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的诊治及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4年1月至2005年9月引产和分娩的3 105例孕妇的检查结果.结果在3 105例孕妇中,TP(treponemapallidum)阳性者21例,TP阳性率为6.76%o,其中TRUST(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同时阳性者7例(33.33%),TRUST阴性者6例(28.57%),仅2例为Ⅰ期梅毒,出现皮损、溃疡、软下疳等;在孕期发现的18例中,11例(61.11%)TRUST阳性经过驱梅治疗;21例TP阳性孕妇中,引产5例,继续妊娠并分娩的16例中,剖宫产13例,自然分娩3例,平均孕龄(267.44±11.00)d,所有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均为10分;脐血查TP阳性3例和TRUST阳性者2例,均未出现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有5例新生儿转儿科诊治(其中2例驱梅治疗,2例早产、1例发绀)均健康出院.结论在妊娠早、中期发现TP阳性患者,如经过正规检查和驱梅治疗,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同年龄段患者梅毒血清学阳性率。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9 159例,静脉采血经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初筛,阳性者经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诊试验。结果:9159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梅毒初筛试验阳性率为6.08%(557/9159),梅毒确诊试验阳性率为6.01%(551/9159);0岁~20岁门诊及住院患者梅毒初筛试验阳性率为4.41%(83/1881),梅毒确诊试验阳性率为4.35%(82/1882);21岁~51岁门诊及住院患者梅毒初筛试验阳性率为6.68%(413/6184),梅毒确诊试验阳性率为6.63%(410/6184);51岁~60岁门诊及住院患者梅毒初筛试验阳性率为5.55%(49/882),梅毒确诊试验阳性率为5.44%(48/882);≥60岁门诊及住院患者梅毒初筛试验阳性率为5.56%(12/212),梅毒确诊试验阳性率为5.19%(11/212)。结论:本地区门诊及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梅毒患者以青壮年为主;采取综合措施,防止梅毒进一步的扩散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各期梅毒的价值。方法使用上述3种方法测定了45例梅毒患者和11例健康对照血清,同时比较3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全组梅毒患者血清的测定,3种方法出现的阳性率在梅毒各期有所不同。结论一期梅毒时应同时选用胶体金法和TPPA法,胶体金法比TRUST更早出现阳性,抗体滴度低时更易观察。二、三期梅毒时,可选用TRUST和TPPA:TRUST可避免前带现象,又可用于梅毒疗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10584人次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梅毒血清学试验TRUST、TPPA检测结果分析,了解本地梅毒感染情况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特点。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8月1日~2008年7月31日1年内在皮肤科实验室进行的10584人次TRUST检测和4083人次TPPA检测结果。结果10583人次TRUST检测中阳性428人次。阳性率为4.04%。4078人次TPPA检测中阳性425人次,阳性率为10.42%。TPP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RUST试验中女性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男性,TPPA试验中女性的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RUST阳性主要为低滴度阳性。18—29、30~39岁两个年龄组检出的阳性例数最多且阳性率较高。结论女性感染者多于男性感染者,梅毒血清阳性者主要集中在18—39岁年龄组,是梅毒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周艳丽  兰红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10-201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检验结果。方法:同时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试验)、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试验)对110例阳性标本和120例非梅毒患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RUST、TPPA阳性率分别为83.6%、97.3%,特异性分别为78.3%、96.7%。结论:TRUST试验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TPPA试验是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方法,主要作为梅毒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3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方法使用上海荣盛TRUST试剂盒,北京万泰TP-ELISA试剂盒,日本富士TPPA试剂盒对2836份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836份 血清标本中,用TRUST法检测32例阳性,灵敏度68.42%,特异性99.79%,阳性预测值81.25%;用ELISA法检测阳性36例,灵敏度86.86%(33/38),特异性99.89%,阳性预测值91.67%;TRUST阴性ELISA阳性的6例标本中TPPA试验阳性4例,ELISA阴性TRUST阳性的3例标本中TPPA试验阳性1例。结论 TRUST,TP-ELISA和TPPA3种检测方法有各自的适用性,经综合评估,应对初诊的高危人群,受血者输血者,患者手术前应用TPPA试验检测血清梅毒抗体,以提高初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阳性患者再做TRUST试验,以观察判断疗效,复发及再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手术或输血前常规梅毒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情况,掌握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的现状。方法1910例受检者血清梅毒螺旋体(TP)抗体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初检,阳性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1910例TP抗体检测TRUST阳性者10例,占总受检人数的0.52%;TRUST阳性者再用ELISA和TPPA法进行确证,结果7例为阳性,占总受检人数的0.37%。结论针对TP感染在社会人群中造成的危害,必须对住院患者特别是手术患者进行TP的相关检测,以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早期梅毒TRUST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45例经TPPA试验和(或)D-F检查证实的早期梅毒治疗前后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结果:145例早期梅毒治疗前TRUST阳性135例,阳性率93.1%,滴度达1:16以上的二期梅毒患者比例(45.8%)高于一期梅毒(20.6%)和早期潜伏梅毒(15.4%),提示二期梅毒血清学反应水平相对较高,TRUST滴度与病情活动性呈正相关,梅毒治疗后1年内的血清阴转率,一期梅毒(100%)  相似文献   

9.
