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忻41例AL合并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白血病分型、临床症状、DIC发生的时间、实验室检查的相关结果及疗效等。结果AL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 90%发生在白血病治疗前,肝素治疗AL合并DIC总有效率为75.6%,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普通肝素的疗效相同。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防治的重点是在初发期;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是AL合并DIC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有效的抗凝治疗及补充凝血因子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时联合检测CRP及D-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2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其中合并DIC者20例作为AL合并DIC组,其余32例作为AL组,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3组入选者CRP及D-D检测结果。结果:AL合并DIC组患者CRP、D-D水平均明显高于AL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L组患者CRP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RP10 mg/L组患者D-D水平和合并DIC率均明显低于CRP 10-100和CRP100 mg/L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RP10-100 mg/L组患者D-D水平和合并DIC率均明显低于CRP100 mg/L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治疗后CRP、D-D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L合并DIC组患者治疗后CRP、D-D水平均明显高于AL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RP和D-D联合检测对AL及AL合并DIC的诊断和鉴别有较高参考价值,在评估AL治疗效果中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严严  丁建东 《临床荟萃》2002,17(5):266-266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急性白血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 ,如不及时诊断合理治疗 ,往往危及生命。现就我院近几年收治的 16例急性白血病合并 DIC进行分析 ,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 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1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10~ 6 1岁 ,中位年龄 2 4岁。1.2 白血病类型 按 FAB分型标准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13例 (M1 1例 ,M2 a 1例 ,M3a 9例 ,M3b 2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例 (L1 2例 ,L2 1例 )。1.3  DIC发生时期 初发期 9例 (M3a7例 ,M3b1例 ,M1 1例 ) ,…  相似文献   

4.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82例病人中,7例经化疗白血病细胞不减少而死于DIC。75例经化疗白血病细胞明显减少的6例在诱导缓解化疗期内死于DIC.9例伴发DIC,以后加大肝素剂量治疗。21例未加大肝素剂量治疗的18例伴发DIC。剩下39例未用肝素治疗的8例伴发DIC。总计有48例患者在15.2±6.3天伴发了DIC,其中30例白血病细胞的组织因子(TF)活性超过5.5L/10~(?)细胞,而仅有2例低于0.8L/10~(?)细胞,明显高于未伴发DIC者(0.3±4.2L/10~(?)细胞),P<0.01。所有M_3~-病人白血病细胞TF活性是7-230L/10~(?)细胞,平均38.9±2.3L/10~(?)细胞,明  相似文献   

5.
感染、急性白血病、肝病和肿瘤引起DIC并不少见。综合国内259例DIC的统计,感染占44.6%,急性白血病占13.8%,肝病占7.7%,恶性肿瘤占6.9%。急性白血病合并DIC中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尤为常见。占急性白血病合并DIC的72.2%~81.9%。本院自1984年2月至1988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APL合并DIC住院患者18例,在治疗原发病、补充凝血因子及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分子量肝素的疗效。结果:18例APL合并DIC患者中有12例治愈,显效5例,1例死亡,有效率94%。结论:低分子量肝素用于治疗APL合并DIC是经济、安全及有效的;而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凝血因子、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最易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急性白血病.APL患者合并DIC时,临床多项出凝血指标异常,患者出血较重,如不及时治疗和护理,可危及患者生命.1997年1月至2001年4月我们对APL合并DIC18例进行了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22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这一临床重症的认识,结合临床分析阐明推广先进DIC诊疗措施的必要性,以求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方法:DIC患者22例,分析其基础病变、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和预后;基于白血病引发的DIC在病生方面有别于与其它病因所致的DIC(以纤溶亢进为主),故比较白血病组和其它病因组在出血情况、器官损害及预后等方面的区别;并就肝素治疗组和非肝素治疗组间存活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例DIC的基础病变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59.1%)和严重肝病(18.2%)多见。白血病组DIC的出血倾向较其它病因组略突出;器官损害则相对较轻,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的机率及预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肝素治疗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非肝素治疗组。22例DIC的病死率高达59.1%,确诊后平均生存期仅19.6d。结论:DIC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可由多种原发疾病引起。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所致的DIC因纤溶活跃表现较重的出血症状,而感染、肿瘤等所致的DIC则器官损害较多。去除原发病是DIC治疗的关键,早期小剂量肝素治疗有望提高DIC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李军  陈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4):430-431,434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感染与DIC发生情况,探讨联合监测CRP和D-D对AL并发DIC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AL患者67例,其中并发感染51例,并发DIC15例,健康对照21例,分别检测静脉血CRP、D-D含量,对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以AL患者是否并发感染及DIC分组:单纯AL患者CRP和D-D分别为16.7±6.1 mg/L、0.54±0.21 μg/mL,AL并发感染患者CRP和D-D分别为95.6±34.3 mg/L、0.72±0.35 μg/mL,AL并发感染患者CRP和D-D分别为116.4±42.5 mg/L、4.3±1.7 μg/mL,经统计学检验均与健康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AL并发DIC患者D-D较非DIC的AL患者高(P<0.05).以不同CRP含量分组:15例发生DIC患者中有9例CRP≥100 mg/L,AL患者不同CRP水平之间DIC发生率呈明显差异.结论 AL合并感染患者易并发DIC,CRP和D-D联合监测对AL患者预测DIC发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凝血及纤溶指标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m,DIC)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30例正常对照组,45例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imer)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1.AL治疗前Fbg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lt;0.01),PT、APTT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lt;0.01),D-Dimer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lt;0.01)。2.AL治疗后各项凝血及纤溶指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gt;0.05)。