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正清  刘向国  张凯  吕磊  董维  方冬  张婵  胡萍 《新中医》2014,46(6):200-203
目的:观察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模型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及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肺汤高剂量组、补肺汤中剂量组、补肺汤低剂量组、桂龙咳喘宁(阳性对照)组。采用烟熏加脂多糖气管滴入方法建立COPD肺气虚证实验动物模型。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IL-10、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COPD肺气虚证症状和体征,支气管和肺组织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病理改变;用药各组大鼠症状和体征以及支气管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减轻;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IL-10的含量降低,TNF-α的含量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补肺汤高、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IL-10的含量升高,TNF-α的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补肺汤低剂量组、桂龙咳喘宁组大鼠肺组织中IL-10的含量升高,TNF-α的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补肺汤高剂量组2项指标与桂龙咳喘宁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肺汤可减轻COPD肺气虚证大鼠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对COPD肺气虚证大鼠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金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炎症细胞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05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利金方低剂量组、利金方中剂量组、利金方高剂量组、JAK2抑制剂组、STAT3抑制剂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通过烟熏等复合因素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利金方低剂量(3 g/mL)组、利金方中剂量(10.5 g/mL)组、利金方高剂量(21 g/mL)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利金方灌胃,JAK2抑制剂组、STAT3抑制剂组分别予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G490)试剂和STAT3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WP1193)试剂腹腔注射。给药7天后,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中JAK2、STAT3、p-STAT3、RORyt蛋白表达,肺组织中JAK2、STAT3、RORyt mRNA表达以及大鼠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7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中JAK2、STAT3、p-STAT3、RORyt蛋白表达与肺组织中JAK2、STAT3、RORyt mRNA表达,及血清与BALF中IL-17分泌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大鼠肺组织中JAK2、STAT3、p-STAT3、RORyt蛋白表达和肺组织JAK2、STAT3、RORyt mRNA表达以及大鼠血清、BALF中IL-17含量均下降(P<0.05,P<0.01);与利金方低剂量组比较,利金方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JAK2、STAT3、p-STAT3、RORyt蛋白表达和肺组织JAK2、STAT3、RORyt mRNA表达以及大鼠血清、BALF中IL-17含量均下降(P<0.01);与利金方中剂量组比较,利金方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JAK2、STAT3、p-STAT3、RORyt蛋白表达和肺组织JAK2、STAT3、RORyt mRNA表达以及大鼠血清、BALF中IL-17含量均下降(P<0.01)。结论利金方能够通过调控细胞免疫中上游JAK2-STAT3-RORyt信号通路,抑制炎症细胞分泌从而起到抗免疫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肺汤对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补肺汤免煎颗粒剂高剂量组(简称免高组)、中药补肺汤免煎颗粒剂中剂量组(简称免中组)、中药补肺汤免煎颗粒剂低剂量组(简称免低组)、中药补肺汤饮片汤剂组(简称汤药组)、阳性对照西药孟鲁司特钠组(简称西药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以外其余各组均予以气道注射脂多糖联合烟熏的方法制作COP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与此同时在气道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予被动吸烟。造模成功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西药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免高组、免中组、免低组分别给予补肺汤免煎剂高、中、低剂量,汤药组给予补肺汤水煎剂,连续给药32d。第33d开始将大鼠股动脉切开,放血处死,取右肺组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IL-8、NF-κB、TNF-α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气管黏膜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完整,呼吸道及肺泡上皮结构完整,纤毛排列整齐,各级气管、支气管可见少量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肺泡组织形态均匀、肺泡间质厚薄适当,肺泡区极少见到巨噬细胞,支气管腔中几乎没有分泌物和炎症细胞。模型组大鼠黏膜上皮不完整,气管、支气管纤毛上皮部分剥脱,杯状细胞及腺体显著增生、肥大,支气管黏膜皱襞增多、变长,突入管腔;各级支气管黏膜层、黏膜下层可见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此外尚有浆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支气管平滑肌增厚明显,小支气管腔内可见黏液栓及大量中性粒细胞;小支气管和肺小动脉旁可见大量吞噬了烟尘颗粒的巨噬细胞(尘细胞),部分巨噬细胞崩解破坏;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狭窄,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肺泡管囊状扩张,肺泡腔不规则扩大,肺泡壁变薄、胀大、破裂或融合形成肺大疱,免高组、免中组、汤药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述病变有所减轻。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ALF中IL-1β、IL-6、IL-8、NF-κB、TNF-α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免高组、免中组、汤药组、西药组大鼠BALF中IL-1β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免高组、西药组、免中组大鼠BALF中IL-6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免高组、汤药组、西药组大鼠BALF中IL-8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免高组、西药组大鼠BALF中NF-κB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免高组、免中组、汤药组、西药组大鼠BALF中TNF-α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补肺汤具有改善COPD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芪蛭皱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皮素-1(ET-1)变化的影响,探讨其阻抑COPD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芪蛭大、中、小剂量组,采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加烟熏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造模后第15日开始药物干预,第43日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BALF中IL-8、TNF-α、ET-1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血清、BALF中TNF-α、IL-8、ET-1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蛭大剂量组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芪蛭大、小剂量组血清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芪蛭中剂量组血清中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芪蛭中剂量组BALF中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芪蛭大、中、小剂量组BALF中IL-8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芪蛭大、中剂量组BALF中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芪蛭皱肺颗粒对COPD大鼠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调节IL-8、TNF-α、ET-1含量可能是其干预COPD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COPD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香烟熏结合脂多糖(LPS)气管滴入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药对大鼠血清中TNF-α、IL-8和肺泡灌洗液中MUC5AC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各级支气管和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益气活血化痰方药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COPD大鼠血清IL-8、TNF-α及BALF中MUC5AC的表达水平,其中,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中剂量组。