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分析2006--2008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55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糖变化,按重建方式不同分为3组,包括行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Ⅰ式吻合术1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25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Boux-en-Y吻合术19例.比较3种术式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半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Billroth Ⅱ式吻合、Roux-en-Y吻合2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半年的血糖水半与术前相比出现持续而稳定的下降,且均较Billroth Ⅰ式吻合术组下降明显(P<0.05). Billroth Ⅱ式吻合组、Roux-en-Y吻合组术后半年血糖控制有效率分别为72.00%和7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Billroth Ⅰ式吻合组的27.27%.结论:Billroth Ⅱ吻合和Roux-en-Y吻合术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胃癌患者具有一定的血糖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5远端胃切除远端胃切除吻合法主要有B-Ⅰ式(Billroth,1881)、B-Ⅱ式(Billroth,1885)、Roux-en-Y(Roux,1893)。可以达成共识为:(1)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行Roux-en-Y吻合的远期效果优于传统B-Ⅰ式和B-Ⅱ式吻合。(2)对于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行远端胃大部切除后,建议行B-Ⅱ式或Roux-en-Y吻合,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3)推荐使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  相似文献   

3.
远端胃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胃癌常用手术方案之一,但对于该术后选择何种重建技术意义重大。在现临床较为常见的术式包括Roux-en-Y胃肠道吻合术、非离断式Roux-en-Y重建术、BillrithⅠ式与Ⅱ式胃十二指肠吻合术、空肠间置术等。其中BillrithⅠ式和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在临床消化道重建中最为常见,其优势则主要体现在可维持患者食物正常通路。Roux-en-Y胃肠道吻合术则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反流性胃炎与食管炎的发生,但其存在的缺陷则体现在对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态改善等方面。BillrithⅠ式与Ⅱ式胃十二指肠吻合术亦具备一定疗效,但相比之下,Ⅱ式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可伴有术后倾倒综合征的发生可能性。非离断式Roux-en-Y重建术较之Roux-en-Y胃肠道吻合术则在Roux潴留综合症的预防方面具备较大优势。空肠间置术比上述重建方案,其缺点比较少,但该术式仍存在术中操作较为复杂,手术时间长,吻合口溃疡是该术式主要缺陷。本文针对如上提及几种重建术式予以阐述,主要为临床胃癌远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朱国玲  张海玲 《中国医药》2012,7(9):1107-1108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与术式、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患者14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采用Billroth Ⅰ术52例,采用BillrothⅡ术91例.选取同期未进行手术的患者2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和改良的Giemsa染色法检测患者的Hp.结果 观察组Hp感染率[24.5%(35/143)]明显低于对照组[42.8% (101/236)](P<0.05),Billroth Ⅰ术后患者的Hp感染率[21.2%(11/52)]略低于BillrothⅡ术后患者[26.4% (24/91)] (P >0.05),Billroth Ⅰ术后患者的胆汁反流阳性率[51.9% (27/52)]明显低于Billroth Ⅱ术后患者[80.2% (73/91)] (P <0.05),胆汁反流阳性患者的Hp感染率[ 19.0% (19/100)]明显低于胆汁反流阴性患者[37.2% (16/43)] (P <0.05).结论 Hp感染是残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患者发生Hp感染的概率大幅降低,胆汁反流是患者Hp感染的有效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溃疡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溃疡的近期疗效。方法择期胃溃疡手术患者45例,根据胃镜及影像学检查分型后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分为3组。A组:BillrothⅠ式胃空肠吻合术;B组:Billroth Ⅱ式胃空肠吻合术;C组: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记录术后6个月以内各组输入袢梗阻、吻合口溃疡、倾倒综合征、伤口感染等情况,并计算总有效率。结果 18例行Billroth Ⅰ式胃空肠吻合术、15例行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术、12例行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A组并发症最少,有效率最高100%;B组次之,有效率为93.3%;C组并发症最严重,有效率为91.7%。结论 3组手术方式有效率均>90%,以A组最高,并发症最少,但3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3种不同术式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大英河边中心卫生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均经内镜、影像学及病史诊断为胃溃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illrothⅠ式胃空肠吻合术;B组: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术;C组: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各20例。观察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组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输入袢梗阻、吻合口溃疡、倾倒综合征、伤口感染等,其中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为70.