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产地黄芩提取物主要药效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黄芩提取物的主要药效作用。方法:采用4个产地(河北围场、山东胶南、陕西黄龙与太白)黄芩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药效研究。指标包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常见病菌的抑制作用,对二甲苯致耳廓炎症的影响,对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影响,对鲜酵母致热的解热作用,对戊巴比妥纳催眠作用及自发活动的影响。结果:各产地黄芩均表现了抑菌、抗炎、解热与镇静的药效。结论:作为道地药材的围场黄芩,在抗炎、解热等方面的作用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黄芩提取物制备过程中化学成分及药效的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黄芩提取物制备过程中化学成分及药效的动态变化规律,探寻确定合理提取工艺的研究思路。方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黄芩提取物制备工艺制备4个中间产物,分别记为水提物(样1),第1次酸沉产物(样2),醇沉精制后产物(样3)和第2次酸沉产物(样4),分别测定以上4个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及其解热、抗炎作用,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双变量相关分析考察成分与药效的相关性。结果:酸沉精制能明显提高黄芩提取物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但醇沉精制对提高这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作用不明显。样1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试验的解热效应最强,样2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样3和样4的解热抗炎作用有所减弱,即进一步的纯化精制存在功效损失。黄芩苷与体温升高值、耳肿胀率和足肿胀率的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78,0.81和0.70,双变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0.848和0.819,均为5种成分中的最大值,说明黄芩苷对药效的影响最大;此外,除黄芩苷外,其他4种成分与体温升高值、耳及足肿胀率的双变量相关系数为负值(解热效应中的黄芩素除外),提示提高其他4种成分的含量有利于增强提取物的解热抗炎效果。结论:虽然黄芩苷对黄芩提取物药效的影响最大,但也不是该成分含量越高越好,且增加除黄芩苷外的其他成分的含量有利于提高该提取物的整体解热抗炎效果。黄芩提取物解热抗炎作用是多种成分的综合效应,在确定制备工艺时应综合考虑多种成分对药效的影响,避免过度纯化造成功效损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甘肃不同产地的甘肃黄芩饮片的解热、抗炎作用强度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干酵母致热法复制发热大鼠模型,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复制炎症小鼠模型,观察不同产地黄芩提取物对发热大鼠、炎症小鼠的解热、抗炎作用。结果:不同产地甘肃黄芩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各给药组在不同时间点解热作用差别明显;不同测温时间点和不同分组无交互作用,说明时间因素(即0.5,1,2,3,4 h)的作用不随分组(即各给药组)的不同而不同。与模型对照组对比,不同产地甘肃黄芩提取物均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临夏县组、泾川县组、和政县组之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张家川县组与上述3组间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夏县、泾川县、和政县3个产地的甘肃黄芩的解热、抗炎作用强于张家川县产黄芩,可能与产地、化学组分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4.
黄芩的解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黄芩的解热作用及其与药效物质的关系。方法:制备黄芩水提物、醇提物、黄芩总黄酮、黄芩苷,应用2,4-二硝基酚、鹿角菜胶和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黄芩提取物的解热活性。结果:以相同黄芩苷量ig,4种提取物对实验性发热大鼠具有大体相似的解热作用。结论:黄芩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黄芩苷是黄芩解热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5.
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抗炎、解热和免疫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的抗炎、解热作用和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比较它们的药效。方法:以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出法比较栽培黄芩与野生黄芩的抗炎作用;以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法比较其解热作用;采用碳廓清实验比较其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均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降低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体温、提高小鼠碳廓清指数(K)值和吞噬指数(α)值。结论: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都具有抗炎、解热作用,可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药效学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为栽培黄芩代替野生黄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胡颖军  张进朝  赵芬琴 《光明中医》2011,26(12):2426-2428
目的比较林州地产黄芩与其它地产黄芩的解热作用,为林州地产黄芩的药性特征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酵母致热模型。结论建立干酵母致大鼠发热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来源黄芩提取物对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结论林州地产黄芩提取物和承德地产黄芩药效基本相当,较其它地产提取物表现出明显的解热作用优势。  相似文献   

7.
