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基于MR对比增强T1WI (CE-T1WI)纹理分析鉴别诊断泪腺淋巴瘤与泪腺炎性假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泪腺淋巴瘤(淋巴瘤组)和25例泪腺炎性假瘤(炎性假瘤组)的眼眶MRI表现,基于CE-T1WI提取病灶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灰度游程矩阵、绝对梯度、自回归模型和小波变换6种共279个纹理特征参数,采用组间比较、组内相关系数(ICC)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最佳纹理特征,建立核函数分别为线性核(LK)、多项式核(PK)和径向基函数核(RBFK)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筛选最优核函数。针对最佳纹理特征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MRI表现,以最优核函数建立联合模型;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鉴别诊断泪腺淋巴瘤与泪腺炎性假瘤的效能。结果 相比炎性假瘤组,淋巴瘤组病灶边界更清晰、强化更均匀(P均<0.01),组间其余MRI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201个纹理特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筛选10个最佳纹理特征用于建立SVM分类模型,其中PK为最优核函数,相应SVM分类模型鉴别诊断泪腺淋巴瘤与泪腺炎性假瘤的效能最佳,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0.47%、88.00%、89.13%及0.93,联合模型分别为95.23%、92.00%、93.47%及0.96;联合模型与最优SVM分类模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结论 基于MR CE-T1WI纹理分析可有效鉴别泪腺淋巴瘤与泪腺炎性假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常规MRI纹理分析在眼眶淋巴瘤和炎性假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治疗随访证实的15例眼眶淋巴瘤及17例炎性假瘤患者的MRI资料。应用MaZda软件手工勾画ROI,并提取T1WI、脂肪抑制T2WI及脂肪抑制T1WI增强扫描图像中病变的纹理特征。通过Fisher系数、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POE+ACC)、交互信息(MI)及三者联合(FPM)的方法选择最佳纹理参数集合。使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非线性判别分析(NDA)进行纹理分类。比较最佳分类序列上两种病变的纹理特征差异。结果 T1WI及T2WI最佳纹理参数主要源于共生矩阵及游程矩阵,增强T1WI最佳纹理参数主要源于共生矩阵及直方图。T2WI纹理特征鉴别眼眶淋巴瘤及炎性假瘤能力最佳,其中FPM选择纹理特征联合NDA分类的误判率最低,为1.56%。眼眶淋巴瘤T2WI纹理特征参数中的能量及长游程补偿均高于炎性假瘤(P均<0.005),而熵及短游程补偿均低于炎性假瘤(P均<0.005)。结论 常规MR图像纹理分析可用于鉴别眼眶淋巴瘤和炎性假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乳腺良性肿瘤与35例恶性肿瘤的MRI动态增强图像的影像及纹理特征。采用MaZda软件提取所有患者MRI动态增强图像中感兴趣区(ROI)的直方图与灰度游程矩阵特征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数据)或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偏态分布数据)比较良恶性组间纹理参数的差异,提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使用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数鉴别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运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进行建模并绘制ROC曲线评价模型效能。结果:直方图参数中的均值及第10、50、90、99百分位数与灰度游程矩阵参数中的游程长不均匀度(包括水平、垂直、45dgr、135dgr4个方向)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其中第99百分位数(Pere.99%)以239.50为阈值时诊断效能最佳;通过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分别建立的多参数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可以得出直方图参数的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效能更佳。结论:乳腺MRI动态增强图像纹理分析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和超声图像特征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鉴别诊断眼眶及眼附件淋巴瘤与炎性假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眼眶及眼附件淋巴瘤患者79例(淋巴瘤组),以及同期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炎性假瘤患者40例和临床激素治疗有效、出院诊断为炎性假瘤患者28例(炎性假瘤组,共6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淋巴瘤与炎性假瘤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鉴别眼眶及眼附件淋巴瘤与炎性假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瘤组与炎性假瘤组年龄、性别比,以及肿瘤最大径、累及象限≥2个、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纵横比>1、肿瘤呈“铸型”、肿瘤呈“倒三角形”、内部回声极低、内部回声不均匀、内含强回声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7.5岁、性别男、肿瘤呈“铸型”、内部回声极低、内含强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是眼眶及眼附件淋巴瘤的独立影响因素(OR=4.508、4.361、6.605、5.649、3.880、3.038,均P...