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了解四川省X射线摄影所致受检者的入射体表剂量水平。方法选取四川省7个市州12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中324例X射线摄影机(DR)受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受检者不同部位的入射体表剂量(entrance surface dose,ESD)。多组组间M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Kruskal-Wallis H检验,两组组间M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的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测水准α=0.05。结果不同投照部位ES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90.22,P<0.05),其中,以胸部正位检查的ESD最低,腰椎侧位的最高;不同级别医院间ES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82,P<0.05),其中,一级医院最大,三级医院最小。结论被调查的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入射体表剂量水平低于我国现行相应诊断项目推荐的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X射线摄影检查中成人受检者的辐射水平,分析影响剂量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我国相关诊断项目所推荐的指导水平的更新提供数据。方法选取苏州市9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使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220名成年受检者不同部位的入射体表剂量(entrance surface dose,ESD),并记录相应的参数,分析影响ESD因素。结果不同部位检查,以腰椎(LAT)检查的ESD最高,胸部(PA)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56,P<0.05);每项检查均小于我国相应诊断项目所推荐的ESD指导水平。ESD均值与设备类型、医院级别以及主要摄影参数等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苏州市成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入射体表剂量水平低于我国现行推荐的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不同级别医院在使用数字X射线摄影及屏片X射线摄影对受检者进行摄影诊断时受检者剂量的差别。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法测量X射线摄影成人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ESD),选择20家医院年龄在20~70岁之间的受检者,男性体重在55~80kg之间,女性体重在50~70kg之间。测量部位包含头颅(PA、LAT)、胸部(PA、LAT)、腰椎(PA、LAT)及胸椎(PA、LAT)。结果共对961次摄影进行了调查,比较各级医院头颅(PA、LAT)、胸部(PA、LAT)、腰椎(PA、LAT)及胸椎(PA、LAT)的受检者体表剂量平均值,三级医院的受检者体表剂量平均值最小,分别为:0.28 mGy、0.37 mGy、0.32 mGy、0.10 mGy、2.59 mGy、1.99 mGy、4.02 mGy和4.73 mGy。结论数字X射线摄影对受检者产生的剂量比屏片X射线摄影低;使用同种摄影设备对受检者产生的剂量中,三级医院最低,一级医院最高。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NUSCEAR)1993年的报告指出,医疗照射是目前所有人工辐射源造成人类集体剂量的最大来源。约占80%左右。所以医用X射线诊断的合理应用是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1995年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等7个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国际电离辐射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IBSS)中提出了医疗照射中受检者剂量指导水平。为全面了解常用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体表剂量(ESD),为我国建立放射诊断医疗照射指导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按照“九五”期间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的剂量水平调查的统一部署,并参照《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安全标准》(IBSS),根据深圳市的具体情况,本文对13种X射线所致受检者的入射体表剂量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医用诊断X射线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1],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已成为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的最大人工来源,在充分利用医疗辐射为人类防病治病造福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控制其可能带来的潜在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级别医院不同X线摄影方式下受检者胸部体表剂量的差别。方法用热释光计量计贴于受检者胸部,当受检者进行胸部X线摄影诊断时记录热释光计量计的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级医院数字摄影体表剂量大于屏片摄影体表剂量;二级医院屏片摄影体表剂量大于数字摄影体表剂量;同为数字摄影方式,一级医院摄影条件大于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大于三级医院。