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药中、高剂量组能降低COPD大鼠血清中IL-8、TNF-α和BALF中MUC5AC的表达水平,抑制气道炎性反应和缓解气道重塑,揭示益气活血化痰法临床疗效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黄益肺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取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COPD模型组20只、芪黄益肺合剂高剂量组15只、芪黄益肺合剂中剂量组15只、芪黄益肺合剂低剂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用药后血清及BALF中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用药后COPD模型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大鼠血清TNF-α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ALF分析结果,COPD模型组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比较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芪黄益肺合剂具有一定的抑制COPD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加减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模型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细胞-8(IL-8)表达及大鼠气道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加减补肺汤治疗COPD肺气虚证的机制.[方法]用烟熏并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复制COPD"肺气虚证"大鼠模型,将100只雌雄各半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补高组、补低组、桂龙组.治疗后.光镜观察大鼠支气管、肺组织病理改变,放免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IL-8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组支气管管腔及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纤毛粘连、倒伏、脱落,肺泡扩大融合,数量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8高表达,各治疗组以上改变均明显减轻.以补高组最为显著(P<0.01).[结论]加减补肺汤具有缓解气道炎症的作用.对COPD肺气虚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叶青水提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症细胞的影响,研究三叶青对COPD炎症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三叶青用药组5个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烟熏加气管注射脂多糖(LPS)法复制大鼠COPD的模型。HE染色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结果: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气管壁内可见慢性炎症改变,出现肺泡扩张,肺泡间隔变窄并断裂,部分肺泡融合成较大囊腔等形态学改变。三叶青各剂量组TNF-α和IL-1β含量及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总数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叶青提取物对COPD的炎症影响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1β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清肺止咳灵糖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血清IL-8、TNF-α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以外的其余4组大鼠均采用改良烟熏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模型。光镜下观察支气管与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L-8、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8、TNF-α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清肺止咳灵高、低剂量组、阳性药组均能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大鼠血清IL-8、TNF-α的含量(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清肺止咳灵糖浆高、低剂量组与阳性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大鼠支气管及肺组织病理损伤。结论清肺止咳灵糖浆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大鼠肺组织具有修复及抗炎症反应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IL-8、TNF-α的含量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宣肺平喘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SD健康大鼠60只,除正常组10只外,其余大鼠采用香烟烟熏联合气管内注射脂多糖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宣肺平喘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38,0.75,1.5 g·kg~(-1)),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地塞米松,0.09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ig,阳性药物组以地塞米松混悬液ig,其余治疗组以宣肺平喘颗粒混悬液ig,时间30 d,每天1次。末次ig后,观测大鼠一般情况;取血清,酶连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蛋白的表达,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同时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组织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8,IL-1β含量增高,VEGF含量降低,肺组织PDGF-B含量增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增高,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肺泡巨噬细胞比例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宣肺平喘胶囊各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8,IL-1β明显降低,VEGF明显增多,肺组织PDGF-B明显降低(P0.05,P0.0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肺泡巨噬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宣肺平喘胶囊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与模型组比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宣肺平喘胶囊能够降低COPD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8,IL-1β降低,降低肺组织中PDGF-B,增高血清中VEGF,高剂量组还可以降低BALF白细胞总数,作用机制有可能与减少炎症介质生成和释放,发挥抗炎作用,减轻气道表皮粘液分泌,抑制气道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平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香烟烟熏联合气管内注射脂多糖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平喘汤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20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阳性对照组以地塞米松混悬液灌胃;其余治疗组以平喘汤灌胃。