田维明  王晓亮 《海南医学》2012,23(18):82-83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梅毒患者21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梅毒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梅毒检测,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ELISA和TPPA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TRUST,ELISA和TPPA的灵敏度均明显高于TRUST,且ELISA和TPPA的特异度明显高于TRUST。早期梅毒和Ⅰ期梅毒TPPA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为ELISA和TRUST。Ⅱ期梅毒和Ⅲ期梅毒ELISA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为TPPA和TRU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可用于大批量梅毒标本检测,TRUST可用于梅毒疗效观察检测,TPPA可用于ELISA和TRUST检出阳性标本的确证检测。三种方法平行检测可以大幅减少漏诊和误诊,对于梅毒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它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近年来,我国梅毒的的患病率快速上升,因此,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正确地评价,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依据显得尤为重要.梅毒螺旋体一旦侵入人体后,血清中可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素抗体和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目前梅毒的检测多采用血清学试验.我科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检测,即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其中RPR法是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而ELISA和TPPA法为特异性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应用3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3种检测方法有各自的适用性,经综合评估,应对初诊的高危人群、受血者输血前、患者手术前应用TPPA试验检测血清梅毒抗体,以提高初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阳性患者再做TRUST试验,以观察判断疗效、复发及再感.现将几种方法进行对比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进行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和减少新生儿病残率和死亡率的效果。方法对28例确诊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进行临床资料和治疗转归分析。结果本组25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出院后3个月复查TPHA试验均阴性。结论对高危孕妇、高危儿常规进行筛查及随访,做到早期干预确诊、早期诊治、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男男性接触(MSM)人群行为特征和艾滋病、梅毒感染现状及干预服务需求,为调整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1年对龙岗区各类同性恋场所MSM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抗体、梅毒和丙肝检测,并对检出HIV感染者进行跟踪随访。结果共调查MSM476名,外来人口占88.87%,最近六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有21.35%,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仅有16.48%,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2.47%,最近一年接受过健康干预服务占61.97%,影响接受更多服务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泄露MSM身份引起社会歧视(占60.43%)。HIV抗体阳性率11.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梅毒阳性率9.87%,不同年龄组MSM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HIV感染者随访一年中有37.74%发生过高危性行为,一年内失访率为69.81%。结论深圳市龙岗区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率较高,高危性行为发生率高,需扩大干预面、动用更多健康干预资源,创新健康干预模式,提高干预效能。  相似文献   

13.
14.
黄熙 《广西医学》2003,25(10):1869-1871
目的 :研究苄星青霉素、头孢三嗪和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 (一期和二期 )的疗效 ,为临床提供可选择的梅毒治疗方案。方法 :85例不同期的早期梅毒患者分组采用苄星青霉素 2 4 0万 u/次 ,im,1次 /周 ,连续 3周 ;头孢三嗪 1g/次 ,im,1次 /天 ,连续 14天 ;阿奇霉素 ,第一天 1.0一次口服 ,以后 0 .5 /天一次口服 ,连续 14天。结果 :经不同的疗程 ,三种方案治疗早期梅毒 1年内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治疗一期梅毒时 ,头孢三嗪组平均有效时间最短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三组在治疗一期梅毒的平均痊愈时间对比和二期梅毒的平均有效时间及平均痊愈时间对比上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 P >0 .0 5 )。结论 :标准的卞星青霉素治疗方案仍然有效。青霉素过敏患者可选用阿奇霉素治疗 ,在排除交叉过敏的情况下 ,亦可选用头孢三嗪  相似文献   

15.
