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摸清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的分布、带毒情况及汉坦病毒的型别,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6月-2005年10月对5个监测点媒介动物自然感染出血热病毒进行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鼠肺汉坦病毒抗原,用双抗原夹心麟方法检测鼠血出血热抗体。用单克隆抗体进行病毒分型。结果共捕获478只小兽,总鼠密度为3.4%,室外为3.31%,室内为3.59%,黑线姬鼠是野外的优势宿主,占室外所捕小兽的38.29%,褐家鼠是室内的优势宿主,占室内所捕小兽的46.91%,其次为小家鼠(30.25%),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占捕获总数的46.86%。抗原和抗体阳性鼠为39只,总感染率为9.49%。五个监测点间捕获率和带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黑线姬鼠主要携带Ⅰ型汉坦病毒,褐家鼠主要携带Ⅱ型汉坦病毒,阳性鼠肺Ⅰ型7只(占41.18%),Ⅱ型10只(占58.82%)。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的带毒指数分别为9.02%、13.73%。共检测清洁级实验大鼠26批213只,其中阳性率为2.35%;SPF级大鼠78只,未检出HV抗体。结论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为姬鼠型和家鼠型混合型疫区,出血热防制工作应以灭鼠和人群免疫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湛江地区鼠形动物种群中汉坦病毒的自然感染情况,为肾综合症出血热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笼夜法在湛江地区捕鼠,捕获的鼠形动物首先进行分类鉴定,然后解剖和股动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HFRSIgM抗体。结果在本地区共捕获鼠形动物379只2目2科4属7种。家鼠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鼠以黄毛鼠为优势鼠种。其中不同鼠形动物自然感染率板齿鼠为4.26%,黄毛鼠为3.60%,黄胸鼠为3.57%,褐家鼠为0.90%;其他鼠形动物小家鼠、屋顶鼠、臭鼩鼱感染率均为0。结论湛江地区鼠类自然汉坦病毒感染率较高,存在家鼠和野鼠两型为宿主的汉坦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3.
戊型肝炎病毒所导致的戊型病毒性肝炎(戊型肝炎)全球流行严重,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戊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戊型肝炎病毒科,该科分为正戊肝病毒属和鱼戊肝病毒属.正戊肝病毒属包括A物种、B物种、C物种、D物种共4种;鱼戊肝病毒属仅有A物种.先前的研究认为戊型肝炎病毒不会跨物种传播,但最近发现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州市某高校肾综合症出血热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原因,探讨维护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人血、鼠血标本进行出血热抗体检测,采集鼠肺标本进行出血热抗原检测。结果患者被诊断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实验动物鼠肺标本抗原阳性率为9.30%(4/43),鼠血标本抗体阳性率为1.82%(1/55),阳性标本均来自开放饲养区的实验用大白鼠;21份野鼠鼠肺标本抗原检测均为阴性,鼠血标本抗体阳性率为25.00%(2/8);实验动物提供单位采集的40份血清标本均为阴性;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血清标本抗体阳性率为1.67%(1/60)。结论动物实验室基础设施不完善是造成该事件的主要原因,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野鼠将病毒传播给开放饲养区的大白鼠,最终导致了实验工作人员感染发病,提示我们动物实验室的监管以及动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康文臻  刘俊彬 《医学争鸣》1994,15(6):447-449
为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能否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在其中复制,能否引起细胞病变,方法:用HFRSV76-118株,SR-11株和陈株分别攻击体外传代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结果:于培养第一代即在受染细胞的胞浆中检出特异性病毒抗原,阳性细胞数及胞浆内抗原的含量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感染细胞在光镜下未见明显病理损害,结论:HFRSV可以感染体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并可以在其中  相似文献   

6.
对城市60例和农村54例家鼠型出血热病例作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经单因素配对分析和多元 Logistic 模型拟合,表明城区居民罹患本病的高危因素是接触鼠及其污染衣物、沟田边坐卧、家里或工作场所鼠患和蚤叮咬;而农村居民的高危因素则是手足皮肤破伤、接触家鸡、沟田边坐卧和吃鼠污染食物.提示城乡居民感染本病病毒的途径有所不同,在预防工作中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7.
采用病毒盲传的方法,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HF)早期患者血液标本中的 EHF 病毒,阳性率为79.7%(145/182).病毒抗原量随盲传时间延长而增加,病毒增殖高峰期在其感染细胞后的9~13d.细胞感染病毒后出现空泡样变,粗面内质网扩张,并在感染细胞内找到病毒颗粒和病毒包涵体.以上结果为研究 EHF 病毒的增殖特征提供了新的依据,并指出病毒盲传的方法是提高临床标本中病毒检出率的有益方法.  相似文献   

