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OY-TES-1基因mRNA在肝细胞肝癌(HCC)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建立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37例HCC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目的 基因OY-TES-1及管家基因HPRT的表达,OY-TES-1mRNA的表达量以OY-TES-1/HPRT表示,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经实时定量PCR检测,HCC中OY-TES-1mRNA阳性率为72.97%(27/37),癌旁阳性率为64.86%(24/37),有17对HCC及癌旁组织均表达阳性,OY-TES-1mRNA在HCC及癌旁组织两者的定性表达无差异(P>0.05);②在37例HCC及配对癌旁组织中,HCC中OY-TES-1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5),但与HCC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无相关.结论 OY-TES-1 mRNA在HCC中有较高的表达频率,其表达水平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它有望作为用于HCC辅助诊断及免疫治疗的肿瘤抗原,OY-TES-1蛋白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意义尚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临床意义,以及与p53和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87例HCC组织及其50例癌旁组织、4种肝癌细胞系和27例非肝癌肝组织进行survivin蛋白检测,对其中的30例HCC组织进行突变型p53和Bcl-2蛋白检测;应用Western blot和real time-PCR等技术对8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4种肝癌细胞系进行survivin蛋白和mRNA进行检测;对74例HCC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瘤块大小等与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HCC组织、癌旁组织和非肝癌肝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77%(52/87),26.00%(13/50)和0(0/27),HCC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癌旁组织和非肝癌肝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患者年龄、性别、瘤块大小、有否转移、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等均无相关关系(P>0.05).②survivin mRNA在HCC组织、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3/8)和0(0/8);survivin蛋白和mRNA在4种肝癌细胞系(SMMC-7721,HHCC,HCC-9724 和HepG2)中,除HepG2外均呈高表达.③survivin蛋白表达与突变型p53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χ2=4.693,P=0.030),与Bcl-2表达无明显相关(χ2=0.25,P=0.617).结论 survivin基因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靶点;survivin基因与p53基因在抑制肿瘤细胞凋亡方面可能具有某种协同作用;检测survivin表达水平对判断HCC恶性程度和预后可能无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原发性肝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血管形成和抵抗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集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与HCC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survivin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不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有关联(P<0.05),与肿瘤大小、包膜、甲胎蛋白(AFP)水平及HCC病理分期均无关联(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肝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survivin基因只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无表达,其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但在癌旁组织中检测不到其基因的表达,survivin蛋白可能是通过旁分泌作用从肝癌病变处进入癌旁组织细胞中发挥抑制细胞凋亡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B-myb mRNA表达量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系统,检测肝细胞肝癌(HCC)中B-myb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70例HCC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18例正常肝组织中B-myb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B-myb mRNA在肝癌组织(0.0375±0.0168)及癌旁肝组织(0.0353±0.0128)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正常肝组织(0.0265±0.0099)中的表达水平(P<0.05),而在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yb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肝外转移及术后复发明显有关,而与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直径、血清AFP水平及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 该方法克服了传统PCR只能定性检测而不能定量检测的缺点,为研究B-myb在HCC中的表达提供了定量方法.B-myb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146(ZNF146)在肝细胞肝癌(HCC)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HCC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组化检测HCC肿瘤组织、癌旁组织ZNF146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ZNF146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CC肿瘤组织中ZNF14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期及不同大小肿瘤中ZNF146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Ⅲ/Ⅳ期肿瘤患者中ZNF146表达明显增加,而在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有HBsAg感染的不同组别中ZNF14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NF146在HCC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参与与肿瘤发生和演进,ZNF146有可能是HCC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丁伟  司维柯  杨景  孙世俊  巫猛  潘静  赵宸 《医学争鸣》2008,29(2):171-174
目的:观察Cyr61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共检测65例肝细胞肝癌中Cyr6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高分化HCC组织的Cyr6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低分化HCC组织(P〈0.01);镜下存在静脉浸润、多结节的HCC组织中Cyr61蛋白表达高于无静脉浸润、单结节的HCC组织(P〈0.05).30例肝癌组织Cyr61mRNA表达均为阳性,86.67%(26/30)癌组织Cyr61mRNA表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结论:Cyr61可能在肝癌的发生早期发挥重要作用,并与肝癌进程中的间质重建和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细胞间隙连接Cx32mRNA与Cx32蛋白的表达及其在HCC发生中的意义和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Cx32蛋白和Cx32mRNA在26例HCC组织、22例癌旁组织和9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x32蛋白在HC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和癌旁肝组织(P〈0.01);Cx32mRNA在HCC、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有一定水平,但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32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下调可能是肝癌发生的重要环节,Cx32蛋白的减少与该基因在翻译或蛋白质的加工修饰过程中调控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CD146(MCAM)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sity,MVD)与临床病理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HCC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CD146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D34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MVD.