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患67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麝香保心丸和异乐定(单硝酸异山利酯)治疗4周。结果:(1)麝香保心丸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患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7.50%,异乐定组总有效率为87.10%,两组间无显性差异(P>0.05);(2)麝香保心丸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增加,血清内皮素(ET)水平明显降低,与异乐定组比较,两组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能缓解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内皮功能,提示麝香保心丸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通过增加NO,抑制ET而介导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HMP)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PA)患者临床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UP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麝香保心丸组(常规治疗 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2丸),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心绞痛疗效麝香保心丸组总有效率90.3%,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的67.7%(X2=4.77,P<0.05);心电图改善情况;麝香保心丸组总有效率71%,高于常规治疗组的51.7%,但无显著差异(X2=2.45,P>0.05)。与治疗前相比,麝香保心丸组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常规治疗组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无明显变化(P>0.01)。治疗后麝香保心丸组血清vWF、ET、sVCAM1和sICAM1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NO水平和FMD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可能通过抗凝、降低血清ET和部分细胞黏附分子水平、提高NO水平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左心室前降支的血流参数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试验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明显改善心绞痛、心肌缺血和心脏血流量,且联合使用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与异山梨酯(消心痛)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32例)、消心痛组(34例)、联合组(36例)。麝香保心丸组予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口服。消心痛组予消心痛10 mg,每日3次口服。联合组予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口服,消心痛5 mg,每日3次口服。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7.22%,麝香保心丸组为90.62%,消心痛组为82.35%,联合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1.67%,麝香保心丸组为68.75%,消心痛组为64.71%,联合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对改善症状及心电图缺血的改变优于消心痛,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独用药,并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杨晓艳 《光明中医》2013,28(1):106-10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麝香保心丸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发作程度和发作时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心绞痛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明显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并能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并与硝酸异山梨酯片进行对照。方法:观察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9%和75.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4.2%,对照组总有效率55.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迅速解除心肌缺血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性心绞痛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组同时给予麝香保心丸口服。治疗3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清hs-CRP、ET-1、NO水平。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症状改善方面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方案可以明显降低血清ET-1、hs-CRP水平(P0.05),升高血清NO水平(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以明显缓解冠状动脉慢血流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弱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6,(9):1111-1112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TNF-α及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使用麝香保心丸(主要成分: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等)。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Hs-CRP的水平,并对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及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研究组血清TNF-α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5.0%。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血清TNF-α及Hs-CRP的水平,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8%。[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38例疗效分析。方法:将76例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3.6%,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3.6%,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5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7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39例,常规西药加麝香保心丸治疗)与对照组(37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等的变化。结果麝香保心丸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84.6%)均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与对照组接近,心律失常明显减少(P<0.05),血镁升高(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血镁的影响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西药加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潘欢军 《新中医》2021,53(6):34-3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辅助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MI患者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麝香保心丸组50例与常规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麝香保心丸组在常规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结果:临床总有效率麝香保心丸组96.00%,高于常规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麝香保心丸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LVEF水平较治疗前上升,LVESV、LVEDV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麝香保心丸组LVEF水平高于常规组,LVESV、LVEDV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血清E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麝香保心丸组血清NO水平高于常规组,血清ET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辅助常规西药治疗AMI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可有效帮助患者减轻临床症状,使其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以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时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女性绝经期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地奥心血康胶囊为对照,进行随机、阳性药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麝香保心丸缓解女性绝经期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疗效为84.4%,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程度并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医症侯疗效的总有效率达85.6%,治疗后各单项中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尤以胸闷痛(有效率88.9%)、心悸(有效率84.8%)症状改善较明显。麝香保心丸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0.0%,能明显减少心电图∑ST、NST、N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麝香保心丸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1),纤维蛋白原有所下降(P>0.05)。两组均对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女性绝经期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前后检测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量(SV)]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1%(80/94),高于对照组的72.34%(6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通心络胶囊和鲁南欣康治疗4周。结果:(1)通心络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667%,鲁南欣康组总有效率为871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通心络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增加,血清内皮素(ET)水平降低,与鲁南欣康组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心络胶囊能缓解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内皮功能,提示通心络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通过增加NO,抑制ET而介导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与硝酸异山梨酯片联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表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和运动耐力试验等检测结果。结果:(1)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硝酸异山梨酯片接近,两药合用的临床疗效(82.4%)与心电图疗效(76.4%)均优于单用麝香保心丸(61.3%和51.6%)或硝酸异山梨酯片(72.3%和58.3%),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2)麝香保心丸可改善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增加心肌血供;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以稳定心绞痛。结论: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麝香保心丸与硝酸异山梨酯片联用更适合血容量不足及对扩血管药物敏感的心绞痛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与麝香保心丸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将12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和饮食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与麝香保心丸联用治疗的方法。两组患者均治疗两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与麝香保心丸联合使用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夏祯芸  许勇 《中成药》2004,26(12):80-80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7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39例,常规西药加麝香保心丸治疗)与对照组(37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等的变化。结果:麝香保心丸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84.6%)均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与对照组接近,心律失常明显减少(P<0.05),血镁升高(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血镁的影响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西药加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验证麝香保心丸长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成3月疗程与1月疗程组,二组均给予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1日3次,口服。结果1月疗程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0%,3月疗程组为93.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1月疗程组为60%,3月疗程组为73.3%,二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疗程延长,疗效相应提高,呈强正相关。认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疗程至少3个月,长程治疗可多环节延缓冠心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