8.
将EFIFV_(114)株感染MA_(104)、BSC细胞获得成功,病毒抗原检出时间分别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第一代的第4天和第6天,病毒抗原在 MA_(104)细胞上的检出时间较 Vero-E。细胞早两天,并且具有与 Vero-E_6细胞相同的生长特性。病毒释放商峰在其感染细胞后第9~13天,病毒在两株细胞中的效价均可达到 TCID_(50)10~(-6)/0.1ml,这一研究为 EHFV 提供了新的细胞系统。  相似文献   

9.
Membranelipidfluidity(MLF)hascorrelationtothemultiplicationandma1ignantdegreeofce11s,which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pathOgenesisoftheneoplasiacellsescapingfromthegrowthcontrol.Atpresent,noreportonthebio1ogicchangesinMLFofnormalbonemarrowcellswithinfectionofEHFV.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studythechangesinMLFofnormalbonemarrowce11sanditsrelationtotheinfectionofEHFV.1MATERIALSANDMETHODS1'lCeIlcultureThepuncturewasmadeontheanteriorsuperioriliacspineorposteriorsuperioriliacspineof27c…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群流行性出血热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海南省部分地区人群血清,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800人份人群血清,感染率为4.25%(34/800);西部地区的东方市、儋州市和中部地区的五指山市感染率(5%~6%)高于东部地区的万宁市(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较高的为30~39岁、40~49岁、50~59岁3个年龄组,分别为7.5%、6.25%和5.6%。这3个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感染率低于这3个年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感染率(7.25%)高于女性(1.2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局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和中部的农村地区,存在EHF的潜在流行,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局部暴发,建议这些地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人间疫情的监测和防控,防止疫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11.
从湖北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捕获5种鼠共779只,食虫目动物鼩鼱2只,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发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阳性者158只(20.3%),其中黑线姬鼠、褐家鼠和黄胸鼠阳性率分别为21.4%、20.9和15.4%,小家鼠、黑线仓鼠和鼩鼱均为阴性。黑线姬鼠阳性率有随体重增加而上升的趋势;鼠体全年均带毒,尤以9、10、11月较高。褐家鼠未见体重和季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的基孔肯雅热已从仅在非洲南部、东南亚和印度部分热带地区流行的蚊媒传染病传播至亚热带地区的多个国家.既往CHIKV的传播主要以埃及伊蚊作为传播媒介,2004年基孔肯雅热疫情在南亚地区的暴发流行中,出现了能够以地区分布更为广泛的白纹伊蚊为媒介传播病毒进化株...  相似文献   

13.
1982年6月至1983年1月,从湖北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新洲、武昌等县捕获家栖鼠83只,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查,69只褐家鼠肺带有EHF病毒抗原者17只,阳性率为24.6%,其中新洲县为41.2%,武昌县23.7%,水果湖为17.1%。12只黄胸鼠和2只小家鼠均为阴性。经EHF病人双份血清,其他病人血清检查及免疫荧光阻断试验进一步证实鼠肺抗原为EHF病毒抗原。这一结果表明褐家鼠也可能是湖北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的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东莞地区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特点,为防控该病提供借鉴。【方法】 现场调查92例确诊为基孔肯雅热的患者,分析该病社区聚集流行的人口学、环境学及流行时间的特点。【结果】 92例患者中男性占46.7%,15 ~ 60岁年龄段患者占65.2%,疫区处于城乡结合部,为热带亚热带季候风地区,流行初期布雷指数为77,流行末期降至5以下;病例集聚于1社区,占总发病患者的70.7%,疫情流行半径在5公里以内;患者发热,关节痛,皮疹的发生率分别为95.1%,82.9%,75.6%。【结论】 基孔肯雅热流行具有社区聚集性,疫区的亚热带气候及布雷指数有利于该病的流行,发热、关节痛和皮疹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