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SonoLiver定量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对眼眶淋巴瘤和炎性假瘤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眼眶淋巴瘤和25例眼眶炎性假瘤超声造影图像行Sonoliver软件分析,获取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及时间-强度曲线(TIC),归纳两者的动态血流灌注模式特点,并分析比较两者的定量参数:峰值强度(IMAX)、到达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上升支斜率(K_1)及下降支斜率绝对值(K_2),作为鉴别诊断的量化指标。结果眼眶淋巴瘤和炎性假瘤的血流灌注模式不同:(1)淋巴瘤DVPC以正负双向波为主,炎性假瘤DVPC以正向波为主,两者DVPC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TIC定量参数IMAX、K_1、K_2、mTT、R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onoLiver软件得到的DVPC、TIC对眼眶淋巴瘤和炎性假瘤的超声造影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对其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眼眶淋巴瘤及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特征,以提高二者的诊断水平。方法 眼眶淋巴瘤患者17例为淋巴瘤组,炎性假瘤患者18例为炎性假瘤组,均行MRI平扫及脂肪抑制-T1WI序列增强扫描。比较2组临床表现、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特征。结果 (1)眼眶淋巴瘤组年龄[(49.5±10.6)岁]大于炎性假瘤组[(45.1±14.2)岁](t=14.213,P=0.001),男性及眶周肿物可扪及比率(70.59%、58.82%)均高于炎性假瘤组(33.33%、22.22%)(χ2=4.858,P=0.028;χ2=4.880,P=0.027),病变部位、眼球突出、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比率与炎性假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淋巴瘤组病灶边界清晰(52.94%)、“铸型”生长(41.18%)、信号均匀比率(64.71%)均高于炎性假瘤组(16.67%、0、22.22%)(χ2=5.106,P=0.024;χ2=9.265,P...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眼眶淋巴瘤与炎性假瘤的价值。方法 纳入18例单侧眼眶淋巴瘤(淋巴瘤组)和25例单侧炎性假瘤患者(炎性假瘤组),观察2组病灶常规超声特征及CDFI血流信号特点,比较其CEUS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和时间-强度曲线(TIC)特点及相关定量参数差异。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常规超声及CEUS鉴别诊断准确率。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淋巴瘤、炎性假瘤准确率分别为38.89%(7/18)和36.00%(9/25)。淋巴瘤组DVPC多呈正负两相波形,TIC多呈快进快出模式;而炎性假瘤组DVPC多呈正向波形,TIC多呈快进慢出模式。CEUS诊断淋巴瘤和炎性假瘤准确率分别为55.56%(10/18)和52.00%(13/25);淋巴瘤组峰值强度(IMAX)明显高于炎性假瘤组(P<0.05),上升时间(RT)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均明显低于炎性假瘤组(P均<0.05)。常规超声联合CEUS诊断淋巴瘤、炎性假瘤准确率分别为72.22%(13/18)和68.00%(17/25)。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CEUS鉴别诊断眼眶淋巴瘤和炎性假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T2WI图像纹理分析鉴别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与鼻咽部炎性增生(nasopharyngeal hyperplasia,NPH)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NPC和NPH的患者共48例,均经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其中NPC 30例,NPH 18例。应用MaZda软件对两组病灶进行纹理分析,在T2WI图像上选取病灶范围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得294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最后,利用多参数联合鉴别NPC和NPH。结果:两组间S(0,5)熵、S(5,5)熵、S(5,-5)熵、45°方向游程长不均匀度、135°方向游程长不均匀度、梯度偏度及小波低高频转换系数s-3等7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35°方向游程长不均匀度、梯度偏度及小波低高频转换系数s-3这3组参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59、0.803及0.731,诊断准确率中等。另外,分析发现,135°方向游程长不均匀度联合梯度偏度、梯度偏度联合小波低高频转换系数s-3鉴别两组病变的诊断效能分别为0.824和0.833,诊断准确率较单一参数高。结论:基于磁共振T2WI序列的纹理分析可用于鉴别NPC和NPH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常用定量参数图的纹理参数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疗效预测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4年9月—2018年10月在NAC前后均行DCE-MRI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共63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依据,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40例)和治疗无效组(23例),使用Omni-Kinetics软件从患者NAC前及NAC 4~8个周期后的DCE-MRI的4个参数图中各提取52个纹理参数,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纹理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将有差异性的参数进行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选择与NAC疗效有关联性的纹理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得出DCE-MRI纹理参数对乳腺癌NAC疗效的诊断效能。