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illrothⅠ式胃空肠吻合术疗效与其他术式相似,但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保留幽门管的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在BiUrothⅠ式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对58例胃溃疡患者行保留幽门管,并将胃黏膜于十二指肠内处理成漏斗状瓣膜的BillrothⅠ式手术。结果全组无吻合口溃疡和残胃癌,随访胃钡餐透视吻合口通过顺利,钡剂进入十二指肠后十二指肠加压无钡剂反流入胃。结论保留幽门管和黏膜漏斗状吻合的BillrothⅠ式手术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重点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中所有胃溃疡患者采用毕(Billroth)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即胃大部分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结果30例胃溃疡患者中,术后恢复到Ⅰ级情况者12例,恢复到Ⅱ级情况者16例,恢复到Ⅲ级情况者2例,无Ⅳ级情况患者。结论毕(Billroth)Ⅰ式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胃溃疡患者,其优点是吻合后的胃肠道接近于正常解剖生理状态,食物经吻合口进入十二指肠,减少胆汁胰液反流入残胃,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并发症较少,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采用毕Ⅰ或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病历及随访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毕Ⅰ组和毕Ⅱ组,统计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毕Ⅱ组胃排空障碍(DGE)、吻合口炎、胆汁反流及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毕Ⅰ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并发DGE、吻合口炎、胆汁反流及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概率高于毕Ⅰ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远端胃癌次全切除术后残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对81例远端胃癌次全切除术后患者按照重建手术的方式分为3组:Billmth Ⅰ式组、Billroth Ⅱ式组、胃肠环路吻合术、调节型双通道空场代胃重建术组,分别在术后3~6个月进行胃镜随访.观察术后胆汁反流、残胃黏膜糜烂以及与I临床并发症胸骨后疼痛、呃逆、呕吐的关系.结果:3组手术后胆汁反流的发生率依次为70.8%、93.3%、29.6%,在反流病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23.6%、67.8%、12.5%:残胃黏膜糜烂的发生率分别是25%、66.7%、3.7%,残胃黏膜糜烂病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80%、95%、100%.结论:3种重建方式中Billroth Ⅱ式法术后胆汁反流及残胃黏膜糜烂发生率高;胆汁反流及残胃黏膜糜烂是术后临床并发症发生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75例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6年收治75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5例残胃癌患者中,男73例,女2例,平均年龄63.9岁。原胃大部切除术距残胃癌确诊间隔时间平均23.7年,原胃大部分切除吻合方式69例为BillmthⅡ式,6例为BillrothⅠ式。病变主要位于贲门、吻合口,以低分化腺癌多见。5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4例行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结论残胃癌常见于BillrothⅡ式术后,因此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应定期胃镜随访,尤其10年以上者更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根治性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2000~2009年123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BillrothⅡ式89例,BillrothⅠ式34例,比较同期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及术后1个月的一般情况、血糖、胰岛素使用等情况。结果接受BillrothⅠ式患者的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BillrothⅡ式患者术后第7天及术后1个月血糖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维持正常血糖胰岛素的剂量明显减少。结论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一定的临床支持。  相似文献   

13.
张刘兆  孙陟  张长乐 《安徽医药》2017,38(5):612-618
目的 系统评价毕罗Ⅰ式(BillrothⅠ)、毕罗Ⅱ式(BillrothⅡ)及Roux-en-Y胃旁路术(RYGB)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术后糖尿病病情改善情况。方法 检索Pubmed、Spinger Link、Cochrane library、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收录的有关非肥胖型T2DM患者在施行3种常见消化道重建后相关代谢指标改变情况的文献,以"食管空肠吻合"BillrothⅠ"BillrothⅡ"Roux-en-Y"非肥胖"为检索词,手工检索相关数据库的参考文献,以NOS评分为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统计分析体质指数(BMI)、血糖代谢指标、手术有效率及胆固醇代谢情况,并根据手术重建方式、文献研究类型及患者是否合并胃癌进行亚组分析,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确定糖尿病病情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0篇,其中BillrothⅠ式手术83例、BillrothⅡ式手术217例、Roux-en-Y胃旁路手术656例;和术前相比,3种重建方式对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的总体降低值分别为:2.29 kg/m2、3.13 mmol/L、1.83、1.68、0.7 mmol/L(P均<0.05),手术总有效率为76%;根据手术方式进行亚组分析发现:BillrothⅠ式重建方式在术后BMI、FBG、HbA1c下降值、手术有效率方面均低于BillrothⅡ式和RYGB这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P均<0.05);BillrothⅡ式重建方式在减重方面要优于RYGB(P<0.05),但在FBG、HbA1c及手术总有效率方面不及RYGB(P<0.05)在患者有无胃癌的亚组分析中:胃癌患者术后BMI、FBG、HbA1c、HOMA-IR下降值及手术有效率方面均低于非胃癌患者(P均<0.05)。