每组均灌胃30天,每日1次。30天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取血清,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IL-1β含量,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PDGF-B)的表达;同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简称HE染色),病理组织观察;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平喘汤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8、IL-1β降低(P 0.01或P 0.05),且以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明显,VEGF含量升高(P 0.01或P 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减少(P 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高剂量组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P 0.01或P 0.05),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组及高、中、低剂量组巨噬细胞比例均升高(P 0.05),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P 0.05),肺组织中PDGF-B含量降低(P 0.01或P 0.05)。结论:平喘汤能够降低COPD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IL-8、IL-1β水平,增高VEGF水平,降低肺组织中PDGF-B含量,高剂量组还可以降低BALF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总数。证实平喘汤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炎症介质生成和释放,抑制气道重塑,缓解气流受限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爱罗咳喘宁方对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烟熏加滴菌制备COPD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5.52 m L·kg-1·d-1),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7.75,15.52,31.04 g·kg-1·d-1),连续14 d。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光镜观察炎细胞及肺组织。结果:1稳定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稳定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增高(均P<0.05);血清、BALF及肺匀浆中s ICAM-1,TNF-α,IL-8,IL-17和CR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0.01)。与稳定期模型组比较,爱罗咳喘宁中、高剂量组BALF中炎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P<0.01);中、高剂量组血清、BALF、及肺匀浆中s ICAM-1,TNF-α,IL-8,IL-17和CR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2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期模型组、爱罗咳喘宁各剂量组相对应指标与稳定期变化趋向一致。结论:爱罗咳喘宁对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COPD均有抗炎作用。可能通过减少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抑制细胞因子s ICAM-1,TNF-α,IL-8,IL-17和CRP的分泌而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疗效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24只,COPD稳定期模型组36只。采用熏香烟结合气道内滴注内毒素法制造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两组各随机抽取12只取材;而后将模型组剩余24只随机等分为两组,即空白治疗组和补肺颗粒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及空白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灌服,干预组给予补肺颗粒治疗,均持续30天。观察指标:①苏木色精-伊红法染色(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特点,IL-6、IL-8、TNF-α及hs-CRP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补肺颗粒治疗后,肺组织病变较前减轻,治疗后3组间比较,干预组IL-6、TNF-α、hs-CRP含量明显降低(P<0.05);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干预组IL-8、TNF-α、hs-CRP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COPD稳定期体内存在以血清炎性因子普遍升高为特点的微炎症状态,补肺颗粒可降低其水平,改善肺组织病变,减轻炎症反应,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血清、肺组织匀浆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高、中、低剂量(40,20,10 g·kg~(-1)·d~(-1))组,消咳喘组(5 g·kg~(-1)·d~(-1)),二陈汤组(5 g·kg~(-1)·d~(-1))。以烟熏与脂多糖(LPS)气管滴注并用的方法来制备大鼠COPD模型。成功后,治疗组灌胃给药,正常及模型组则灌等量的生理盐水。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IL-10和TNF-α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PPARγmRNA表达,免疫组化(IHC),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PARγ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液和BALF中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肺组织PPARγ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蛋白表达也明显受抑制(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肺组织匀浆液及BALF中IL-6,TNF-α水平均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IL-10则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二陈汤加味中剂量组IL-10的兴奋和IL-6,TNF-α的抑制尤为显著。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PPARγ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可能通过升高PPARγ的表达,并以此降低IL-6,TNF-α的含量,提升IL-10的含量,来对抗COPD大鼠的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补气温阳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阳虚证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即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将造模组大鼠构建COPD肺阳虚证复合模型。再将全部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干预组,每组各10只。中药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大鼠分别给予补气温阳方煎液8.0、16.0、32.0 g·kg-1·d-1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16 mL/kg生理盐水灌胃,持续灌胃30 d。给药结束后,大鼠动脉采血检测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分压(PaO2);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变化;收集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WBCs)、中性粒细胞(NEUTs)计数分析;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的肺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aO2及血清IL-10 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1),PaCO2,血清 IL-8、TNF-α 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WBCs 和 NEUTs 数目均显著升高(P <0.01),肺组织出现明显的支气管腔炎性细胞浸润、气道黏膜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大鼠PaO2及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上升(P < 0.01),PaCO2,血清IL-8、TNF-α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WBCs和NEUTs数目均显著降低(P < 0.05或P < 0.01),肺组织病理变化得到显著缓解,其中高剂量中药干预组的上述指标变化最为显著。