结果:CD146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0406±0.0135)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035 6±0.012 7)(P<0.05);CD146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6.67%,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的MVD为54.92±8.55/200倍视野,癌旁组织的MVD为21.36±6.63/200倍视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46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及肝外转移明显相关,MVD在HCC组织的水平与肝外转移、肿瘤直径、肿瘤个数相关.CD146表达阴性的HCC组织MVD(51.18±7.32/200倍视野)明显低于阳性组织MVD(56.28±8.88/200倍视野)(P<0.05).结论:CD146高表达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有关;与HCC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NF-κB蛋白和PTEN蛋白表达,结合HC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NF-κB和PTEN基因在HCC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PTEN蛋白在62例HCC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F-κB蛋白在HCC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P<0.05)。PTEN蛋白在HCC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P<0.05);NF-κB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在HCC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有无肝硬化背景等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静脉是否浸润、有无包膜、分化程度高低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织中NF-κB和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r=-0.729,P=0.000)。结论:NF-κB和PTEN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和发展。两者表达呈负相关提示可能通过PTEN下调和NF-κB上调共同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LLT10的表达水平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对MLLT10在HC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分析MLLT10的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清甲胎蛋白(AFP)、肿瘤TNM分期、病理分级、整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MLLT10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肿瘤TNM分期和病理分级与HCC癌组织MLLT10的表达水平有关(P<0.05)。年龄和血清AFP水平与HCC癌组织MLLT10的表达水平无关(P>0.05)。MLLT10高水平表达HCC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低于MLLT10低水平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LLT10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检测HCC的肿瘤标志物和预后判断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AnnexinA2和P1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62例,分别取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采用IHC、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nnexinA2和P19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AnnexinA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P19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P<0.05);AnnexinA2、P19阳性表达与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而与乙肝表面抗原、组织分级和脉管内有无癌栓均有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AnnexinA2、P19 mRNA及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对判断其发生和转移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croRNA-197(miR-197)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提取有关HCC的miR-197基因表达谱和相关临床特征及预后信息,利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miR-197在HCC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iR-197与H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miR-197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与HCC癌组织miR-197表达水平有关(P<0.05)。性别、年龄、病理分级、血清AFP水平与HCC癌组织miR-197表达水平无关(P>0.05)。miR-197高表达组HCC患者的整体生存率高于miR-197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97可参与HCC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被作为早期诊断HCC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6(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6)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BMP6 mRNA在36例配对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MP6蛋白在8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组织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BMP6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相对的癌旁组织(P <0.01)。BMP6 mRNA在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ER-乳腺癌组织,同时BMP6 mRNA表达随乳腺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P <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MP6蛋白在不同ER、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PR)表达、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表达指数及病理分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同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人表皮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况以及乳腺癌分子亚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MP6分子在乳腺癌组织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BMP6有可能成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重要分子指标,对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分子Shh和Smo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10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肝癌细胞系HepG2?Huh7中Shh?Smo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肝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Shh?Smo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HCC组织中Shh?Smo mRNA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 0.05);Shh?Smo mRNA在Huh7中的表达强度高于HepG2,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hh?Smo蛋白在HC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3.3%(19/30)?76.7%(23/30);Smo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P < 0.05)?Shh?Smo蛋白在正常肝组织中均无表达?结论:Shh和Smo在肝癌中高表达,表明SH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为肝癌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VPS45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VPS45与H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选取HCC中VPS45基因表达及相关临床、病理、生存资料,分析VPS45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肝癌组织中VPS45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VPS4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S45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的病理学分级、血清AFP水平有关(均P<0.05),HCC患者病理学分级、血清AFP水平越高,VPS45表达水平越高。