结论熟练掌握数字X线摄影业务,采用胸部数字X线摄影方式可降低受检者胸部体表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在胸部X射线摄影中不同管电压对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ESD)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在湖南省范围内,按不同级别的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抽样,对抽样单位的每台胸部摄影设备抽取10例成年病人,采用热释光计量计(LiF,Mg,Cu,P)对接受临床胸部后前位(PA)和侧位(LAT)摄影检查病人的ESD进行测量,按不同的摄影管电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抽取了31家卫生医疗机构共35台放射诊断设备,获得胸部PA摄影110~150kVp的高仟伏模式和低于110kVp的常规仟伏模式病人数分别为88例和138例,平均每次放射摄影所致病人ESD分别为0.2874mGy/次和0.4523mGy/次,LAT高仟伏模式和常规仟伏模式摄影病人分别为23例和50例,平均每次放射摄影所致病人ESD分别为0.9976mGy/次和0.7016mGy/次。除直接数字摄影(DR)系统外,屏片系统和计算机摄影(CR)系统使用高仟伏模式进行胸部PA摄影时,ESD均较低,胸部LAT摄影时,无论何种系统,两种管电压模式所致病人的ESD影响无差异。结论:在湖南省抽样单位,在屏片系统和CR系统胸部PA摄影中使用高仟伏可降低病人的ESD。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广州市常用X射线诊断检查致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ESD),为广州市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广州市较常用的X射线诊断机及其常用条件,按照全国统一调查方案,对13种检查类型致受检者的ESD进行了检测。结果 腰椎侧位摄影检查致受检者的ESD最高,胸片正位摄影检查致受检者的ESD最低。广州市受检者胸部正位摄影的ESD与广东省测值、全国测值,以及GB18871-2002标准中"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接近;广州市受检者胸部侧位和腰部侧位摄影的ESD都低于广东省、全国测值和GB18871-2002标准中"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广州市受检者腰部正位摄影的ESD高于广东省和全国测值,但低于GB18871-2002标准中"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结论 控制受检者ESD是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的重要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适合广州市X射线诊断的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X射线技术的广泛应用,医用X射线诊断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同时X射线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引起重视。据UNSCEAR估计,医学诊断照射占人工辐射源照射约95%以上,约占人类受到总照射量的14%。因此,如何使X射线受检者的受照剂量降到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数字化摄影(DR)所致受检者的入射体表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西区内14家医院不同时间段进行DR检查的受检者,使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受检者不同部位的入射体表剂量。结果 广西地区一级医院的头颅(PA)、头颅(LAT)、胸部(PA)、胸部(LAT)、胸椎(AP)、腰椎(AP)6个部位入射体表剂量的75%位值超出了国家医疗照射指导水平;二级和三级医院的胸部(PA)和胸部(LAT)两个部位入射体表剂量的75%位值超出国家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结论 广西地区DR摄影的入射体表剂量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受检者的入射体表剂量监测。  相似文献   

12.
X射线诊断入射体表剂量监测用热释光剂量计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X射线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ESD)调查所使用的热释光剂量计(TLD)进行质量控制,使各地的监测数据具有溯源性,并进一步提高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方法:通过邮寄比对的方式,在二级标准剂量学实验室对15个省市项目协作单位的TLD照射标准曲线和盲样,由各单位单独测读后上报结果,完成统一的评估和质量控制。结果:参加比对的TLD盲样测量误差<3%的占69%,<5%的占90%,<10%的占99%。结论:测量误差较大的只是个别单位的个别盲样测量点,此次质量控制比对方案设计合理、达到了预期目的,保证了今后大规模的ESD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数字乳腺X射线机应用Mo/Mo、Mo/Rh、W/Rh 3种不同靶滤过组合对辐射剂量的影响,以便优化选择摄影技术参数,降低受检者的辐射损伤。方法 应用Siemens MAMMOMAT Inspiration数字乳腺X射线机,Ray Safe X射线质量检测仪。首先使用全自动曝光模式对不同厚度的PMMA模体进行曝光并记录管电流量、管电压等摄影参数,然后采用相同的管电压、管电流量、压迫厚度在不同的靶滤过组合(Mo/Mo、Mo/Rh、W/Rh)模式下进行手动曝光,读取并记录体表入射剂量(ESD),计算平均腺体剂量(AGD)。对不同模体厚度在使用3种不同靶滤过组合时产生的平均腺体剂量进行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和回归观察不同靶滤过组合及不同厚度与AGD的相关性并列出直线回归方程。结果 3种靶滤过组合对不同厚度模体产生的A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o/Mo组合的AGD最高,W/Rh组合的AGD显著降低。使用不同靶滤过组合时模体厚度与AGD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W/Rh组合AGD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组合,乳腺X射线摄影时采用W/Rh组合是最佳选择,可显著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口腔计算机曲面断层摄影(computed orthopantomography,COPT)和口腔颌面锥形束立体断层扫描(cone beam CT,CBCT)两种扫描方式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Entrance Surface Dose,ESD)的大小。