金银花抗内毒素、解热、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金银花水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素的抗内毒素、解热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体外鲎试剂法检测其抗内毒素活性,采用内毒素、2,4-二硝基酚所致发热模型大鼠检测其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耳廓炎症肿胀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法所制炎症模型观察抗炎作用。结果:金银花水提取物于10mg/ml具有抗内毒素作用,金银花于5.625g/kg具有解热作用,金银花于45g/kg具有抗炎作用。。结论:金银花水提取物于较大剂量具有抗内毒素、解热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穿心莲提取物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穿心莲提取物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通过解热、抗炎、镇咳、祛痰、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相关试验,研究了穿心莲提取物的药效作用。结果:穿心莲提取物对酵母菌引起的大鼠发热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作用长达6h。对冰醋酸诱导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减轻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显著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明显抑制浓氨水诱导的小鼠咳嗽和枸橼酸钠诱导的豚鼠咳嗽;可使流感杆菌感染小鼠的肺脏炎症明显减轻;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溶血素抗体分泌低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穿心莲提取物有明显的解热、抗炎、镇咳、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河北、山西、大连)黄芩醇提物与水提物抗炎药效差异。方法:建立干酵母致大鼠足跖肿胀动物模型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动物模型,观察不同产地黄芩醇提物与水提物对炎症模型肿胀度的影响。结果:小鼠耳肿实验,大连水提物抑制小鼠耳廓炎症优于醇提物(P〈0.05),山西、河北醇提物抗炎药效优于水提物(P〈0.05),且山西、河北醇提物在所有提取物中表现出较好的抑制耳廓炎症作用。大鼠足肿实验总体抗炎疗效比较,各个产地的黄芩醇提物均较同产地的水提物表现出较优的抑制肿胀作用(P〈0.05),河北醇提物具有较好抑制炎症作用(P〈0.01)。结论:3个产地黄芩醇提物和水提物均有一定的抑制炎症作用,产地为河北的黄芩醇提液在3种产地中具有较强的抑制急性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道地与非道地黄芩的药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道地与非道地黄芩的解热和抗炎作用,为对道地药材的药性特征认识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酵母致小鼠发热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评价不同产地黄芩的解热、抗炎作用.结果:10个产地的道地与非道地黄芩对酵母致热模型体温均有抑制作用,道地黄芩对体温的抑制率在61% ~53%,非道地黄芩在53% ~43%,其中6个道地产区黄芩对体温的抑制率均优于4个非道地产区.10个产地的道地与非道地黄芩均有抑制鼠耳肿胀作用,道地黄芩的肿胀抑制率在73% ~ 54%,非道地黄芩的肿胀抑制率在53%~ 34%,其中6个道地产区黄芩的肿胀抑制率均优于4个非道地产区.道地性排序分析表明,古代道地与现代道地黄芩的解热、抗炎作用均优于非道地黄芩,现代道地黄芩解热、抗炎作用强于古代道地黄芩.结论:不同产地黄芩均有解热、抗炎的作用,但作用强度不同,道地产区黄芩优于非道地产区黄芩,表明黄芩具有一定的道地性.  相似文献   

11.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LA795小鼠肺腺癌抑瘤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黄芩传统根部入药 ,地上部分长期废弃 ,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赵铁华等同志利用现代药学和药理学方法 ,对黄芩茎叶有效成分及其活性进行了规范、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 ,黄芩茎叶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炎、解热、镇痛、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 ,其中抗炎解热镇痛综合药效优于阿斯匹林等传统抗炎药物。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高效低毒的药理活性 ,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开发研究价值。本项目研究受国家新药研究基金资助 (专题合同编号 :96-90 1 -0 5-1 50 )。现将有关药理研究成果专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黎药裸花紫珠和胆木最佳药效组合,为开发新药做准备。方法:对裸花紫珠和胆木提取物的组合进行包括抗炎、镇痛、抗菌和解热等药效学研究。结果:裸花紫珠和胆木的水、醇提取物的单方和组方在剂量为0.52g/kg·bw时,对小鼠均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剂量为0.4g/kg·bw时,两者单方对内毒素致热家兔具有解热作用;组方裸花紫珠醇提物-胆木醇提物(0.26g/kg:0.26g/kg)对内毒素致热家兔的解热效果更佳;两者的水、醇提取物单方和组方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结论:组方裸花紫珠醇提物-胆木醇提物(0.26g/kg:0.26g/kg)的抗炎、镇痛、解热和抗菌等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四倍体黄芩新品系与甘肃产二倍体黄芩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1)采用角叉菜胶建立大鼠足肿胀模型、大鼠胸膜炎模型,检测模型大鼠的足肿胀度及肿胀足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检测胸膜炎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观察四倍体黄芩新品系与甘肃产二倍体黄芩提取物的抗炎作用。(2)应用热板刺激法和化学刺激(扭体)法,观察四倍体黄芩新品系与甘肃产二倍体黄芩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结果:致炎3、4 h时,各黄芩给药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黄芩组角叉菜致炎大鼠足跖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胸膜炎大鼠血清NO、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黄芩给药组热板痛阈值均明显提高,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均明显减少。结论:四倍体黄芩、甘肃产二倍体黄芩水提物均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抗炎镇痛作用较优。  相似文献   

14.