结果:从患者DCE-MRI常用的4个定量参数图(Ktrans、Kep、Ve、Vp)中共提取了208个纹理参数。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NAC前的DCE-MRI Ktrans、Kep、Vp参数图中,分别有13、17、10个纹理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分别有1、7、3个纹理参数与NAC疗效相关联,而在Ve图中,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P0.05)。但上述参数AUC均小于0.8。NAC后的纹理参数及参数变化率可以评估NAC疗效,效能较好的参数主要有4个参数图中的体积数、游程长度不均匀性、Δ体积数、Δ游程长度不均匀性以及Ktrans图中的灰度不均匀性、Δ灰度不均匀性和Kep图中的Δ体素值总和、Δ灰度不均匀性,其AUC均较高,且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基于DCE-MRI定量参数图的纹理参数中,存在可以预测及评估乳腺癌NAC疗效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图像纹理分析在小脑半球原发性脑淋巴瘤和单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小脑半球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20例和实性单发转移瘤22例的增强MRI图像。采用纹理分析方法在增强T1WI轴位图像上获取整个瘤体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峰度、熵值、偏度和异质性等定量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纹理分析中,PCNSL组标准差、熵值、偏度及异质性明显低于转移瘤组,而峰度明显高于转移瘤组(均P0.05);异质性参数鉴别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其它参数值,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对标准差、熵值、偏度、峰度及异质性5个纹理分析定量参数进行多参数联合分析,其鉴别效能较利用单个纹理分析定量参数鉴别的效能高。结论:纹理分析部分定量参数(标准差、熵值、偏度、峰度及异质性)有助于鉴别小脑半球PCNSL和单发转移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320排CT双入口体部灌注成像对单发肺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周围型肺癌52例(腺癌28例、鳞癌24例)及炎性假瘤21例,应用CT体部双入口灌注成像获得肺动脉血流量(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计算灌注指数(PI)和灌注总量(TLP),根据拟合时间-密度曲线获得强化达峰时间(TTP),分析鳞癌、腺癌与炎性假瘤间的差异,评价其诊断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的价值。结果 鳞癌、腺癌与炎性假瘤间PF、TTP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间PF、TLP、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TP诊断肺癌与炎性假瘤的AUC为0.99(P<0.01),诊断价值高;以TTP=16.3 s作为临界值,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5.0%;PF和TLP的AUC分别为0.76(P<0.01)和0.71(P<0.01),诊断价值中等。结论 炎性假瘤和周围型肺癌均由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双重供血;TTP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肌骨超声获得年轻人和老年人肌肉图像,分析肌肉形态学差异,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分析肌肉纹理特征随年龄的变化。方法:本试验于2018年5-7月招募健康成年志愿者50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30岁)和老年组(≥60岁),青年组22例,老年组28例。使用肌骨超声获得两组志愿者内侧腓肠肌横切和纵切图像,直接测量肌肉厚度和羽状角。将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兴趣区域的选择并从中提取9个纹理特征,包括基于灰度直方图的灰度均值和灰度方差;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对比度和同质性;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灰度熵;基于游程长度矩阵的灰度不均匀性、游程长度不均匀性、低灰度游程优势和高灰度游程优势。结果:肌肉形态学上,老年组内侧腓肠肌肌肉厚度显著小于青年组(P<0.05),两组间羽状角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纹理上,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的灰度方差、对比度、灰度熵、灰度不均匀性、低灰度游程优势显著降低(P<0.05);同质性、游程长度不均匀性显著增加(P<0.05)。两组间的灰度均值、高灰度游程优势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分析肌肉超声图像发现老年人有更大的同质性、游程长度不均匀性和更小的灰度方差、对比度、灰度熵、灰度不均匀性及低灰度游程优势。肌肉超声图像纹理分析技术能够反映肌肉内部组织随年龄增长的不利改变,可作为一种研究年龄相关的肌肉变化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CT平扫图像密度联合纹理参数预测垂体大腺瘤质地的价值。方法 收集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根据术中垂体质地分为质软组(n=30)与质硬组(n=20)。于CT图像肿瘤最大层面手动勾画ROI,测量病变CT值,并提取纹理特征参数。比较2组间CT值及纹理特征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垂体腺瘤质地的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质软组与质硬组间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其预测肿瘤质地的AUC为0.662。