方法 用热释光剂量法(TLD)模拟测量两类口腔CT在进行COPT和CBCT扫描时所致受检者的入射体表剂量。实验时将热释光剂量计元件布放于人体仿真头部模体的12个关注点位,采用RGD-3B型热释光剂量仪对元件进行剂量测量。结果 A设备两种模式在COPT临床常用照射条件下,CBCT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高于COPT受检者(P<0.01),二者剂量比为1.2~9.8倍;B设备两种模式在各自临床常用照射条件下,CBCT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高于COPT受检者(P<0.01),二者剂量比为1.8~14.4倍。结论 口腔科医生应正确认识COPT和CBCT两种检查方法对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合理选用照射条件,严格掌握适应症,指导受检者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将辐射危害降低到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酵母(CHO)乙型肝炎(乙肝)疫苗(10和20μg)免疫接种后机体体液免疫变化,以及接种不良反应情况,以确定适合成人免疫接种方案。方法对符合选择标准的222名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按照免疫程序分别接种10和20μgCHO乙肝疫苗,并于接种第3针1个月后采血,检测抗-HBs滴度值(雅培化学发光的方法),对抗-HBs阴性者进一步检测乙肝病毒(HBV)DNA(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两种剂量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9.47%(95%CI:83.75%-95.19%)和99.07%(95%CI:97.24%-100.00%),低无应答率分别为39.47%和13.8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34.57和921.11mU/ml。结论CHO乙肝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两种剂量中20μg成人免疫效果优于10μg,是较为理想的接种剂量。  相似文献   

16.
模拟人体反散射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确定在医用诊断X射线剂量学中常用模体的反散射特性与人体反散射特性的近似程度。方法 在相同投照条件下,对8种常用模拟散射体和真人的反散射因子进行测定以及比较分析。结果 在低能区,2 cm厚有机玻璃板的反散射特性,以及在高能区水模体的反散射特性更接近人体。在常规胸腹部检查时,反散射线的剂量约为主射线剂量的40%。结论 用于质量控制的标准化模体只是一种约定的模体,其目的是便于国际上的协调一致和监测数据的比较,并非反映患者实受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和掌握本溪市医疗系统近五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情况及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人均年剂量当量的差别。方法 以2011-2015年我市医疗系统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检测结果为研究对象,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期间我市医疗系统从事放射工作的总人数为2093人,总有效剂量为698.06 mSv,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334 mSv/a。通过对不同类别的医院进行人均年剂量当量的比较得出:县区医疗机构 > 企业医疗机构 > 私营医疗机构 > 市直医疗机构 > 乡镇医疗机构。结论 我市医疗系放射工作人员,其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均在国家标准的限值以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东省MDCT机所致受检者辐射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24台MDCT机进行医疗照射剂量水平调查,分析广东省MDCT检查所致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水平。结果 成人头部、成人胸部、成人腹部、成人脊柱、成人四肢、成人冠脉的加权CT剂量指数的均值分别为44.5、15.4、20.0、23.4、16.9、38.2 mGy,而相应的剂量长度乘积的均值分别为776、482、693、691、539、1056 mGy·cm;儿童头部、儿童胸部、儿童腹部的加权CT剂量指数的均值分别为20.9、9.6、15.1 mGy,而相应的剂量长度乘积的均值分别为257、167、472 mGy·cm。结论 调查数据可以促进对受检者的剂量控制,以更好推动辐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福州市医用常规X射线机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水平,并研究控制措施,保障受检者健康权益。方法 参照《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1)对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水平进行调查与评价,并对控制措施结果开展追踪调查。结果 共调查87台X射线影像增强器透视设备,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25 mGy/min为22台,对其中(市级及以下卫计委管理)17台开展干预。5台经过设备维修,5台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滤过"操作方法,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降为≤ 25 mGy/min。停机4台。待置换新机3台。结论 加强监督管理,开展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放射卫生防护意识;强化质量控制检测,及时维修或更换透视机;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滤过"等合理操作方法,是控制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