菌对IHN,SM,PAS,EMB和EFP的耐药率分别是39.4%,24.2%,16.7%,24.2%和37.9%。武汉和海口分离株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耐药率为57.6%。多耐药率为42.2%。多耐药株占总耐药株的73.7%。多耐药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三亚市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分离菌株耐药水平,为有效控制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三亚市2014年4月—2017年12月新登记172例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分离株,进行菌型鉴定。采用WHO推荐的比例法,对分离菌株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m)]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的172株菌株总体耐药率为23.26%(40/172),耐多药率为1.16 %(2/172)。6种药物耐药率由高到低的顺位分别为Sm 12.21%(21/172)、RFP 6.98%(12/172)、INH 5.81%(10/172)、Km 5.23%(9/172)、Ofx 2.33%(4/172)、EMB 0.00%(0/172)。6种药物共出现11种不同耐药形式。总体耐药率与海南省涂阳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20.9%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的分离株高耐药率应予以重视,并加强监测,以规范治疗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