解毒宣透汤水提物和醇提物化学指标及药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复方中药解毒宣透汤水提和醇提对化学成分指标含量以及对抗炎和抑菌实验结果的影响,考察化学成分指标与药效的相关性,探讨复方有效组分。方法:分别采用水提和醇提工艺制备解毒宣透汤提取物,用RP-LPLC法测定连翘苷、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并考察提取的抗炎和抑菌作用。结果:水提物和醇提物均具有抗炎和抑菌作用,且水提物的作用略强于醇提物,而水提物中连翘苷和黄芩苷含量低于醇提物,与复方的抗炎和抑菌作用呈非正性相关。结论:解毒宣透汤以水提为佳,复方的提取工艺筛选以药效为指标较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黄芩酒炙过程中主要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含量变化与其药效活性间的相关性,优选黄芩酒炙的最佳炒制时间。方法:采用HPLC测定黄芩酒炙过程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4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 nm;以脂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炎症模型,检测黄芩酒炙过程中抗炎活性的变化情况,结合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含水率等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和线性回归对指标成分含量-药效活性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黄芩苷为黄芩中主要指标性成分,在酒炙过程中,黄芩苷质量分数、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及其抗炎活性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炒制18 min时,黄芩苷质量分数达到峰值14.33%,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达到最高点63.00%,此时抗炎活性达到最高值92.96%。结论:在黄芩酒炙过程中,炒制时间对其黄芩苷含量及药效活性均产生了显著性影响,黄酒闷润后最佳炒制时间为18 min。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筛选出黎药裸花紫珠和胆木最佳药效组合,为开发新药做准备。方法:对裸花紫珠和胆木提取物的组合进行包括抗炎、镇痛、抗菌和解热等药效学研究。结果:裸花紫珠和胆木的水、醇提取物的单方和组方在剂量为0.52g/kg·bw时,对小鼠均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剂量为0.4g/kg·bw时,两者单方对内毒素致热家兔具有解热作用;组方裸花紫珠醇提物-胆木醇提物(0.26g/kg:0.26g/kg)对内毒素致热家兔的解热效果更佳;两者的水、醇提取物单方和组方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结论:组方裸花紫珠醇提物-胆木醇提物(0.26g/kg:0.26g/kg) 的抗炎、镇痛、解热和抗菌等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7.
双黄连粉针不良反应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黄连粉针系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成的无菌粉末,具有清热解毒,解热抗炎效应和增强肌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有对抗效果。临床上广泛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常与青霉素类合用效果显著。由于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金樱根、茎提取物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足跖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金樱根、茎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通过干酵母制备大鼠发热模型,观察金樱根、茎提取物的解热作用。结果:金樱根、茎提取物可减轻小鼠足跖肿胀,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生成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金樱根醇提物和金樱茎水提物对发热大鼠有显著降温作用。结论:金樱根、茎提取物对急、慢性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金樱根醇提物和金樱茎水提物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金樱茎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金樱根入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组黄芩提取物(河北黄芩水提组与黄芩成分配比物组)对流感病毒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以及肺指数、肺组织病毒血凝滴度的影响。方法:以FM1感染小鼠为动物模型,感染1h后给药,以死亡率、肺指数、血凝滴度为评价指标,观察两组黄芩提取物在小鼠体内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两组黄芩提取物均能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P<0.05),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P<0.05),降低肺指数(P<0.05),降低血凝滴度(P<0.05)。结论:两组黄芩提取物对FM1感染小鼠均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感染作用,两组疗效相当,说明黄芩苷、汉黄芩素及黄芩素的合理配比可体现黄芩的药效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丹黄溃疡含片原料(牡丹皮和黄连提取物)的最佳剂量配比及优化方的主要药效。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小鼠二甲苯性耳廓炎症肿胀为指标,筛选较佳剂量配比。采用家兔口腔溃疡及炎症、疼痛模型观察其药效。结果:2种提取物的最佳配比为牡丹皮提取物∶黄连提取物=3∶1;按该比例制成的组方具有显著的抗溃疡、抗炎及镇痛等药理作用。结论:丹黄溃疡含片组方合理、药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