结论PT、APTT、Fbg及D-Dimer是急性白血病合并DIC的重要观察指标,对AL患者早期DIC的诊断、指导临床进行纠正治疗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76例颈部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分析,提高对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1998年4月-2004年10月就诊的127例颈部肿块病例,分析其中经病理检查而确诊的76例颈部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颈部恶性肿瘤常见于颈中下部,76例颈部恶性肿瘤中有8例是原发肿瘤,均为恶性淋巴瘤;68例为转移性肿瘤,以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为多见(45例);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例未找到原发灶。结论:颈部肿块中恶性肿瘤常见,而其中又以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最为多见,临床医师应熟悉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新生儿凝血与纤溶实验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医师早期干预治疗 DIC 新生儿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凝固法、凝血酶法(Glauss 法)、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乳胶凝集半定量法分别测定 DIC 组20例、早期可疑 DIC 组2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足月新生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血浆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DIC 新生儿患者组 D‐D 和 FPD 显著升高,PT 、APTT 、TT 均延长,而 FIB 均显著降低,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可疑 DIC 阶段,D‐D 和 FDP 阳性率分别为84%和52%,而 PT 、APTT 、TT 、FIB 的异常率仅为44%、32%、24%、20%.结论DIC 新生儿存在纤溶,抗凝系统的激活及凝血因子的损耗,尤其 D‐D 、FDP 的变化显著,是观察新生儿早期 DIC 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2例Proteus综合征并发脾脏巨大血管瘤与慢性DIC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止血检查与病理的特点及其治疗。方法用彩色B超与MRI对血管瘤做显像检查,分析Proteus综合征的脾脏巨大血管瘤的病理特征,检测患者的实验室止血指标。结果首次报道了2例并发脾脏巨大血管瘤的Proteus综合征患者,并导致慢性DIC(Kasabach-Merritt综合征),患者在经脾切除后治愈。结论Proteus综合征并发巨大血管瘤时可引起慢性DIC。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降低有助于与其他病因的DIC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酶法检测唾液酸在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体检中心的5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68例良性疾病患者(良性对照组)以及102例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唾液酸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唾液酸在不同肿瘤病理类型以及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恶性肿瘤组患者其血清SA水平则较正常对照组、良性疾病组明显升高,其中肺癌、胃癌、直肠癌患者以及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肿瘤患者相比正常对照组、良性疾病组患者升高明显(P〈0.05)。经治疗后好转组患者血清SA水平较未好转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且好转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62例患者与病情相符,符合率为84.9%;而未好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A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有23例患者与病情相符,符合率为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酶法检测唾液酸对临床诊断肺癌、胃癌、直肠癌以及Ⅲ期、Ⅳ期肿瘤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也可作为判断患者治疗效果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儿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及干预后血凝指标变化。方法:本实验分3组即健康对照组;AL组;AL并发DIC组,均于清晨抽取空腹血检测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水平(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抗凝血酶-Ⅲ(AT-Ⅲ)。对AL并发DIC组患儿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采用SPSS10.0软件将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L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T延长,FBG降低,D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并发DIC组与AL组比较,DD明显升高,AT-Ⅲ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AL组相比,AL并发DIC组DD、AT-Ⅲ阳性率明显升高,且在DIC发病的不同临床阶段均保持在较高水平(80%以上),DD检测阳性率在血栓形成期高达100%。经肝素抗凝治疗后,AT-Ⅲ及FBG明显升高,D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并发DIC患儿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激活,AT-Ⅲ及DD可作为DIC早期诊断的指标,低分子肝素应用有助于改善DIC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凝血及纤溶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8例产科DIC产妇为观察对象,DIC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的测定,并进行对比。结果28例发生DIC的产妇治疗前DD明显上升,FIB减少,APTT延长,PLT进行性下降,治疗后各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检测D-D、FIB、APTT、PLT对产科DIC的诊治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监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诱因、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5年共15年来住院诊断本病患儿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积极治疗原发病、肝素抗凝等综合治疗下,除9例放弃治疗外,53例坚持治疗,治愈37例(69.8%),死亡16例(30.2%)。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做到早期诊断,以肝素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DIC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Som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lymphoma do not manifest superficial lymphadenopathy. In such cases, clinical parameters that indicate the number of tumor cells are important for the assessment of tumor growth and choice of proper treatment. We evaluated urinary pseudouridine (U-PU) as an indicator of the growth of malignant lymphoma by comparing its levels with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other clinical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lymphomas at various stages. METHODS: Urine was obtained from 67 patients with lymphoma. U-PU was assayed by recombinant Fab-based inhibition ELISA. Serum soluble IL2 receptor (sIL2R), serum deoxythymidine kinase (dTK), serum beta-2 microglobulin (beta2MG) and serum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were also assayed. RESULTS: U-PU concentrations showed good correlations with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beta2MG, LDH, sIL2R and dTK. The level of U-PU was higher in stage IV than in stages I (P=0.023), II (P=0.006) and III (P=0.036). CONCLUSION: U-PU concentration correlates with the clinical stage of lymphoma and is a useful tool to assess the growth of lymph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