基于CT平扫图像共提取77个纹理参数,经筛选获得4个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包括第90百分位数、惯量、方差和对比度,其预测肿瘤质地的AUC分别为0.662、0.663、0.672和0.6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的纹理特征模型预测垂体腺瘤质地的AUC为0.690,CT值结合纹理参数模型的AUC为0.782。结论 CT值结合纹理参数建立的模型对于预测垂体腺瘤质地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选择手术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CT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T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7例SPN患者(恶性组54例,良性组43例)行胸部CT平扫,测量结节CT值及最大径。采用MaZda软件对肺结节进行CT纹理分析,获得纹理特征参数(熵、熵和、熵差、对比度、相关及均和)。比较2组CT值、最大径及各纹理特征参数。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及其不同组合建立ROC曲线,计算AUC,确定阈值,评价各参数及其不同组合鉴别诊断良恶性SPN的特异度及敏感度;比较各参数组合之间AUC的差异。结果 良恶性SPN最大径、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8、1.16,P=0.079、0.087)。良性组SPN纹理特征参数熵、熵和、熵差值均低于恶性组(P均<0.05),2组对比度、相关、均和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纹理特征参数熵、熵和、熵差鉴别诊断良恶性SPN的效能均较高(AUC均>0.700);熵、熵和、熵差的阈值分别为1.564、1.212、0.987时,敏感度分别为72.70%、88.40%、63.60%。上述纹理特征参数的不同组合鉴别诊断良恶性SPN的效能均较高(AUC均>0.800),各组合间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于CT平扫的纹理分析技术有助于鉴别良恶性SP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T2WI的3D纹理分析评估宫颈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5例宫颈癌患者,其中高分化41例(高分化组),中分化76例(中分化组),低分化58例(低分化组),术前均接受常规MR平扫及增强扫查.采用ITK-SNAP软件勾画感兴趣体积(VOI),以LIFEx软件计算获取41个纹理参数;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图像纹理分析鉴别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8例患者共80个乳腺结节的MR动态增强图像,每个结节获得63个纹理特征参数。绘制纹理参数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结节的ROC曲线,并与MR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的诊断效能比较。结果 78例患者的80个乳腺结节中,纹理参数中灰度游程长不均匀度判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AUC值(0.836)最大且诊断准确率高,其诊断恶性乳腺结节的敏感度为82.93%(34/41)、特异度为94.87%(37/39)、准确率为88.75%(71/80)、阳性预测值为94.44%(34/36)、阴性预测值为84.09%(37/44)。MR BI-RADS分类诊断恶性乳腺结节的敏感度为95.12%(39/41)、特异度为87.18%(34/39)、准确率为91.25%(73/80)、阳性预测值为88.63%(39/44)、阴性预测值为94.44%(34/36)。MR BI-RADS分类和纹理分析判断恶性乳腺结节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与单独应用BI-RADS分类比较,两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诊断恶性乳腺结节的特异度(P<0.001)。结论 MR纹理分析可作为传统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能谱CT成像碘(水)图像的纹理分析在术前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MSI结直肠癌(MSI组)及46例微卫星稳定(MSS)结直肠癌(MSS组)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且术前均接受腹部能谱CT成像。采用Viewer分析软件获取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水)图像,并将其导入Omni-Kinetics软件进行ROI勾画及特征提取。提取的纹理参数包括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中位值、标准差、偏度、峰度、均匀性、能量值、熵。比较2组间各纹理参数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将纹理参数进行联合,通过ROC曲线分析不同纹理参数预测及多种参数联合预测的效能。结果 MSI组动脉期及静脉期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中位值、均匀性均明显低于MSS组(P均<0.05),2组间标准差、偏度、峰度、能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SI组静脉期熵明显高于MSS组(t=1.81,P=0.04),2组间动脉期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P=0.80)。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动脉期及静脉期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中位值、均匀性和静脉期熵单一参数在术前预测结直肠癌MSI状态的AUC为0.64~0.82。多参数联合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2.598-0.124×动脉期最小值-0.039×动脉期最小值-0.774×动脉期中位值+1×动脉期平均值-1.892×动脉期均匀性+0.14×静脉期最小值+0.2×静脉期最大值+0.343×静脉期中位值-0.61×静脉期平均值+13.711×静脉期均匀性-2.598×静脉期熵,联合预测的AUC为0.83。结论 基于能谱CT成像碘(水)图像纹理分析,可在术前无创预测结直肠癌MSI状态,且将多种纹理参数联合后预测效能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