Cox多因素分析显示,VPS45高表达、有癌症家族史、血管侵犯均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VPS45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是HCC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早期诊断HCC的分子标志物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E2F2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HCC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AFP浓度、病理学分级、TNM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下载并处理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有关HCC的基因组学数据和所研究个体的临床资料,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E2F2在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E2F2表达水平与HCC患者性别、年龄、血清AFP水平、病理学分级、TNM分期等临床资料的关系以及对HCC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 E2F2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浓度高的患者E2F2表达水平高于血清AFP水平低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分级中Ⅲ~Ⅳ级HCC患者E2F2表达水平高于Ⅰ~Ⅱ级HC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F2高表达组患者整体生存率低于E2F2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2F2参与肝细胞肝癌的进展过程,是早期诊断肝细胞肝癌的肿瘤分子标志物及预后判断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07—2009年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45例,收集肿瘤切除后新鲜肝脏标本,按照自身配对法留取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癌灶边缘5 cm)各45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ER和AR mRNA的表达,灰度比较法进行mRNA定量分析,以RT-PCR产物电泳进行定性分析;蛋白印迹法(WB法)检测ER和AR的表达,以相应的内参条带灰度值进行校正,获得相对蛋白表达量。结果 ER mRNA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37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6,P<0.05);其阳性表达率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不同性别、浆膜侵犯与否、不同肿瘤直径、HBsAg阳性与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mRNA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38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7,P<0.05);其阳性表达率在浆膜侵犯与否和不同肿瘤直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 mRNA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2746±0.0828),癌旁组织中为(0.1891±0.0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49,P<0.05);AR mRNA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642±0.2204),癌旁组织中为(0.1987±0.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20,P<0.05)。mRNA电泳显示,部分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同时表达ER或AR,部分仅在癌组织表达ER或AR,或仅在癌旁组织表达ER或AR。E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41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31,P<0.05);A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阳性表达43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00,P<0.05)。E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68±0.02),癌旁组织中为(0.5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P<0.05);其表达水平在不同性别、浆膜侵犯与否、HBsAg阳性与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在肝癌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73±0.01),癌旁组织中为(0.49±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P<0.05);其表达水平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肿瘤直径、HBsAg阳性与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电泳图显示,肝癌患者癌组织中ER或AR表达的条带强度明显强于癌旁组织。结论肝癌患者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mRNA阳性表达率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其表达与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性别及HBV感染密切相关,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性激素受体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肝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可能成为潜在的肝癌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张庆  刘杰 《医学争鸣》2001,22(12):1077-1077
目的:研究C2 mRNA及其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检测C2 mRNA在21例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ABC免疫组化法检测C2蛋白60例HCC及其42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2蛋白在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21例HCC及其癌旁组织中,C2 mRNA阳性率分别占23.8%(5/21)和85.7%(18/21)。60例HCC及42例癌旁组织中,C2蛋白阳性分别占27.3%(17/60)和83.3%(35/42)。27例肝硬变中,C2蛋白阳性率为77.8%(21/27)。χ^2检验:C2 mRNA及其蛋白在HCC癌旁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组织(P<0.001);C2蛋白在肝硬变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CC癌组织(P<0.001);C2的表达与患年龄、HBsAg及AFP有明显关系(P<0.001);碉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转移无并;Western bolt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C2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Survivin基因与HCC发病机制和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确诊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其中Survivin基因、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本组30例HCC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m RNA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不同的病理分期之间Survivin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以认为Survivin基因的表达程度在HCC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了肿瘤的发展与转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波形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30例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离癌2~5 cm(简称癌旁近临)和离癌5 cm以外(简称癌旁近远)组织及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波形蛋白表达,并用Image J软件及病理评分等对其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标本里波形蛋白的mRNA分别为8.97±4.19、2.14±1.12和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癌旁近临和癌旁近远组织标本里波形蛋白表达量分别为75.22±16.87、41.72±6.19和36.2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形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肿瘤范围无关(P>0.05),与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 检测HCC患者的波形蛋白表达有助于 HCC诊断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