结论 对于非肥胖型二型糖尿病患者,RYGB术能在有限范围内改善糖尿病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方法回顾566例[毕Ⅰ式224例(A组)、毕Ⅱ式207例(B组)和胃食管吻合术135例(C组)]患者的胃镜、幽门螺旋杆菌、吻合口及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等检查资料,分析残胃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结果 566例残胃黏膜病变中,吻合口炎占44.0%,残胃炎占72.1%,吻合口溃疡占11.7%,残胃癌占7.1%,反流性食管炎占9.5%,胆汁反流占38.7%。其中,B组中残胃炎、吻合口溃疡、残胃癌、胆汁反流等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C组中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吻合口炎的发生在三组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胃镜特征。方法对170例残胃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按手术方式、Hp感染情况分组进行残胃病变等对比分析。结果①Billroth-II式组残胃癌发生率及总的残胃病变发生率均高于Billroth—I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吻合口炎及吻合口溃疡发生率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Hp阳性患者胆汁反流发生率低于Hp阴性患者,Billroth—I式手术率高于Hp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吻合口炎、吻合口溃疡、残胃癌发生率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应严格掌握胃部分切除手术指征,定期胃镜检查以及时发现残胃病变,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0年来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手术经验,探讨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将近10年(1995~2005年)来收治的49例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小儿组(<14岁,27例)和成人组(>14岁,22例)。小儿组采用空肠间置术加矩形瓣抗反流术6例,采用改良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加矩形瓣抗反流术21例。成人组采用改良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9例,采用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获得随访48例,随访时间6个月~10年。随访结果是空肠间置加矩形瓣抗反流术6例中发生切口裂开1例;改良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加矩形瓣抗反流术21例中术后吻合口瘘1例;改良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9例中术后发生反流性胆管炎2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术后发生反流性胆管炎2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结论囊肿切除,改良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加适当的抗反流措施是治疗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方法 回顾566例[毕Ⅰ式224例(A组)、毕Ⅱ式207例(B组)和胃食管吻合术135例(C组)]患者的胃镜、幽门螺旋杆菌、吻合口及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等检查资料,分析残胃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结果 566例残胃黏膜病变中,吻合口炎占44.0%,残胃炎占72.1%,吻合口溃疡占11.7%,残胃癌占7.1%,反流性食管炎占9.5%,胆汁反流占38.7%.其中,B组中残胃炎、吻合口溃疡、残胃癌、胆汁反流等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C组中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吻合口炎的发生在三组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价值,旨在提高该病Ⅰ期手术治愈的成功率。方法对37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采用胃大部连同病灶切除术,Ⅰ期治愈;胃肠重建采用BillrothⅠ式吻合6例(16.21%);BillrothⅡ式吻合31例(83.78%),其中BillrothⅡ式结肠前吻合18例(58.06%),结肠后吻合13例(41.94%)。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无术后残端瘘、吻合口漏、输入输出袢梗阻及倾倒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感染1例(2.7%)。随访时间5年以上,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I期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在解决穿孔的同时,又去除了溃疡病灶和泌酸环境,达到了根治的目的,远近期疗效均确切,是治疗APPU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肠短袢Roux-en-Y瓣式吻合术的抗反流效果和Roux淤积综合征的防治方法。方法:随访1986年10月~2007年6月胃癌切除胃空肠短袢Roux-en-Y瓣式吻合术183例,通过症状调查,按改良Visick标准评级,有症状者借助消化道钡餐、胃镜并活检、B超、CT检查排除吻合口狭窄、残胃溃疡和肿瘤复发后,确定短袢Roux-en-Y瓣式吻合术的抗反流效果及Roux淤积综合征的发病率。结果:172例(94.0%)获随访结果,5例2年内因肿瘤复发死亡,3例术后胃瘫,2例因粘连性肠梗阻接受粘连松解术,1例因腹膜广泛种植转移癌致肠梗阻。可进行改良Visick评级者165例,Ⅲ、Ⅳ级者12例皆为肿瘤复发,未发现有明显症状的反流性胃炎,无倾倒综合征和Roux淤积综合征。结论:扩大胃的切除范围,同时缩短Roux袢的长度,可防治Roux淤积综合征,对空肠空肠吻合口进行抗反流处理,短袢Roux-en-Y吻合抗反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颈吻合术是临床治疗食管癌常用的术式。近年来随着手术操作、手术器械的不断提高,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乳糜胸、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正逐年减少^[1]。术后食管胃反流病受到普遍关注^[2],颈吻合术后因残存食管较短,反流物直接进入口中,如反流物较多或睡眠等情况意识不清,可能出现吸入性肺炎。本组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颈吻合术后住院期间吸入性肺炎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