【结论】 补气温阳法能显著缓解COPD肺阳虚证大鼠炎症反应,改善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从该角度初步阐释补肺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20只和COPD造模组60只,后者采用香烟烟雾暴露制作COPD模型,造模后两组各随机抽取10只取材,而后将COPD造模组剩余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治疗组、地塞米松组、补肺颗粒低剂量组、补肺颗粒中剂量组和补肺颗粒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和空白治疗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地塞米松组给予地塞米松水溶液灌服,补肺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含不同生药浓度的补肺颗粒水溶液灌胃,剂量均为10 mL/kg,1次/d,疗程4周。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肺组织炎症评分和肺泡平均内衬间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PD造模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切片光镜下观察可见明显炎症和肺气肿改变,肺组织炎症评分和肺泡平均内衬间隔明显增高(P 0. 05),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0. 05),而IL-4和IL-1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 05)。治疗后,与空白治疗组比较,地塞米松组、补肺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和肺气肿病变程度减轻,肺组织炎症评分和肺泡平均内衬间隔降低(P 0. 05),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 05),IL-4和IL-1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 05)。补肺颗粒高剂量组效果与地塞米松组相似(P 0. 05),优于补肺颗粒中剂量组(P 0. 05)。结论:补肺颗粒通过下调肺泡灌洗液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上调抗炎性细胞因子IL-4和IL-10表达,进而抑制肺组织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治疗COPD稳定期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玉屏风散加味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炎症微环境相关因子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分泌片(S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罗红霉素组、玉屏风散加味方低剂量组、玉屏风散加味方中剂量组、玉屏风散加味方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和持续被动烟熏刺激的方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模型成功后给予大鼠继续隔天烟熏刺激8周,于实验第17周开始各给药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共灌胃28 d。末次灌胃24 h后,取各组大鼠肺组织做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匀浆中SIgA、SC,TNF-α、IL-8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气管上皮脱落、充血,可见肺大泡,肺内细支气管上皮增生、管腔变窄、管壁增厚,管壁及肺间质周围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玉屏风散加味方各组大鼠肺内细支气管上皮增生不明显,管壁及肺间质周围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可见肺大泡,细支气管管腔狭窄及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等情况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且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更明显。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SIgA、IL-8、SC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玉屏风散加味方低剂量组SIgA表达水平和玉屏风散加味方中、低剂量组SC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玉屏风散加味方高、低剂量组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玉屏风散加味方高、中剂量组SIgA表达水平和玉屏风散加味方高剂量组SC表达水平、玉屏风散加味方中剂量组TNF-α表达水平、玉屏风散加味各剂量组IL-8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玉屏风散加味方可改善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增强SIgA和SC的表达,降低TNF-α和IL-8的表达,提示该方药可干预COPD气道炎症微环境,增强机体局部黏膜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肺化痰汤合红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8(IL-8)表达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以观察清肺化痰汤合红霉素对COPD大鼠血清、BALF中IL-8表达及气道炎症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大鼠小气道出现组织细胞损伤、管壁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及肺泡的融合,血清及BALF的IL-8的含量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红霉素组在应用红霉索干预后大鼠小气道出现组织细胞损伤、管壁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及肺泡的融合有所好转,血清及BALF的IL-8的含量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红霉素+清肺化痰汤组较红霉素组在同样的检测指标有明显下降。结论:清肺化痰汤合红霉素可以降低血及BALF中IL-8的表达,明显的抑制气道炎症的改变,提示清肺化痰汤具有治疗COPD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加减资生汤配方颗粒对肺气肿模型大鼠肺组织及血清IL-4、IL-8、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结合气管注射脂多糖法造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0周。病理切片染色法观察肺气肿模型大鼠给药前后肺、支气管等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PCR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肺组织、血清IL-4、IL-8、TNF-α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支气管、血清TNF-α、IL-8、IL-4表发水平显著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加减资生汤配方颗粒干预组能显著降低肺气肿模型大鼠肺组织及血清TNF-α、IL-4、IL-8表达水平(P<0.05)。结论:加减资生汤干预肺气肿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肺组织及血清中TNF-α、IL-4、IL-8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如意定喘丸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慢性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如意定喘丸高、中、低剂量组(840,630,420 mg/kg;中剂量为有效剂量)、桂龙咳喘宁对照组(450 mg/kg)。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并吸入激发法制备大鼠哮喘慢性气道炎症模型,各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7天,于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动物。结扎右肺支气管,左肺经支气管肺泡灌洗后收集BALF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右肺常规染色后分析其形态学改变;ELISA法测定BALF与血清中IL-2、IL-4、ET-1与TNF-α的浓度。结果 :模型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且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支气管周围明显EOS浸润。如意定喘丸能明显改善肺组织EOS浸润、降低BALF中EOS含量,并能显著降低BALF与血清中IL-4、ET-1与TNF-α的含量,增加BALF与血清中IL-2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如意定喘丸对哮喘模型大鼠慢性气道炎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