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开放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罗从风基于CT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1]:其中有4例单纯压缩骨折,11例单柱骨折,5例双柱骨折和3例三柱骨折。根据三柱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外侧柱、内侧柱和后侧柱骨折分别使用前外侧入路、改良正中入路和倒L形人路,对于双柱和三柱骨折则采取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术后随访评价临床效果。单纯压缩骨折3例,单柱骨折8例,双柱骨折3例,三柱骨折2例。结果:23例中16例得到随诊,经6~22个月的随诊,根据马元璋的评价标准[3]:优11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需选择好的术前分型,良好的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积极早期处理合并伤,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
1998年5月~2005年10月我院共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2年6月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9例,均经切开复位、L-梯形加压钢板或 AO 支撑钢板及拉力螺钉内固定,21例随访1~6年,优良率85.71%.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8年6月至2006年2月共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胫骨平台骨折是关节内骨折,由于膝关节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一般认为恢复良好的关节稳定,正确的负载分布及平整的关节面是治疗的主要目标。我院于2000年1月~2003年6月对53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采取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陈万志 《中外医疗》2009,28(5):39-39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是一个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过程,任何骨折都存在独立的病理特点,个体化的有效治疗非常重要。要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应在保护好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情况下,解剖复位,恢复膝关节的稳定和膝关节的力线,合理的康复,注重围手术期的合理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8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过程及预后。结果120例获得随访,按Rasmussen[1]评分标准评定优66例良35例可14例差5例优良率84%结论适时手术,重视关节面高度和宽度的准确恢复和植骨填充,可靠固定,尽早活动,可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采取48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实验组48例患者中未出现伤口感染,局部皮肤坏死以及内固定钢板松动或者断裂情况.随访时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ohl):优22例,良16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79.17%;而对照组26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及局部皮肤坏死各2例,经过膝关节功能评分(Hohl):优7例,良8例,可7例,差4例,优良率为57.69%.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需及时、慎重的选择手术时机,另外需根据患者骨折的分型准确选择手术复位及植骨内固定方法,同时需行早期功能锻炼,若患者病情需要可以对其行针对软骨修复或骨质疏松治疗等的药物治疗,这样可有助于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在我科手术治疗并定期随访的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综合疗效优37例,良21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85.3%。结论解剖复位关节面、充分填充植骨、支撑钢板坚强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尹忠业 《中外医疗》2009,28(13):42-42
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Schatzker分类法进行分类,并分别使用解剖钢板、螺丝钉,空心钉等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骨折分型准确,手术适应证选择得当,内固定物的合理使用及正规的手术操作是获得良好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科1997年~2002年治疗的4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术后随访3个月~5年,按lysholm[1]评分标准,根据骨折复位情况、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等条件进行综合评分,优34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证,解剖复位,内固定牢靠,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的6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为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病例,将其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实验组接受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接受锁定板内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7.10%vs 64.52%,χ2=4.309,P=0.03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23%vs 6.45%,χ2=0.350,P=0.554)。[结论]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良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5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以主动膝关节训练结合CPM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39例),以单纯主动膝关节运动训练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4、6和12 周患膝关节的伸膝活动度和屈膝活动度,Rasmussen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伸膝活动度比较,第12周观察组伸膝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患膝关节的屈膝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除术后第4周外,两组患者患膝关节的屈膝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smussen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从各个时间点看,除基线水平及术后2周时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x2=0.457,P=0.928),其余各时间点观察组优良率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886,P<0.001);各时间点优良率趋势均随时间逐渐上升.结论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霍玉雄  黄跃  欧耀东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249-1251
目的:探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01年3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骨折愈合时间8周~30周,平均14周。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诊,随诊时间平均3a,踝关节评分优良率85%。4例(10%)术后并发局部软组织炎症,通过换药等局部处理后治愈。结论: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并获得较好的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李明 《中外医疗》2016,(28):82-84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单纯前正中入路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88.2±18)min、术后引流量(117.8±32)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96.4±20)min、(134±34)mL、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23±8.2)显著优于治疗前(12±4.5),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18±7.6)显著优于治疗前(13±5.2),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较好,不仅能快速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在治疗各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邵安泽  岳洋  潘长军  王贯中 《河北医学》2007,13(11):1307-1310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3年4月至2006年10月间,应用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8例,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0.6岁,按Schatzker分型Ⅰ型7例,Ⅱ型8例,Ⅲ型6例,Ⅳ型2例,Ⅴ型2例,Ⅵ型3例。术后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4.6个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无1例出现需要处理的术后并发症,23例SchatzkerIV及以下型骨折,仅1例考虑到稳定的需要使用平台外侧解剖钢板,其余22例均只以两枚松质骨螺钉固定,对于其他5例SchatzkerⅤ、Ⅵ型骨折,则在关节镜及C臂机辅助下复位,使用单侧或双侧钢板固定。随访后X线片显示26病人关节面残留台阶均小于2mm,无骨性关节炎的表现,1例病人出现外侧平台的再塌陷。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28例病人平均92.4分(78~96分),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18°(100°~130°)。结论:尽管关节镜难以成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常规治疗手段,对其在临床的运用和认识也都处于探索的阶段,但由于对患者因手术而获得的再次损伤很小,符合微创的理念和原则,且在术后的恢复,术中伤情的判断,临床结果等方面均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合适的患者群中值得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7.
沈特  吴计春  汪亚东 《中外医疗》2010,29(23):37-38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1.88%,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χ2=5.326,P〈0.05)。2组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患肢肿胀、疼痛等,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损伤较传统切开手术小,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戴永平  丁健  卢弘栩  沈美文 《河北医学》2006,12(11):1137-113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自2000年7月至2005年10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82例,根据Schatzker分型予以不同内固定治疗。结果:经术后6~42个月随访。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优55例,良15例,中8例,差4例,优良率为85.4%。结论: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解剖复位、可靠固定、适时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体会。方法选择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根据Schatzker分型予以不同内固定治疗,骨缺损者同时给予植骨。结果 56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0.5~2.0年,均骨折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总分30分,结果优(≥27分)30例,良(26~20分)18例,可(19~10分)7例,差(9~0分)1例,优良率85.71%。结论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一般要求进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进行内固定治疗,以及术后进行的康复锻炼都是提高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56-58
目的探讨支持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支持钢板治疗,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情况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治疗能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