鲁东平  张荣  付敏  李湘辉  梁瑞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352-1353
目的分析宝安区2008~2009年孕产妇梅毒的监测结果及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梅毒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法对宝安区236853名建卡孕产妇免费梅毒血清学筛查,收集梅毒血清学阳性孕产妇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检出孕产妇梅毒患者818例。28周前筛查的占多数;梅毒分期以潜伏梅毒为主;孕产妇年龄大多数在20~35岁;已婚者居多;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职业以无业或家务为主,其次为工人;户籍类别以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为主;传染来源主要是婚前性传播。结论宝安区低学历、无业、流动、育龄女性是妊娠梅毒多发人群,应重点加强该人群的道德规范教育和健康教育力度,加强孕产妇梅毒筛查,以有效遏制孕妇梅毒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癌合并梅毒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0例IA2-IIA期梅毒阳性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IA2-IIA期非梅毒宫颈鳞癌患者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梅毒阳性宫颈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45.816±3.102)个月,5年生存率为65.0%,较同期非梅毒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76.7%)低(χ2=1.990,P>0.05);深肌层浸润、宫旁组织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5年局部复发发生率梅毒阳性宫颈癌患者较非梅毒宫颈癌患者高(χ2=4.073,P<0.05)。结论梅毒阳性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差,应关注梅毒阳性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注重个体化的治疗原则,规范并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治疗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恂  刘婵芳  向晓光 《中国热带医学》2007,7(6):951-951,96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将68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84.38%,而未治疗组仅为41.67%(P〈0.01);治疗组早产及死胎的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3.13%,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36.11%和22.22%(P〈0.01);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者占64.52%,而未治疗组仅占28.57%(P〈0.01)。结论妊娠期梅毒患者及早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可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及先天梅毒的发生;孕期常规梅毒筛查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8.
梅毒治疗前后血中TP-DNA定量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中梅毒螺旋体DNA(TP -DNA)定量在梅毒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及其治疗前后与联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TRUST)的关系。方法 对 2 9例 (Ⅰ期 12例 ,Ⅱ期 17例 )未经任何治疗的梅毒患者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FQ PCR)检测苄星青霉素治疗前后血浆中TP DNA定量值并作血清TRUST检测。结果 ①治疗前 ,Ⅰ期TP DNA阳性率为 75 .0 0 % (9/ 12 )、TP DNA定量测定平均值为 (3.38± 2 .34)× 10 4copies/ml;Ⅱ期阳性率为 10 0 .0 0 % (17/ 17) ,TP DNA定量测定平均值为 (5 .73± 1.33)× 10 6copies/ml。②治疗后 3个月 ,Ⅰ期、Ⅱ期梅毒TP DNA阳性例数分别为 1/ 9例、5 /17例。TRUST(+)者 ,TP DNA阳性者定量平均值 :在Ⅰ、Ⅱ期分别为 2 .0 1× 10 2 copies/ml、5 .87× 10 2 copies/ml;TRUST(- )者 ,Ⅰ期无阳性病例 ,Ⅱ期为 3.0 9× 10 2 copies/ml。③治疗后 9个月 ,Ⅰ、Ⅱ期梅毒TP -DNA均为阴性 (零拷贝 ) ,TRUST转阴例数分别为 :12 / 12例、14 / 17例。结论 治疗前、治疗后 3个月、9个月TP DNA与TRUST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提示血浆TP DNA定量检测在早期梅毒诊断和疗效上判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阳建  余赛红  刘爱胜 《海南医学》2014,(8):1224-1226
目的了解深圳宝安区普通劳务工未婚男女梅毒感染状况并分析其危险原因,为宣传和预防梅毒知识,加强男女婚前梅毒检测的必要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查本区工厂、工地及车站等劳务工人员共5183例,采集受检者静脉血3-4ml,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方法进行梅毒抗体初筛,对筛选出的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进行确诊,结合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综合判断梅毒感染。结果普通劳务工未婚男女梅毒总感染率为2.9%(148/5183),其中男性2.0%(41/2062),女性3.4%(107/3121),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工厂为2.6%(75/2857),工地为3.1%(42/1342),车站为3.2%(31/984),工地和车站场所梅毒感染率略高于工厂,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岁以上人群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小学(3.3%)和初中(2.8%)文化层次的人群明显高于高中及中专(1.8%)以上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宝安区普通劳务工未婚男女梅毒感染率比较高,应加强梅毒危害及预防相关知识的宣传,提倡和加强必要的婚前检测,减少或杜绝婚后夫妻互相传播及先天性梅毒婴儿出生。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南通市不同人群梅毒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通市不同人群掌握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的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中学生、流动人口和暗娼5类人群现场发放问卷,逐户逐人调查。结果南通市不同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暗娼人群知晓率最高占74.00%,其余依次为城市居民、农民工、农村居民和在校中学生,在校中学生梅毒知晓率仅为58.00%;不同性别梅毒知晓率: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χ2=5.13,P<0.05);随着年龄组的增大,梅毒知晓率逐渐提高,经趋势性卡方检验,不同年龄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问卷中的问题,对"梅毒经性传播"知晓率最高达91.43%,"日常接触不会传播"知晓率最低为53.33%;群众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中,"电视"比例最高68.10%,"学校讲座"比例最低5.71%。结论需重点加强在校中学生有关梅毒预防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拓展全人群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梅毒防治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我市人群的梅毒知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