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硬纤维瘤12例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祁鸣  宗敏  李海  王德杭   《放射学实践》2010,25(2):198-201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硬纤维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的硬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结果:12例硬纤维瘤均为单发,其中发生于腹直肌3例(右侧2例,左侧1例),右腹外斜肌2例,左腹内斜肌2例,腹腔内1例,四肢肌肉软组织4例(2例位于前臂,2例位于小腿)。大部分病灶呈梭形(9/12),少数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3/12)。肿块截面大小不等1.4cm×3.5cm~2.8cm×6.4cm,平均2.8cm×4.6cm,长径3~8cm,平均约5.8cm。其中,5例边界较清晰,7例边界不清。B超表现为肌肉内低回声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楚或不清,内见血流信号。CT平扫表现为肌肉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影,与肌肉分界不清,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病灶中等度或显著强化。MRI表现为肌肉内占位性病变,T1W1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以较为精确的显示硬纤维瘤的病灶部位、形态以及范围,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术前影像学检出有助于病理取材及临床预后的正确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结节性筋膜炎(NF)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NF的影像表现,其中4例行CT检查,5例行MR检查.结果 9例NF中,5例位于下肢,2例位于腹壁,2例位于外耳道.病灶最大直径为1.1~9.5 cm,平均(3.7±0.3)cm.所有病灶均表现为单发实性软组织肿块,CT平扫显示肿块密度与肌肉密度相仿;病灶在MR T_1WI呈等低信号,在T_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中、重度强化.结论 CT及MR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NF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壁型韧带样纤维瘤病(abdominal wall type desmoids-type fibromatoses,DF)的MSCT表现,并评价MSCT在诊断DF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DF患者12例MSCT表现,包括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 12例均位于腹前壁肌肉,横截面积最大约14.6cm×14.3cm,最小3.5cm×1.8cm,椭圆形8例,浅分叶状4例,边界清楚2例,模糊10例。MSCT平扫示12例全部呈稍低密度,密度较均匀,肿块均未见明显出血、囊变、坏死及钙化,有10例平扫可见少量条状稍高密度影。肿块增强后呈渐进性轻、中度强化,其中有6例增强后可见斑片状更高强化区,条状影未见明显强化。结论腹壁型韧带样纤维瘤MSCT表现具有特征性,正确的认识能为DF的诊断及鉴别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韧带样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韧带样瘤的CT表现,评价CT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韧带样瘤患者的术前CT表现.4例行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仅行CT平扫.结果 3例韧带样瘤发生在腹壁,1例发生在腹腔内,1例发生在大腿内侧.CT平扫3例病灶呈等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1例呈等、低混杂密度.4例增强扫描病变轻度强化.边界清晰4例,模糊1例.结论 CT可以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韧带样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腹壁外韧带样瘤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表现,评价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腹壁外韧带样瘤的术前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其中2例同时行CT平扫,3例同时行血管造影。结果:5例腹壁外韧带样瘤均位于四肢肌肉及软组织,年龄11岁~28岁,其病灶MRI表现为在T1WI上,肿物呈中等信号,其间可见条片状及斑点状低信号,在T2WI上则呈高信号,其间夹杂中等、稍低及更低的条片状、斑点状信号,后与在T1WI上所见的低信号相吻合。增强扫描后在平扫中呈等T1、长T2或长T1、长T2信号改变的区域均强化非常明显,而在T1WI及T2WI上均呈条片状、斑点状低信号区域则未见强化,5例病灶周围组织均未见水肿,3例邻近骨出现压迫性改变,2例CT显示病灶密度欠均匀,边界清晰,3例血管造影可见肿瘤染色明显。结论:MRI可以较为精确的显示腹壁外韧带样瘤的病灶形态及范围,对韧带样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是目前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筋膜炎的CT和MRI表现。结果:10例中4例位于上肢,4例位于下肢,2例位于腹壁。病灶均表现为单发实性软组织肿块(肌内型6例,肌间型2例,皮下型2例),CT平扫示肿块密度稍低于肌肉密度,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MRI检查:病灶于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其中1例病灶边缘可见囊变区,3例病灶中央可见低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一重度强化,边界清。结论:结节性筋膜炎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两种方法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转移瘤CT征象。结果23例肾E腺转移瘤中10例为双侧,右侧5例,左侧8例。瘤体大小在1.5cm×1.2cm~12.5cm×9.7cm。23例的33个肿块均为实质性肿块,26个肿块小于4cm,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其中5例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强化;7个肿块大于4cm,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坏死、囊变,边缘模糊,其中2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结合临床病史,CT平扫与增强扫描能对大多数肾上腺转移瘤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韧带样型纤维瘤病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5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表现为腹壁或腹内软组织肿块,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或等密度,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大部分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病灶持续强化,延迟期病灶强化明显,周边部分残留有斑片状、条状无强化低密度区。结论: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上腺区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肾上腺区节细胞神经瘤的CT(29例)、MRI(10例)表现.结果 32例患者共33个病灶,双侧1例,单侧31例,肾上腺25个,肾上腺周围8个.肿瘤长径为1.2~18 cm,平均7.5 cm.3例病灶随访有增大,其中1例在短期内迅速增大.除2个长径>12 cm呈嵌入样生长者外其余病灶均有较完整的包膜,4个较小的病灶呈圆形、类圆形,较大的29个病灶呈分叶、伪足形,大部分呈钻孔样生长.10个病灶有斑点、结节状钙化灶,1个病灶有小囊变,3个病灶有明显分隔.CT平扫:23个病灶呈低密度,3个呈混杂密度,3个呈中等密度;CT增强扫描:21个病灶轻度强化,8个病灶中度强化.MRI平扫:T1 WI呈较均匀低信号6例,不均匀低信号2例,混杂信号2例,T2WI呈较均匀高信号3例,不均匀高信号5例,混杂信号2例;MRI增强扫描: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7例.结论 CT、MRI能很好地显示肾上腺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CT、MRI平扫和增强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肾上腺区节细胞神经瘤的内部成分和影像学特点,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并可观察病变与周围血管及器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王康  王之  彭屹峰  周翔 《放射学实践》2016,(12):1201-1204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NHLB)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NHLB患者的影像表现.6例中,4例行X线检查,4例行CT检查(2例平扫十增强,2例平扫),5例行MRI检查.结果:6例均为单侧发病,1例同侧有2个病灶,中位瘤径5.8 cm.乳腺X线摄片表现为分叶状肿块1例,不规则肿块1例,大片密度增高影2例.4例CT平扫示病灶均呈软组织密度,1例巨大肿块的表面皮肤增厚,1例乳腺弥漫增大密度增高,2例肿瘤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5例MRI平扫示病灶信号均匀,压脂T2 WI上呈稍高信号,D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3例呈均匀团块状强化、1例呈外周结节样强化、1例呈不均匀环形强化,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速升缓降型3例,平台型2例.结论:PNHLB的影像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特征,钼靶X线片和CT对本病有一定诊断价值,MRI结合DWI和动态增强扫描能准确显示病灶的大小和范围,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